你給不了孩子全世界,就不要讓他做霸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周末和孩子們去室內遊樂場玩。
遊樂場內有個海綿積木區,姐弟倆玩了一會機動遊戲,姐姐說要去積木區疊城堡。
弟弟就屁顛屁顛地跟著姐姐的後面,姐姐負責疊,弟弟幫忙檢積木。
過了一會,兩孩子疊好了城堡,迫不及待地拉我過去參觀他們的戰果。
「好棒,很漂亮的城堡」,話未落音,一個熊孩子拿著一塊大海棉將城堡掃倒,轉身就跑。
我欄住他:你怎麼這麼沒有禮貌。
自知理虧的孩子,本能縮了下脖子,說自己不小心的,下次不會了。
見孩子及時認錯,就不再去計較。
我跟倆姐弟說:來,媽媽跟你們一起拼,拼一個更漂亮的。
姐弟倆人聽說可以拼一個更漂亮,又再提起興趣跟我一起拼。
誰知,好不容易拼好了,那熊孩子又跑過來,說:我要打怪獸。
攔都攔不及,城堡又被推倒了。
我強壓著想打人的衝動,牽著那熊孩子出去,提高聲音:請問這是誰家的孩子?
只見一個拿著手機,塞著耳機的家長抬起頭,然後那個孩「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我跟那家長說清楚原委,孩子的媽媽漫不經心地說了聲對不起。
再跟孩子說:下次不能這樣了哦。
我以為這熊孩子的熊行為會到此結束了,其實我小看了他的戰鬥。
不一會,這孩子哭著出來找媽媽,說別人打他。
另外一個家長跟著出來解釋:我跟女兒在疊積木,他走過來將我們疊好的積木全部推倒,我才拍一下他的手。
那媽媽完全不講理,一副護犢的狀態:你一個大人怎麼能打小孩?
被說的那個家長有點憤怒,再三解釋,但無論怎樣解釋,那熊孩子的媽媽就咬著「大人打小孩不對」來反駁他。
無奈之下,那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別處玩了。
然後那個得到媽媽袒護的熊孩子又再開開心心去玩了。
終於,熊孩子在滑梯處遇上強敵。
那熊霸王不願排隊,想推開另一個孩子,自己優先玩,結果那孩子一個躲避,熊孩子從滑梯上摔了下來。
那原本面對兒子熊行為視而不見的媽媽見到兒子摔到了,遠遠就提高聲音:誰家的孩子,為什麼不管教下?
誰知對方媽媽態度強硬:是你的兒子缺管教,不要遷怒別人。
那媽媽見對方的態度那麼強硬,氣勢明顯弱了下來。
最後見我們都在看她,可能面子上過不去,就邊罵兒子邊拉著孩子走了。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在孩子間衝突上占優勢。
占便宜的心態就會避重就輕,將本該注重的問題雲淡風輕化。
但一旦自己孩子被打時,就立刻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指責對方十惡不赦。
這種雙標教育,只會將孩子引向極端的兩面:
一面是即使自己有錯誤的行為,他們也會理所當然認為是對的;或者即使知道是錯的,但會覺得那是被允許的,因為當時大人並沒有責怪。
另一面是孩子會認為這世界根本沒有明確的對錯,只要以大欺小,比別人惡就行了。
這種教育總有一天會讓孩子吃盡苦頭。
要知道,你的教育里沒有法則,這社會有。
你沒給孩子劃界限,但這個社會是有界限的。
父母看自家的孩子都自帶濾鏡,很多時候,明明孩子做著各種危險動作,他們仍然覺孩子天真爛漫,活潑可愛。
我確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
如果父母的教育無法跟上,孩子最初的善裡面會慢慢地摻雜上一點一點的惡。
而這些輕易讓大人忽視的小惡意最終可能會給自己或別人帶來無可挽回的傷痛。
《金星秀》里提到一件真人真事:一個小男孩,在地鐵站問一陌生女孩要雞排吃,見對方沒回應,小男孩回去鬧他媽,孩子媽說:那女人穿的那樣一看就不正經……地鐵來了,女孩正等地鐵進站,那個小男孩趁女孩不注意時,推了一下女孩。
如果不是另一個人眼疾手快拉住了她。
那女孩可能摔下站台碰上正在進站的地鐵。
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想要,別人不給,就報復。
這明顯是日常生活中被寵溺過度才會形成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打著愛的名義,做著一些助長孩子「熊」的行為。
比如
小孩子摔倒了,哭得很傷心,大人心疼地指著地板說:我幫你打它,它壞壞,讓我孩子摔倒了。
又或者,玩具的主人拿著自己的玩具在那玩,孩子跑過去非要搶奪,對方不讓,孩子大哭。
大人見狀抱著孩子邊走邊哄:他不乖,不肯給玩具我寶寶玩,下次我們也不給他玩。
想想,被這樣哄騙長大的孩子,做錯事,怎麼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他只會形成一種習慣:什麼錯,都是別人的問題。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但絕對不少因為缺乏管教而學壞的孩子。
當孩子做錯事,家長沒有第一時間幫他糾正,反而助長他的氣焰,總有一天孩子會引火燒身的。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很多時候,孩子理所當然的「熊」行為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所形成的。
6月24日,在途經嘉興南站的高鐵上。
有幾個孩子在車廂里鬧,有位男士實在受不了,就提醒小孩的家長管一管。
結果孩子的父母火氣很大,一位年輕媽媽還動手打了這位男士一耳光,造成他左眼球出血。
社會學家班杜拉提出,兒童的社會行為主要是通過觀察,模仿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為來完成的。
而父母就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最直接的模仿對象。
一個做錯事無法接受別人批評,甚至動起手打人的父母,在這種教育方式下的孩子長大也只會以暴力示人。
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身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如果父母言行無法一致,教育出來的往往會是一個界限模糊的孩子。
每一個過於頑皮的孩子背後一定有著一個對他疏於管教的父母。
孩子的問題,也會是父母的問題。
那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樣更好地去教育孩子呢?
孩子犯錯後,父母要懂得自我批評
高爾基說:自我批評是最嚴格的批評,而且也是最有益的。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要做的不是責罵他,而是在孩子面前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
並且告訴孩子:我們是共同進退的,我會跟著你一起受罰。
這樣孩子也願意正視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並很樂意和父母一起改變。
比如這位武漢的家長,得知孩子犯錯後,嚴肅批評了孩子,並和孩子各寫一份「檢討書」貼在電梯裡。
堅決杜絕極端的教育方式
邁阿密一名6歲的男孩在學樣虐殺動物又欺凌女同學,他的母親為了懲罰他,將他的手放在火爐上烤。
日前這位母親因虐待兒童罪被警方逮捕,但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咆哮說:「我的兒子壞到可以殺死動物,我還能怎麼做?」
這位母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她不知道她兒子的行為很大可能是從她身上學來的。
孩子犯錯,父母如果通過打罵,語言侮辱,甚至更極端的手段去教育孩子改正,只會引起孩子逆反的心理。
並且父母的極端行為會影響著孩子,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父母的處事方式。
須知道,錯誤的教育方式,是無法教育出一個好孩子的。
讓孩子知道,他不會總得到他想要的
現社會,一般家庭的孩子比較少。
相比於以前,父母會比較注重孩子的幸福程度,容易滿足孩子各種物質的需求。
愛孩子,這不是壞事。
但如果出於不想讓孩子失望的心理,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一不心小就會變成過度寵溺。
而被過度寵溺的孩子,往往無法發展出足夠的心理韌性。
這樣的孩子容易因為別人的拒絕而做出過激的行為。
正確引導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責無旁貸的事。
一個無法教育孩子認清界限的父母,只會給孩子一個看不到將來的人生。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打孩子發朋友圈,插隊受阻踹人,大人「熊」起來比孩子恐怖一萬倍
天氣逐漸的回暖,跟著氣溫一同上升的還有人的脾氣,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看到,最近曝出來的許多新聞都帶著濃烈的情緒。先是四川遂寧的公交車上,一個成年人對7歲的孩子過肩摔+狠踹頭部。有人看了視頻評論說,...
「正面管教」 讀後感
(一)與正面管教的結緣3年前,當我準備開始孕育生命中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第一次翻開了這本正面管教的傳世書籍。那時候還懵懵懂懂書中的「在糾正孩子的行為之前,要先贏得孩子的心」的含義,直到這3年陪女...
為什麼你總拿孩子沒轍?——如何把愛和規則同時給予孩子
01孩子不聽話,到底是在鬧哪樣?不久前,在一次地鐵出行中,我偶然聽到過一段對話,當時正值早高峰,又恰逢擁擠路段,所以人與人之間完全可以用「照片」來形容。至於身旁有人打電話或是聊天的內容,你想不聽...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可知這6個方法?每一種虐心,卻有效
家教智慧在昨天的留言中有一條頗為醒目,也具有普遍性:我經常為管教孩子而感到束手無策,不管是喋喋不休地說教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說的急了,孩子有時候會反抗,不懂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爸...
責備已經犯錯的孩子,會讓他們丟了最寶貴的東西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當你家孩子做錯事後,他們是什麼表情?你選擇責備還是安慰他們?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小魚媽媽最近跟我說,他們夫妻工作忙,平時是讓奶奶帶小魚的。一天晚上,小魚抱著一個餅乾罐子...
高中生當眾暴打自己母親,儘是因為玩遊戲被打斷!
現在的家長和孩子之間總有各種各樣的矛盾,有時候甚至出現孩子對長輩大打出手的情況,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01前段時間網上有一條視頻,視頻標題是「玩手機遊戲被打斷,高中生怒打母親」。視頻發生地是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