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聲:親愛的老爸,你真的很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人說:母親的教育就像陽光,沒有陽光我們會立刻感到生命的黑暗,而父親的教育就像是空氣,缺少空氣生命也會慢慢窒息——親愛的老爸,你真的很重要。

「父親」的角色身份及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度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在許多家庭里父親似乎越來越忙了,於是便將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母親,不難發現在各類家長會中出勤率最高的是母親,很少看到父親的身影。

往往當問道孩子的學習負責人時,得到的回答九成都是母親。

似乎在家庭教育中 「父親」的角色總是被視為家庭的供養者,父親的作用被冠以主要是保證孩子成長的物質條件,如學費、衣食、醫療···「或許在教子過程中,母親往往更具耐心,然而父親的言傳身教,會更有利於完善孩子的氣度、性格和思維方式。

「家庭教育」從來不能只靠「半邊天」,「父教缺失問題」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亟待解決。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曾進行過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的問題是「你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誰?」,調查的對象分別是日本、美國和中國大陸學生,調查結果是:日本學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是:父親、母親和日本的著名歷史人物版本龍馬;美國學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是:父親、球星麥可喬丹、母親;中國大陸學生,回答「心中最尊敬的人」時:父親排在第十位,甚至不如一位電影明星。

這個結果從一個方面表明:做為家長,父親在子女心中的地位明顯偏低,同時除了說明子女缺乏感恩意識的外,還說明了:父親的本身存在問題——不重視家庭教育,作為父親沒有在子女的心中產生深刻影響。

父教缺失的原因

1、 教育觀念陳舊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男性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主導地位,使得父親受到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格局和傳統角色觀念的影響。

因此父親往往以事業為重,是家庭的供養者,從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

很多父親這樣認為:男同志整天在外面跑東跑西,哪有時間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親角色的事情。

以這些藉口推卸了父親的教育責任,在時間和精力上投入很少,漸漸就越來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2、 家庭分工偏差

在中國家庭里大多數父親,對子女教育沒有母親那樣表現得積極主動和全力以赴,家長走入一個怪圈:父親的職責是物質保障把主要精力放到改善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上而母親全權接管教育孩子的責任。

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做父親的一旦放棄了家庭教育的陣地,母親就會用高度的熱情去填補或是父親被過分熱情過分負責的母親,有意無意的排擠出了家庭教育的權力中心。

3、 自身責任意識——要讀懂「父親」真正的含義

無論是生活壓力還是時間緊張、家庭分工總總稱之為理由其實更是藉口,是卸下作為「父親」責任的藉口。

再好物質的保障也代替不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真真切切的愛。

有人說中國家庭都是「單親家庭」,只有一位多功能全自動的母親,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父親!即使有生理上的父親,但是沒有精神上的父親!真正的父親,是一個堅強勇敢,頭腦理智,心胸開闊,重視子女教育的男人。

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孩子失敗的缺憾。

【慢鏡頭】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1、父親影響孩子性別角色的形成

幼兒期是孩子性別角色形成的關鍵期。

幼兒期心理特點之一是喜歡「模仿」。

他會不自覺的以自己的父母為榜樣。

研究發現,父親有著和母親不同的性別角色和性別行為,這些不同的特徵會在和孩子接觸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

父親和母親在孩子性別角色發展上起著不同的作用。

但父親的作用似乎比母親的更大一些,尤其是對男孩子而言。

父親給予男孩子的是直接的榜樣,給予女孩的是更多的安全感。

很多研究發現,男孩子在4歲以前失去父親的這種情況會使他缺乏攻擊性,傾向於女性化。

如果女孩子在5歲以前出現了失去父親的情況,會更易出在青春期與男孩交往的時候焦慮、羞怯或無所適從。

可見父親在孩子這個時期性別角色形成中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2、父親影響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

父親與孩子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遊戲」。

父親在孩子的遊戲過程中與孩子進行親密接觸,讓孩子以一種活躍和令人激動的行為方式來進行,孩子們喜歡這樣的方式,喜歡這樣的交往,他會慢慢的表現出遊戲帶給他們的自信與快樂。

一般來說孩子在雙親的家庭中進行遊戲,可以在與母親進行的遊戲中學會關心別人、溫和、善良,在與父親的遊戲中學會堅強、勇於冒險、熱情、樂觀。

這樣兩方面結合就初步形成了孩子較完善的人格基礎。

3、父親影響孩子認知的發展

孩子在與母親的日常交往中,經常會從母親那裡學到語言、生活知識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識,而在父親那裡經常通過運動操作,諸如修理車輛、機械、使用工具、修整園林等活動,使孩子對動手操作更感興趣,這就激起兒童的探索精神、想像力、創造性以及求知慾望。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些孩子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這項調查是耶魯大學持續了15年,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還有研究表明,早期失去父愛的男孩,在認知模式上趨於女性化。

4、父親影響孩子社會行為的發展

父親經常參與孩子的遊戲、生活中,會幫助孩子擴大社會活動範圍和社交內容,在與孩子的遊戲中,利用父親在教育中的獨特作用來影響孩子的社交興趣和需要,這就有助於孩子積累社交經驗和社交技能。

父親在與孩子遊戲過程中,多多的幫助孩子建立一定的遊戲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與行為習慣,激起孩子對遊戲活動的積極反應和興趣。

這樣則有助於孩子在進入學校和社會後懂得更多的交往技巧,為以後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父親教育缺失的影響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教育和母親教育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兩者通過動態的平衡,通過優勢互補使各自在教育中的不足得到彌補。

但是如果父親不參與教育,或者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必然會使孩子感受不到良好的父愛關懷。

當孩子學習吸納不到父親身上良好的品質時,便會把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看的不那麼重要。

如果一個缺點很多的父親,可能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屑,甚至瞧不起。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把父親的話當做可有可無的事。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孩子會更加依賴於母親,如果母親在觀念上,在教育的能力上存在不足時,那麼很難把孩子的教育做好。

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社會經驗,人生目標,學習目標,做事的毅力等方面皆有很大的不足,這些都離不開父親的正面教育、引導和激勵。

讓孩子清楚自己當前最緊要做的事是什麼?你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愛?從現在開始,你將著重培養哪些方面的能力,以為將來社會上立足做充足的準備等。

有很多為什麼,都需要父親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去培養孩子。

如果父親做不到,做不好,那麼無疑會讓孩子在一種缺失狀態中成長,必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父親教育缺失,會導致孩子的習慣養成出現困難。

我們都清楚,孩子的好習慣養成,與家長的自身習慣有密切的關係。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生活中是否有好習慣,學習上是否有好習慣,都會讓孩子看在眼中,記在心上。

如果我們只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做不到,或者其中一個人做不到,都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氛圍。

而父親教育缺失,就會讓這種習慣氛圍被打破,比如父親在家中不能與孩子生活作息時間同步,或者在孩子學習時自己卻在電腦上玩遊戲或者看電視,都會讓孩子在學習中的注意力被轉移被分散。

不可否認的是,父親的榜樣作用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父親給孩子樹立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形像,給孩子規則的內容,自己都堅持做好,同時帶動孩子媽媽一起來做好,那無疑會給孩子在自覺遵守習慣內容方面增強了信心,同時也會讓孩子在行動力上得到強化。

但反觀父親習慣不好的家庭里,只要父親懶散,頹廢,愛找藉口推脫責任,消極逃避,就很難看到孩子積極的一面,這就是父親的負面榜樣作用影響。

3、父親教育缺失,會導致孩子責任感缺乏。

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對家裡的事不參與,哪怕是一些細小的家務勞動,甚至是整理自己的臥室,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一個孩子責任感的建立,最初是從自我服務,做一些簡單的小事開始的。

如果父親在這方面,缺乏關注,自己不去做,不帶領孩子去做,時間長了,孩子便會認為做家務只是媽媽的事,和自己沒有多大關係。

比如有些孩子父親回到家裡,不幫助孩子媽媽做飯,不打掃家裡衛生,相反卻指揮著孩子媽媽做這做那,很容易讓孩子效仿,讓孩子媽媽成了保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責任感貫穿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責任,學習責任、社會責任、集體榮譽、個人榮譽等諸多方面。

如果孩子不能從家庭責任方面從父親身上得到積極的影響,那麼必然就會在學習方面的責任也受到影響。

如孩子學習時有時會認為是給老師學習,給爸爸和媽媽學習,全然不清楚學習是為了自己。

如在家庭責任分工方面,如果父親不關注這方面的內容,孩子就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直接的後果便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又比如,孝順老人方面,如果父親不給孩子做出一個良好的形像示範,孩子不可能去關心老人,照顧老人,甚至為父母分憂。

4、父親教育缺失,會讓孩子自信心培養受到影響。

從對事物的判斷,目光的廣度,思考的深度,執行力方等面父親應該有獨到的一面。

這些優勢會為孩子在做事,思考問題,動手解決問題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自信支持。

但如果父親不能把優勢轉化為家庭教育的實踐活動,不踏踏實實地在教育孩子的每一個細節中去落實,那麼孩子在父親身上將會得不到這些有益的品質。

同時父親教育缺失,也會讓孩子媽媽在自信心方面得不到最強有力的支持。

如果教育孩子過程中夫妻雙方形成合力,共同去相互理解、支持、鼓勵和配合,便會形成一種強大的向心力,當孩子感受到爸爸和媽媽給予肯定、鼓勵和支持後,很容易去面對困難,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可以說,自信心是孩子能力不斷提高的源動力。

5、父親教育缺失,會讓孩子在感恩教育上受到影響。

父親雖然為男性,但是在感恩教育上卻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父親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孩子潛移默化地記在心上,為心靈的成長提供豐富的養料。

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的父母在孝順老人方面產生分歧,原因是對愛的付出有偏有向,經常是對自己的父母給予的多一些,對愛人的父母給予的相對要少一些。

甚至要求愛人對自己的父母好一些。

這些都會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談中,從父母的做法中受到影響,時間長了很容易讓孩子厚此薄彼,在待人處事上產生偏見,甚至偏激地看待人看事。

感恩教育不僅從孝順雙方的老人方面給孩子以影響,還能從父母對待他人的觀點和做法中得到影響。

比如一位父親如果自己經常幫助他人,或者經常帶著孩子去幫助他人,會讓孩子很容易從內心深處建立一種善良的品質,讓孩子知道:幫助他人是一種美德,寬容他人也是一種美德,欣賞他人更是一種美德。

長期的影響,會讓孩子在心胸方面,在價值觀方面得到積極的促進和影響。

當孩子從內心深處懂得施愛時,那麼無疑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無私,更加願意付出自己的愛。

6、父親教育缺失,會降低孩子戰勝挫折的勇氣。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挫折,對我們的孩子也一樣。

所不同的是,孩子的心理更為脆弱,更容易受諸如批評、嘲笑、非議、被人欺負、成績不好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只願意聽表揚的話不願聽批評的話,只願意享受別人的給予不願意吃苦付出,只願意做簡單的事不願意挑戰困難。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如果父親不能及時發現並激勵孩子,會讓孩子陷入困境。

可以說,父親的積極干預,給予孩子以激勵和引導,會讓孩子正視困難,提高孩子輕鬆應對挫折的能力。

可是在很多家庭中,父親在面對孩子成長中遇到的挫折現象往往容易忽略,甚至不去關注,總認為孩子遇到的那點事兒,幾乎不值得一提。

要知道,很多小問題的長期積累便會成為大患,很多問題很突出的孩子便就是在得不到家長的幫助和鼓勵,最後逐漸讓自信心消失,最後導致做什麼事都患得患失,不敢放開思想,不敢去嘗試,害怕再受到傷害或者失敗。

儘管孩子的母親會幹預,但是父親教育的缺失,會讓孩子戰勝挫折的勇氣大打折扣。

7、父親教育缺失,不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從幼兒時期開始,孩子便已經接觸人際關係,所不同的是,兒童人際關係很簡單,輻射範圍較小,很容易被家長忽略掉。

如何構建良好的兒童人際關係,將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從容地與同學、夥伴和大人們交往能力。

縱觀一些不合群、膽怯、不能在公眾場合下表現自我的孩子,都與父親培養孩子人際交往和表現自我的能力缺失有關係。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初都是以一種膽怯的目光審視周圍的一切。

如何給孩子建立心理安全感,並在此基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適應陌生環境,接納陌生人的能力,是父親必須要考慮並做好的事情。

比如在家裡,對於來訪的陌生人和小夥伴,父親可以積極主動地把對於孩子來說的陌生人介紹給孩子,並邀請對方來和自己的孩子做好朋友,一旦對方付出熱情和行動,孩子就有了被他人接納的感覺,心理上便會放鬆警惕。

通過遊戲活動,讓孩子感受到與他人溝通和娛樂所帶來的快樂。

比如在幼兒園和小學裡,父親可以搭起人際互動的橋樑,讓兩個不熟悉的小夥伴相互介紹,握手或者擁抱來彼此熟悉,並且共同遊戲,也會讓孩子很快有了新的玩伴兒,隨著孩子認識的小夥伴的增多,會讓孩子享受快樂的範圍也越來越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俞敏洪:教育孩子的核心詞

在平和、有常中教育孩子 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會是非常平凡的,一個人首先要有一顆平凡的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去發現它的美好,這一點與教育孩子是息息相關的。大部分家長都期望把孩子教育得出色、優秀、拔尖,這...

影子爸爸,父教缺失問題在中國有多嚴重?

中國青年報最近發表文章,稱父教缺失,孩子很難培養出勇敢堅定的品質和性格,有關教育專家對當前中國家庭中「影子爸爸」多的現象表示擔憂。按照哈佛大學的研究,人生下來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親密性,母親...

家庭教育閒休談之一

家庭教育閒休談之一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延伸和補充,是學校教育強有力的支持。在網絡高度發展的今天,家長更是與學校和教師密切合作的夥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

敢問爸爸去哪兒了?

據說有一種生活叫做:媽生媽養,爹雖生猶死。你有沒有發現各種母親節宣傳、公益廣告、兒童用品的廣告都充斥著這樣的畫面:媽媽幫孩子洗澡,媽媽輔導孩子功課,媽媽目送孩子去遠方打拚,甚至媽媽生病了還得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