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天天上火,孩子脾氣大難搞不講理學會一招解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小暢上課的早教中心有一次從總部派了一位年輕的男老師過來作教學交流,這位男老師喜歡和每個人誇張的打招呼。

小朋友們非常喜歡他,小暢也一樣,每次只要輪到那位老師的課,他就喊著要早點去。

記得有一次,一個3歲左右的男孩被媽媽帶來上體驗課,孩子很害怕一直在地上哭鬧打滾,怎麼也不肯進教室。

那位老師走過來跟男孩的媽媽說,交給我吧,然後我們隔著玻璃看到老師蹲下來面帶笑容的和孩子說了幾句。

結果,像施了魔法一下,那個男孩就乖乖的跟著他進去了,當時看的我和男孩的媽媽嘴巴成了「O」型。

家長怎麼都哄不好的孩子他為什麼就能哄好?下課後我問他跟孩子說了什麼?老師笑著說:「其實我就跟他說了一句,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去星際旅行,小朋友們的飛船要出發了,現在還差一個開飛船的飛行員,你要不要去開?」

什麼?這麼簡單?對啊,確實就這麼簡單。

那這背後的秘密是什麼呢?

過了一歲以後,孩子就不再是我們原來那個只知道吃奶睡覺笑一笑就萌翻眾人的小奶娃了,他們開始有了主見有了情緒有了脾氣。

每天面對一個哭鬧、對抗、生氣、不配合、磨蹭的孩子時,我們的內心常常會生出一股無力感。

當反覆講道理沒用、當耐心被全部耗盡時,最後可能就是吼叫甚至打一頓結束。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雖然臨時解決了問題,但卻讓人沮喪,因為誰知道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的方式。

有沒有一種讓家長和孩子雙方都滿意而又輕鬆的方法呢?

當然有。

後來,我一有機會就和老師討教,他教給了我一種在親子溝通中非常有效的方法:玩遊戲。

老師說,其實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在表達著一份合理的內心需求,只不過表達方式因人而異,哭鬧、打人、對抗......都是他們的表達方式。

和孩子有效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時準確地找出隱藏在這些表面行為背後的需求。

有效溝通的第二步,是將我們對孩子內心需求的反饋,翻譯成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而這種語言,就是遊戲。

對於孩子來說,玩遊戲是他們自帶的本能,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玩給他看」往往比「說給他聽」會更有效。

遊戲會幫助我們進入孩子的世界,迅速拉近大人和孩子的距離,當大人和孩子都處在一種快樂的氛圍里時,很多東西就迎刃而解了

小暢有一個讓我非常頭疼的問題,就是她是一個飯渣。

每天早晨後我會讓她喝一個雞蛋,但她一般只舔一舔會開始找藉口,什麼雞蛋黃太噁心啊,有股怪味之類的,反正就是不要吃了。

如果堅持要他吃,那她就開始磨蹭,有時候臨上學出門了蛋還在那兒放著,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吼她,結果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受老師的啟發後,有一天我對她說,我們來表演節目吧,你當魔術師、媽媽當觀眾,看你會不會把蛋蛋變沒了?小暢當時就眼睛一亮,立即說:「我會我會!媽媽你閉上眼睛。

一會兒我就變」。

然後,奇蹟出現了,那盒平時最不愛吃的蛋,只用了三分鐘就被她全部喝光。

哈哈哈,每一個為孩子吃飯發愁過的媽媽都能體會到我當時的心情吧?原來遊戲真的這麼有魔力,這比我每天軟硬皆施、威逼利誘不知道要好多少啊。

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遊戲的力量。

因為方法的改變,吃雞蛋對小暢 還說不是一個任務,而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既不用強迫孩子,也沒有向她妥協,孩子在邊笑邊玩中,就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這難道不是我們最想要的溝通方式嗎?

網絡圖片

大家看到這裡,有沒有受到一點啟發呢?至少我第一次從那位老師那裡聽到這種方法時,真的有腦洞大開的感覺。

當然,對於我們父母來說,要和孩子打成一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遊戲能力其實是人的一種天性,但是隨著成長,我們慢慢變成了一個嚴肅的、喜歡對孩子說教的人,幾乎已經忘記怎麼遊戲了。

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嘗試可以做一些轉變。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別自己著急上火發更大的脾氣,也不要馬上想讓孩子哭聲停止或是接受你的道理,不妨先把心情放鬆下來,換一種態度和視角,用輕鬆幽默的方式來化解。

就算遊戲方法不那麼高明,但大人輕鬆的態度也會讓孩子放鬆並卸下對抗情緒,溝通自然就變得容易了。

通過一起遊戲,孩子在歡樂的笑聲中,和大人交流了情感,感受到了我們的愛。

或許,這才是遊戲如此有魔力的真正原因吧。

爸爸媽媽們,趕快嘗試一下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人父母,一定要管好自己的那張嘴

1先說兩個小故事:上周末的時候,帶著兒子從公園回家。經過小區的中心花壇,有一位媽媽帶著一個3歲左右的男孩也走了過來。小男孩在邊上走著,可是媽媽一直保持著距離,滿臉怒氣。嘴裡還大聲罵著孩子:「沒有...

改善孩子的倔脾氣的方法!

倔脾氣案例案例一媽媽反應5歲的女兒朵朵,經常愛發脾氣,她的玩具不許任何人碰,家裡面有個調皮的妹妹,總是喜歡拿姐姐的東西。每次妹妹一碰姐姐的東西。姐姐朵朵就大哭,哭起來就是沒完沒了,媽媽怎麼哄都不...

一個「欺負」故事的三種假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太老舊太平常,我們都覺得懂了,其實卻常常忘記。讀過《遠離校園霸凌的第一件事》這篇文章,又想起這句話來,一起被帶出的,還有另一句老生常談的感慨——知易行難。與遊戲...

孩子脾氣大 找准原因再想法

現在很多家長見面之後都相互訴苦,說孩子還沒養大成才呢,可他們的脾氣卻越來越大了,動不動就又哭又鬧,有的還向大人發火,真的拿他們沒辦法。這不,下面兩個家長正苦惱著呢。 案例一:樺樺的媽媽這幾天正鬧...

盤點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表現

對初入園的孩子而言,幼兒園是一個非常陌生的環境,孩子心理上難免會有起伏,甚至瘋狂地喊叫哭鬧,讓家長手足無措。究竟怎樣才能讓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1、大哭大鬧要爸爸別人都說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

無理取鬧的也許是大人,不是孩子

今天要講的故事,不是嚴格的故事,但卻是很多父母都容易走入的誤區。要從專欄上一位父親的來信講起。來信內容如下: 我曾經看到過國內某「優秀母親」的著作中提到如何應對孩子無理取鬧,其中的例子是這樣的,...

孩子在幼兒園裡經常被咬被撓,是孩子懦弱嗎?

最近有一位孩子的媽媽問我,孩子的幼兒園有幾個小朋友特別愛抓人咬人,自己的孩子被一個小朋友咬過兩次,問我是不是自己孩子太懦弱了,才被人欺負。我問她,孩子在幼兒園上小班、中班、還是大班?,媽媽說9月...

寶寶愛發脾氣怎麼治

孩子有一種狀態,常常會讓身邊的大人覺得不是可愛,而是有點可怕。比如:因為別人動了他搭好的積木,他會大發雷霆、面紅耳赤、尖叫加大哭;因為大人沒有給他買玩具,而在商場裡哭鬧不肯走;因為玩遊戲輸了,摔...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18個可能原因及解決辦法

上周有媽媽問我,孩子已經上了半年幼兒園,仍然哭鬧,還不願意上幼兒園怎麼辦,因為太忙了,所以沒有及時回復,這裡嘗試歸納一下。 首先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採取哭鬧的方式,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是一種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