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人咬人太恐怖,這兒有幾招教你輕鬆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之前是個可愛的寶寶,可是最近他像個小野獸,動不動就打人,不高興打人,高興也打人……」

「過年期間,帶著寶寶去走親戚,寶寶和其他的小夥伴本來玩得好好的,一轉眼寶寶就抬手打了人家」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動不動就動手打人,張嘴咬人,這麼小,就那麼暴力,必須加以遏制,便採取大聲訓斥或以暴制暴。

其實,孩子打人咬人的這些行為要仔細辨別,不能妄加定論成「暴力行為」。

正確應對寶寶打人咬人,首先要正確區分打人咬人是否具有攻擊性。

1非攻擊性行為

孩子的行為部分是天生的,也就是說生下來他就有這種行為方式,例如剛生下來的嬰兒就會啼哭。

在幼兒期(15~30個月),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情緒表達能力(如高興、憤怒、悲傷)還沒有發育完善。

從孩子的角度而言,這個階段是「了不起的2歲」,因為他們對於成長到這個階段他們能夠掌握的本領感到興奮。

孩子到了1歲左右,手部運動功能有了很大發展,他能支配手腕到上臂的力量,做出「打」這個動作,就像我們get了某種技能一樣,會開心地不斷試驗,所以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在與他們玩鬧時,會拍打大人的臉,還會一邊打一邊發出咯咯咯的笑聲。

類似這種本能的「以武會友」是不帶有攻擊性,是孩子處於特定年齡段的正常行為,不是成年人心目中的「暴力」。

2攻擊性行為

因為一件玩具,孩子對其他小朋友拳腳相向,也是很正常的。

孩子很小的時候,並不能區別外界和自我,伴隨著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出現,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

當孩子認定一個玩具歸TA所有,當媽媽邀請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時,孩子就會不禁產生這樣的念頭:玩具是「我」的,別人來搶「我」的東西自然不肯了。

可孩子由於大腦和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好,無法用言語向他人明確的傳達TA的意思,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便訴諸更原始的表達方法,用「打」或「咬」對方表達自己受到了侵犯。

類似這種帶有攻擊性的行為,並不能推測出孩子的未來走向,家長不要給孩子下定論「早期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將來一定很霸道兇惡」。

當然,家長也不能對攻擊性行為掉以輕心。

如果孩子連續幾周都特別具有攻擊性,而且你不能應付他的這種行為,這時建議家長去向兒科醫生求助。

其他的警告性跡象如下。

(1)對自己或他人造成身體傷害(咬痕、擦傷、頭部創傷)

(2)攻擊你或者其他成年人

(3)被鄰居或學校送回家或者禁止玩耍。

(4)你自己擔心他周圍的人的安全

兒科醫生能為你提供管教孩子的建議,也會幫你判斷孩子是否真的行為障礙,提供適當的精神干預的建議。

解決寶寶打人咬人的妙招

1 設置界限

「瞧啊,我能做這個啦」孩子發現自己的新技能,迫切的需要展現,孩子活動小手「打人」,張開嘴巴「咬人」,是他們表現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

如果幼兒做他們想做的事的能力受到限制,他們就會感到沮喪,即使他們本來也做不成那些事。

這種獨立性的喪失會立即導致強烈的挫敗感,使他們失去自我控制力。

當然,小編的意思絕對不是聽之任之,別看孩子小,但咬人那個疼勁……

誰被咬過,誰知道

孩子與家長玩鬧時,其實他們也是試探著咬人的。

當家長發現小孩子咬自己的力氣要加重時,可以佯裝哭(考驗演技的時候到啦,反應遲鈍被咬成重傷的媽媽真情實感的哭就夠了),把這份疼哭給孩子看。

相比音高八度的「小狼崽子……」的吼叫訓斥,這種柔弱的哭更能讓孩子下不為例。

2 忌以暴制暴,給孩子適度寬容

我們都有憤怒和攻擊性,孩子也是。

這些衝動是正常和健康的,是孩子可預見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剛學會走路或者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或許不平和的表達憤怒。

相反,他會自然而然的發泄出來,如撕咬。

家長思考問題,不要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是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想,並且給予適度的寬容。

孩子越是表現的不夠可愛的時候,或許越是需要我們的愛的時候。

3 共情感受,循循善誘

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產生了肢體衝突時,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孩子,而是首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動手打人,語調平和的撫慰寶寶 「小夥伴拿了寶寶的東西,寶寶很難過對不對……」

輕柔的摸摸孩子的頭髮,平復他的心情後,目光溫柔,平和的引導「被你打的那位小朋友,現在是什麼感受呢?……下次再遇見這種情況,寶寶怎麼做會更好呢?」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家長可以和顏悅色的引導孩子道歉「那個小朋友犯了錯,寶寶也說自己當時做的不好,讓媽媽猜猜,你們倆誰會更勇敢的先向對方道歉呢?」

4 正確示範

孩子的行為方式除了一小部分是天生的以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他的行為。

如家長的管教方式,孩子接觸到的電視、網際網路也會影響到他的行為。

預防孩子攻擊性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的幼兒期和學前期,給他提供穩定、安全的家庭生活,穩定的、充滿愛的管教和照料。

每個照顧孩子的人都應該是他的好榜樣,以身作則的給孩子正確示範。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力行外,還可以通過模擬場景,讓孩子探索正確發泄情緒的方式,鍛鍊孩子正確處理衝突的能力。

5給予足夠的寶寶關注

孩子天生就有被愛被關注的需求,如果爸爸媽媽們太忙,孩子覺得被冷落,就會想法獲取大人的注意力。

當寶寶出現哭鬧、扔東西、咬人等表現時,大人很容易把寶寶當成被關注的中心,讓寶寶以為「打人的時候,媽媽就會來管我」, 這反而不利於寶寶控制不良情緒。

所以,平常給孩子足夠的關注,當寶寶表現的好時,要及時的鼓勵讚揚他們,這樣孩子就不太會為引起注意而故意發脾氣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打人該怎麼辦?寶寶打人原因大探究!

常有爸爸媽媽給贏在起點早教中心留言問寶寶打人、咬人怎麼辦,其實0—3歲的寶寶打人是沒有任何惡意的,由於寶寶的語言功能發育得還不完善,不用能正確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

史上最全應對寶寶「打人」攻略之 家庭

原因一:養育方式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們往往是孩子人生中努力接近和模仿的第一個對象,他們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行為模式。如果父母平時的教養方式比較嚴厲,傾向於用打罵...

史上最全應對寶寶「打人」攻略之「攻擊」

我個人覺得定義是不是「有目的的攻擊性行為的打人」,要根據孩子當時的情緒狀態,是不是很憤怒,知不知道他的「打人」行為會造成對方的痛苦。比如,前面所說的兩大類情況,就都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打人」。但...

打不得,講不聽,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寶寶?

「我家孩子想要什麼一定要拿到,不給就喊,就哭,就躺地上……」「不開心的時候就大喊大叫,就扔東西,打人,有時還打自己……」「爺爺奶奶總說孩子還小,不用做規矩,但越來越管不住了怎麼辦?」每次媽媽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