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人該怎麼辦?寶寶打人原因大探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常有爸爸媽媽給贏在起點早教中心留言問寶寶打人、咬人怎麼辦,其實0—3歲的寶寶打人是沒有任何惡意的,由於寶寶的語言功能發育得還不完善,不用能正確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有時候就會用打去表示,家長要正確對待。

有的寶寶生氣時打人,有的寶寶高興時打人,有的寶寶不僅打人還咬人,有的寶寶既打小朋友又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到底是什麼讓寶寶不得不動用「武力」,只有知道寶寶為什麼這樣做,才能更好地找到應對的辦法。

1、寶寶用嘴探索世界造成的攻擊行為情境

10個月的寶寶和媽媽坐在地上玩,寶寶把伸手能拿到的玩具都要放到嘴裡嘗一嘗。

媽媽望著寶寶笑,寶寶爬到媽媽懷裡,頭靠在媽媽肩上,咬了媽媽一口,媽媽疼得直吸氣,寶寶卻若無其事。

解讀:此時,寶寶正處於出牙期,牙齦粘膜受到刺激會感覺牙痒痒,於是由於牙癢而致咬人,另外,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每個孩子經歷的第一個階段是口唇期,這個階段跨越了大約生命的頭18個月(0-2歲)。

在口唇期,寶寶用嘴唇探索他周圍的世界,這就是經常看到寶寶把一切能拿到的東西都放到嘴裡放的原因。

寶寶咬人的攻擊行為,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給媽媽的建議:對處於出牙期的寶寶,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把小東西放進嘴裡,以免引起窒息;另外,要對寶寶的玩具經常消毒,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探索的環境。

當寶寶咬人時,要告訴寶寶被咬的感受,告訴他小夥伴不喜歡這樣的動作,時間長了,寶寶就不會用咬人的方式來探索世界了。

2、為爭取遊戲空間造成的攻擊行為情境

洋洋正坐在地板上堆積木,旁邊的新新玩汽車比賽,邊玩嘴裡還不停的發出汽車發動的響聲,洋洋被新新吸引了,忍不住探過身子看新新玩,可是那探出的身子洋洋擋住了新新的活動範圍,新新二話沒說,一把把洋洋推倒,又自顧自玩了起來。

解讀:1-3歲的寶寶,不能準確的把握空間關係。

所以在和同伴在一個小空間時,經常會有擠在一起的遊戲的情況,出於一種條件反射,寶寶可能會不自覺地推開擋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對身邊的孩子採取武力進攻的方式。

以爭取自己有充足的活動空間。

給媽媽的建議:當寶寶和小夥伴在一起遊戲時,要注意給寶寶們一個寬敞的活動空間和豐富而充足的玩具。

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是各玩各的,當寶寶由於過於投入而不自覺進入別人的「領地」時,可以提醒寶寶,他影響了其他小朋友的活動,讓寶寶找到自己的活動空間。

孩子會出現打人的現象,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說「不要打人」「你怎麼又打人了?」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這使得孩子認為這個動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發反覆出現打人動作。

孩子打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沒有掌握人際互動的方法。

當他的語言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的時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現用有衝擊力的身體動作替代。

他可能只是表達「你讓開別擋著我」「你不要弄我的東西」,但是話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搶奪過來了。

有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通過攻擊別人發泄不良情緒,或者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給他貼上標籤「你是個壞孩子會打人」,只要不強化,在他打人時,向對方家長和孩子致歉,及時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讓他繼續出現攻擊行為,平靜地離開。

同時,及時調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給予孩子充分的安慰。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講道理是百分之百沒有用的。

三周歲以後,孩子慢慢懂事些時,如果還打人,就要深層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時在他每一次攻擊別人時,告訴他「不可以」。

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負面的信息加進去。

只要孩子出現負面的行為,第一原則,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強化!

孩子天生愛嘗試並重複那些能產生有趣、刺激後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行為後果變得毫無意義,他自然就放棄了。

有些孩子在家裡沒有攻擊性行為,而在幼兒卻喜歡打人,出現這種情況是有原因的。

在家裡,孩子的需要一般都能得到滿足,沒有人會和他發生衝突,因為成人總會讓著他。

而在幼兒園,小夥伴多了,矛盾衝突也多了。

兩個人都去坐同一張椅子,或者幾個人同時去一個水籠頭洗手……這些都是發生矛盾的導火線。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本能的伸出手,捍衛自己的利益。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一、多給孩子提供和小夥伴相處的機會

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不僅能體驗玩耍時的樂趣,更能學到許多東西。

而這些都是成人不能取代的。

有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擔心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受欺負,或者怕麻煩而不讓孩子和小夥伴相處,這樣做是不恰當的,在無意中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力。

當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的時候,家長也不需要太多的干預,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後尋找答案。

二、父母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作為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儘量不要暴粗口話。

孩子犯了錯誤,爸爸媽媽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情緒,儘量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可以預防孩子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三、制止孩子與成人玩耍、嬉戲時的攻擊性行為

有的時候,孩子在與成人玩耍、嬉戲時會有意、無意地出現攻擊性行為。

如為了得到某些玩具或食物,在被成人拒絕時發出攻擊。

或者出現純粹是嬉戲的攻擊性行為,如開心地用小腳踢成人,用小手捶打等。

而成人往往對這些行為並不在意,甚至會表現得非常高興,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並不是什麼「攻擊性行為」。

這樣,成人在無意中強化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就自然地伸出了手。

四、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往往是遇到了問題,如果我們能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可以避免這種行為的發生。

首先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別著急,媽媽會幫助你的」。

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氣撒在小朋友的身上了。

有時候孩子打人也是出於一種自衛,出自本能。

當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各項技能失敗的時候,就會選擇自己的方式發泄不滿的情緒。

這時家長需要提供溫柔,積極地安慰,以防止孩子情緒變得暴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當孩子搶玩具時,這只是出自本能的自衛或者生理的特徵,一旦從這種行為重獲的利益,得到了玩具,就會把攻擊別人得到玩具聯繫在一起。

這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把正確做法告訴孩子,如教他與別人商量一起輪流玩玩具;被小夥伴拒絕時找老師幫助等等。

五、讓孩子遠離攻擊性強的或暴力性強的動畫片或者書籍

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攻擊性或暴力性的場面很容易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因此,父母在孩子平時的生活中,要作好孩子的把關人。

不讓孩子或少讓孩子看攻擊性強的動畫片,不給孩子買帶有暴力性行為的書籍,哪怕是正義的攻擊和暴力,也要讓孩子少接觸,因為孩子年齡小,是非觀念不明顯。

六、教育孩子學會謙讓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

生活中,父母總是寧願自己少吃點、少穿點也要儘量地滿足孩子。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漠視了謙讓。

他們認為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把自己擺在第一,從不會為別人考慮。

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分享、懂得謙讓。

七、關注孩子恰當言行的表達並作出回應

有的時候父母忽視了孩子的非攻擊性信號,直到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孩子的要求才被注意並得到滿足,這樣無形中又強化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因此要關注孩子欠當言行的表達並作出積極回應。

八、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對於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比如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玩得很融洽時,要及時地肯定孩子、表揚孩子,適當的時候,甚至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獎勵。

以正強化孩子良好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就會有所改善。

對待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家長要注意:

不要訓斥打人的寶寶,因為寶寶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突如其來的訓斥只會讓孩子感覺到莫名其妙;不要因為孩子打人而打孩子,孩子不會理解家長的用意,只會覺得受到傷害,這樣會讓孩子不再信任家長。

父母一定不要鼓勵孩子去報復小朋友,如果「受害人」反過來報復的話,最終的結果只會是受害者越來越多。

父母應注意自己的反應。

當寶寶在家裡打人時,父母要表現出應有的尊嚴,不能對此一笑了之,甚至開心地享受寶寶發脾氣時別樣的可愛之處,更不應主動逗寶寶發脾氣、打人。

爸爸媽媽要讓寶寶感受到,自己出現攻擊性行為時,他人正常的反應是什麼。

時間久了,寶寶明白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自然會有所改變。

爸爸媽媽注意做好以上幾點,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會越來越少的。


特別供稿:贏在起點能力早教研究院

(本文系贏在起點能力早教研究院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微信號:elitebaby20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調皮寶寶愛打人 家長不要輕視

生活中可能有些家長會注意到,寶寶差不多到了1歲月齡後自主意識開始變得強烈,也有了參與社交的慾望。但有部分家長也會感到鬱悶,為什麼孩子一跟其他小朋友玩耍,總會愛推人、打人呢?甚至還有再大月齡會說...

關於攻擊性行為一:論業界「小霸王」成長記

最近一一開始有攻擊同伴的小苗頭,聽奶奶說在公園和小朋友玩沙子,突然就拿鏟子朝小朋友臉上揚沙。奶奶及時制止並告訴她這樣做不對,倆人繼續玩結果又來一次,直接把小妹妹玩哭了。諸如此類的打人咬人等現象都...

給年輕媽媽們的一封信。

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操作某一動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彆強的時期。有依戀形成的敏感...

矯治寶寶攻擊行為的攻略集

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安撫寶寶的情緒,耐心教導寶寶,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寶寶攻擊行為是什麼寶...

孩子被打了,該不該教孩子「以牙還牙」?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與小夥伴之間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有人打了我的孩子,我到底該不該教他打回去?」作為家長,既害怕自己的心肝寶貝被別的熊孩子欺負,又擔心在自己的慫恿下,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眼中欺負...

為什麼說寶寶的頭三年影響一生?真相在這裡

做為一個早期教育的工作者,做為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我常常反省自己,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我做對了嗎?在我的引導下,她能保持強烈的探索慾望嗎,她的專注力有沒有被破壞?她的學習能力強嗎?遇到困難...

父母學堂在孩子性格形成期,有些事情千萬別做

提示:點擊上方"父母大學堂"↑免費訂閱親子文章及育兒辦法對待哭,不能簡單滿足要求或粗暴的制止喜、怒、哀、樂、恐懼等都是老天賦於人類的正常的情緒表現。孩子的哭泣需要我們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對孩...

史上最全應對寶寶「打人」攻略之 家庭

原因一:養育方式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們往往是孩子人生中努力接近和模仿的第一個對象,他們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行為模式。如果父母平時的教養方式比較嚴厲,傾向於用打罵...

對寶寶重要的頭三年,媽媽們怎麼做

俗語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足見3歲之前的早教是非常重要!希望各位媽媽能放下手頭的工作認真的閱讀以下這篇文章。 以下是複製了一個早教工作者分享的關於現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和多數父母的誤區:其...

家有2歲「暴力」寶寶 家長應該這麼做

2歲寶寶的行動能力更強,自我意識發展也提升了,當寶寶與同伴在一起玩耍時出現攻擊性行為的機率也增加了。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寶寶在初期出現攻擊行為時,爸爸媽媽沒有及時糾正寶寶的行為,那麼當寶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