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闖禍後,父母問對問題比發火更有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有規則面對孩子的行為。

育兒節目《媽媽是超人 3》中,鄧莎家有這樣一幕:姥姥看到浴缸里有塑料玩具,非常生氣,質問「是誰放進裡面的?!」

一屋沉默。

姥姥提高聲量,又問了一遍。

最終大麟子憋不住了,懦懦的把「鍋」甩給了媽媽。

對於大麟子撒謊,鄧莎在後期接受採訪時說:「覺得大麟子膽小,沒有擔當。

其實面對正在發火的家長,因為害怕,孩子最常採用的策略就是在身體與心理上雙重「逃避」:矢口否認犯過的錯誤,同時一步一步後退,試圖與家長保持安全距離。

孩子「闖禍」是成長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懲罰並不是教育的目的,當發現孩子「闖禍」時,父母要懂得別做「嚇人的老虎」,而是用三個問題幫助孩子認識到錯誤,主動改正。

一、「發生什麼事情了?」

當孩子「闖禍」時,很多大人會習慣性下判斷,比如:「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

」當你說出這句話時,其實已經默認孩子有錯在先。

在這樣的教育邏輯下,孩子會常常覺得父母難以溝通,不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培養。

懂得「傾聽」,是建立親子間有效溝通的關鍵。

父母懂得控制情緒,先聽聽孩子怎麼解釋,了解事情緣由,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國外法律中有一個「無罪推斷原則」:假定嫌疑人無罪,只要找到其任何無罪證據,就可以證明其是無罪的。

孩子的闖禍也可以這樣分類:

無知的錯誤——孩子不知道自己做錯了。

這種情況,如果不問青紅皂白把孩子批評一通,他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以後還會犯類似的錯誤。

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規則,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無能的錯誤——孩子因為能力不夠而導致做的時候出現錯誤,比如因為基礎差、作業太難沒辦法完成作業。

這時批評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畏難、厭噁心理,鼓勵孩子、幫他優化學習方法才是關鍵。

故意的錯誤——明明知道是錯的還故意做。

比如逃課、打架、偷竊行為,這時父母不僅要讓孩子知錯,還要讓他自己承擔後果,甚至給予一定的懲罰。

二、「你的感覺如何?」

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只有當他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很多父母總會說,「這不是什麼大事兒!別哭了!」,甚至不耐煩地斥責孩子。

長此以往,孩子會以為自己是因為「表達情緒」而受到懲罰,變得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對父母的管教產生牴觸心理。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意見能被孩子「聽進去」,就要做到: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有規則地面對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父母要允許孩子表達情緒,引導他感知、接納自己的情緒,為情緒找到出口。

通過這樣的方法,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等孩子平靜下來後,再開始講道理,指出他的錯誤行為。

說明由於他的錯誤行為而破壞了規定、給別人造成損失、或傷害了別人的感情等問題,強調他必須對錯誤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

三、「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當孩子冷靜下來後,不妨引導他想想如何解決問題。

不管點子合理還是不合理,都先別急於做出評判。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對比後果、可行性,從而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你可能會很訝異地發現,對大部分事情,孩子還是明白後果的。

有時孩子的認知上還存在誤區,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可以通過陳述事實,和孩子好好討論。

在引導孩子承擔後果,解決問題方面,爸爸發揮著重要的榜樣和引導作用。

孩子性格中的自信、責任、勇氣、原則等幾大核心元素都來源於父親的言傳身教。

作為父親,要懂得克制自己在教育中的控制欲,不要習慣性地去安排和評判孩子。

斯賓塞說:「教育應該是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教育者應該引導孩子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

當孩子在你的面前說出他解決問題的思路時,你要相信他能處理和面對這些問題。

當你能冷靜地陪他面對困難,給他溫暖而富有智慧的支持時,孩子的內心會種下一顆特殊的種子,叫做勇氣。

最後,問問孩子有沒有哪些地方需要自己的幫助,告訴他父母願意陪伴他解決問題、變得更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真的是「不打不成器」嗎?

「 聽一位媽媽說「她的孩子經常無理取鬧,特別是帶他去逛街,到超市里看到零食就要買,不給買就又哭又鬧的,不聽勸。每次氣到回家大它一頓,但是打完了又後悔,又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去跟孩子溝通。」打孩子就對...

提高孩子的同理心是父母的必修課

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問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這也是很多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喜馬拉雅推出的一檔名為《萌芽研究所:父母必修親子教養課》的音頻課程就順應這個時代的需求,講解了很多針對家長教育孩子的課程...

家長再生氣,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也不能打

1、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也因此,打罵對孩子來說不但起不到警示作用,還有可能由於下手過重對孩子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影響。但孩子6歲以後,就...

探討|熊孩子究竟該不該打?

近來「熊孩子」已然成了一個熱詞,這本是北方地區形容孩子不懂事、調皮的一句方言,帶著相當程度的親昵成份(各地這樣的方言也很多),但是,現在「熊孩子」這個詞一出現,親昵的嗔怪很少,指責、怨忿和無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