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打架,家長要不要「幫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溫暖小武(爸媽內參主筆)

上個周末,我帶小外甥去兒童樂園玩。

春光和煦,暖風怡人,園中的孩子們奔跑嬉鬧,笑聲清脆,玩得很開心。

但是,小孩子在一起玩得久了,總會有磕磕碰碰。

有個男孩子,想要玩滑梯,可是偏巧有一個小女孩坐在滑梯口上看風景,不願意動。

男孩子急了,就踢了她一腳。

那小姑娘也不客氣,站起來回身就抓,一下抓疼了他的臉,他哇哇大哭起來。

他媽媽見狀,連忙趕過來,呵斥小女孩:「你怎麼能隨便抓小朋友,抓傷了怎麼辦?你媽媽怎麼教你的!」

那女孩的媽媽也毫不示弱:「是你們家孩子先踢人的!從小就欺負女孩子,這麼沒教養,長大還得了?」

兩個人針尖對麥芒,各不相讓,越吵越凶怒氣滿腔,後來竟開始推推搡搡。

兩個孩子則站在一邊,睜著懵懂的大眼睛,無所適從,滿臉迷茫。

最後,還是兩個小孩的爸爸們,分別把自己的妻子拉開,才結束這場爭執。

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小朋友起了衝突的時候,家長往往會很心疼。

畢竟那是自己掌上的明珠心頭的肉啊,我們生怕他會吃虧,會在爭執中受一點點的傷。

然而,事實上是,孩子的世界中,一切都來得快,去得也快。

家長有時會把小孩子的輕微衝突,當成極其嚴重的事情,急著為他們出頭,評理。

可是,這樣的事情,孩子自己,卻往往不會放在心上。

德國幽默大師布勞恩,曾經創作過連環漫畫《父與子》,其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兩個孩子鬧了彆扭,爭執起來,就打了一架。

他們都覺得自己受了委屈,便分頭去找自己的老爸告狀。

於是,兩位老爹護子心切,就找對方去評理。

兩個大人,一言不合便吵起來,最後竟開始廝打。

打了一陣,回頭一看:咦?兩個孩子居然又開開心心玩在一起,就像從來沒有吵過架。

有句俗話,叫「六月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

講的就是孩子的情緒特點,就跟六月迅速變化的天氣一樣,一時疾風暴雨,轉眼卻又充滿陽光。

小孩子的感情豐富,自我保護意識也在逐漸增強,然而,他們對情感的控制能力,卻並不是很完善。

所以當他們和小夥伴生氣的時候,就會立刻動手,打架,叫嚷,對自己的想法毫不隱藏。

然而,此時,他們的情緒具有不穩定和易變的特徵,即使生氣,情緒也會從一端迅速發展到另一端,剛才還在大鬧,沒多久就變得友好、活潑和開朗。

他們會對剛才的事情毫不介意,哭過就忘。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需要了解,孩子之間的衝突,其實很多情況下,是一種情緒的自然流露,極其容易化解,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嚴重,不必在第一時間就過於計較,上線上綱。

當矛盾出現的時候,如果我們護犢心切,可能反而會對孩子,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一方面,家長介入,不能鍛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成人的武斷介入,看似是迅速處理了問題,但實際上,卻是剝奪了他們完善自我的契機,沒有給他們充裕的時間,充足的機會,讓他們和平輩的孩子學會協商,溝通和禮讓。

以後他們遇到類似的問題,仍然會發生矛盾。

就像在茨威格的小說《恐懼》中,有位父親是司法界人士。

他的兩個孩子覺得他很會評理,於是每次鬧矛盾,「都是把所有的爭執和抱怨向他訴說」,讓他來決斷,到底誰對誰錯。

當爸爸的就真的擺出專家臉孔,來進行裁決。

可是,每次他判斷是非,只對那一次的事情產生作用,並沒有長久的效果。

這樣做,只是平息了表面的衝突,卻並沒有解決孩子之間存在的問題。

所以,在後來的生活中,孩子們依然彼此敵視和嫉妒,不給對方玩自己的東西,毀壞對方的玩具,私下裡橫眉冷對,互不相讓。

另一方面,家長介入,會讓孩子心理脆弱,助長他們的依賴意識。

在依賴他人形成一種習慣之後,哪怕他們已經成人,遇到衝突,還是會在第一時間就去找「權威人士」為他們撐腰。

這並不利於他們心靈的成熟,個人的成長。

我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大學兼職輔導員。

那時,有些學生會來找我訴苦,哭得眼淚汪汪,而起因竟然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別人錯拿了她的洗面奶,別人忘記還她十塊錢……

後來我發現,這些孩子都是從小被寵慣的,從童年起,她們已經習慣了,凡事都要找家長。

成人後,自己在外遇到一丁點小事,可能都無力解決。

她們會在第一時間哭著去找輔導員,讓輔導員為她們出面,「伸張正義」或者「討還欠帳」。

如果不是親自遇見,我都不能想像,有些人哪怕已經成年,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居然還會是這樣。

所以,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有了矛盾,家長不要不由分說,急著替他出頭。

我們應該引導他們,自行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讓他們自己思考,遇到這樣的情境,怎麼辦才最妥當。

我曾經看到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母親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她兒子在學校跟同學打架。

她連忙趕到學校,發現兒子臉上受了輕傷。

這位媽媽既沒有罵兒子沒用,也沒有去批評另一個小孩。

她只是問兒子現在疼不疼,把他抱在懷裡,用平靜的擁抱,給他溫暖和滋養。

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了,再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於是兒子回答:因為另一個小朋友非要跟他玩,可是他不想玩。

那個小孩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他,弄得他火冒三丈,直接出手打了對方,於是兩人就打起來了。

媽媽就循循善誘地問:「發生了這樣的事,你覺得是誰的錯呢?

經過回顧和反思,兒子很快明白,雖然那個小朋友不對,但是自己也有做得偏激的地方。

於是,他主動說:

「媽媽,是我自己做的不對,雖說是他招惹我的,可我應該有更好的辦法才對。

我可以和和氣氣地告訴他,我不想玩,叫他去找別人玩。

媽媽就問:「那麼,現在你想要怎麼辦呢?」

兒子想了想,回答道:「我想跟同學好好說一下,跟他和好。

我還想跟老師道個歉,因為不該在學校打架。

「很好,我們按照你說的來辦。

於是,這件事情就順利地處理完畢,從此之後,孩子再也沒有鬧過類似的糾紛。

這位家長的做法,有好幾點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一,在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家長要態度平和。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和別的小朋友起了爭執,還受了傷,可能會急著衝鋒陷陣,給孩子撐腰。

這樣看似解氣,其實反而會強化孩子的行為,助長他的攻擊傾向。

而有的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況,則會指責孩子懦弱無能,罵他為什麼不「打回去」。

這樣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會讓孩子自尊心受傷,感覺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原諒。

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平靜地陪著孩子,讓他把消極的情緒,紓解和釋放,讓他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體貼。

二,陪孩子一起,分析衝突的根源。

孩子的怒氣不會長久維持,當他已經冷靜,便會耐心聽你的話。

聰明的他,在你的引導下,會明白問題的癥結,明白衝突往往是兩個人的事,一個巴掌拍不響。

下次他遇到類似的情境,可能就會思考和自製,而不是立刻就跟人打架,匆匆忙忙。

三,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終其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不可能在孩子遇到每一個問題的時候,都有家長陪在身邊,保駕護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幫他解決衝突,不如陪他好好想想,在人際交往中,怎樣的處理才算圓滿周全,讓他學會為自己的衝動負責和道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打打鬧鬧,在所難免。

當發生此類事情的時候,作為家長,不應該急著為衝突尋找一個塵埃落定的結果,而是要理解孩子,陪著孩子,先分析衝突的根源。

然後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事情已經發生了,與其把它當成是無謂的衝突,不如當成是有益的歷練,讓它磨練孩子的心智和情商。

他將會懂得,怎樣化干戈為玉帛,怎樣和周圍的人共處和協調。

當然,凡事皆有度,如果孩子之間的衝突,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鬧,而是校園霸凌,或者衝突的一方有暴力和傷害傾向,則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介入,以保證孩子健康順利地成長。

作者簡介:溫暖小武,又名武小暖,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

管理碩士,大學教師和自由翻譯。

文靜吃貨宅,浪漫學院派,寫暖心的文,記入心的事,把生活中的足跡,譯成字裡行間的歡喜。

願我們與世界,彼此溫柔相待,願我們都溫暖,且有力。

簡書@溫暖小武,微博@溫暖小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孩子相互打鬧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在打鬧中受傷了家長一定是會很著急的。更何況,有的孩子根本就是乖乖的,結果卻被別人家的淘氣包欺負來欺負去,哪個當家長的能忍受的了!

既不做小霸王,又不當受氣包

小莉的話:關於這個話題,我曾經分享過心理諮詢師李雪的一篇文章《如何處理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回復「衝突」可看),其實對比李雪老師的觀點和尹老師的「三不」原則會發現,二者的核心思想是類似的,那就是相...

寶寶受欺負,請媽媽這樣對他說

無論是明星家的孩子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類似被欺負的問題。曾經有一位媽媽這樣說過,幼兒園就像一個小型動物園,每天上演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戲碼,教室、活動室是他們的戰場。這話雖...

「三不原則」讓孩子學會與同伴相處

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為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沒必要的介入,或不得當的介入,一方面會把孩子間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