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經38:親子交流有技巧(真心爸媽原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好的親子交流,是用心的自然互動。

爸爸媽媽需要:傾聽孩子;體察孩子的感受,與孩子「共情」;回應孩子的情感表達;不做條件反射式的反應;向孩子「開放」;和孩子保持平等,不居高臨下;關注事實,少做評價;和孩子一起,建立全家的「愛意小節目」。


和親子交流相關的話題,我們在幾十篇育兒經里已經多次討論過,包括好好聽孩子說話、打造全家人的「清談時光」、關心和滿足孩子的需求等等。

但一件偶然見到的小事讓我們發現,聚焦在親子交流上,那些討論和方法還是不夠充分,做父母的,有必要把「交流」本身,當做育兒的一個核心關鍵詞來重視、思考。

不能交流的母女

工作日中午,到宜家家居頂層的餐廳吃飯,排隊取餐時,隊伍中忽然爆發小孩子的大哭,原來是前面一個大約三歲、和金屬圍欄差不多高的小女孩,頭不小心撞到了圍欄杆上。

孩子撞痛了,哇哇大哭,孩子媽媽趕緊回頭看:「怎麼回事?撞哪兒了?怎麼那麼不小心。

」孩子繼續哭,媽媽繼續問:「撞到頭了?疼不疼?」孩子還哭,媽媽再問:「這兒疼?還是這兒疼?」隊伍漸漸前行,站在地上大哭的小娃和圍著孩子頭左看看右看的媽媽被落在後面。

大約兩三分鐘後,孩子媽媽才抱著孩子趕上來。

孩子在哭,媽媽在責備:「這回知道撞疼了吧?下回走路看著點!」

孩子撞疼媽媽哄的場景是在是太常見了,但眼前看到的事,莫名地讓人覺得有點不對勁兒。

仔細想想,原來是整個過程中,孩子都在哭,媽媽要麼問要麼責備,全程母女倆都沒有交流。

對於小女孩,她彼時彼刻的感受無疑是糟糕的,被撞痛,而且還因為突然被撞痛受到了驚嚇,她需要的是什麼?是媽媽的同情,「哦,寶貝撞痛了」,還有媽媽的安慰,「不怕不怕,媽媽在這裡」。

如果媽媽表示理解她的疼痛、驚嚇並且安慰了她,孩子不會為小磕小碰委屈地哭好幾分鐘之久。

而那位媽媽,關心的顯然不是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而是孩子不小心撞到這件事本身,不但沒有理解孩子的疼痛,還問「疼不疼」、還責備孩子的不小心、告誡孩子下次小心。

一件這麼小的事,媽媽竟然完全不能理解孩子,並條件反射式地做出和孩子需求完全相反的反應。

為什麼呢?

「在一起,但不交流」的家庭常態

不僅是小孩子遭遇「撞痛」之類偶發的小痛苦這樣的事,大人和孩子在一起,但不能互相交流的狀況,在多大年齡的父母和孩子當中,都非常常見。

如果孩子很小,常見的場景是:大人帶孩子,大人或看手機或閒坐,孩子在一邊枯坐望天或自言自語,大人不看孩子、孩子不看大人,沒有眼神交流、不互相微笑、不互相說話。

如果孩子上學,常見的場景是:大人接到孩子,背過他的書包,走在前面,開始各種吩咐,「到家快點寫作業」、「別光玩兒」,孩子機械地跟在後面,或東張西望,或和同學打招呼,完全沒有在聽爸爸媽媽說什麼。

如果孩子已經成年,常見的場景是:過年回家,父母忙著做飯,孩子抱著手機或電腦電視,一家人坐到飯桌上,忙著添飯、吃菜,父母本著自己的揣測做各種言不及義的叮囑,孩子各種「你不知道,別跟著瞎管」之類的不耐。

父母覺得孩子好不容易回趟家,陪自己並不用心,年輕人也同樣鬱悶,「沒回家時盼著回家,回到家,和爸媽又完全不能溝通」,「說是回家陪父母,可是人待在一起,心卻感覺沒在一處」。

缺乏交流、沒有交流、人在一起,卻覺得心不在一起,正是不少家庭的常態。

家人之間並沒有矛盾、衝突,相處也還算和諧,只是互相只能說事、不能聊天,沒有會心的對視和微笑,沒有對彼此需求和情感的體察、關切和回應,夫妻之間「沒話說」,父母「不知道這孩子一天到晚在想啥」。

要有溝通,更要有交流

談到親子關係,被使用得更多的詞是「親子溝通」,「如何和孩子做有效的親子溝通」、「和孩子溝通的方式」等等。

但我們理解,親子溝通與親子交流,是不同的活動,各有側重,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既要有溝通,又要有交流。

溝通重目標、重一致。

通常是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而傳達信息、思想、情感,並且希望通過這種溝通活動,達到彼此之間的一致。

對於溝通的發起者來說,希望說服對方的意味會比較明顯。

交流重互換、重融合。

通常是相互之間交換對方尚未掌握或者尚未了解、或者希望對方更清晰了解的的信息、思想、情感,並希望通過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

對交流雙方來說,說服對方的意味都很淡,不像溝通那樣,有相對明確的目的性。

用「親子溝通」來概括親子之間的信息、思想、情感互動,會更偏向以成人為主體,由成人主導,對孩子進行有既定目標的引導;而說「親子交流」,則更注重交流雙方角色上的平等、彼此輸出信息、思想、情感,各有貢獻,也各有所得。

與「親子溝通」相比,「親子交流」更日常、更隨機、更重情感性,而且常常是通過表情、動作等非語言的活動來完成。

比如老師反映孩子的問題,大人要找孩子談談,這是親子溝通,而孩子給爸爸媽媽講了一個笑話,一家人一起哈哈大笑,這是典型的親子交流。

親子之間,當然需要稍正式的「溝通」,但我們認為,更需要日常的、隨機的良好交流。

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良好的日常交流越多,越容易了解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的感受,當真的需要做正式溝通時,溝通目標也越容易達成。

從這個意義上說,良好的親子交流是良好的親子溝通的基礎。

良好的親子交流,來自日常之處的用心

那麼爸爸媽媽要如何做,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交流?我們認為,良好的親子交流,只能來自爸爸媽媽在下面這些日常之處的用心。

有的爸爸媽媽會評判孩子脾氣壞、不乖巧,所以和孩子沒辦法交流。

其實孩子脾氣壞、不乖巧,正是親子交流不佳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好的親子交流,是用心的自然互動。

用心,是雙方都能投入情感,發自內心地做真實的表現;自然,是不刻意、不粉飾、不誇張、不表演。

稍加用心,這些都不難做到。

1、傾聽孩子

如果還沒有掌握親子交流的更多技巧,那麼就從最簡單的,傾聽孩子做起。

孩子和大人說話時,大人停下手裡在做的事,看著他,保持微笑,表示我在聽,我願意聽;每次聽孩子說話,都讓他完完整整地把話說話,孩子無論說什麼,無論說多長,都不要打斷他,不要不耐煩;孩子說完,大人表示聽明白了,若真的沒有明白,那就再請孩子做解釋,直到大人確切了解孩子所說;不要嘲笑和貶斥他說話的方式和內容;如果和他意見不同,那麼等孩子說完之後,再表達自己的意見,和他討論。

一些爸爸媽媽說孩子不願意和大人說話,那是因為大人也沒有表示願意聽孩子說話。

大人能做到上面說的,相信孩子不會不愛和大人說話,甚至,他會把和大人聊天、說話,當作樂事。

2、體察孩子的感受,與孩子「共情

共情,有時也叫移情、同理心,心理諮詢師經常會用到,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做爸爸媽媽的,需要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時刻留意體察孩子的感受,無論是愉悅、期待、憤怒、沮喪、失落、鬱悶……,然後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

一些大人會表現得「神經大條」,對孩子的感受理解得極其粗糙;另一些大人會對孩子表現出成人的傲慢,認為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哪兒來那麼多複雜感受。

孩子的感受頻頻被忽視、否定,那麼他就不會再願意向大人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學會向大人掩飾自己的真實感受。

這樣親子交流之門就會被孩子關閉。

3、回應孩子的情感表達

迅速滿足孩子需求,我們已經多次提到。

但對良好的親子交流來說,這還不夠,爸爸媽媽還需要時時留意孩子的情感表達,並做適當的回應。

孩子主動幫助了父母,爸爸媽媽應該對他表示感謝;孩子分享他的興奮,爸爸媽媽要由衷地和他一起高興;孩子送爸爸媽媽自己手工做的小禮物,爸爸媽媽任何時候都要表達驚喜和感謝,而不可挑剔材質、手工的粗糙;孩子對爸爸媽媽表達不滿,爸爸媽媽應該反思自己,如果孩子說得有道理,爸爸媽媽要表示「下次我會注意」。

有表達,有回應,才能構成有效的親子交流。

4、不做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大人對孩子的表現做任何反應前,都需要停一下,幾秒鐘、幾分鐘、幾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以確定在做出反應前,已經理解了孩子的感受、願望和孩子期待你做出的反應,而不應該像本文開頭的那位媽媽一樣,不假思索地做條件反射式的反應。

大人做條件反射式的反應實在是過多。

孩子成績不佳,馬上對孩子表示「我很失望」,而不是去想孩子其實也一樣不是那麼愉悅,他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責備;孩子被老師投訴,馬上表示憤怒,而不是去了解他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

爸爸媽媽要學會,做「善解人意」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大人,這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親子關係的尊重。

5、向孩子「開放」

大人需要向孩子開放,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同時讓孩子知道,大人和他之間,沒有有形或者無形的蕃籬阻止彼此靠近。

在我們家,我們把這種開放具體化為大人房間永不關閉的臥室門。

我們不告訴孩子進爸爸媽媽的房間要敲門,因為在孩子醒著的時候,大人的臥室門永遠都不會關閉。

孩子可以隨時去爸爸媽媽的臥室的衛生間用馬桶、到爸爸媽媽房間中的浴房洗澡,雖然有自己的衛生間,但他們很喜歡這樣。

孩子夜裡有需要,可以隨時走進爸爸媽媽臥室叫醒爸爸媽媽,為了方便孩子這麼做,夜裡除非必要,我們也從不關門。

6、平等,不居高臨下

要讓孩子了解,在家庭中,爸爸媽媽和孩子,只是角色不同,地位沒有高下之分;爸爸媽媽不是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者,孩子也不是處於被動位置的被指揮者;大人孩子都可以而且應該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自由地表達想法和感受;孩子不必和大人處處一致,大人也不必處處指導孩子;如果出現矛盾衝突,要從雙方身上找原因,大人不能一味責備孩子。

我們這一代,好多人是在具有「家長制」氛圍的家庭中長大,有一位不苟言笑、說一不二、在孩子面前永遠保持尊嚴的父親,當然,有時是母親。

他/她高在上,孩子只能仰視,只能服從,不可反駁。

很多人到成年後,依然壓抑地生活在這樣的威權之下。

這樣的家長制,是親子之間不可逾越的大山,是親子關係的毒藥,讓孩子與父母永無心靈相通的可能。

7、關注事實,少做評價

父母是孩子的養育者、照顧者,而不是評判者,和孩子交流,爸爸媽媽應該多關注事實,少做評價。

說這一次的事,那麼就就事論事,不計前塵、不揪過往、不胡亂聯繫、不上綱上線、不打臉、不揭短。

「你總是……」、「你老……」、「你又……」、「你太……」、「你就不能……」,這樣評性的、苛責的句式,父母越少用到越好。

親子交流的困境,其實往往就是由這些不分青紅皂白的、粗暴的評價式語言引起的。

換個位置想一下,如果大人在工作中總是被忽視事實、忽視努力,被用這樣的句式來評判,你的感覺會如何?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便這個人是你自己的孩子。

8、建立「愛意小節目」

每天一家人圍坐的晚餐、周末的外出聚餐、慶祝孩子放寒暑假的小禮物、聖誕節來自「聖誕老人」的禮物、爸爸媽媽出差帶回來的好吃的好玩的、晚上孩子入睡前的晚安、孩子放學「今天在學校過得好嗎」的小問候、互相分享各自看到的好玩的事、互相講講笑話、一家人之間獨有的親昵小稱呼、偶爾把孩子當成小baby來哄一哄……這樣的「愛意小節目」,只要有愛、用心,很容易發展出很多。

相信親子之間共享的這些「愛意小節目」,不但是親子交流的重要部分,更是孩子成年後的美好回憶。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窗外陽光明媚、春暖花開,引得人想下去散步。

散步時,遇到一位媽媽,她一邊輕鬆地蹬著自行車,一邊和坐在車前橫樑小座椅上的寶寶歡快地說話:「花都開了,樹也綠了,春天是綠色的呀……」這樣溫柔地把自己的快樂和孩子分享的媽媽,有多可愛!

歡迎下載今日頭條APP,在「訂閱」那裡搜「真心爸媽」,關注我們頭條號@真心爸媽 ,每周2-3篇原創育兒文章,都是一手經驗的總結。

歡迎轉發。

文中圖片是作者北大師弟潘險峰所繪,經許可使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小知識: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小技巧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難與他們溝通。其實,父母如能不以強者的權威壓制孩子,往往會得到孩子相對的友善。必須讓孩子知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你們都是愛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

父母的自我成長之親子溝通

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是尊重、理解、鼓勵,還是引導、規矩、塑造,或者說約束、管教、懲罰?就我而言,育己即是育兒。

親子交流不要自作「聰明」

親子交流中間,家長往往會從大人的角度來處理和孩子的關係,從而不能達到暢通的交流,其實在和寶寶交流的過程中,媽媽們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孩子時間來表達自己。

父母必學的親子溝通技巧

親子溝通技巧:父母如能不以強者的權威壓制孩子,往往會得到孩子相對的友善。同時,「沉默」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避免衝突時的言語傷害,這對維持親子良好關係有一定幫助。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