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關係攻略,大大減少你對孩子發飆的次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請你想像,自己在個碩大的高級餐廳中。

餐廳還沒有收整完畢,到處都散落著一些易碎、美麗而脆弱的東西,比方說精緻玻璃的飾物,奢華的餐具,大大小小的彩色氣球。

這些東西有的放置在桌上,有的散落在鋪滿地毯的地面。

而你要穿過餐廳,你會怎麼走過去?是大步流星還是會比較審慎和小心,你會彎腰把那些所有可能阻擋你的物品輕輕挪開,比方說那些漂浮的泡泡氣球,用手輕輕給他一個力量,將它彈開;地上那些有可能耽擱你的前進的餐具或飾品,你會俯身輕輕地將它挪走,然後穩穩放下。

一些輕輕的力道,一些緩緩的挪移。

當孩子生氣時把一下子飯碗甩到地上;有起床氣哭到怎麼也哄不好;你剛收拾好的玩具箱子被他一下子翻倒,灑在地上到處都是的時候,麻煩你,找到這種感覺。

2、

我們談的太多是控制孩子的情緒,談的太少是自己的脾氣。

我們不是神,不可能不發脾氣。

當孩子挑戰我們極限的時候,大多數情況心裡那股火噌一下就衝到腦袋來,恨不得立馬把孩子拉過來暴打一頓,滅了自己暴怒的那團火。

這個情緒上來的速度是1-2秒。

熊浩在《熊浩的衝突解決課:談判》里說到:「當人們處在緊張狀況中,感性會率先發動,從而讓局勢失控。

這個反應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沃爾特·坎農概括為-打或跑。

當情緒明顯發生,血液將向四肢集中,準備打或跑的時候,我們同時也就大腦空白,所以衝突中的我們會變笨!

情緒比理智快,要想理智跟上來,我們就得創造時間間隙。

當我們了解到這一點,在孩子把碗甩到地上的時候,你的反應不是立刻反應,而是立刻找個地方冷靜一下,最好迴避當下的場景,逃離現場。

一個字:「跑」。

你可以跟孩子說「媽媽有事先離開一下,馬上回來。

」「媽媽去下衛生間,一會就來」。

你的離開,實際上是讓大家都冷靜下來,在時間中停下來,讓時間控制情緒。

在你的理智追上來之前,用這種方式贏得時間。

3、

想要跟孩子溝通有品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

當你的情緒穩定了,你就需要在衝突中用一些輕輕的力道來緩緩的挪移了。

來看看這兩種表達: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還摔碗!」

「你把碗摔到地上,我想知道原因。

第一種關注焦點在態度上,第二種關注焦點在事實上。

把孩子從情緒帶回理智的正是第二種說法。

因為關注態度,會引起情緒對抗,而關注事實,會聚集解決問題。

我們對孩子說的話,很多時候是觀點,而非事實。

事實是發生後無法改變的,觀點卻可以改變。

在西方,批判性思維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就是幫助孩子們辨析觀點與事實。

這種在孩子早年幫助釐清思維的教育,在孩子成長之後會使他們在溝通過程中更加清楚地理解局勢,同時對客觀事實與主觀偏好的差別保持必要的敏感,而這種能力對於有效溝通和情緒管理。

當孩子能夠區分事實和觀點後,我們需要進一步的了解他更多的想法。

這裡提到兩個問題技巧。

第一:縱向提問,問為什麼。

「為什麼要摔碗呢?」

承認我們不知道孩子的想法,才會真正讓我們能夠耐心聽孩子表達,而不附帶自己的情緒在裡面。

第二:橫向提問問「還有別的嗎?」這個問題幫助我們了解孩子更多真實的想法,避免遺漏。

「除了不想讓媽媽餵你,還有別的原因嗎?」

真正有品質的親子交流,是以互相需要為前提。

所以你如果能滿足孩子的一些要求,他也會讓你覺得你對他的引導是有價值的,而不止是在寵他。

謹慎正確的提問,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媽媽重視和關心,他的歸屬感就會增強,感受就會變好。

正面管教里常說:孩子只有在感受好的時候,才會做的更好。

4、

孩子表達完想法後,你的合適力道的回饋猶如溫柔的手,會撫慰他的心靈。

最簡單的回饋是逐字重複,確認孩子的想法。

高一級別的回饋可以做同義轉述,重點不是確認信息,而是確認理解。

孩子:「我不喜歡媽媽餵。

媽媽:「你是想自己吃,是嗎?」

更高級別的回饋是資訊整合,因為有的時候聊著會跑偏話題,所以資訊整合帶著我們重新聚焦問題,提煉重點。

這個在年齡比較大的孩子,會很適用。

你可以這樣說「好的,我們來總結一下!」,這樣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

和孩子的溝通,看似簡單,實際需要學習很多的溝通技巧,這些技巧會幫助你在不同場景下合理運用。

孩子越有情緒,越需要我們的回饋力道謹慎優雅。

這些技巧幫助我們更多的理解孩子,也更清楚的認識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親子溝通與情緒管理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師

親子溝通,是許多父母頭疼的事,很多問題都是由於缺乏良性的親子溝通造成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往方式,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而許多父母卻掌握不好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