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孩子怎樣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發脾氣是一個兒童在成長、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和先天的氣質也有關係,孩子的行為習慣很大程度上是與父母互動的結果。

除了有一些先天的氣質特徵以外,很多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以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的。

此時家長單純的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但是又不能完全的順從孩子,便會養成不良習慣,而是用一些技巧進行行為塑造,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不可以做,逐漸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家長要知道不能滿足的要求堅絕不能滿足,但是不能硬性對抗,而是用轉移或者暫時冷淡的方法。

而對正確的要求要足,特別是孩子做了好的表現要及時表揚獎勵(不一定是物質的),逐漸讓孩子多建立好的行為模式。

家中人態度一定要一致,要明確的嚴肅的跟他說不,對不能做的事情不要輕易妥協,要始終態度一致,也不要有那種無意識的強化,即嘴上說不而表情上又是喜悅,這對孩子的行為塑造不利。

這段時間的教育問題可能會有些困難。

孩子在3-5歲和12-13歲這兩個成長階段,容易出現逆反心理。

孩子的任性和逆反心理是現在許多家長十分頭疼的事情。

許多家長總是很詫異,為什麼孩子在小的時候吃飽喝足了什麼事也沒有,孩子越大,滿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滿足孩子的要求,他們就跟父母對著幹,無論怎樣教育,都毫無成效。

這是什麼原因呢?孩子的任性和叛逆行為,有心理因素的影響,據心理學家分析,孩子在3-5歲和12-13歲這兩個成長階段,容易出現逆反心理。

但孩子的任性和逆反更多的是後天教育不當造成的。

在幼年時期,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嬌慣、放任、遷就,很容易造成任性的心理,例如在案例一中,對於孩子的要求,母親不是拒絕,而是試圖用「家裡有了兩個」「下回過生日作為生日禮物」等種種手段想讓孩子放棄,而當孩子在地上打滾,母親很快就妥協了,滿足了孩子的願望。

這實際上就是縱容孩子,一旦孩子意識到通過拿「不吃飯」、「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為手段要挾家長,能夠最終「如願以償」,就會變得越來越任性。

而這種任性到大了,家長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孩子就不僅僅是任性,而且更加叛逆。

縱容孩子會造成任性和逆反心理;家長對孩子過度嚴厲或不尊重孩子也會造成同樣的後果。

家長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孩子難以達到,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為,久而久之,變得任性。

此外,現實生活中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麼場合,不管在場的人多人少,也不管什麼人在場,只要見到孩子的毛病甚至只是家長主觀猜測就習慣訓斥。

儘管家長們的種種做法主觀上是試圖激勵孩子、保護孩子,但卻忽視了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感到大大地丟了「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受到了不應有的貶低和損害。

孩子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產生逆反心理,不自覺地和家長對抗起來。

對待叛逆期的孩子,1、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為什麼出現叛逆,給孩子說什麼樣的話題比較敏感。

找到問題的癥結2、做孩子的朋友。

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對待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和家長的平等3、肯定孩子的感受,不管孩子出現了什麼樣的感受,都要給予肯定,孩子感受的被肯定是解決孩子叛逆的關鍵

孩子這時候並不能說明膽小,我看到的是兩個任性的小寶,孩子到了叛逆期,也未必要事事反對他,也不能任由小寶撒嬌,偶然教育小寶能充份體現一個人的精明才智來,因此當小寶任性時父母更應平心靜毛的跟小寶比精明才好,孩子無非愛遊戲,因此父母要從遊戲中讓小寶學會自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一哭二鬧三打滾?聰明父母3招搞定!

不管是親子諮詢,還是朋友閒聊,為人父母后總離不開一個世紀難題:孩子動不動就哭鬧不止,不滿足需求就滿地打滾……家長卻毫無辦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妥協,孩子一次比一次猖獗,然後隔三岔五上演親子大戰。0...

3分鐘短視頻告訴你,怎樣才算聰明父母?

初為人父人母最頭疼的就是孩子的哭鬧尤其是3~5歲的熊孩子:不想走路非要媽媽抱著不買玩具就哭鬧不止不滿足需求就滿地打滾……你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而面對孩子的哭鬧耍賴父母們無招可施於心不忍

孩子性格的成長,是一個大難題

我本人也是跟孩子打交道的,我工作的幾年裡,接觸各種各樣的孩子(幾個月到13歲),有些孩子確實從幾個月開始,我是看著長大的,他門的每一次變化都歷歷在目。從剛出生是爸爸媽媽們的寶,2.3歲時讓父母生...

想要「治」孩子的任性,看看安寶寶怎麼說

爸爸媽媽與老人的疼愛使得不少孩子成為了家庭的中心,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也導致孩子想怎樣就怎樣,缺乏行為規範和自我約束意識。還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而忽視對孩子個性品質、行...

「長輩太溺愛孩子!」你不也是嗎?

相信沒有人想刻意溺愛孩子。但是,什麼行為是在溺愛孩子?什麼樣的孩子是被寵壞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在老一輩看來,他們理解的「溺愛」是:帶那麼小的孩子出國旅行,什麼也記不住,何必呢?

孩子被打!我們要不要打回去?

最近一直想現身說法談下如果孩子被踩家長有哪些事不能做,首先對於那個孩子被踩以暴制暴的媽媽表示理解,畢竟孩子曾經開過刀,而且誰家孩子不是媽媽的心頭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