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一句,「對不起」,勝過無數家庭教育良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一件事情發生時,作為父母的我們,第一反應就是覺得是自己孩子的錯,而直接越過事件本身,不會去考慮自己是否有錯,可當這件事的真相浮出水面,意識到是自己過錯時,又放不下父母的權威,直接敷衍兩句,就過去了。

這時,心裡總是有個聲音在說:反正孩子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我道歉也是多餘的。

沒有人覺得罵一罵子女是一種虐待,而孩子也不會表達,他們首先是哭泣,之後就變成了麻木。

可是,你的一句——對不起,真的是多餘的嗎?

答案是,並不。

有時候,這種家長明明做錯了,卻還是「死鴨子嘴硬」的現象,因為家長的不認真對待,就被慢慢合理化了。

這類家長在平常會有什麼特徵呢?

取笑、挖苦、打擊、是這類父母教育孩子的慣用手段。

這種教育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打擊式教育」這個詞的延伸意思就是:之所以打擊你是希望你能在打擊中成長。

他們嘴裡常見的句子有:

1.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人家的孩子多有出息哪,你看看你,你要是有人家一半我就謝天謝地了。

2.就憑你也想做✘✘?別人做成功了你以為你也能做成功啊!

3.你看看你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你還有什麼用,怎麼這麼蠢……諸如此類的話語,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

打擊就是打擊,根本不存在打擊式教育,披上「教育」的外衣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不當行為找一個合理化的藉口。

而來自於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於當下,它貫穿歲月,像根針一樣永遠扎子女心頭。

試想一下,放下你作為父母的威嚴,為你所做的事情負責,說一句:對不起,又有多難呢?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是如此,父母又怎能例外?每個人都有第一次做父母的時候,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家庭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一步步去摸索和成長,這個過程也會有不斷地試錯。

犯錯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父母不肯認錯,覺得自己是家長,必須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不能丟了面子,否則以後孩子會不好管……

而實際上,父母犯錯後,越是不肯認錯,在孩子心目中越沒有威信,孩子會認為父母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

如果父母要求孩子知錯就改,但是自己不承認錯誤,長此以往孩子心中難免會有積怨,他會覺得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

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父母犯了錯誤就相當於在孩子心中放了一堆垃圾,如果及時承認錯誤,就是把垃圾清理了,但是如果一直不清理,孩子心裡豈不是成了垃圾場?

所以說,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心態,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影響重大!

孩子回來說「老師要求穿短褲,你非讓我穿長褲,結果我被批評了」,媽媽的回答,是「對不起,媽媽錯了」,還是「我有什麼錯?怪你沒說清楚」,孩子的感受是極大不同的。

就像飛飛到現在已經讀大學了,他的父母仍然是什麼事情都覺得是孩子做得不對,這導致他很寒心。

我們試著分析,在親子關係已經嚴重出現問題的前提下,他的父母依然不認為自己有何過錯,不明白兒子為何不能舉重若輕,為何老是揪住過去不放。

由此也可見,在孩子年幼時,他們是如何堅持自己「絕對正確」的。

想來,如果他們早些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及時說一句「對不起」,他們和兒子的關係斷然不會惡化至此,兒子也不會活得如此苦悶壓抑。

一個不懂反思自身問題的父母,一個不能放下身段跟孩子說對不起的父母,絕不可能養出健康幸福的孩子、獲得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

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一個很會道歉的爸爸。

因為家裡貧窮,女孩德善在家什麼都會省著用。

她很少能吃到喜歡的荷包蛋,家裡有雞腿,也大部分都給了姐姐和弟弟。

她從沒單獨慶祝過自己的生日。

在某次被迫和姐姐一同過生日那天,德善向父母哭訴了自己的委屈。

德善爸爸聽了,當即向德善道歉,並單獨給她買了蛋糕,說:「爸爸媽媽對不住你。

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很多事情不知道,請女兒你多體諒。

德善看到爸爸誠懇地道歉,哭著原諒了他。

她後來也成為了一個善良而健康的姑娘。

近些年來,也有一些綜藝節目是涉及到探討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的,比如陳小春也是。

《爸爸去哪兒》里,每次忍不住和兒子Jasper了之後,他都會誠懇地向兒子道歉,擁抱並親吻兒子。

每次Jasper 看到爸爸道歉後,也都是抱抱陳小春,父子和好如初。

所以我們看到jasper成為一個小暖男也不足為奇。

他從很小就被當成一個成人來尊重,享受了來自父母平等的愛。

其實對於家長做錯了到底要不要道歉,很多家長在都會走進一個誤區,就是為了在孩子面前有權威,即使自己做錯了也不向孩子認錯,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很多孩子都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態度很關鍵!

引用曾經網上很火的一句話「父母在等著我們說感謝,而我們在等著父母道歉」。

每個人都是比較容易看到自己的委屈和付出,而比較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過失的。

承認錯誤沒有「遲到」這一說。

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因為激動或者衝動教育批評了孩子,但是這件事情過去之後,又感覺到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沒有及時的道歉。

然後這件事情就過去很長時間,覺得現在關係挺好的,沒有道歉的必要。

其實這些事情一直裝在孩子們的心裡,

我必須強調的是,如果父母犯錯了,一定要道歉,不管多晚,都不算遲到!而我們作為一個家長,有的時候要學著大度一點,不僅要學著包容孩子的過錯,更要學會去檢討自身的不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做錯了事,該如何向孩子道歉?

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都說要獎懲有度,但是當我們自己做錯了又該如何呢?在家庭生活中,家長鬧差錯是常有的事,有時候不注意難免會錯怪孩子或是傷害了孩子的利益。當家長犯錯的時候,都得向孩子道歉,不能因為...

誰的錯?丨聽跳跳講故事

小朋友們,聽跳跳講故事啦!今天的故事裡,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總是因為「是誰的錯」從早到晚吵鬧不休。一起玩耍的兄妹、好朋友不可避免地會一起闖禍,其實有的時候孩子們並不是故意的。可在事情發生之後,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