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這些反常行為,它們是寶寶健康成長的信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的很多表現,往往意外的被寶媽寶爸誤以為是問題或者壞習慣,但其實呢,這些行為更多的是一種信號,表明他們進入了一個獨特的發展階段。

若父母誤解了孩子,很可能會親手阻礙孩子的健康發展;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傳遞的成長信號,就能夠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極佳的外界支持。

從0歲開始到6歲,寶寶的成長信息,讓柚寶給寶媽們一一道來喲。

成長信號:吃手

出現時間:3個月左右開始,會持續到2歲

發展需求:注意力發展萌芽

寶寶最早使用的感覺器官就是嘴。

從出生寶寶就會吸吮媽媽的乳頭。

在出生的最初幾個月里,寶寶也積極用嘴來探索周邊的世界。

寶寶3個月的時候,是口的敏感期表現最顯著的時候。

此階段,媽媽們會發現,孩子好像都在吃手,或者扳著腳丫子吃的津津有味,並且吃的時候表情特別愉悅,特別享受。

同時,會把一切可以抓到的東西都放進嘴裡嘗一嘗。

不僅僅是吃手,學習用手去抓看到的喜歡的物品,然後送進嘴裡品嘗,在一次次練習中,慢慢做到讓大腦自然地進行跨通道統合。

媽媽這樣做:

在做好清潔衛生的前提下,允許寶寶吃手,並儘量放手讓寶寶用「嘴」探索周圍世界。

「吃手」這個行為出現後,寶寶智力進入飛速發展期。

若吃手行為被阻,如果在口的敏感期,口的行為慾望就會被壓抑下來。

不但可能會在寶寶長大一點後出現「吃手」的復潮,甚至會導致寶寶成年後出現「口唇期固著」的問題。

很多成年人抽菸、不停嚼口香糖、愛吃零食等問題都和口敏感期沒有得到滿足有關。

當然,若孩子2歲以後仍然吃手,就需要考慮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缺失、情緒上的壓抑等心理因素。

爸爸這樣做:

除了不要粗暴阻止寶寶的吃手行為以外。

可以給寶寶提供別的一些可以吮吸的東西,比如像胡蘿蔔或者其他稍微硬一點的東西削一個合適的形狀讓寶寶吮吸。

另外,爸爸可以陪孩子說話、唱歌、做一些遊戲等等,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讓寶寶長時間處於無聊的狀態。

一般來說,孩子口的敏感期如果安全度過,通過吮吸的安全感和心理滿足達到的話,吃手的情況在一歲半到兩歲會自然消失。

成長信號:拍打、摳掐等手部動作發育

出現時間:6~8個月左右,持續到3歲,最長持續到整個童年期

發展需求:整個智力進入快速發展期

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與孩子的心智發育水平是息息相關的。

4-5月的時候,寶寶可以兩手互換東西了。

在擺弄物體過程中,孩子會逐步提高對事物大小、長短、輕重的感知能力。

6~7個月,孩子的手變得更加靈活,能伸開手指,主動地放下或扔掉手中的物體。

8~9個月,孩子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細小的東西了。

此時的孩子會出現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就是伸出食指摳東西、伸出手掌拍打。

他可能會摳桌面、摳牆壁、拍手,甚至拍打你的臉。

寶貝的這些新本領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困擾,比如他可能出現一系列所謂的破壞行為。

比如不好好吃飯,反而用手玩食物;不好好玩玩具,反而熱衷於使勁兒拍打、揉搓;把媽媽放在抽屜里的疊的整整齊齊的衣服,一件一件都抻出來……

這些行為實際上都是寶寶用手探索世界的方式,是寶寶智力,尤其是注意力發展的一個重要信號。

因為手部動作增多,寶寶這個階段的注意力發展由較為被動的視聽注意轉向了動覺注意。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摳摳掐掐、拍拍打打,或者弄亂你準備好的食物、搞亂你疊好的衣衫時,請收斂一下怒氣,這些讓你氣憤的行為正說明寶貝的智力在同步快速發展呢!

媽媽這樣做:

給寶寶用手探索周邊世界的自由。

媽媽可以有意識地給寶寶提供不同質地的可以抓握的玩具,以豐富寶寶探索的內容。

對此時期的寶寶來說,最喜歡質地黏的物品。

像彩泥、香蕉、麵糰等,原本是一種形狀,但經過寶寶小手的揉捏就會變成另一種形狀,這會滿足寶寶手的探索慾望,也會讓寶寶感覺很有成就感。

但是,媽媽需要注意的是,寶寶雖然進入手敏感時期,但是口的敏感往往依然存在。

在發現新物品時,寶寶往往會首先用自己比較熟悉的用嘴咬的方式來對新物品進行探索。

因此,媽媽提供給寶寶探索的物品的衛生和安全性依然十分重要。

爸爸這樣做:

除了不要粗暴呵斥寶寶的拍打、摳掐行為以外,爸爸可以跟寶寶一起捏捏彩泥、玩玩麵糰等等,進行各種不同的手部觸覺探索。

另外,給寶寶的手心、手背、手指做做撫觸也是促進寶寶手部發育,給孩子提供豐富觸覺體驗的很好的活動。

成長信號:扔東西

出現時間:13~15個月左右

發展需求:思維能力萌芽

幾乎每個寶寶都會有一段時間熱衷的一項「破壞」行為,就是樂此不疲地扔東西。

從最早的時候,寶寶認為周邊一切都和自己是一體的,連媽媽和他也是同一個人,是一體的。

隨著年齡和認知水平的發展,寶寶開始意識到有些東西不是自己的。

同時,他的手部動作已經發育到可以做「扔」的動作,他可能就會喜歡扔的動作。

當他將東西扔到桌上或地板上,他發現會發出響聲,這就會促使寶寶一次一次去反覆扔一件物品。

同樣,在他踢床墊時,可能會感到嬰兒床在搖晃,或者在他打擊或搖動鈴鐺時,會認識到可以發出聲音。

一旦他知道自己弄出這些有趣的東西,他將繼續嘗試其他東西,觀察出現的結果。

媽媽這樣做:

寶寶扔東西的過程其實是孩子學習因果關係並通過自己的能力影響環境的重要時期,也是思維開始萌芽的時期。

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能發出響聲的經摔玩具,如響鈴、內帶鈴鐺的小球等等。

如果擔心寶寶摔壞物品,可以把易碎易摔壞的物品放到寶寶不能拿到、夠不著的地方。

爸爸這樣做:

除了不要粗暴的阻止或責備寶寶以外,爸爸甚至可以在地墊上陪寶寶一起玩「扔東西」的遊戲,或者可以把寶寶放在軟地墊上,讓他自己把玩具扔出去後,再鼓勵他爬著或走過去把玩具揀回來。

不要立即去撿他扔掉的東西,更不能發脾氣,若每次他扔你撿並伴隨陣發性情緒,孩子就會發現這也是個戲弄大人的好遊戲,會扔得更起勁。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亂扔某些東西,也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制止他。

成長信號:說「不」

出現時間:1.5歲左右起

發展需求:「我長大了,需要更多被尊重」

爸爸媽媽也許會發現,寶寶最近最喜歡說的就是「不」。

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的一個階段。

寶寶有獨立意識,表現出來的就是想和你分開,並反抗你,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對於你給他的命令及各種限制在語言上和行為上表示不接受。

這是因為孩子最初的自我意識已經形成,從而進入了人生第一個逆反期。

此時心智的發展超過了身體的發展,身心不平衡所引發的。

研究發現,在第一叛逆期有反抗、執拗行為的寶寶,長大後更容易成為具有獨立性格,自信氣質和堅強毅力的人,而那些因過度壓制表示出順從成人意願的寶寶,長大後更趨於柔弱寡斷,或固執糾纏的人格特徵。

媽媽這樣做:

孩子開始說不,第一,請媽媽高興,因為你的孩子心理發展正常,一個心理健康的寶寶開始有了一個自我的概念。

第二,給孩子尊重,聽一聽他想說什麼,想做什麼,如果無傷大雅,順從他就好了。

比如,小區里有兩條路可以回家,你想走一條更近的,孩子非要走另一條。

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聽從他。

第三,學會給孩子做選擇題,不要總是問「好不好,行不行,吃不吃飯,喝不喝水」,你如此問他大都會回答「不要,不行,不吃。

」不如說「你吃米飯還是麵條,喝水還是喝果汁」,給出的選項都經過你篩選,同時又給孩子流出了做決定、去感受自我力量的空間,孩子很容易會順著你的引導做選擇。

爸爸這樣做:

認識到「第一個叛逆期」對於孩子的意義。

爸爸更要注意自己不要用反面的、說教的語言對待孩子,儘量少說「你不要……」「你不能……」。

同時,與媽媽相比,爸爸也許有著更多的幽默感和創造力,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有趣的遊戲,適時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孩子不肯刷牙。

你可以裝成不會刷牙的小兔子請他幫忙示範。

比如,孩子不肯穿衣服,你可以跟孩子一起比賽,趁機讓媽媽趕快幫忙。

總之,讓孩子體會自主的意志和快樂的情緒很重要。

我們可以使用各種方法和技巧讓孩子在遊戲中「聽話」。

成長信號:萬事「求同」

出現時間:1.5歲左右起

發展需求:「我在通過重複認識這個世界,別說我古怪」

這個時候給孩子講故事不像過去那樣由媽媽定,而是變成了孩子點播。

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總是喜歡不厭其煩地反覆聽同一個故事。

這還不算,如果故事講的和原來不一樣,可能還會遭到孩子的批評:「不對,上次你說的小熊布迪,不是烏迪。

」「小熊是去找小老虎玩,不是去找小狐狸」。

孩子有時候還可能做一些讓你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開車回家後下車時通常是媽媽開車門,如果某一次爸爸開了車門孩子就不幹了,非要讓把車門關上,讓媽媽重新開一次。

或者看到家裡的遙控器沒放在平時的位置上,或椅子擺歪了,孩子都會敏感地發現並表現出激烈地反應。

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突出的特點是「求同性」,他們的認知正好處於憶舊戀熟的階段,喜歡每天的事情都一樣,願意每天聽同樣的故事。

這種現象要等寶寶接近3歲時才會消失。

媽媽這樣做:

不要因孩子的「執著行為」而給他貼上「古怪」的標籤。

可利用孩子這個認知特點,藉機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秩序感。

如順勢引導孩子玩玩具後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固定好睡前的先後程序:洗漱——上床——講故事——親親——說晚安——睡著。

爸爸這樣做:

爸爸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給孩子建立秩序感,培養秩序意識。

比如帶著孩子搭積木。

這個遊戲對於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和專注力、想像力發展都有好處。

因為男性的空間抽象思維是比較發達的,而且他的操作性和實踐性都會比媽媽更好。

我們常常會發現,孩子在用積木搭建各種各樣的房子的時候,爸爸能夠用各種不一樣的玩法,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秩序概念和空間概念。

成長信號:「我的,我的」,自我中心

出現時間:1.5歲左右起

發展需求:「我在捍衛自己的物品所有權,請不要強制要求我分享」

常有爸爸媽媽因這個階段的孩子出現「搶別人玩具」或「不肯跟別人分享玩具」的「自私行為」而感到憂慮。

擔心孩子今後變成「自私鬼」,糾結於怎樣管教這樣的小傢伙。

其實對於1.5歲的孩子而言,他們並沒有「分享」的概念。

他們開始同伴交往,進行互動遊戲,但還不會合作。

如果別的小夥伴對自己的玩具感興趣,想拿自己的玩具,他們常會通過一些攻擊性行為來保護自己的所有權,還會經常對別人抓、打或狂呼亂叫。

因為他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認為自己的想法也是別人的想法。

他應該得到所有的關注,所有的玩具和所有的好吃的。

這是寶寶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也是極具攻擊性的一個階段,言語和身體攻擊都會出現。

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和獨占自己的東西,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寶寶有獨立意識,保護自己權利的一種表現。

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有了「我」「我的」「我自己」等概念。

寶寶開始保護自己的物品在社會性方面是一個很大的發展。

媽媽這樣做:

對於不跟別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這個問題。

家長不要為了顧及自己的面子而自作主張或強迫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分享。

要顧及寶寶的心理和情緒,允許他保護自己的物品。

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寶寶逐步懂得尊重別人的物品。

如果別人想玩他的玩具,須徵得他的同意;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東西,也須徵得對方同意。

當寶寶想拿其他寶寶玩具時,及時告訴他:「你徵得別人同意了嗎?」當其他孩子來搶寶寶的東西時,可以告訴對方:「你徵得我們家寶寶同意了嗎?」同時告訴寶寶:「這是你的,你有處置權力,你同意給他玩嗎?」 幫孩子最終建立正確的物權觀,即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同時又懂得尊重別人的物品。

這是孩子將來走向社會化,必須要學會的一課。

另外,在很多繪本故事中,都會有分享、合作的故事情節。

媽媽可以適時利用故事人物的榜樣力量,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這比空講大道理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理解。

爸爸這樣做:

除了尊重孩子這一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可以引導孩子先與家人做「分享」。

比如孩子在吃零食的時候,跟孩子說「給爸爸嘗一下好不好?」,如果孩子做到了,及時誇讚做正強化。

不要要求孩子分享了又假裝說「爸爸逗你的,你自己吃吧。

」孩子以後會不知所措。

另外,可以平日增加與孩子一起玩耍、合作遊戲的體驗。

讓孩子享受「一起玩兒」「輪流玩兒」的樂趣。

當別的小朋友做出與自己的孩子分享玩具、食物等的行為時,可以適時提醒孩子:小朋友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你,你開心嗎?若孩子認可,可以進一步告訴TA,如果你也能學著分享,小朋友也會很開心的。

不用太刻意,簡單提示即可。

成長信號:總說「我來,我來」,愛「添亂」

出現時間:2歲左右起

發展需求:通過模仿獲得獨立自主能力,別嫌我搗亂

孩子越來越喜歡自己動手了。

這時的寶寶,有極強的模仿力,也有極強的模仿慾望,媽媽要幹什麼,他就要幹什麼。

2歲前的模仿大多是後滯的,或許幾個小時後,或許幾天後才開始模仿媽媽的動作。

現在不是這樣了,馬上就要行動。

如果媽媽拿著墩布拖地,寶寶馬上就要搶過來干。

隨著孩子身體各系統功能的日趨成熟,他們開始有了獨立的意識,喜歡嘗試自己做事,樂意動手為自己服務。

孩子會常常搶著自己吃飯、自己洗臉、自己剝糖果…甚至嘗試著努力大人做的事兒,比如擦桌子、洗衣服……真的是活脫脫的「小鬼想當家」!

媽媽這樣做:

這是培養寶寶自理能力的最佳時期。

不要怕孩子耽誤時間,不要怕孩子弄髒地方、摔壞東西。

如果你多注意培養,多鼓勵、幫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自理能力會很快提高,還會更加自信、快樂!

大部分2歲的孩子能自己吃飯了,雖然會弄得到處都是飯菜。

媽媽可以鼓勵他自己吃,不要因為怕弄得到處都是而餵飯。

如果能用筷子進餐就再好不過了,用筷子進餐的好處有促進大腦發育、鍛鍊手指的靈活性。

另外,洗臉洗手、穿衣服穿鞋,也是寶貝可以做的事情了。

雖然不太會系紐扣兒,或者即使系上紐扣了,也常常對不齊。

也可能會穿襪子、穿鞋弄錯了左右。

但這些都沒關係,鼓勵孩子的嘗試,告訴他正確做法就好了。

爸爸這樣做:

除了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爸爸還可以主動地給孩子提供更多模仿和動手的機會。

比如,跟孩子一起養一株植物,給它澆水、鬆土;比如,帶著孩子一起修理桌椅板凳、一起製作小儲物盒。

總之,要迎合孩子積極模仿、積極動手的發展階段特徵,提供足夠的條件和豐富的活動,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

成長信號:「我找小朋友一起玩」「我不想回家」

出現時間:3歲左右起

發展需求:「同伴交往需求開始了,我要走向更大的世界」

如果說孩子之前的同伴交往行為更多的處於彼此「各玩各」的平行遊戲。

那麼從三歲以後,孩子真正可以共同進行合作和互動遊戲了。

從現在開始,寶寶不再只喜歡和父母溝通,對同齡人開始產生興趣,並願意與他們建立友誼,分享玩具。

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係的重要基礎,對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和一生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媽媽這樣做:

常常會遇到一些媽媽過於謹慎,害怕孩子會受傷、會弄髒自己……而刻意「製造」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隔離。

這樣對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希望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康,人際交往中的情商更高,一定要關注到孩子對同伴的渴求。

現在一個寶寶的家庭居多,應該為寶寶創造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間,而且最好有一兩個比較恆定的小朋友,並在此基礎上,讓寶寶接觸更多與他年齡相仿和年齡差異比較大的寶寶。

長期的夥伴關係能夠讓寶寶更好地建立起友誼。

這是親社會的一種表現。

另外,如果孩子並不是很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與同伴們的遊戲中。

媽媽可以先帶著孩子一起,引導孩子學會一些與同伴交往的技巧。

比如詢問:「我可以加入你們一起玩兒麼?」或者「我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好麼?」慢慢幫助寶寶學會溝通、協商等交往技巧。

爸爸這樣做:

爸爸可以通過遊戲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啟發兒童更多的進行親社會行為,從而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多得到他人的鼓勵和支持。

另外,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就是爸爸媽媽。

平時父母有更多友好互助合作的行為,孩子自然就會觀察、模仿。

成長信號:情緒反覆,出爾反爾

出現時間:3歲左右

發展需求:該是重點培養自控力的時候了

這個時候的小朋友知道遵守遊戲規則,但卻不夠有耐心。

有時候很乖很守規矩,卻又似乎在刻意破壞規則。

給家長的感覺就是,孩子似乎總愛反覆,出爾反爾,缺乏長性。

具體分析,此時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很強了,並且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他們一方面仰慕成人,迫切地渴望長大成人,也知道了成人都要按規矩辦事,但是他們卻又很討厭被規矩束縛。

因此矛盾的他們經常做出反覆無常的行動,比如知道吃飯前要洗手,但有時就會哭著鬧著堅持不洗手就吃。

在此階段,父母過多說教,甚至嚴厲責罵並不起作用。

我們應該做的:

第一個,是保持一致的態度,溫和接納孩子的情緒,但是堅定執行規則。

孩子也許會表現出各種撒嬌、倔強等等。

這些情緒變化都很正常,他們調整情緒的能力也是在逐漸發展的。

此時,來自父母的共情、理解最重要。

第二個,是多去教孩子一些簡單明了的方法。

比如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如何排解情緒呢?你可以引導孩子:嘗試好好說話,主動表達出來,看看是否有變通的餘地呢?或者太生氣,是不是可以獨自靜一靜,而非倒地打滾撒潑甚至打人呢。

還比如:雖然我很想要別人手裡的玩具,但是不能搶,我可以通過「協商」的方法,提出「輪流」玩、「交換」玩等辦法。

孩子的自控能力、以及規則意識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媽媽這樣做:

媽媽大都溫柔些,但也會更容易偏於囉嗦,或者出於擔心的緣故去強迫孩子。

所以在孩子習得自控力、內化規則的過程中,媽媽應該多嘗試做的是:避免嘮叨,並且相信孩子。

比如獨立吃飯這件事。

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常常吃幾口就跑開去。

這時候媽媽要避免嘮叨的說教,最多跟著餵兩口,然後跟孩子確認,是不是吃飽了。

孩子若確認,父母就收起飯,同時記得告訴孩子要餓了的話,就只能等到下一頓飯了(這個規則你當然得提前跟孩子約定好)。

在下一頓飯前,不要再給孩子任何零食。

這樣下來的整個過程,父母沒有批評,沒有說「不」,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並讓孩子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這樣孩子在內心會逐漸將規則內化,遇到類似情況努力控制自己。

爸爸這樣做:

在培養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過程中,父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而爸爸訓練孩子自控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做遊戲。

在遊戲中,孩子會明白,規則並非總是面目可憎,而是有趣的。

有規則,才有自由和樂趣。

比如陪孩子玩兒棋類的遊戲,如果所有時候我們下象棋都可以隨意悔棋,甚至可以把棋盤子掀掉,那麼下象棋的人就沒有什麼樂趣。

只有遵守象棋的規則,馬必須走日,象必須走田,如此才能在過程中獲得樂趣。

有些爸爸比較嚴厲,遊戲中表現的太較真。

其實這個也沒必要。

孩子若有違反規則的地方,爸爸用幽默化解、轉移注意力,下次再做嘗試即可。

在有簡單規則的小遊戲中,陪孩子玩到開懷大笑,孩子就會在一種非常愉悅的氛圍中,嘗試去等待、遵從一些規則,並能把規則與快樂划上等號。

成長信號:好奇心強VS.注意力不集中

出現時間:3-4歲

發展需求:孩子的智力在飛速發展,需要父母更多支持

孩子進入幼兒園,很多父母就會陸續開始從老師那裡聽到對孩子的評價:「注意力不集中」、「多動」。

這仿佛已經成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一個普遍問題。

其實,注意力不集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

當老師評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時候,很多父母會焦慮,常有入園孩子的爸媽在微信上問我: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

最終結果證明,很多父母是被「嚇到」了。

要知道,多動是一種病,不是隨便哪個孩子都會得。

這個時候的孩子,其實智力正在飛速發展,對外界的好奇心也日趨強烈。

所以,父母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來區分孩子只是好奇心太強,還是真的注意力有缺陷。

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看孩子是否對所有的事都無法專注。

如果孩子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畫畫、玩拼圖等等還是能夠專心一段時間的話,那麼孩子容易被各種新鮮事物所吸引,表現出強烈的興奮,那麼只能說明孩子的好奇心強。

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說,好奇心強的孩子也許在創造力方面有更多的優勢。

面對孩子因為好奇心過強而無法排除各種分心刺激、去專注於一件你想要他專注做的事情的時候,父母還是需要給孩子提供一些幫助的。

媽媽這樣做:

要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首先是在孩子專心玩的時候,不要打擾他。

總是打斷沉浸在自己所喜歡活動中的孩子,很容易注意力被「訓練」的很短。

其次就是鼓勵孩子把事情做完。

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可能是完成把積木搭成大樓的任務),卻因無法抵禦來自周圍的新鮮刺激或遇到困難而要中途放棄的時候,媽媽可以有意識地鼓勵他繼續完成。

孩子孩子因為個人能力問題玩不成而生氣、想要放棄,媽媽就可以陪伴、提供支持、演示給孩子正確方法等。

在孩子完成後,再給以及時肯定。

爸爸這樣做:

對於生性好動、無法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的孩子,與其強迫TA安靜地坐下來,不如爸爸們多帶孩子去做更多的戶外遊戲,增加他們的運動量,消耗他們過剩的精力。

當需要他進行一些精神高度集中的活動時,先從短時間開始,然後逐漸延長時間。

還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較安靜,但是也會出現走神、玩手、開小差等情況。

對於這樣的孩子,爸爸可以將事情分階段讓孩子完成,在孩子走神時給予提醒。

另外,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親子閱讀、玩一些手工遊戲或拼圖、搭積木等等,這些活動都可以促進孩子的注意力發展。

成長信號: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起衝突

出現時間:4-5歲

發展需求:孩子在努力學習社會化技巧,父母減少干預,恰當引導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喜歡跟小夥伴玩。

有些孩子甚至把之前所鍾愛的電子玩具和故事書都打入冷宮,整天都想去找小朋友一起玩。

家長們在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會為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的事情感到頭疼,無論是自己的孩子「欺負」別人,還是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心裡總是不痛快的。

究竟該怎麼看待孩子之間的這種「衝突」呢?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衝突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衝突的方式對孩子社會性發展有很大影響。

若父母能夠正確引導孩子面對衝突,並恰當處理衝突,將會有助於孩子在今後的競爭、談判、合作、分享等人際互動中始終保持好的心態。

如認知心理學大師皮亞傑所說:「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衝突是兒童發展社會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是使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前提。

孩子是通過觀察來學習的。

尤其是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而衝突是最直接的、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一種人際問題,是最直觀的觀察和學習機會。

比如,我看別人挨打了,我就會更加小心;我看別人燙傷,我自己也該注意。

孩子必須親身體驗這種衝突,並主動去思考和分析衝突的原因、會造成的後果、可以採取的解決辦法,以及下一次如何更好地避免衝突。

媽媽這樣做:

做媽媽的尤其容易心疼孩子,所以更傾向於護著自家的娃。

我的建議是,遇到孩子們起衝突,首先看孩子的情緒是否受到了影響。

如果只是小朋友之間偶爾的肢體接觸,雙方都沒有情緒變化,該怎麼玩還怎麼玩。

媽媽就沒有必要介入,沒有必要非給孩子輸入「欺負」「吃虧」之類的概念。

如果孩子之間真的發生了不愉快,那麼媽媽可以適當介入。

發生衝突的兩個孩子無論誰對誰錯,雙方情緒都不會好。

媽媽首先不要讓孩子把壞情緒壓抑到心底。

情緒壓抑只會讓孩子變得習慣性屈服,或者憤怒積壓最終導致更大的爆發。

所以可以先可以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幫助孩子梳理清楚剛剛發生的事情。

在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後,媽媽不要著急為孩子出主意,可以啟發式地引導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

因為孩子間的問題,最好還是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和想辦法解決。

爸爸這樣做:

在孩子心裡,爸爸應該是力量和權威的象徵。

當孩子感到自己受了欺負,去求助爸爸的時候。

爸爸不要指責孩子「窩囊」,教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啊。

」這樣會讓孩子養成「受氣包」的性格,覺得自己挨打很沒出息,並產生自卑的心理。

也不要一時頭腦發熱,急著為孩子「出氣」,馬上去「教訓」那個欺負自己孩子的小朋友。

這樣給孩子錯誤的引導,會讓孩子認為,只有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推薦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是引導孩子不要畏懼和逃避。

遇到有打人的小朋友,要能勇敢質問對方「為什麼打人!不許打人!」在對方的攻擊行為還要繼續的情況下,可以反擊。

二是可以觀察一下這個欺負人的小朋友,看他的行為是否是經常性的。

如果這個孩子確實有心理和行為上的問題,不妨與孩子的父母取得聯繫,共同解決問題。

成長信號:愛問古怪問題,煩人

出現時間:5歲左右

發展需求:孩子的思維能力在快速發展

2-3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開始會問為什麼了。

不過那個時候的問題,可能有點不著邊際,而5歲左右的孩子,說話已經有了一定的邏輯性,好奇心強,問題特別多,尤其是各種追根究底的「為什麼」。

父母常常被孩子從早到晚這類稀奇古怪的問題搞得很頭疼,一開始可能還會耐心講解,但到後來就真的有些煩了。

而且很多問題真的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

問問題是孩子們探索、了解這個世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

從心理學角度看,當你面對一個愛問「為什麼」的孩子時,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意味著孩子進入了智力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

孩子有這些發展的需求,滿足他們是做父母的責任。

若我們在這個時候能充分給予孩子各種條件、各種刺激、各種知識,孩子的學習和吸收能力將會是驚人的。

孩子思維發展能力,實際上在探求「為什麼」的過程中正在完成。

媽媽這樣做:

媽媽首先要尊重孩子。

不管孩子問什麼樣的問題,都不要不耐煩,態度儘量真誠、耐心。

孩子問的一些問題有時候是超出他的認知水平的,媽媽可以做一些簡短的回答,不必用各種專業術語從頭到尾詳細解釋。

如果遇到媽媽也並不了解的一些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查閱資料找答案。

這個時候,一套好的百科全書,會是親子共讀、查找答案的好工具。

爸爸這樣做:

比起媽媽,很多孩子更喜歡問爸爸問題。

在孩子心裡,似乎爸爸懂得的更多,或者爸爸的答案更有趣。

孩子有時候的提問充滿了想像力。

爸爸也可以做一些創意式的回答。

5歲的孩子,想像力、語言能力和幽默感都處於旺盛的發展階段。

跟爸爸的互動可以促進孩子的各種思維能力發展。

還有一些時候,爸爸也可以引導孩子自己想一想問題的答案。

首先對孩子發問的行為表示讚賞,比如跟孩子說:「我覺得你的問題特別好,那麼你覺得這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呢?」如此把問題拋給孩子,讓他通過自己的小腦瓜來解決這個問題,也是激發孩子思考的一種方式。

①微信關注柚柚育兒免費領取精美繪本喲②下載柚柚育兒app,與千萬寶媽一起快樂育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喜歡打人的寶寶是怎麼來的,又該如何教育?

「有人打了我的孩子,我到底該不該教他打回去?」「我的孩子喜歡打別人,我們該怎麼教育他?」「孩子被打」和「孩子打人」一直都是熱度不減的高頻話題。「如果我的孩子喜歡打別人,我們該怎麼辦?」是啊,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