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為什麼一定要懂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故事:

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

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媽媽沒辦法,只要同意了。

小男孩終於拿到棉花糖,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斗雲來了!」




這個不到一百字的故事,卻讓我無比感動。

從小到大,我幾乎沒有因為任何事跟大人耍賴哭鬧過,因此直到現在,在長輩們的印象里我仍然是那個從小懂事、乖巧的小孩。

懂事,幾乎是所有家長對孩子基本的要求。

你要聽話、要懂事,你不可以這樣,你也不能那樣。

讓大人欣慰的是,我沒有違背他們的意願,從小懂事地長大,也飽受好評。

不過越長大,我心裡的疑惑卻越來越大。

我為什麼一定要懂事?

2


朋友家的小孩今年4歲,正值幼兒時的叛逆期,不過這個孩子卻非常懂事。

孩子特別喜歡吃糖,無論什麼糖都愛。

得到一顆糖,比任何玩具都開心,開心到吃完糖連糖紙都要舔乾淨。

但他不敢偷偷吃糖,這是媽媽對他立下的規矩。

無論何時何地,得到糖以前,必須過問媽媽能不能吃。




朋友告訴我,小孩吃糖不好,況且他已經有了不少蛀牙,所以一再嚴厲告誡不能吃糖。

所幸小孩真的很聽話,無論誰給了糖,在哪裡給了糖,他都要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媽媽問問能不能吃。

一次在我家,我給了他一塊巧克力,他說要問問媽媽能不能吃,我說你媽媽現在不在,就別問了,你吃吧,回頭我會跟你媽媽解釋。

小孩搖搖頭,放下巧克力走開了。

那一剎那,我有點恍惚,這真是一個不諳世事的4歲小孩嗎?

朋友家小孩的懂事還表現在許多其他方面,比如孩子從來不會主動跟父母提要求,要去哪裡玩,要買什麼玩具。

周圍的家長都說,多麼聽話的孩子啊。

不過,最近朋友卻開始擔憂起來。

孩子看起來總有心事,卻也不跟自己說。

有時候出去逛街,孩子回來以後就一個人悶悶不樂。

開導了好久,孩子才終於說出原因,是想要玩具店的那輛賽車。




朋友告訴孩子,以後想要就可以跟媽媽說。

不過下一次,孩子仍然是這樣。

朋友開始困惑,教孩子要懂事,我錯了嗎?

3


前兩天在微博上有個話題,叫做#小時候懂事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許多網友留言講了自己的故事。

看了很多條,很多故事我都覺得感同身受。

原來,有那麼多被「懂事」這個詞綁架的孩子。

每個大人都希望,孩子能夠儘快學會像成年人一樣地去思考,去做事。

這樣一來,可以減少許多無厘頭帶來的麻煩。

但與年齡不相仿的成熟懂事,往往隱藏著「委屈」和「不快樂」。




《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詞: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可是,懂事的孩子,也只是一個孩子。

4


我最好的朋友小魚也是這樣一個懂事的孩子。

她說她最厲害的本領,就是從小學會察言觀色,擅長分析大人的情緒。

小魚講了一個故事,小時候她經常去她姑媽家裡玩,姑媽不太會做飯,但每次吃飯時姑媽問她今天的飯菜好吃嗎?小魚都會回答:好吃,比我媽媽做的好吃多了。

而姑媽的兒子,也是小魚的弟弟,則用鄙夷的眼光看著她,並嗤之以鼻說道:「虛偽!」但姑媽卻對小魚讚不絕口,從小也對她非常好。

我問小魚,你為什麼不肯說實話。

小魚說,因為這樣姑媽能夠高興。

我問,那你呢?吃著不好吃的飯菜還要說好吃,高興嗎?




小魚沒有回答。

長大以後,小魚依舊是個貼心的姑娘。

與朋友一起聚餐,她都會觀察大家的表情,如果有人猶豫,她一定會跳出來把單買了。

她說,她不希望場面變得尷尬,不希望大家不高興。

別人有了困難找她她永遠一口答應,但自己遇到困難,她卻不會輕易找別人幫忙,她怕這樣會麻煩了別人。

小魚的懂事,已經演變成了討好型人格。

而至於為什麼要討好周圍的人,小魚自己也不清楚。

我問小魚,別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快樂嗎?

小魚搖頭說,並不。

有時候,別人提出的要求她也很反感,但她不知道怎麼拒絕,只能接受。

有苦自己咽也要顧全周圍人的心情,這樣的懂事,有何意義?

5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從小就希望爸爸可以喜歡她,為了讓爸爸喜歡自己,把鬼臉變成下意識的本能。

松子努力按照爸爸的要求去讀書,去工作,她太讓爸爸省心了,相反地,爸爸將更多精力留給了沒有那麼懂事的妹妹。




有網友問:「為什麼我要做個懂事的孩子?為什麼我做什麼事都要考慮他們的立場,在乎感受?難道我的懂事善良就是為了他們而承受這些嗎?」

成熟懂事固然可貴,也是社會應當宣揚的真善美,只是我們的父母從小教會我們應該懂事,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懂事。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就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父母應當告訴孩子,懂事可以貼近與身邊人的關係,融洽到集體里,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凡事計較的人並不快樂,懂得讓步,能夠周全身邊人的感受,是一種生存之道,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另外,父母更應該告訴孩子,懂事只是用來服務於快樂的工具,最終的目的,是孩子能夠幸福。

小孩子應該有個小孩子的樣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好奇了就去探索,喜歡就大膽去爭取,不怕出錯,敢于堅持自己的主張。




父母是孩子通向社會的演練場,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就畏首畏尾、謹小慎微,不敢出一丁點錯,那在社會中,他們更難自立。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吃糖也會要糖,能獨立戰鬥也有人依靠,會照顧他人也善待自己,能換位思考也堅持內心。

願每一個孩子都只懂該懂的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太懂事的孩子,大多活得不幸福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我有一個表妹,從小就特別擅長討好大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媽燙了頭髮,樂滋滋地回來問我們好不好看,當時我們正在玩遊戲,我和表弟漫不經心地瞟了一眼說,不好看。只有她

孩子願你只懂該懂的事

我們小時候家裡很窮,在哪個時候能填飽肚子都已經不錯了,我們每天幾乎吃的是玉米飯,作為我們這一帶沒餓飯,比起現在的孩子,他們真是太幸福。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現在哪個孩子甘願在委屈中懂事呢?有的小孩...

為什麼說越乖的孩子,長大後會越痛苦

國慶期間我帶小花去了迪士尼玩,有一款捆在一起的棒棒糖,很多小朋友都拿著吃,小花看得眼神都發光了,我跟她說:「媽媽去給你買糖好嗎?」小花思考了很久,拽住我的衣服說:「媽媽算了,我要乖乖的,我不吃糖...

太懂事的孩子,大都活得不幸福

昨天,雲音樂給我推薦了《童年》這首歌。習慣性地打開評論頁,看到一條熱門留言: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