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手足間的紛爭」、「同儕間的衝突」調解SOP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嗚~媽媽!姊姊又打我!」「哼!明明就是妹妹先搶我玩具的!」面對孩子們每天不斷上演的衝突與糾紛,爸媽們感到疲於應付嗎?究竟該打該罵?還是該哄該罰?其實,孩子們的紛爭,也是培養社交能力的必經練習,爸媽們只要適情適性,掌握調解處理的SOP,就能四兩撥千斤,讓孩子們學到自行解決的獨立思考力,以及創造雙贏的理性溝通技巧!

PART A、手足間的吵架

對於孩子們總是吵個沒完沒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在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中,根據J.Dunn(1993)的報告,年幼的兄弟姊妹間,小衝突發生的次數便高達每小時56次,統計數字是相當驚人的,幾乎每分每秒都在吵!但邱惠瑄心理師指出,面對孩子們的糾紛不斷,其實並不需要害怕孩子因為衝突而受傷害,重點應該在於如何協助孩子,從衝突的過程中學會面對和處理。

至於孩子們究竟是為何而吵?蜜姐首先從相處時間最長、發生機率也最高的手足之爭來探討:

兄弟姊妹爭吵的原因

手足關係是既親密又是衝突的,爸媽的調解和引導也需要特別的謹慎,因為若沒處理好,將可能導致孩子們從幼年時期便與兄弟姊妹無法和睦相處,甚至將累積多年難解的心結。

至於兄弟姊妹的衝突是從何而生?通常和下列原因有關:

所有權和歸屬被爭奪

大部分兄弟姊妹間的年齡差距,通常在1到3歲之間,便是最容易發生爭吵的階段,因為幼兒的自我意識都較為強烈,會覺得這個東西是我的,爸爸媽媽是我的,玩具也都是我的。

所以當有一個比較小的弟弟妹妹出現的時候,這些所有權和歸屬性的界定,就會是引發他們吵架的來源,而且是很難避免的狀況。

尤其哥哥和姊姊很可能會認為,關於爸爸媽媽愛的所有權,好像就會被弟弟妹妹剝奪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注減少,便容易把怨氣出在弟弟妹妹頭上。

弟妹破壞規則和原則

此外,當一個家庭中的弟弟妹妹出生的時候,哥哥或姊姊通常是2或3歲的孩子,他們已經開始會遵從大人所制訂的秩序和規則,但是他們會發現,剛出生的弟弟妹妹,居然是不遵從這些規則的。

例如他們會認為,這個玩具是我在玩的,可是弟弟妹妹怎麼可以突然來搶走?或者這是我在遵守的某些規則,可是這個弟弟妹妹卻是來破壞它的。

所以這些都會是造成手足發生衝突的原因。

不過,如果兄弟姊妹的年紀差到6歲以上,爭吵情形則會較少,因為兄姊會是比較成熟的,便會知道弟弟妹妹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因為他們還小,並不懂得遵守規範。

Step1、事前預防:解決手足糾紛的基本態度

雖然孩子間發生糾紛是難以避免的,但邱惠瑄心理師建議,爸媽可儘量營造溫馨互愛的家庭氛圍,譬如讓哥哥姊姊幫助照顧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則可以回饋或是感謝哥哥姊姊,彼此的東西也以分享、交換、互惠等觀念原則來共享。

平常還可從幾個重點來幫助孩子建立觀念,藉此預防並減少衝突的產生:

分齡規範基本行為

2歲的孩子會開始「了解」規範,知道什麼事情可以,什麼事情不可以,3歲則是能夠「遵守」規範的年紀。

由於弟弟妹妹在2歲前的時候,並無法了解規範是什麼,因此若面對太無禮的弟妹搶東西或破壞原則的時候,爸媽就要多安撫哥哥姊姊,跟他們解釋為什么弟弟妹妹現在是這樣的狀況,所以沒有要求弟弟妹妹遵守規範,只是暫時性的做法。

等到弟弟妹妹大約2歲,也能了解規範時,爸媽就可以制定家中基本的行為規範,請兄弟姊妹一起去遵守。

大的一定要讓小的嗎?

以往傳統的教養方式,可能都會要求大的要讓小的,事實上應該依照年齡對於理解事情狀況的程度來改變做法,並不總是要求大讓小。

而且所謂的「讓」,若從「理解」出發:「因為你年紀小ㄧ點、因為你沒有這個玩具⋯⋯等」所以「我讓你先」,便是帶有「理解並同理對方」的「禮」。

所以大讓小的情況,其實也包含了學習「禮」和「理解」的意義。

以年紀來說,因為大孩子理解力較高,所以父母可以花較多的時間告訴大孩子「禮讓」的意義(不是強迫),並同時讓較小的孩子理解「他是被禮讓的一方」;等孩子們建立了「互相禮讓」的觀念,下一步就是教導「尊重」,大小孩子都會有不想讓的時候,藉由討論、溝通,讓孩子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下,自己決定「誰該讓?」

將「讓」解釋成「分享」的概念,也容易讓孩子理解並接受,因為「分享」是一個較為平等的概念,而且包含了愛:「因為我愛你,所以願意跟你分享」,應用亦較廣泛,就算是年紀小的弟妹,也同樣能「分享」給兄姊,讓手足之情更為和睦融洽。

讓孩子感受被愛和被尊重

平時和孩子相處時,父母親要儘可能讓孩子們都能感受到,他們是被愛和被尊重的。

因為如果父母親對待所有孩子,都是充滿愛而且一視同仁的,手足間也會比較友善,比較沒有衝突。

不比較,減少競爭

此外,父母需要體認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特質和長處,應避免孩子間的比較行為,並減少競爭行為,多引導孩子們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強化手足間分享與互愛的氣氛,便能減少糾紛與衝突的發生。

Step2、事發處理:調解手足糾紛的SOP

在處理小朋友衝突的時候,首先要確認好3個重點,第一是孩子的氣質,第二是孩子的年齡,第三則是中立的引導:

1.依氣質因應

每個小朋友的氣質是不一樣的,可能有些孩子個性特彆拗,有些孩子隨和好相處,所以大人是沒辦法一招打通關的,需要針對孩子的氣質去「因材施教」。

以家中有兩個孩子為例,便可能會有4種不同的個性組成,父母必需去辨別,並依孩子的特質去做不同的因應方式:

(1)兩個都屬於強勢侵略型

如果兩個孩子都屬於比較侵略性的強勢性格,爸媽可能就需要事先定好較為嚴格的規範,也就是比較明確的協調機制。

比如當兩個孩子都想玩同一個玩具的時候,是要以原先在玩的孩子享有優先權,或是該玩具原本屬於誰的作為優先權。

若在爭吵前已將規則制定好,父母便可依此處理類似的糾紛。

(2)兄姊是強勢型,弟妹是溫和型

而若哥哥姊姊比較強勢,弟弟妹妹比較溫和,爸媽就要多灌輸大孩子比較多「照顧」的概念,儘量讓兩個孩子相處融洽。

(3)兄姊是溫和型,弟妹是強勢型

假設哥哥姊姊的個性較為溫和,弟弟妹妹就比較會搶東西。

這時候要如何引導兄姊願意給弟弟妹妹東西,而弟弟妹妹該如何遵守協調機制,達到不吃虧的雙贏局面,便是爸媽需要思考的重點。

(4)兩個都屬於溫和型

倘若兩個孩子的個性都屬於隨和好相處、比較大而化之不計較的類型,發生爭執或衝突的頻率便相對較低。

但是爸媽也需讓孩子養成保護自己的觀念,以免遇到手足以外的朋友或同學,便有可能相對弱勢容易被欺負。

2.依年齡處理

前面有提到,孩子約在2歲開始了解規範,3歲可以遵守規則,所以處理孩子的糾紛時,也要依照他的年齡發展去做合理的要求。

比如不可能要求一個3歲的孩子去達到小一孩子的行為標準,硬要他像兄姊一般的講道理、有禮貌;又或者爸媽可能誤判孩子能夠達到的水平,比如3歲孩子已經可以做到遵守規範不賴皮的時候,卻還是覺得他年齡太小,沒有要求他做到應有的行為,其實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將可能推遲他應有的成熟表現。

此外,如果一直教導2、3歲的小朋友什麼是互相尊重,他們可能無法真正理解,因為年齡發展還沒到這個領域。

若為5、6歲的小朋友,則應該已經能夠懂得互相尊重的概念了,也比較能自行解決糾紛。

3.居中立引導

許多父母在孩子們發生衝突時,通常會仲裁誰對誰錯,或是幫孩子想出解決方案。

但邱惠瑄心理師指出,面對孩子們的糾紛,家長其實應該做的是「陪伴」小孩處理紛爭,而非「幫」他們處理紛爭。

1.讓孩子有機會說明,有被了解的機會,然後想出解決辦法

至於要怎樣「陪伴」孩子處理紛爭?主要就是父母要保持中立的態度,並不去評斷誰對誰錯,讓每個小孩都有機會說明,有被了解的機會。

在釐清問題後,大人也不用急著提出解決方法,而是去協助小朋友一起思考,我們有沒有什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比如想玩的玩具,在10分鐘後交換,或是孩子能夠想出更好的辦法?如果孩子習慣產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而且是雙方都能認同妥協的時候(雙贏),他們以後再遇到這樣的狀況,便可以依循這樣的方式去處理。

不過前提是兩個孩子都已經3歲以上,均具有遵守規範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可行的方式。

處理孩子間的糾紛時,爸媽可依據「發現問題、定義問題、說出問題、解決問題」四個步驟,逐步抽絲剝繭,釐清問題,引導孩子說明清楚,並鼓勵他們自己解決。

同時大人處理的不應是孩子行為的對錯,而是處理孩子的情緒,先讓他們的情緒有個出口,冷靜之後,再一起討論可行的解決方式。

2.不強調公平,而是如何解決、交換和分享的精神

家長有時候對於處理孩子的糾紛,可能會覺得需要具有公平性,才能讓孩子信服。

如果太強調公平的原則,會造成往後孩子們在發生爭執的時候,也都會追求公平,然而事實上很多狀況是無法達到「公平」的,譬如大家想玩的玩具,有時候就只有那一個,並沒有辦法滿足每個孩子都要有一模一樣的玩具的需求。

所以爸媽應將焦點從「公平」轉移到「如何解決、交換和分享」,否則若太過強調絕對的公平,將會面臨很多狀況是無解的,處理起來也會是沒完沒了的。

3.讓孩子練習自行處理

當這些遊戲規則都建立好之後,父母有時候便可以試著在旁邊,觀察孩子們如何自行處理紛爭,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發展出日益和睦的相處之道。

其實破壞就是建設的開始,關於手足間的紛爭,只要有很多的衝突,便都是他們學習的機會點,但很重要的是大人是如何引導這些衝突的發展。

如果手足間的爭吵,誰對誰錯的評斷總是由大人定義,譬如可能說:「每次大的就是不讓小的!」或者:「每次小的就是這麼歡!」這樣其實反而會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或是被影響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

爸媽應將重點放在如何利用溝通,去轉移事情的爭執點,尤其千萬不要在第一時間去評斷誰對誰錯,因為孩子都在學習,學習的時候其實是沒有對錯的,所以大人引導者的角色應該是中立的,甚至到最後只是旁觀,不需再出面協調和引導。

父母需要介入的情況

如果孩子們發生爭執時的情緒是比較失控的,父母當然要先介入調解,讓雙方先分開冷靜,再來溝通協調。

另外也可針對常常爭吵的項目一次去處理,訂好規範讓孩子們遵守。

比如哥哥和弟弟常常搶奪電動玩具,父母便可事先訂好每人輪流玩的時刻表,誰的時間到了誰就可以玩,將會比較沒有爭議。

Step3、手足間學會即使爭吵卻依然相愛

手足間的爭吵是正常的,而且是必經的歷程,唯有在相處和成長過程中不斷的面對爭執,才會慢慢衍生出他們自己的有效解決方式。

所以父母並不用刻意讓孩子間保持絕對的平和,那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只是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雖然會有衝突,但我們並不會因為這些衝突而不愛對方,而且我們知道遇到衝突該怎麼處理。

」因此手足間的紛爭,和任何朋友間衝突的不同之處,便是從小到大共同成長的經歷,兄弟姊妹間的友愛之情是可以一直存在的。

PART B、同儕間的衝突

除了兄弟姊妹間的紛爭,和同學與朋友間同樣會發生許多衝突,尤其現代許多家庭中往往只有一個孩子,便更需注重如何調解孩子和同學朋友間的紛爭。

Step1、事前預告:關於同學朋友間的糾紛

孩子雖然通常都很喜歡和同學朋友一起玩,但是在玩的過程中,同樣也會發生許多衝突。

若想減少衝突發生的機率,遊戲前的預告是很重要的,可以在孩子們的衝突發生之前,預先留下一個處理的線頭,等到衝突真的發生時,便容易釐清問題,孩子也較能接受大人的引導和調解。

宣示型的預告

手足間的衝突,會因為年齡的不同各有因應方式,同學和朋友間的紛爭其實也一樣,會因年齡的發展產生不同的狀況,並同樣需要以適合他們年紀的狀態,來合理規範他們的行為。

以中班和大班的一對小女生為例,在一起玩之前,可以先跟大的說:「妳們等一下要一起玩囉~請問姊姊,妳可以宣示妳會讓妹妹嗎?」接著再跟小的說:「那么妹妹,妳可以宣示妳不會賴皮嗎?」等小朋友都答應宣示了,如果後續發生吵架的衝突,跑來跟大人告狀的時候,就可以再提醒她們一次:「姊姊剛才不是說好了會讓妹妹嗎?妹妹不是也宣示了不會賴皮嗎?」如此將可縮短調解糾紛的時間,並降低衝突的嚴重度,就好像先打了預防針一般。

後果型的預告

這個方式特別適用於不同家庭的小朋友,尤其是初次見面的新朋友,兩個很想一起玩的時候,大人便可先行預告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因為你們本來互相不認識,是第一次一起玩,但是弟弟年紀比較小,有可能在玩的時候不小心打到哥哥,那哥哥會不會很生氣呢?」哥哥若說了不會生氣,大人就再強調:「那等下弟弟如果打到你,要記得你不會生氣喔,因為他不是故意的!」

接下來如果真的發生了大人預告中的事,小朋友雖然反應很可能會跟預期中的一樣,弟弟不小心打到哥哥,哥哥也覺得很生氣,但是經過大人再次提醒,小朋友都會是比較願意協調的。

Step2、事發處理:調解同儕糾紛的SOP

對於孩子和同學朋友間的衝突,或是和初次見面一起玩的小朋友發生了糾紛,大約可考慮以下幾點的處理方式:

1.有安全疑慮便需先處理

第一個先看安全性,如果小朋友間的衝突引發了推人或打人的行為,有可能危害到孩子自己或對方的安全,大人就必須立即處理。

但若暫時沒有什麼安全的疑慮,便可以先從旁觀察小朋友們自己如何處理。

2.考慮雙方家長的教養觀

再來是思考對方父母親的個性和態度,因為所有父母親對於小孩爭吵之間的想法,不見得是有共識的,如果遇到態度想法不太相同或是彼此不熟識的家長,還是儘快出面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爭議為佳。

而若對方家長和自己的觀念相通,就可以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去處理。

如果有些關係比較好的爸媽朋友,平常不妨彼此交換意見,討論對於孩子間紛爭的看法如何,並可先協調好一些常見問題的處理方式,之後若再遇到孩子有衝突,便可依據這些討論的結果來調解處理。

3.小孩間自己處理

當孩子和同學朋友間發生紛爭時,大人同樣是「陪伴」孩子處理紛爭,而非「幫」孩子處理紛爭。

其實孩子們的小腦袋已經能夠解決很多事情,可以請他們想想看,有哪幾種辦法能夠解決發生的問題,然後投票決定要採用哪個辦法。

至於由大人想出的解決方法,和孩子自己想出的解決方法,差別會在哪裡呢?如果是孩子自己提出的辦法,而且孩子們都認同的時候,他們就一定會遵守,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培養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依特質調整應對方式

另外很重要的,同樣是要依照孩子不同的特質,來調整應對衝突的方式。

尤其大人的引導角色一定要保持中立,不評斷任何是非對錯。

大人除了可依據「發現問題、定義問題、說出問題、解決問題」四個解決流程來進行糾紛的排解外,也可針對孩子的不同氣質,採用有趣的方式來緩和孩子們的情緒。

比如當小女生吵架跑來找大人告狀時,大人可以假裝拿出魔法棒,說:「妳們兩個同時搶著跟我講,我會聽不懂,所以我們要來施一個魔法,變成只有一個人可以講話!(邊說邊假裝揮舞魔法棒)妹妹妳的耳朵現在聽不見囉,嘴巴也被黏起來了!好,姊姊妳先講,剛才發生什麼事了?」但是講到中間,妹妹通常還是會忍不住插嘴辯解,大人就假裝敲敲魔法棒,說:「咦?我的魔法棒壞了嗎?妹妹怎麼又可以講話了呢?」這時候孩子們通常會覺得很有趣,衝突的氣氛也會跟著緩和下來,而利用魔法棒的遊戲,讓其中一方禁止講話,雙方輪流陳述,其實也是讓小朋友能夠冷靜下來,聽聽對方在說什麼,接著大人便可以引導孩子們好好的溝通,共同討論出協調解決的方式。

而若是小男生,大人也可以假裝變成機器人或是恐龍的音調,先轉移並緩和孩子的情緒,將有助於小朋友彼此和平理性的協商討論,進而練習解決問題,並培養社交溝通的能力。

小男生和小女生care的點會不同嗎?

如果是小男生之間的糾紛,和小女生之間的糾紛,會因為性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嗎?在幼兒期雖然差別不是太大,但小女生的確會比較重視情緒和感覺,屬於內隱性,又比小男生早熟,所以可能會鑽研得比較細一點,因此需要多關注她們的情緒;而小男生則比較外顯,可以就行為面處理。

不過最後還是要回歸到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是屬於強勢型或溫和型,再去對應調解孩子們的紛爭。

5.大人適時的從旁暗示協助

大人在引導孩子們處理糾紛的時候,除了可以當面引導,有時候也可以適時的在一旁暗示協助。

比如兩個孩子一起畫畫,但是大孩子畫什麼,較小的孩子也學著他畫一樣的,便引起大孩子的不悅:「你為什麼每次都要學我畫畫?真的很討厭耶!」小的孩子回答:「因為你畫得很好看啊!我真的很想學!」但是就此僵持不下,紛爭已然發生。

這時候,大人可以試著在旁邊,好像講自己的事情一樣:「曾經我有一個哥哥,他超級會畫畫的,我真的好羨慕他也好喜歡他,每天都希望能夠畫得像他一樣!有這樣好榜樣的哥哥可以學習,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啊!」藉由將孩子無法完整表達的想法,用不經意且不針對的方式講給孩子聽,通常孩子是可以吸收並且能夠接受的。

例如這位案例中的大孩子聽了大人講的這段話,便馬上跟小的孩子說:「好啦,讓你學啦!」

6.調解無效時,讓孩子選擇玩或不玩

如果大人調解到最後,孩子們依然各有堅持,怎樣都不肯協調退讓,也討論不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式時,又該如何處理?

比如雙方都想玩同一個玩具,卻互不相讓,大人可以試著說:「你們兩個說的我都知道了,但是現在問題沒有辦法解決,那就只有兩個方式讓你們選:第一,輪流玩,講好誰先誰後,或是猜拳決定;第二,我把這個玩具收起來,大家都不要玩。

」通常孩子聽到無法繼續玩,會比較願意妥協,或者就是會願意讓大人收起玩具,當目標物消失,紛爭也自然容易跟著平息。

Step3、同儕間學會尊重與妥協

當孩子與同儕間發生多次衝突,並且每次都試著溝通解決,漸漸的他就具備了良好的溝通能力,懂得尊重對方,同時也和感情較好的同學朋友們產生了默契與共識。

而當兩個孩子都具有溝通能力與尊重互讓觀念的時候,便不再需要事前的宣示和預告,因為他們已經學會:「如果我們要一起當朋友,我們就要互相包容與尊重」。

孩子和同學朋友間不斷的吵架又和好,其實也都是很好的經驗,能夠讓孩子們了解,人與人之間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是對於感情要好的朋友來說,還是能夠找出互愛互讓的相處模式。

所有衝突後的檢討

既然每一次的衝突與糾紛,都是孩子練習社交及處理人際關係的機會,事後父母也可以再和孩子討論,如果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怎麼樣處理會更好?另外也可在衝突中觀察孩子的特性,是較為偏向強勢或弱勢,再來強化他們所缺乏的部分。

比如讓強勢的孩子更懂得尊重與讓步,讓弱勢的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處理孩子們的糾紛,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情適性,雖然不一定能夠立竿見影看到孩子的進步,但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只要孩子在父母的關愛與支持下成長,並感受到父母的用心,他們都將可以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相處之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打罵教育只會讓孩子一錯再錯?

有一次,3歲的雙胞胎弟弟搶姊姊的玩具,反應快的小女生總是先發制人,直接就動手打弟弟了!媽媽很氣憤說:「你怎麼可以打人?」女兒說:「他搶我玩具!」媽媽更氣憤說:「他搶你玩具,你也不能打人啊!」「媽...

孩子愛爭寵,父母千萬別自亂陣腳~

家有大寶與小寶,明明都是父母親的心頭肉,偏偏手足競爭與爭寵的戲碼卻在許多家庭不斷上演。尤其當小寶剛出生時,大人的全副心力都會放在照護小寶身上。「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為什麼爸爸媽媽有我了,還要...

有了二寶後,你最不應該跟大寶說的五句話

家有倆寶,經常會被人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家大寶欺負二寶嗎?」或者委婉一點的說法:「哥哥一定很愛護妹妹吧?」「兄妹倆一定相親相愛吧?」對於這個問題,有時候還真是覺得不好回答,好像現實更為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