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字,越早教會孩子越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幾天我們家隔壁搬來了一對小夫妻,帶著一個三歲的小男孩球球。
媽媽的脾氣好像屬於比較暴躁那種,每次見到她,都是在訓孩子:
「玩具又被搶走了?」
「啥玩意?一個兩歲的小弟弟都可以把你的小車車拿走?」
「你怎麼就知道哭哭哭,要麼你就別讓別人搶走,搶走了你就別哭了。
」
看著球球的表情,突然就想起了閨蜜家的小女兒果果。
果果今年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天生不是那種小氣的孩子,小時候朋友到家裡來玩,她都會把自己柜子里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哪怕是自己最喜歡的,也會在媽媽要求下與小朋友分享。
上了小學後,媽媽發現一個學期下來,果果總是在丟橡皮、丟鉛筆。
後來才知道是班裡同學問她借,她都給了,就算同學忘記還,她也不好意思去要。
其實,像果果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不會拒絕,不知道如何說「不」,所以一直都是自己受委屈。
不會說「不」!Why?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是會說「不」的。
孩子在兩歲左右,就已經進入了自我意識的敏感期,開始學會去占有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們會發現這個年紀的孩子就開始指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反覆說著:「我的,我的。
」或者指著自己喜歡的零食說:「我的,我的。
」
看吧,一開始孩子都知道拒絕與人分享,以此來宣告自己對一件物品的所有權。
那為什麼孩子到後來就不懂得拒絕了呢?
第一,因為家長都是好面子的,當其他小朋友的家長提出要求後,我的孩子不去配合,會覺得很丟臉,那怎麼辦?就只能直接從孩子手裡拿過來給別人。
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哭鬧,先給了再說。
幾次之後,孩子就會覺得哭鬧是沒用的,那就先給了再說吧。
第二,源自我們一直都在教育孩子學會分享,動不動就說:「給弟弟玩會怎麼了?」「不要小氣,要跟小朋友一起玩。
」可是我們都沒有告訴孩子,分享是可以拒絕的,分享也並不等於你就失去了。
怎麼幫孩子學會說「不?
喚醒孩子的自我意識
我們前面說的孩子不懂得說「不」,其實是在家長的干預下孩子自我意識的隱藏或者壓迫。
此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問問孩子到底願不願意把自己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
這聽起來很容易,可是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孩子在過去學會了聽話,家長原來的觀念還時不時會出現來干擾,所以,此時家長要有耐心。
教會孩子有技巧的拒絕
很多時候,一個人失去朋友並不是因為拒絕,只是因為說話交流缺乏技巧。
所以要培養孩子有技巧的去拒絕別人。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不想直接拒絕,那就可以換一個方式,比如交換玩具玩,或者晚點再給你答覆等等。
如果你很確定要拒絕,那就可以很禮貌的說:「我還想玩一會,晚點再給你好嗎。
」
讓孩子坦然接受拒絕
我們在教會孩子說「不」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可以坦然去接受其他小朋友們的拒絕,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識存在,都有權利決定要不要接受別人的請求,或者乾脆就拒絕。
另外,讓孩子有同理心是很重要的,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明白,你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能強迫別人去做。
另外,告訴孩子,被拒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麼,不用覺得自己沒有面子。
學會說「不」的維度很重要
我們想想,如果孩子一味地對別人謙讓,沒有底線的去成全別人,這其實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
所以,我們教會自己的孩子去說「不」,需要把握好維度。
孩子被指責「自私」,這位媽媽的回答卻獲大家讚譽,物權這樣維護
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培養出孩子樂於分享的品質,並能夠因此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很多父母想要孩子學會分享,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孩子願意分享,他們就會有面子,有教育孩子的成就感;如果...
孩子被要求分享玩具,媽媽教孩子學會拒絕反獲網友支持
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這樣的情況:帶寶寶去公園玩,別家的孩子看到寶寶的機器人或者洋娃娃很可愛,就會不由自主的讓我們家的娃讓出玩具給別家小朋友。對於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來講,分享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朋友。
對於私有玩具,你有拒絕分享的權利
自從升級當媽之後,各種育兒書、育兒文章我都不會放過,生怕自己是那個考試不能及格的父母。因為之前教師職業的原因,再加上自己平時的見聞(包括直接生活親歷和間接書本和網絡等信息接受),我發現現在基本在...
「最最開始,孩子是會說「不」的!」這個字,越早教會孩子越好!
前兩天隔壁搬來一對小夫妻,帶著個3歲多的小男孩多多。媽媽脾氣可能有點暴躁,每次看見她的時候,總在訓孩子:「玩具又讓小姐姐搶走了?」「啥?2歲的小弟弟都能把你的挖掘機搶走。」「就知道哭哭哭,要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