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指責「自私」,這位媽媽的回答卻獲大家讚譽,物權這樣維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培養出孩子樂於分享的品質,並能夠因此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很多父母想要孩子學會分享,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孩子願意分享,他們就會有面子,有教育孩子的成就感;如果不願意分享,那麼他們在其他父母面前就會很尷尬,很沒有面子。

這些想法其實是人之常情,可是往往用錯方法,以至於事與願違,孩子反而更加牴觸分享了。

到底要如何科學引導孩子分享呢?

要孩子學會分享,一定是以尊重孩子的物權為基礎

一位媽媽給積木育兒留言,說:

一天,朋友帶著孩子來我家玩。

那個孩子很喜歡我兒子的一個小車子,我見孩子最近很少玩,就說「你要是喜歡,就送給你了」。

可我兒子一聽,馬上就要從人家手裡搶回來。

我說兒子,你怎麼這麼小氣呢?自己都不玩了的玩具也捨不得送給弟弟,那以後你去弟弟家,也別想玩他的玩具。

可我兒子就是不開竅,硬是把玩具搶回來了,把朋友的孩子弄哭了,搞得我好尷尬。

孩子三歲半,經常不願意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我要怎麼教育他呢?

案例里的這位媽媽,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意識到和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雖然那個小車子孩子已經不怎麼玩了,但它的主人畢竟是孩子,即使那個小車子是媽媽買的,但在媽媽送給孩子的那一刻,孩子就對它擁有了全部的所有權和支配權——她在沒有得到兒子同意的情況下,自作主張地把他的玩具送給別的小朋友。

這種不尊重孩子物權的贈送,反而讓孩子對分享產生了強烈的牴觸情緒。

我們發現,孩子在2到3歲的時候,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他們可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連爸爸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如果別人拿走了他的東西,他會哭得非常傷心……

他們這麼做,並不是品格上有什麼缺陷——千萬別動不動就給孩子貼小氣、霸道等負面標籤,而是因為他們正在經歷一個物權意識敏感期。

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天然地意識到:所有的物品,都是有主人的——我是很多東西的主人,作為主人我有它的所有權和支配權,沒有我的同意,你不能夠去支配它。


這種物權意識的自然發展其實是非常好的,只不過孩子由於大腦發育不夠完善,理念不夠清晰,會傾向於認為萬物都是自己的,都是要自己來支配的——他們可能會很霸道地去和其他小朋友爭搶玩具,甚至會理所當然地偷偷拿走別人的玩具。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這些不分享、獨占的表現時,切記指責和批評,更好的辦法是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並做好合理的引導,幫助孩子發展出正確的物權觀。

只要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能培養出樂於分享的品質

有位媽媽跟我說:

我家孩子4歲半了,好像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麼願意與小夥伴分享。

他到一個小朋友家裡去,那個小朋友很熱情地拿出自己的新玩具來和他一起玩,可如果那個小朋友來家裡找他玩,他卻總是不准人家玩自己喜歡的玩具。

為此,我經常跟孩子講道理,說做人不能那麼小氣,要禮尚往來,這些也是中國人的人際交往準則。

孩子當時聽了點頭,可一到關鍵時刻,還是掉鏈子,還是不願意分享。

這位媽媽懷疑,不愛分享的品質是不是天生的?她因此追溯到孩子的太爺爺,說他就不善於與人打交道。

要不然,跟孩子說了那麼多,他怎麼還是有那個小心眼兒?

這個孩子比較好靜,平時喜歡自己在家畫畫,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少——那個小朋友可能是他唯一的經常一起玩的小夥伴了。

我建議她,多帶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擴大他的社交圈,隨著社交機會的增多,孩子更容易發展出樂於分享的品質。

我們也看到,有的孩子天生情商高,在和小夥伴一起玩的過程中,會自己琢磨出交換、輪流玩等分享技巧,在社交圈裡如魚得水。

對這樣的孩子,可能只要給他提供比較多的社交機會就好了,我們並不需要做過多引導。

但還有很多孩子,社交能力可能相對弱一些,比如案例里的這個孩子。

不過,不用擔心,情商是可以培養的——只要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樂於分享的品質。

這個培養,首先就是我在前文說到的尊重孩子的物權,然後才是一些具體的引導方法。

這位媽媽倒是沒有不尊重孩子的物權,但是用講大道理的方法來引導小孩子分享,孩子並不能聽得懂——對於一個4歲半的孩子來說,這個講大道理的方式是無效的。

一般來說,引導孩子分享(建議從3歲左右開始),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培養「共贏」的思維習慣

我們需要培養孩子共贏的思維習慣,讓孩子知道,分享玩具是安全的,玩具不會因為分享而失去,而且他還能從分享中獲得好處。

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分享最喜歡的玩具時,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媽媽知道這個玩具你非常喜歡,你可以把它收起來,我們再找找還有什麼玩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這樣,在尊重孩子物權觀的同時,也引導孩子建立了替代的分享規則。

比如,可以跟孩子說「你看,妹妹的玩具咱們家就沒有,我們可以看看妹妹的玩具好不好玩,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她交換玩。

」讓孩子懂得,交換玩具並不會讓自己失去玩具,反而可以玩到別人的好玩的玩具。

再比如,讓孩子學會說:「這個玩具,你先玩,我後玩。

輪流玩的規則也是一個很好的分享技巧。

而這句話的重點其實是「我後玩」幾個字。

當孩子跟別的小朋友這麼說時,一般會獲得對方的同意。

取得共贏,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

而且相比起簡單地講大道理,這種共贏的思路孩子更容易接受。

讓孩子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讓孩子體會到分享行為帶來的收益和快樂,但不要說教。

如果有小朋友分享東西給孩子,你可以趁機問他:「xxx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你,你開心嗎?」若孩子認可,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如果你也能跟xxx分享,他也會很開心的。

」「xxx看起來很喜歡這個小車子,你願意把這個小車子送給他,給他一個驚喜嗎?」

用這樣的話語和孩子溝通,孩子會感受到被尊重,他對小車子的物權觀得到媽媽的支持和認可,然後才會遵從自己的內心,來思考分不分享的問題。

等體驗到分享不僅不會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反而還能帶給自己快樂,孩子就會慢慢從牴觸中走出來,樂於和他人分享。

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不僅有助於孩子物權觀的建立,還將會讓孩子擁有清晰的人際界限,懂得尊重別人,敢於表達自己。

孩子要學會拒絕不愉快的分享

前不久,有位國外的媽媽因為支持孩子不分享的行為引起了網友熱議:

這位國外的媽媽帶兒子去公園玩,當她兒子興致勃勃地拿出自己的玩具時,突然發現六七個孩子正圍過來盯著他的玩具,有幾個還想伸手拿。

兒子當時就懵掉了,下意識地把玩具護在懷裡,緊張地望著媽媽。

她對兒子說:「你可以對他們說『不』,你不想給,就拒絕!」

得到媽媽的支持後,兒子勇敢地拒絕了那些孩子。

而那些被拒絕的孩子卻轉而向他媽媽告狀,說她兒子小氣,不肯分享。

這位媽媽認真地向這些孩子解釋道:「那是他的玩具,他沒有必要一定要和誰分享,他已經說『不』了。

如果他想要分享的話,他會和你們分享的。

事後,這位媽媽將這整件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到了網上,帖子開頭的第一句就是「我的孩子沒義務和你分享」,這個帖子被轉發了二十多萬次。

雖然說我們鼓勵孩子分享,但是我們希望這種分享,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的基礎上,是遵從孩子的內心的行為。

從這個角度看,這位媽媽的做法無可厚非——即使其他小朋友告狀,甚至想用道德綁架的方式來迫使這位媽媽讓孩子分享手裡的玩具時,這位媽媽還是很堅定地保護和支持自己的孩子。

的確,在要求分享時,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有禮貌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了取悅別人,而委屈自己。

這樣的分享並不會培養出真正樂於分享的孩子,反而會阻礙孩子的自我發展。

說到這裡,想起發生在我兒子身上的一個故事。

我兒子很好客,經常邀請他的朋友到家裡來玩。

有一次,他花了好長時間設計拼好的樂高警察局被來我家玩的小朋友拆得七零八落。

那個小朋友走後,他就悶悶地坐在那裡重新拼裝,臉上一副「寶寶心裡苦,但是不說」的表情。

我問:「看起來,你好像不太高興。

他說:「小雨沒有得到我的同意,就拆了我辛辛苦苦設計拼裝好的警察局。

我說:「難怪了,如果是我,也會不高興的。

還好你沒有因此而大發脾氣,而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它們再重新拼裝起來。

他說:「嗯,我會把他們拼裝得比之前還要好。

可是,如果下一次他又拆了呢?」

我才意識到,我一直都在引導他養成樂於分享的習慣,但卻從來沒有說過,如果碰到了不愉快的分享,要怎麼處理。

於是,我又問他:「有沒有想過,你是玩具的主人,如果這一次樂高被拆了讓你不愉快,你下一次可以拒絕分享的。

他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看著我,問:「真的嗎?」

我撫摸著他的頭,堅定地說:「當然了。

下一次,小雨再來我們家,你可以在他一進門就跟他立好分享規則。

你可以告訴他,這個樂高是你辛辛苦苦拼好的,他可以看,可以摸,但不能拆散了。

還有其他什麼玩具可以玩,什麼不可以玩,你都可以告訴他啊。

後來,小雨再來玩時,我兒子就真的跟他立起了分享規則。

而且,這個規則並沒有讓小雨覺得不舒服,約定好之後,他就再也沒有私自拆過那個樂高。

所以,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碰到不禮貌的孩子,碰到不愉快的分享,孩子需要學會拒絕分享,更準確的說,是學會為自己的玩具建立分享規則,更好地成為玩具的主人。

從某個角度看,這也是對孩子責任感的一種培養。

其實,孩子到了兩三歲,就開始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

而這個時候,也恰好是我們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並建立正確的物權觀的好時機。

在引導孩子分享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教給孩子共贏的分享技巧,幫助孩子養成樂於分享的品質,也需要讓他敢於拒絕不愉快的分享。

但不管怎樣,引導孩子分享必須建立在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的基礎上。

願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樂於分享的品質。

推薦閱讀:

那個動不動就哭鬧的孩子,父母一招處理幫孩子更好強大內心

錯誤的洗手方式讓孩子經常生病,80%的孩子沒洗對手,需注意了

孩子愛打小報告,他的小「心機」是照妖鏡?當心映射出的家庭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願意分享,有錯嗎?

最近,西西媽媽又為西西開始著急上火:上周末,西西在院子裡和一群小朋友玩。結果,不到一會,西西就和一個小朋友打了起來。西西媽媽一問原因,原來是那個小朋友想玩一會西西的玩具,西西不願意,兩個人起了爭...

真的愛孩子,就不要逼孩子做這3件事

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很多家長總是把自己認為對的思想強加於孩子身上。就像人們開玩笑說的,「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家長常常低估了孩子,其實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調...

孩子有這個壞習慣,滿足TA比吼娃管用一萬倍!

最近很多家長向我反映,孩子自從入園後,遇到的大都是爭搶以及攻擊這些事兒。甚至在孩子的書包里,常常發現不屬於他的「新物品」……昊昊媽:周末我幫兒子收拾玩具,意外發現多了12色蠟筆,於是問兒子。兒子...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

你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分享!別做大方的強盜家長

「我們家寶寶怎麼不愛分享玩具?」很多爸爸媽媽會著急地問。擔心家裡沒教好,寶寶以後變得自私自利。所以你可能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寶貝小花收到了一盒新蠟筆,每次用完她都小心翼翼放回原處。鄰居家妹妹想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