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保健:如何穩定幼兒情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幼兒教育網指出,如何緩解入園焦慮?建議家長可以先從調整作息時間開始,這時間包括孩子和家長自己的。

一、鼓勵孩子多動手嘗試

這種情況和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習慣晚睡晚起有關。

開學前至少半個月時間,父母要讓家庭時間和幼兒園時間儘量吻合,可以根據幼兒園的作息安排,安排一張時間表,內容可以具體到:起床、吃飯、午睡、看電視、看書等。

讓孩子從生理上,儘快適應集體生活。

此外,在生活習慣上,也要儘早改變以前包辦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吃飯,自己脫褲子小便。

有些家長平時給孩子吃東西很精細, 3~4歲的孩子其實很願意自己動手嘗試,我們應該給孩子自己鍛鍊生活能力的機會。

二、父母心理上要真正放手

很多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是因為不願意與爸爸媽媽分開,表現出的哭鬧情緒,又讓父母,特別是祖父母們擔心,對孩子上幼兒園不放心。

每年新學期開始,總會遇到一些新生家長,要麼打電話來問老師,孩子好不好;要麼,因為動不動就給孩子送點東西到幼兒園,藉此看看孩子在幼兒園是否好。

孩子入園前,父母的心理準備很重要,首先要相信幼兒園這個群體,也要相信孩子已經長大,有足夠的能力適應這個新環境,各種不適都只是暫時反應。

大人換個單位,遇到新同事都會有一段適應期,更何況是從來沒離開過家長呵護的孩子。

三、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應該這樣做: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哭鬧不願上幼兒園是正常的,家長要有心理準備,更不要因為心疼孩子而不把他送到幼兒園,這樣只會讓孩子一次比一次哭得更厲害。

每天晚上確定一個特別時間,大約15分鐘,家長與孩子主動交流,認真聽你的孩子談談幼兒園的情況,幫助他度過特殊時期。

其次,家長要講信用,不能對孩子說謊。

有的孩子喜歡睡懶覺,家長就說:「你再不起來,幼兒園就要關門了,你就進不去了。

」結果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我最喜歡幼兒園關門。

為了讓孩子上幼兒園,還有些家長用哄騙的方法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影響孩子對爸爸媽媽的信任。

我認為,「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每天要上班,你長大了,每天都要上幼兒園學本領,爸爸媽媽下班後,到幼兒園來接你,相信寶貝一定會在幼兒園度過開心的一天。

再次,家長意見要統一。

尤其是年輕家長與祖輩發生不同意見時,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一些消極的語言,因為孩子雖小,卻很會觀察大人的臉色。

讓孩子學會說「我想要……」

現在很多寶寶不會向人求助,因為平時在家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主動觀察,看寶寶需要什麼,然後主動提供。

可是到了幼兒園,一個班那麼多新生,加上每個孩子的行為習慣都不同,老師觀察不過來,也一時猜不透小傢伙們的心思,要是寶寶不會主動向老師求助,絕對是件令人頭痛的事。

一定要讓寶寶學會求助。

這些求助用語供爸爸媽媽們參考:「我想要……」「我還沒吃飽。

」「我這裡痛。

」「我那裡癢。

」「我口渴,想喝水」。

「我想尿尿。

」……語言上的準備,除了這些常用語,還要學會說簡單普通話,方便與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把孩子寄放在說慣了方言的祖輩家的爸爸媽媽尤其要注意。

四、訓練大小便

爸爸媽媽給孩子做語言培訓時,還要特別注意讓孩子適應規範的語言。

比如說解小便、解大便

寶寶上幼兒園了,可孩子飯還吃不好,睡覺不聽話,連拉屎拉尿都不利索……各種問題讓父母傷透腦筋。

我覺得入園前,最焦慮的其實是家長,而父母的這種情緒,很容易傳染給3~4歲的孩子,增加他們對幼兒園的不適感。

五、這些忌語,家長最好不要對孩子說

「你這樣子,到幼兒園去怎麼辦呀?」「不聽話,以後到了幼兒園老師會說你的。

」「這麼老實,去幼兒園肯定要受欺負的。

」……如果到現在,你還在用這樣的口吻向寶寶描述幼兒園的話,請趕緊剎車。

對於白紙般的寶寶,你口中的幼兒園就是他們腦海中的第一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課堂丨一文幫你解決幼兒分離焦慮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們的人生就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分離,每一個新階段的成長都代表著一次新的分離。進入幼兒園,是小朋友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此階段被稱為「...

寶寶剛上幼兒園,總是哭怎麼辦?

從家庭到幼兒園,是寶寶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但這一步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戰爭。走進幼兒園,你會感受到此起彼伏的哭潮。哭潮之後,接下來這一個月還將面臨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上課、遊戲交友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