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
特意摘錄下來。
第一部分第1節:序 言
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
與養育女孩相比,養育男孩帶給父母的挑戰要大得多。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早在2300多年前就這樣寫道:"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
的確,這個天生帶有"Y"性染色體的小傢伙,自出生以後就會給父母帶來無窮的教育困惑:
男孩喜歡冒險,登高、爬樹等是他的強項,他常常會因為自己的"冒險"舉動而傷痕累累;
男孩天生是個倔脾氣,父母說東他偏往西,父母越說不可以他越是想嘗試,父母越是嚴格控制他越叛逆;
男孩雖然事事粗心,但卻有著一顆敏感的心靈,父母的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男孩很難自我控制,對誘惑的免疫力低下,外界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使他的學習成績每況愈下;
……
因此,多次領教過男孩這些"偉大特性"的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疑問:上天讓小男孩出生,難道就是為了給父母製造麻煩不成?
其實不然。
喜歡"製造麻煩",往往是男孩體內過多的荷爾蒙睪丸素在起作用。
睪丸素在賦予男孩男子漢特性的同時,也會帶給男孩不安定的個性——坐不住、好鬥、喜歡冒險、與同伴競爭、給老師搗
亂……而這些不安定的個性,也恰恰是男孩更富探索欲、創造欲、領導欲的最直接體現。
這也就是說,只要父母引導得當、教育得當,善於將男孩的個性弊端轉變為一種成功的優勢,每個男孩都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卓爾不群的男子漢!
俗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用在教育男孩方面,也十分適用。
如果父母能夠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給男孩正確的引導,男孩體內過多的睪丸素就會促使這些小"搗蛋鬼"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那麼,把男孩培養成了不起的男子漢,做父母的應該注意哪些日常細節呢?
本書從分析男孩的性別特徵和心理特徵出發,針對男孩生活、學習、理財、個性培養、能力培養以及危險禁區等多個方面,為家有男孩的家長總結了100個教育細節。
每個細節中,都分析了男孩某些行為產生的原因,並給家長們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概括來說,本書給家有男孩的父母們提出了這樣一個教育男孩的四原則:
原則一:從小就要讓男孩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男子漢
男孩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他已經知道自己是個小男子漢。
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其男子漢的作風——
男孩跌倒了,告訴他:自己爬起來;
男孩膽怯了,告訴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錯誤了,告訴他:好漢做事好漢當;
男孩不聽話了,告訴他:不給父母添麻煩,是男子漢的一種榮耀!
值得注意的是,讓男孩從小就具有男子漢意識,父親的作用是巨大的。
無數事實證明,媽媽過多的保護和擔心,會削減男孩的男子漢氣概;而父親更顯嚴格的規則、更顯寬鬆的約束,則會賦予男孩無與倫比的堅強與勇氣,進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男子漢。
原則二:千萬別對男孩來"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麼?
很顯然,他們最怕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支持,以及沒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麼?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脅迫,"越打越犟"是他們的長項。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記這樣一個教子箴言:如果你現在不和你的男孩成為朋友,那麼青春期之後,他就會把你當作"敵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實很簡單——
給男孩更多自我選擇的權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樂;
尊重你的男孩,並放棄"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觀念;
時刻讓男孩感受到你不溫不火的關愛,巧妙約束但不強硬控制;
……
原則三:別讓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們所說的"富有"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父母太多的溺愛和包辦,一個是錢財的充裕。
很多父母特別寵愛男孩,所以一切事情都依著男孩;
很多父母很有錢,所以他們給男孩很多零用錢;
很多父母很有能力,所以男孩的大小事情他們都會包辦;
……
然而,父母這種讓男孩過於"富有"的做法,又會給男孩帶來什麼呢?
父母的過度寵愛讓他們變得自私而沒有責任感;太多的金錢讓他們只想用"奢侈消費"的方式去消耗體內過多的睪丸素,從而忘記了自己還要學習;父母的事事包辦則讓他們喪失了勞動的能力、應對困難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從不會讓自己的男孩太過"富有",他們會把"愛"藏起來一半,他們會尋找和創造機會讓男孩去體驗貧窮!
原則四:男孩的成功個性需要從小培養
生活中,男孩家長常常會有許多的無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卻總是唯唯諾諾;
教他堅強,他屢次輕易放棄;
教他果斷,他還是拖拖拉拉;
……
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男孩的家長總會這樣自我安慰:"等他長大後,他自然會懂得……"可事實卻往往與家長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個一直都輕言放棄的男孩,長到18歲後,忽然一下變得堅強起來,這現實嗎?
如果你希望一個一直都畏畏縮縮的小男孩,在20歲之後,忽然像個出色的外交家一樣去交際,這可能嗎?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子在25歲之後,能像理財專家那樣去理財,這只能是你的一個美好夢想。
任何一個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長的夢想里。
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腳踏實地地引導他去積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質。
在此,希望每位閱讀此書的家長,在未來的日子裡,都能以自己的兒子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為榮!
第一部分第2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1)
第一章
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
男孩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他們淘氣,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冒險;
他們喜歡搞破壞,是因為他們更具探索精神;
他們學習不如女孩,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被限制、被束縛;
他們好爭鬥,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總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英雄情結;
……
任何一個男孩,都有著神秘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只有父母真正走入那個世界,才能理解他們那些不可思議的行為,才能知道你的男孩有多棒、多優秀,並為之而感到驕傲!
細節1
有攻擊性的"小冒險王"——男孩的冒險心理
某位國外的教育學家在一所小學裡做了這樣一個試驗:他讓所有的小學生寫出"是男孩好還是女孩好,並說明理由"。
結果,女孩們大多都認為女孩好,並且她們寫下的理由也近乎相似:
1.女孩閉著嘴巴嚼東西;
2.女孩更懂禮貌;
3.女孩的頭髮梳理得更漂亮;
4.女孩不挖鼻孔;
5.女孩沒有那麼多的體味;
6.女孩安靜得多;
7.女孩不會把房間弄亂;
8.女孩的坐相更斯文;
9.女孩更聽老師和父母的話;
10.女孩更會關心人;
11.女孩更有儀表風度。
而男孩們大多也為自己是個小男子漢而感到自豪,他們自豪的原因可以概括成以下幾點:
1.男孩敢於坐在恐怖電影前眼皮眨都不眨一下;
2.男孩不會總感到難為情;
3.男孩會爬樹;
4.男孩敢騎馬;
5.男孩比女孩勇敢,不怕毛毛蟲;
6.男孩走路不扭扭捏捏;
7.男孩為自己身上的氣味而自豪;
8.男孩不需要別人指引方向;
9.男孩愛打抱不平;
10.男孩做事更快,不會拖拖拉拉等上"一百年";
11.男孩不會像女孩那樣愛哭泣。
事實上,女孩有女孩的好處,男孩有男孩的優點。
不管是做試驗還是搞調查,都不能因此而確定究竟是男孩好還是女孩好。
但是,由此,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就體現出來了,女孩更細心、講衛生、懂禮貌、會關心人;而男孩卻更豪爽、勇敢、膽大、具有冒險意識、講義氣。
國外一則古老的童謠說:小女孩是由什麼構成的?糖果、香料和一切美好的東西;小男孩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剪刀、蝸牛和寵物小狗的尾巴。
所以,有過教育男孩經驗的父母都知道,與女孩相比,男孩似乎更難教育。
尤其是在男孩們那些引以為豪的"特性"方面,父母往往需要付出比教育女孩更多的精力。
比如,具有冒險精神本是一種很好的品質,但男孩卻有一種沒有任何理由就要去冒險的傾向,而且這種情況開始得很早。
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小男孩,只要他能爬上去的地方,他就會從那裡跳下去;他喜歡玩火;他會把自己藏起來,讓全家人著急;他會把一切能吃不能吃的東西,統統都向嘴裡塞;他還會故意惹老師和同學生氣,並以此為樂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還會愛上一切富有冒險性的事物,如滑板、攀岩、滑翔、飆車等。
因此,有兒童心理學家說,任何一個男孩在小時候都或多或少地受過外傷,男孩沒受過傷而長大成人,只能是奇蹟。
曾有一位母親把自己帶大兩個兒子的經歷說成是"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弔膽中"。
第一部分第3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2)
他們每天都讓人不得安寧,他們喜歡爬到家具上,再從家具上跳到床上,因此家裡的床墊被他們跳出一個大洞;他們還喜歡到樓下的小花園裡去爬樹,甚至還學"蝙蝠俠"在樹與樹之間竄來竄去。
有一次,他們竟然從幾米高的樹上摔下來,結果把腿骨摔折了,在家休養了兩個月才能去上學。
事實上,大多數男孩都是這樣,喜歡爬上爬下,即使因此挨過好幾次摔、挨過好幾次打,他們還是會對這些冒險的行為樂此不疲;喜歡搞破壞,他會把所有的屋子都搞得亂糟糟卻還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喜歡打架和欺負別人,因此總需要父母為他收拾殘局,不是送他去醫院,就是送別人去醫院……因此,父母往往會對這些調皮的男孩束手無策。
也許正因如此,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早在2300多年前就這麼寫道:"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男孩、女孩同為小孩子,為什麼男孩會如此難管呢?
其實,主要原因在於男孩體內的荷爾蒙睪丸素,它是雄性特徵的體現。
從襁褓期開始,男孩的體內就有遠遠大於女孩的睪丸素分泌,他們更需要一些冒險的行為去釋放自己的能量。
兒科醫生也認為,睪丸素會使得男孩的行為不同於女孩。
另外,眾多兒童心理學專家也認為,男孩愛冒風險、專斷自負、鬥毆競爭、爭吵、自吹、喜歡出風頭等傾向與睪丸素的分泌直接相關。
因此,這正是男孩比女孩更不好教育的原因。
給父母的建議
了解了男孩與女孩的不同,父母們肯定會對自己的兒子有了全新的認識。
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裡,父母們應該怎樣對待兒子表現出的種種誇張而又怪異的行為呢?以下幾點方法值得父母們借鑑。
方法一: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
其實,父母們應該明白,愛動、好冒險是男孩的天性,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燃燒體內的睪丸素和促使大腦健康發展。
因此,當你的寶貝兒子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裡的小件電器時,爸爸媽媽請不要束縛他,而是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儘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的能力。
一位明智的媽媽是這樣對待兒子的冒險行為的:
6歲的虎子忽然對電很感興趣,有一天,他竟然拿著一根小鐵絲要去試接線板的插孔,看有沒有電。
當然,這個可怕的行為及時被媽媽發現了。
但是,聰明的媽媽並沒有勒令兒子馬上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孩子身邊,對他說:"寶貝,你在玩什麼好玩的東西?來,媽媽給你找個東西,比小鐵絲更好玩。
"說著,媽媽帶著孩子去另外一個房間找來了一隻測電筆。
孩子用測電筆去接觸接線板的插孔,測電筆的燈立刻亮了,而測電筆離開插孔時,燈又熄滅了。
看著這種奇怪的現象,孩子拍著手一邊跳一邊喊:"媽媽,真好玩,真好玩!"
這時,媽媽才認真地對兒子說:"兒子,你手裡拿的這個小玩具叫測電筆,它是用來檢測電線、接線板是否有電的。
實際上,它不是玩具,是人們用來防止觸電的工具。
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讓你用小鐵絲做這個遊戲嗎?"
孩子若有所思地搖搖頭。
"因為電是很可怕的,它會通過小鐵絲傳到人的身體上,會把人電得很痛,有時甚至會把人電死呢。
"
"那為什麼用測電筆去觸電人就不會死呢?"孩子歪著小腦袋問。
"兒子,你這個問題問得真棒,媽媽問你,電線的外皮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塑料呀。
"
"對呀,塑料能夠包住電,所以電線中的電才不會跑出來。
你看這個測電筆,手拿的這一端不就是塑料嗎?所以,它才不會使人觸電呀!"
孩子聽了媽媽詳細的解釋,很滿意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明白了,謝謝你。
"
也許,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家長的做法都是勒令孩子住手,然後給孩子講電的可怕性。
但這位家長卻沒有這樣做,這正是因為她了解男孩的心理。
成長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強,尤其是男孩又有很強的冒險心理,雖然這次他"試電"的行為沒有得逞,但他會在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再次進行他的冒險試驗,這樣的結果往往會更可怕。
而上面事例中的家長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通過親手做試驗了解了電的可怕性,這樣,孩子不但不會再做用鐵絲試電的事情,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對電錶現出謹慎。
方法二:正確對待男孩的固執
一個3歲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個高高的童話城堡。
他太小了,媽媽告訴他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遊戲。
但男孩好像沒聽見,還擺出了媽媽不讓他玩,他就不回家的架勢。
第一部分第4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3)
事實上,越是不現實的事情,男孩越想去嘗試,這正是他們體內的睪丸素在起作用。
從襁褓期開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樣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歡接受他人的幫助。
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卻不能夠很快地接受,他還是要堅持不斷地嘗試。
這時,家長就應該給他足夠的時間去調整心態。
事例中的媽媽是這樣做的:
媽媽看到孩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式,便陪孩子在城堡下面的椅子上坐著。
一會兒,一個7歲的小姑娘玩累了,來小男孩所坐的這個椅子上休息。
當小男孩的媽媽把小男孩也想去城堡上玩的想法告訴這個小姑娘時,這個小姑娘馬上對小男孩說:"不可以的,你太小,上面的遊戲有點危險,我小時候媽媽就沒讓我玩。
還有,上面幾乎都是我這樣大的孩子,他們不會跟你玩的。
"說完,小女孩又跑去玩了。
小男孩似乎相信了小姑娘的話,便主動要求媽媽帶他回家了。
在孩子接受自己不能去城堡玩這個事實的過程中,媽媽沒有說太多的話,而是藉助別的孩子的口,說出了她想說的話。
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更迅速地接受這個事實。
所以,當孩子固執地堅持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不妨藉助他的同伴的口,說出你想說的話。
方法三:教男孩學會自律
鄰居家的小妹妹剛走進房間,小剛就揮起手中的"金箍棒"打過去,雖然沒有把小妹妹打疼,但卻把她嚇了一跳,小剛因此哈哈大笑。
小妹妹走後,爸爸針對小剛的這種不禮貌行為,狠狠地教訓了他一番。
事實上,男孩都有很強的進攻性,他們的這種進攻心理,有時是因為好玩、有時則是因為憤怒。
不管是什麼原因,當孩子出現無理進攻的傾向時,家長都應該及時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
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看一些好的電視節目、給他們講一些好的故事,來告訴孩子什麼行為才是正確的。
另外,家長還可以把這些電視片、故事上升到價值觀、道德觀的高度,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從而讓孩子用這些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細節2
每個男孩都想成為"奧特曼"——男孩的英雄情結
家有男孩的家長們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兒子太愛管閒事,尤其愛打抱不平。
比如,他看到家裡的小狗在欺負小貓時,他會把小狗追得滿屋亂跑;當他遇到高年級的學生欺負小學生時,他總把拳頭攥得緊緊的,想跳出來為小學生討個公道。
有些家長會對男孩的這種行為很擔憂,孩子這樣愛管閒事,會得罪很多人。
而且有時他們的行為太莽撞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
事實上,家長們的這種擔憂是多餘的。
愛打抱不平是男孩一種本能的反應。
每個男孩都有英雄情結,他們總是同情弱小,希望正義永遠戰勝邪惡;他們常常幻想自己能夠身懷絕技,去與惡勢力作鬥爭,讓自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因此,當男孩們看到邪惡勢力占據上風時,或者看到有人恃強凌弱、以大欺少時,他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攥緊拳頭,為正義而打架。
能夠做英雄是最能夠讓男孩興奮的事情,但在現實生活中,男孩的英雄夢想往往很難實現。
即便如此,每個男孩的心中卻都有一個鮮明的英雄形象,這個英雄是偉大的、神聖的、沒有缺點的。
這個形象或許來自於現實生活,或許來自於他們最熱衷的漫畫、動畫片……
一位媽媽在日記里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情:
星期天,我帶兒子去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兒童商店買衣服,我問兒子:"你喜歡哪一件?"
兒子似乎對買衣服並不感興趣,他瞄了一眼貨架,很乾脆地說:"都不喜歡。
"
"這件不好嗎?你看,有一道藍邊,你不是最喜歡藍色嗎?還有一個可愛的卡通圖案呢。
"
"不好看。
"
"不好看嗎?那你看看其他的有沒有喜歡的?"
這時,兒子開始漫不經心地搜索其他貨架,突然,他眼前一亮,迅速上前扯出一件T恤說:"我喜歡這件,這件有奧特曼!"
我看了看那件T恤,果然有一個奧特曼圖像,但這件衣服的做工很粗糙,面料也不好,是典型的劣質廉價商品。
"這件不太好,咱們換一件吧?"我試圖勸說兒子,可是他一副執著的模樣,我只好給他買下。
回到家,兒子就迫不及待地換上新衣服,美滋滋地找小朋友玩去了。
"看,我的奧特曼!"兒子看見小朋友,馬上就說。
那小朋友立即挺胸回應:"我也有奧特曼!"果然,他的鞋上也繡了一個奧特曼的圖案。
從此,這件"奧特曼"衣服成了兒子的最愛,每次洗完澡後他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
其實,細心的家長都會發現,男孩們喜歡奧特曼簡直到了入迷的地步。
他們會讓家長給他們買奧特曼的圖書、奧特曼的VCD、奧特曼的模型;他們還常常模仿奧特曼的語言和動作;有時,他們還會發揚"奧特曼"精神,和馬路旁欺負小花狗的大狗作鬥爭……
第一部分第5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4)
那麼,"奧特曼"到底是什麼?"奧特曼"是日本產的系列多集科幻片中的人物,為了世界的愛與和平,英雄的奧特曼兄弟屢次同怪獸作戰,一次次在危難中拯救了地球和人類。
因此,對於男孩來說,奧特曼是他們心中的英雄。
男孩往往都渴望自己強大,渴望自己成為英雄,但在現實面前,他們馬上又意識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小狀態,他們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勵,希望自己勇敢並被承認。
當奧特曼依靠特異功能擊敗神秘而強大的敵人時,男孩們也在做著拯救世界的夢想。
對於男孩這種痴迷奧特曼的現象,很多家長都表現出擔憂,孩子會不會因此而不愛學習?會不會因此而有暴力傾向?其實,家長們的這些擔憂都是沒必要的。
奧特曼詮釋了正義、勇敢、仗義等積極向上的精神,圓了男孩們的英雄夢想。
再說,我們家長在這個年齡段的時候,不是也喜歡鐵臂阿童木和花仙子嗎?這些卡通形象曾經為熱愛幻想的我們營造了一個天真的世界,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奧特曼也一樣。
給父母的建議
對於男孩的英雄情結,父母首先要理解他們,不嘲笑他們的弱小無力,更不能責怪他們"惹是生非"。
其實,如果父母引導得當,男孩的這種英雄情結,不僅有利於他們男性氣質的培養,更能使他們儘快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
方法一:滿足男孩當英雄的心理
5歲的健健總愛打抱不平。
這天,爸爸把他從幼兒園接回家後,發現他的脖子上有幾道不太明顯的劃痕。
爸爸問他是怎麼弄的,他先是不說,後來在爸爸的慢慢引導下,他才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今天,他們班的一個"小霸王"亂揪一個女生的小辮子,還用彩筆在這個女生的衣服上亂畫。
當時正好老師不在,於是健健就控制不住自己愛打抱不平的情緒,走上去與"小霸王"較量,那幾道劃痕便是被那"小霸王"所賜。
聽了孩子的敘述之後,爸爸沒有責備他的打架行為,而是為孩子的行為拍手叫好:"好兒子,你是個打抱不平的小英雄,爸爸支持你的做法。
"
"可是,你和媽媽還有老師都說,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健健吃驚地而又有點不好意思地對爸爸說。
"你這是英雄行為,爸爸鼓勵你。
但是,打架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跟那位欺負人的小朋友講道理呀,也可以動員別的小朋友一塊跟他講道理呀。
如果大家都反對他,他就不敢再欺負別的小朋友了。
你說對嗎?"
健健很認同地使勁點了點頭。
當孩子因為打抱不平與別人打架時,做家長的不要先忙著批評孩子的打架行為,要先表揚孩子的英勇行為,肯定孩子的打抱不平是正確的,滿足孩子的英雄心理。
然後再幫孩子分析,除了打架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弱小者脫離困境。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尤其是媽媽,也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讓孩子幫忙扔垃圾、幫媽媽拎一些輕便的購物袋……這不僅能夠滿足孩子的英雄心理,而且很利於孩子男子漢氣質的培養。
方法二:讓男孩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現實生活中,英雄不一定要像奧特曼那樣去拯救世界、捍衛和平、從起火的房子裡救出小孩,或者把搶錢的強盜趕跑。
因此,家長必須讓那些渴望做英雄的男孩們明白:英雄應該具備什麼品質。
振振的家長從小就教育他,真正的英雄不是打架打出來的,而是用自己正義和英勇的行為表現出來的,而振振也常用這個標準來約束自己。
放學了,振振和好朋友偉偉一起回家。
剛走出校門不久,就看到一幫孩子在打架。
"我們也去看看吧。
"偉偉建議。
"不。
"振振搖頭說,"打架是不好的行為,我們還是回家吧。
"
"你真是膽小鬼。
"偉偉嘲笑他。
旁邊的孩子也跟著起鬨,可是振振並沒有當回事。
過了幾天,孩子們去小河邊玩耍,一不小心,偉偉掉進了水裡。
"救命!"偉偉不會游泳,他慌了神,拚命地在水裡掙扎。
孩子們嚇壞了,大家有的跟著喊"救命",有的躲得遠遠的,沒有一點主意,就是會游泳的孩子也不敢下水幫助偉偉。
眼看偉偉一點點下沉,形勢萬分危急。
就在這時,振振看到了這一幕,他毫不遲疑地跳進河裡,在關鍵時刻把偉偉拉上了岸。
孩子們再也不嘲笑振振是"膽小鬼"了,他也因此而成為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小英雄。
事實上,男子漢的權威就是這樣樹立起來的。
也許有的孩子打架確實很厲害,很多孩子都怕他,但很少有孩子會認為他是英雄。
而像故事中的振振一樣,愛打抱不平、英勇仗義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第一部分第6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5)
但是,家長們還應給孩子講解一些保護自己的知識,讓孩子明白,英雄並不是靠自己的蠻力一味蠻幹,而是要運用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巧妙地讓弱小者脫離困境。
如遇到有人落水的情況,如果自己不會游泳也不要害怕,更不要慌,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去附近找大人。
另外,父母還要告訴這些小英雄,當英雄是光榮的,但卻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實力而一味地去做英雄。
如故事中的振振如果不會游泳,他再跳下水去救落水者,只能使情況越來越糟。
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訴你的男孩,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才可以去做英雄。
同時,父母還要給孩子講一些在英勇行為中,保護自己的方法。
方法三:利用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改正孩子的缺點
在男孩心目中,英雄是偉大的、神聖的,因此,很多男孩都以心目中的英雄為榜樣。
所以,很多明智的父母抓住了孩子的這一心理,輕易地讓孩子改正了缺點。
男孩睿睿很聽話,但就是有個不好的習慣——喜歡賴床。
每天早晨,無論媽媽怎麼叫,他都裝作聽不見。
後來,媽媽想到了一個對付兒子這種壞毛病的好辦法。
原來,睿睿很喜歡奧特曼,並把奧特曼作為自己的偶像。
因此,媽媽抓住了他的這種心理,每天當睿睿該起床的時候,媽媽就對他喊:"奧特曼,怪獸來了……"睿睿一下就來了精神,眯著眼睛在被窩裡笑,過一會兒,便會大聲回應媽媽:"我是奧特曼,你是怪獸,嗨……"便從床上爬起。
其實,每個男孩身上都會有很多缺點,如挑食、不講衛生、不懂禮貌等。
父母如果藉助英雄的形象、英雄的口氣去教育他們,不僅能讓孩子改正缺點,而且可以讓他們向更高的要求發展。
細節3
誰是頭?——每個男孩都會有的競爭心理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女孩與男孩的關心點決然不同。
剛剛認識了一群新朋友,女孩最想知道的是:我能與哪個小夥伴成為親密的知心朋友;而男孩迫切需要知道的卻是:誰是這群孩子的頭?
剛剛到了一個新的班級,女孩最關心的是:這些陌生的同學不會欺負我吧;而男孩更關心的是:誰是班主任?誰是班長?……
美國的艾里姆夫婦在名為《養育兒子》的暢銷書中也曾提到:"走進男孩的世界,我們會發現,在任何場合,男孩最關心的事情都是:誰是頭?"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只能說,這是由於男孩強烈的競爭心理造成的。
事實上,從媽媽受孕那一刻起,"Y"染色體已經決定了這個小嬰兒體內有遠遠大於女嬰的睪丸素,在媽媽的肚子裡,這些睪丸素便賦予了男孩不同於女孩的天性——冒險、爭吵、自吹、爭鬥等。
因此,強烈的競爭慾望是每個男孩的天性。
那,"誰是頭"與男孩的這種競爭天性又有什麼關係呢?
行為心理學家認為,每個男人都有當頭的慾望,每到一個新的領域,男人之所以關心"誰是頭",是因為他想知道這個新領域的規則是什麼,當"頭"有什麼具體的條件,然後與自己已有的條件對比,確定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與現在的"頭"去競爭。
因此,對於成年男人來講,這種天生的特性會演化成不斷進取的力量。
但對於男孩來說,卻並非如此。
如果沒有正確的教育,缺乏正確的引導,男孩不斷進取的天性或者會消失,或者會促使孩子走向相反的方向。
生活中,也許我們對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
男孩沒有好好學習,但又想考個好成績,於是他"買通"了坐在他旁邊的同學,讓他把寫上答案的小紙條給自己傳過來。
男孩競選班長失敗了,於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找了幾個"哥們兒"把他的競爭對手狠狠"扁"了一通。
……
其實,這些男孩就把競爭心理用"偏"了,而現實中,這種用"偏"、沒用在"正道"上的現象絕對不在少數。
那責任怪誰呢?答案是:責任在家長。
如果家長告訴男孩,有競爭心理是對的,但一定要正當競爭,長大後,孩子就會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相反,如果家長鼓勵孩子的不正當競爭,孩子就會延著"彎路"成長——現在他就考試作弊、拉幫結夥,長大以後,他可能還會做出更離譜、更可怕的事情來。
競爭是男人的天性,一位研究行為哲學的專家曾說:"一場比賽結束後,你看到一個被打敗的男人在真誠地向對手祝賀,其實在這背後,這個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敗。
"
所以,家長們不用擔心男孩這種過強的競爭心理,性別賦予他們巨大的能量,這是男孩的優勢所在。
因此,當你試圖想通過你的"高招",對男孩進行重新"編程"時,你不如這樣做:告訴你的男孩要遵守競爭的規則——公平、公正、正當,然後就放手讓他去爭吧,這樣將更有利於這個小男子漢的成長!
第一部分第7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6)
給父母的建議
當你的男孩"競爭的苗頭"開始向外冒時,爸爸媽媽不要著急,更不用慌張。
如果你巧妙地利用這個小傢伙的這種心理,你會驚奇地發現:教育男孩,原來就這麼簡單!
方法一:讓你的男孩當"頭"
在丁丁家有一個習慣,每到周末,小男子漢丁丁就成了家庭的"監督員"。
但是這個監督員與一般的監督員不同,丁丁不監督人們的壞行為,而是監督、搜集爸爸媽媽的好習慣。
又是一個星期天,丁丁的監督工作開始了,他滿屋轉悠,搜尋著爸爸媽媽的好習慣。
媽媽在做飯,丁丁像個小尾巴似的跟在後面,一會兒擇菜,一會兒幫媽媽收垃圾,忙得不亦樂乎。
媽媽要炒菜了,廚房裡油煙太大,於是媽媽對丁丁說:"丁丁,廚房裡油煙太大,去客廳里尋找爸爸的好習慣吧!"
丁丁又來到客廳里,爸爸正在看電視,他拿起一根煙,剛想打著火機,看到丁丁過來了,便把煙放到了煙盒裡。
……
晚飯後收拾好廚房,媽媽爸爸剛坐到沙發上,丁丁就過來了,很嚴肅地說:"爸爸,媽媽,我發現你們的好習慣了。
"
媽媽放下遙控器說:"是嗎?說說看。
"
"媽媽很勇敢,不怕油煙;爸爸很乖,今天沒有吸菸。
"說完,丁丁又想了想說,"你們倆還有兩個共同的好習慣,一是不咬手指甲;二是吃飯不溜達!"
爸爸媽媽聽完後都開心地笑了。
每個男孩都有當"頭"的慾望,而且一旦他們當了"頭",就會全心全力地把工作做好。
我們不得不佩服丁丁家長的聰明和用心良苦。
說他們聰明,是因為他們很準確地把握了男孩的這一心理,並巧妙地把它運用在了教育兒子的實際中;而說他們用心良苦則在於,他們沒讓孩子監督自己的缺點,而讓孩子從小就仔細觀察自己的言行,進而讓他早早便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在生活中,父母滿足男孩當頭的慾望,更能促使這個小男子漢成長。
比如,找一周的時間,讓孩子"當家",之後他肯定能體會到"柴米油鹽貴";讓孩子當監督員,負責糾正全家人的壞習慣,他自己的壞習慣肯定很容易改正。
另外,家長還可以用語言滿足孩子當頭的慾望,如常常問兒子"小監督員,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嗎?""小監督員,你對這個事情怎麼看,你有什麼意見?"……雖然有時孩子的意見未必合理,你也不一定採納,但是你會發現,因為這幾句話,兒子往往會高興上一天,他對生活的積極性也會陡然升高。
方法二:讚賞男孩正當的競爭心理
也許你的兒子現在還很小,但是,他卻經常會對你講起他的目標、他想贏過誰以及他所取得的成績。
這時,你千萬不能胡亂搪塞他,因為孩子在這一方面的感覺是很敏銳的;另外,萬萬不可打擊孩子,因為這樣做會使你的男孩很受傷。
"爸爸,告訴你個好消息,我這次考試終於超過小明,前進了三名。
"快樂無比的小男孩興奮地對爸爸說。
"那現在你在班上排名多少呀?"爸爸著急地問。
"十五名。
"兒子感覺到了不妙,小聲地說。
"你看,一問你班級的排名,你的聲音就小了吧。
前進三名有什麼了不起的,至於這麼高興嗎?快去做作業,爭取下次考第一。
"爸爸不耐煩地對兒子說。
兒子不再說話,蔫蔫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男孩普遍有強烈的競爭心理,當他們真正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時,他們便會產生一種成就感。
而對於男孩來說,成就感是促進他們充分發展潛能的重要動力之一。
如果男孩的這種慾望被家長忽略,沒有得到家長的認同,或者家長不但沒有認同,反而從某一角度打擊他們,這時,男孩就會缺乏前進的動力,他們的潛能就很難再被激發,甚至他們的人格也會因此受到傷害。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兒子一樣,雖然已經超過了自己心中的那個目標,但爸爸卻拿班級排名來刺激他,使他的成就感得不到滿足。
因此,下次考試後,這位爸爸肯定會失望,因為一個成就感得不到認同的男孩,很難再繼續去努力。
所以,告誡天下的父母,請傾聽男孩的心聲吧,尊重並認同他的成就感。
男孩需要你幫他建立起關於成就、勝利、贏、競爭等詞彙的健康概念。
方法三:巧用男孩的競爭心理
王猛的房間總是亂糟糟的。
媽媽建議他收拾一下,他說:"我不喜歡收拾屋子。
"
"可是你不認為你的房間太亂了嗎?"
"那有什麼關係。
"王猛答道,"我覺得這樣很好。
"
過了一會兒,媽媽想出了一個妙招:"這樣好不好,我們來一場比賽怎麼樣?我來打掃廚房,你打掃自己的房間,我敢肯定,我一定是幹得又快又好的那一個。
"
第一部分第8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7)
"我才不信呢,我一定幹得比你好。
"小男子漢被激"怒"了,說著便馬上行動起來。
有時,兒子不聽話,做父母的不妨"激"他一下。
小男子漢往往最受不了別人"激"他,只要父母認識到這一點,並時刻開動腦筋,這些小男子漢就會乖乖地去做你想讓他們去做的事情。
但是,父母們也應注意,不可過多、過分地去"激"他們。
不然,這些不諳世事的孩子認同了你的觀點,真的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們便會"破罐破摔",不再去努力。
細節4
男兒有淚也要彈——男孩的情緒表達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這樣教育他們的兒子:"哭什麼哭,女孩才總是哭哭啼啼的呢!""有什麼好哭的,像個女孩子一樣!"……
在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男孩有時是很可憐的。
因為是男孩,他們被剝奪了哭泣的權力;因為是男孩,他們必須堅強;因為是男孩,他們的情緒往往被家長忽視……所以有人說,做男人是可悲的,即使在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要承擔比女孩大得多的壓力。
事實也的確如此,對於男孩來說,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的情緒常常會發泄不出來。
情緒不能正常發泄時,人便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有兒童心理學家說:"在孩提時代,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抑鬱。
"
大多數的家長也許會懷疑這個觀點,他們甚至會反駁這個觀點,我的男孩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
但是,你是否注意到男孩的異常行為了呢?
一位研究兒童行為學的專家表示:如果一個5歲的男孩感到心情抑鬱,他會顯出懶散嗜睡的症狀。
他可能會在早晨不想起床,他可能在屋裡悶悶不樂地走來走去,他可能會對原先使他興奮的東西不感興趣。
還有一種特別重要的症狀就是,他會公開表示出憤怒、敵意,他可能會突然對周圍的人和東西痛斥、猛擊。
如此說來,男孩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
他們表面看起來大大咧咧,其實他們的內心也有很多秘密;他們表面看起來堅強,其實他們的內心很容易受傷;在別人看來,用手擊牆是一種很傻的行為,但他們卻認為這是最爽的一種發泄方式。
很遺憾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家長往往會忽略男孩的情緒。
12歲的石磊沒有上初中就輟學了。
他非常自卑,害怕見陌生人,脾氣古怪、暴躁,動不動就大發脾氣,並常常以自殺威脅家長。
正處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齡,石磊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原來,石磊曾經是一個性格開朗、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
在他上五年級時,班級評選班幹部,他滿心歡喜地以為能當選,結果老師沒選他,反而選了比他差的同學。
這件事對他打擊特別大,他放學回家後一句話都沒說,直接躲到了屋裡。
第二天,他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並且反反覆復說了好幾遍。
但當時爸爸媽媽由於工作忙,誰也沒在意孩子情緒的變化。
從這以後,石磊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沉默寡言,對所有的事都提不起興趣,不愛上學,也不喜歡參加班級和課外活動,甚至在街上看見同學和老師他都會立刻繞著走。
然而,石磊的這種異常行為還是沒有引起父母的注意……最後,等父母發現孩子的變化時,他已經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是的,有時候男孩就是這麼脆弱。
他們也會迷路,而且他們不像女孩,發現自己錯了便會馬上回頭,他們有一股一路走下去就是不回頭的"倔勁兒"。
因此,他們有時更需要家長的關注,需要家長在適當的時候為他們確定航標、指引方向。
我們有理由相信,石磊本來可以成長為一個可愛的少年,他只是在一個人生的岔路口迷了路。
但是,由於家長的疏忽,卻造成了他性格轉變。
與女孩相比,男孩不善言辭,不願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更容易暴躁、發火……但正因如此,男孩才更需要父母的關注,尤其是在他情緒變化的時候。
給父母的建議
很多家長都會以"家有男孩"而自豪,因為男孩膽大、好勝、勇敢、堅強,是家裡的小小男子漢。
但家長也應注意到,一旦男子漢脆弱起來,由於他情緒表達方式的特殊性,他更需要你的幫忙。
方法一:傾聽男孩內心的心聲
男孩軒軒一放學就撅著嘴對媽媽說:"媽媽,我恨老師。
"
媽媽看著兒子咬牙切齒的樣子,趕忙放下手中的家務,安慰兒子:"告訴媽媽,老師怎麼惹你生氣了?"
"老師讓我讀課文,有一個多音字,我沒注意讀錯了,老師當眾指出了我的錯誤,同學們都笑我。
男子漢被全班同學笑,我多沒面子呀。
"軒軒故意挺挺胸,做出一副男子漢的樣子。
媽媽剛想好好勸慰一下兒子,這時電話鈴聲響起了,軒軒馬上就恢復了以前的頑皮狀態,裝作很成熟的樣子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去赴一個約會,晚飯前準時回來。
"說著就向門外走。
但剛走到門口,軒軒又跑了回來,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媽媽,謝謝你聽我說話,我沒事的。
"說完便跑出了門外。
第一部分第9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8)
男孩也會遇到困難、男孩也有情緒失落的時候、男孩也會傷心,在這些情況下,他們需要發泄自己的情緒,因此他們大多需要一個傾聽者。
而對於還沒有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家長往往是他們最好的傾訴對象。
男孩往往都是這樣,不開心的事情憋在心裡,就會憋出更嚴重的事情來。
然而,如果他們能夠順利地把這件事情說出來,他們會馬上把那些不高興的事情忘記,如事例中的小男孩軒軒,也許他和小夥伴約會回來之後,就已經把挨老師批評這件事情忘記了。
因此,做家長的應及時發現男孩情緒的變化,當你感覺孩子的情緒有異樣時,就應該採取措施引導孩子把心事說出來。
另外,家長也應注意,如果男孩的訴說內容有偏激的傾向,切記不要在當時就指出孩子的錯誤,這樣會讓他感到更加無助,或是加重他的反叛心理。
家長可以等孩子平靜後,在孩子很高興的情況下,再幫孩子分析他的錯誤觀點,並幫他提出改正的建議。
方法二:體諒男孩的特殊表達方式
男孩對家長、老師不滿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時,就會大聲喊叫、發脾氣,甚至砸東西。
這時,如果家長訓斥他,孩子發怒的勁頭往往會越來越大。
事實上,由於體內睪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憤怒,更需要發泄。
而男孩不會像女孩一樣,能用語言表達出"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他們往往更願意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因此,摔東西對男孩來說是很正常的行為,他們高興時、憤怒時,都會用周圍的東西來發泄自己的情緒,而且男孩在非常高興的時候偶爾也會出現這種行為。
這是小男子漢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這些異常行為都是他們體內的睪丸素在"搗鬼"。
男孩在2~5歲這一階段,易怒的特徵會越來越明顯。
這時,家長不可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進行強行壓制,否則很可能會破壞孩子一生的性格。
一次,明明的數學成績沒有及格,回家之後,他就把自己關在屋裡,用拳頭狠狠地擊牆,他的手為此也受了傷。
後來,爸爸給他做了一個沙袋,於是以後明明在不高興的時候,就會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出色的拳擊手,用沙袋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明明爸爸的做法真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給兒子一個沙袋,既能防止他受傷,又能使他的不良情緒順利發泄出來。
當然,條件不允許的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沙發墊、枕頭等,讓他捶打發泄情緒。
但是,僅僅讓孩子發泄情緒並不是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當孩子的情緒稍微穩定後,家長應告訴他,什麼才是更好的表達方式;並告訴你的小男子漢,他有能力、有責任也有時間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方法三:允許你的小男子漢哭泣
哭,對於男孩來講是非常正常的行為。
男孩比女孩哭的少,是因為男孩不願意,或者說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比如,媽媽病了,女孩會用自己溫柔的語言來撫慰媽媽,而男孩卻寧願給媽媽倒杯水或拿個藥片。
但是,當男孩哭的時候,往往也是他情感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
這時,家長錯誤的做法就是呵斥孩子:"你哭什麼哭,哪裡還像個男子漢?完全是個小姑娘!"
其實,與女孩相比,男孩的目的性很強。
他向家長哭訴,並不是像女孩一樣,只是想獲得安慰,他更傾向於尋找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當你的小男子漢哭泣的時候,恰恰是他最需要你幫助的時候。
細節5
停不下來的"問題男孩"——男孩的精力
男孩好像總是那麼精力充沛、一刻都不想停下來:上房揭瓦、下河摸魚、爬樹、滿院子追逐、欺負女生、與小夥伴打架……因此,有些家長經常不由自主地嘆氣:養個男孩真麻煩,他好像時時刻刻都在給你惹事。
事實也正是如此。
一位兒童專家曾對4000多名男性小學生進行統計,其中在學校被稱為"問題男孩"的竟然占到70%以上。
其中除了學習問題之外,更多的就是行為個性給他們帶來的麻煩。
也就是說,這些"問題男孩"的家長將時刻面臨著這些事情:被老師"請"到學校、和孩子一塊接受老師的"教育"、為孩子的某些行為向老師道歉……在多數情況下,被"請"去學校的家長都會感到羞恥,回到家後他們便會對這些"問題男孩"大上"教育課",或是直接用拳頭與孩子說話。
然而,卻很少有家長從源頭上分析,我的男孩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他總是出現"問題"?為什麼他的精力總也用不完?
其實,我們並不能完全責備這些精力充沛的男孩,他們總是出現"問題"是有原因的。
由於體內大量睪丸素的存在,男孩每天需要更多的課外活動。
但是,老師們為了防止孩子們發生意外,往往採取限制學生行動的做法,校外活動自不必說,甚至在學校操場的活動對男孩來說也是一種奢侈。
第一部分第10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9)
那麼,男孩過剩的精力用來幹什麼了呢?用家長的話說便是"做小動作、與老師頂嘴、欺負女生、為一點小事就打架……"也正因如此,很多男孩都被貼上了"不聽話"的標籤。
一個上三年級的小男孩在日記本里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情:
今天,我們班投票選舉中隊長,我勝券在握,因為我能感覺到,大多數同學在寫選票時都在沖我微笑,這足以證明我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老師把所有的選票都看了一遍後,並沒有唱票,而是直接宣布選舉結果,而中隊長恰恰是老師喜歡的一個女生。
我聽後非常生氣,要求老師唱票,但老師反而對我說:"老師有權決定誰來做班幹部。
"後來,老師還跟我講了不選我的原因:"你上課不遵守紀律,頻繁提問,甚至離開座位跟老師爭論,這麼不聽話的學生怎麼能當中隊長呢?"
我很不認同老師的這種說法,因此,與老師大吵了一架……
老師一般都會認為男孩淘氣、不聽話,有時甚至連家長也這樣認為,因此家長和老師一致用他們的標準來約束孩子的行為,讓他們聽話。
然而,家長們卻不知道,孩子們在背地裡都稱那些"特別聽話"的小男孩為"小姑娘"。
家長們可以認真想一想,如果一個小男孩因為過分聽你的話,而天天被他的小夥伴歧視、被他的小夥伴稱為"小姑娘",這對孩子的成長將會多麼不利。
愛玩、頑皮、淘氣本是男孩的天性,學校不能給男孩提供釋放精力的機會,如果在家裡,家長再要求他"停下來"、"安靜"、"學習去"……那男孩與女孩的區別又是什麼呢?換言之,如果男孩的行為表現同女孩一致,那性別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曾很形象地表達了男孩的困惑:"現在,家庭和學校教育都存在一個這樣的問題,給男孩、女孩穿一樣的鞋,卻期望他們走出不同的路,這是完全不現實的。
"
因此,當老師再度把你"請"到學校時,家長也應該捫心自問:你的男孩的精力得到釋放了嗎?如果學校沒有給男孩提供這樣的機會,你又是怎麼做的呢?是對男孩表示理解和支持了,還是刻意忽略,再度讓男孩把寶貴的課餘時間用到學書法、練鋼琴上去了呢?
給父母的建議
如果你的男孩是老師口中的"問題男孩",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發怒,更不能對孩子拳腳相加,這樣只會使你的男孩問題越來越多。
其實,只要家長引導有方,"問題男孩"也會成為讓你欣賞的男子漢。
方法一:淡看男孩的淘氣行為
男孩的淘氣行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現,一旦好奇心得到滿足,他就會對這種行為失去興趣,他的這種淘氣行為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
但是,如果父母一定要管束他,他的好奇心不僅不會消失,相反還會越來越強烈。
結果,他的淘氣行為就會在父母的管束下越來越變本加厲。
小君突然對玩水很感興趣,媽媽讓他洗手,他卻用手堵住水龍頭的出水口,讓流出的水濺得到處都是;小區的保潔人員正在給草坪澆水,他卻時不時地跑去搗亂;越是下雨天,媽媽越怕他感冒,他越是往外面跑,並且在雨中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媽媽想了個辦法,下雨時,不再控制小君這個愛玩水的"小猴子",而是為他準備好小雨衣、小雨鞋,讓他去水中玩個痛快。
沒想到,讓他玩過幾次之後,他竟然就對玩水失去了興趣。
當男孩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後,他們的興趣點自然就會轉移到別的地方。
相反,如果小君的媽媽想方設法對他的好奇心圍追堵截,小君這種愛玩水的情況就會延續更長的時間。
方法二:讓男孩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齊齊是個精力充沛的孩子,他總是能玩出很多花樣,把小女生的芭比娃娃偷出來當武器、玩海盜遊戲、跟小朋友搶積木、拆家裡的鬧鐘……他的頑皮讓爸爸媽媽傷透了腦筋,這不,因為聽到同學說了一句他的壞話,他竟把人家剛買的文具盒故意弄壞了。
把人家剛買的文具盒弄壞,當然要賠人家一個新的。
但是,齊齊只是個二年級的小孩子,他怎麼會有錢呢?對於這件事情,在徵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齊齊的父母是這樣處理的:先幫孩子把文具盒買了還給人家,但買文具盒的錢要一點點地從齊齊的零用錢里扣回來。
雖然男孩有調皮、愛玩、愛搗亂等特性,家長也不能對孩子一味地遷就。
當男孩闖禍後,如果父母每次都為他承擔責任、為他解決問題,男孩就會沒有一點內疚感,會把父母為他所做的這一切當作理所應當的事情。
而且,一旦父母沒有把事情幫他處理好,或者沒有能力再為孩子處理,這時,孩子就會埋怨家長,甚至會憎恨家長。
第一部分第11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10)
對待孩子闖禍後應該承擔的責任,家長們要切記,為了讓你的男孩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你一定要從小給孩子灌輸"自己闖的禍,自己負責"這一原則,並把它認真執行起來。
方法三:讓你的小男子漢去嘗試
男孩愛冒險的特性經常讓家長們做噩夢。
家長們常常在思考,用什麼
方法可以永遠讓孩子繫上安全帶,保證他們的安全呢?
暑假裡,超市裡的自行車正好特價,爸爸便給兒子小強買了一輛。
沒想到,自行車剛搬回家,這小傢伙便急著要去學,爸爸怕他年齡太小,掌握不好自行車,就以天氣太熱為理由拒絕了他。
男孩表面上聽了爸爸的話,但等到中午,爸媽都在午休時,他便偷偷地自己下樓,把自行車從車庫裡推出來,在烈日下開始練習騎自行車。
由於怕把自己摔得太痛,這個聰明的男孩在剛剛修剪後的草坪上練習騎車。
就這樣,在不停的練習下,小強終於能夠"騎"著(屁股並沒有坐在車座上)自行車緩緩前進了。
正在小強欣喜時,忽然迎面有一棵小樹,還沒學會拐彎的小強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由於行駛速度很緩慢,自行車只是慢慢向下倒去,聰明的小強也順勢把自行車一扔,自己跳下了車。
儘管差點摔倒,但他仍然自言自語地嚷了起來:"真刺激,還想再來一次!"
但由於天氣太熱了,小強只好上了樓。
剛剛進門,爸媽都在客廳里等他,小強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這時,爸爸笑著對他說:"沒摔著吧?我和你媽媽看了一中午自行車特技表演,我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
好了,你沒事就好,快去洗澡吧!"
小強張著大嘴,驚訝地看著爸爸說:"爸爸,你不怪我嗎?"
"爸爸小時候也這樣,別人越不想讓我去做的事情,我越想去做,並且不喜歡別人的幫助。
我知道,如果我強迫你不去學自行車,你會吃不香、睡不著的。
"爸爸很平靜地說。
正如小強爸爸所說的那樣,男孩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
即使有時在家長的威脅下沒有去做,但在家長不注意的時候,他們仍然會偷偷去做。
所以,父母保證男孩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你的控制範圍內,大膽讓男孩去嘗試。
細節6
"小小破壞大王"——男孩的探索心理
"你說這孩子奇怪不奇怪,他竟然問我月亮是誰生的,你說這問題讓我怎麼回答?我要回答他一個問題吧,他還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沒完沒了,真是個麻煩的-小問號。
"
"我家兒子純粹是個-破壞大王-,剛給他買了個電動小汽車,可沒兩天卻被他拆成一堆零件;他還會把小鬧鐘、收音機大卸八塊;有一次,他竟然把鏡子打破了,事後還努力地用膠水粘,想-破鏡重圓-……"
……
以上是家長們說起自家的男孩時,經常會說到的一些話。
是的,每家的小男孩都不"老實",他們總會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感興趣,喜歡尋根問底;他們總會改造自己的玩具,把它們改造成具有特殊功能的"超能玩具";他們還喜歡拆開收音機,看是誰躲在這小匣子裡說話、唱歌……其實,這些都是男孩探索心理的表現。
與女孩相比,男孩的好奇心更為強烈一些。
同樣是玩變形金剛,女孩可能會給玩具安排一個動人的故事,而男孩卻可能把它拆得七零八落。
因為男孩希望知道這個玩具更多的用途,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而且,他們還希望自己能找到多種有創意的玩法。
如果他們對這個問題沒有搞清楚,就會理所應當地把玩具拆開來看個究竟。
這看似破壞的舉動,其實顯示著男孩的某種獨特能力——曾經有調查表明,在拼圖和組裝其他三維物體方面,男孩的速度比女孩快2倍,犯的錯誤比女孩少一半。
另外,這還與男孩某些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關。
男孩的發育,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比女孩要慢一些,而且在形成責任感、義務感等心理品質方面表現得較差。
所以,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較差,當他強烈想知道"小鬧鐘是如何工作的"時,雖然他也知道父母會反對他的這種做法,但在強烈的好奇心和並不是很強大的責任感的稍微"鬥爭"下,他就會很輕易地選擇滿足好奇心——把小鬧鐘拆開看個究竟。
此外男孩往往有一定的"破壞性",但有時,他的"破壞性"並不是純粹的破壞。
他會將一個小女生好不容易搭造的積木"宮殿"一舉摧毀,但是爾後他又會蓋起一座造型獨特的"建築"來補償那位女孩;他把爸爸的鬧鐘拆得一塌糊塗,然而不一會兒,他卻又奇蹟般地把它重新裝好,還修好了其中的小毛病……因此,家長們應該意識到,在男孩這些破壞力的背後,往往會隱藏著呼之欲出的天賦。
因此,用強制方法壓制男孩的"破壞性"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第一部分第12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11)
那麼,家長應如何對待男孩的"破壞性"呢?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表示,男孩的"破壞性"有些是因好奇而破壞,也有一些是故意破壞。
因此,家長要因孩子的"破壞"動機對他們區別對待。
對於男孩的探索精神,家長應先給予肯定,然後也要教育孩子要愛惜物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但是,有些孩子拆毀、摔砸物品,純屬破壞行為,如砸椅子、故意摔碗等。
對此,家長切不可姑息,要在弄明白孩子破壞物品的原因後,讓他們自己承擔這種行為所引起的後果,如用自己的零用錢修理、購買新物品等。
給父母的建議
家裡的男孩是"破壞大王",喜歡刨根到底地問問題、喜歡拆東西、喜歡搞破壞行動……做家長的不要著急。
一般來說,如果父母能夠把孩子的這種帶有探索性的"破壞行為"引向正路,任何一個男孩長大後,都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方法一:尊重男孩的"破壞能力"
漫畫家蔡智忠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趁父親不在,溜進書房玩耍。
看到桌子上瓶瓶罐罐里的墨汁,蔡智忠玩興大起。
他拿毛筆沾滿紅墨汁,東尋西找"作畫"的地方。
最後,他選擇了客廳通往書房的牆壁作為畫板。
片刻之間,一個個小圈圈組成的小人躍然牆上。
父親回來後看到了蔡智忠的大作,不由得火冒三丈。
他追著兒子,看樣子要大打出手。
然而,父親後來並沒有這麼做,他只是罵了蔡智忠兩句,然後居然給他買了一塊小黑板和一些畫筆。
蔡智忠喜出望外,從此,這塊小黑板成了他藝術想像力自由馳騁的天地。
如果蔡智忠的父親沒有給兒子買小黑板和粉筆,而是給他一頓打罵,那也許一位天才的藝術家就會因此而夭折。
因此,每一位家長都要正確地對待男孩的"破壞能力",千萬不能讓天才消失在自己的棍棒下。
男孩往往都會這樣,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聽你的話,從而用正確的方法、手段去探索事物。
因此,對待男孩的"破壞性",家長應客觀地分析其動機,在尊重、鼓勵其探索能力的前提下,把孩子的"破壞性"引向正途。
方法二:發現並挖掘男孩"破壞性"背後的天賦
男孩的"破壞性"背後隱藏著很多天賦:探索能力、創造才能、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因此,做父母的千萬不可小瞧孩子的"破壞行為",如果家長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一定會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特殊的才能。
男子漢小波從小不喜歡汽車、手槍等男孩標誌性的玩具,而單單對玩積木著迷。
他會把別的同學蓋的"大樓"推倒,而後再幫人家設計一座"宮殿";他會把爸爸的小皮箱挖個洞,給他的小白兔當臥室……
針對兒子的這種破壞行為,小波爸爸沒有過分地批評孩子,而是一點點地把孩子的愛好引向了正路,比如,經常有意識地帶兒子去參觀各種風格的建築;給他買圖片書;跟他一起做搭積木遊戲,並比賽看誰搭得又快又別具風格……這些正是小波所喜歡的,在爸爸的支持和引導下,小波漸漸地對那些"小房子"著了迷。
從此,研究"小房子"便成了他的業餘愛好。
更讓爸爸欣喜的是:在一次兒童比賽中,小波自己設計的建築竟然獲得了特等獎。
並且,由此開始,小波有了自己的理想,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名出色的建築師。
父母僅僅不打擊孩子的"破壞"行為還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畢竟還小,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才能和天賦。
再加上男孩的自控能力比較差,遇到一點困難,便會打"退堂鼓",如把小鬧鐘拆開了,但裝了一會兒沒有裝上便不管了。
因此,家長們要採取積極的手段,把孩子"破壞性"背後的天賦引導出來。
細節7
男孩的"痛"——不如女生的學習成績
提到男孩的學習成績,很多家有男孩的家長都深有體會,他們往往十分坦然地說:"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男孩的學習成績都會比女孩差,但沒有關係,大約到了高中,男孩的成績便會突飛猛進地追趕上來。
真的是這樣嗎?
的確,這些家長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卻並不完全。
現在,很多國家的心理學專家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麼男孩的學習成績不如女孩?針對這一問題,美國學者的最新研究表明,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孩對於有時限的任務和定時考試更加擅長,而男孩恰恰對這些很反感。
美國某大學的一位教授對8000名2~90歲美國人進行了研究。
研究發現,任何年齡組的男女智商差別都很小,但在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女性的表現更優秀,特別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
科學家由此得出結論:很多課堂活動,包括考試,都直接或間接與把握速度有關——女性在這方面表現更好,因此這也決定了小女孩的成績往往要比小男孩要好一些。
第一部分第13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12)
美國的學生如此,中國的孩子也是這樣。
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決定了男孩的成績要差一些。
1.男孩與女孩的大腦存在一定的差異。
與女孩的大腦相比較,男孩的大腦更多地依賴於空間機械刺激,他們天生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
但是,現在的教育方式卻以語言刺激為主,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男孩上課時便會產生厭煩心理,從而出現了上課走神和"如坐針氈"的現象。
這也是男孩學習成績普遍不好的主要原因。
2.現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成長。
事實上,從一上學起,男孩的讀寫能力發展就比女孩晚兩年,可老師和家長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時間內以同樣的方法學習同樣的知識。
比如,上課時,老師要求男孩和女孩都必須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後面,聽上45分鐘的課。
對於女孩來說,她們更喜歡這種安靜的學習方式,而男孩則喜歡蹦蹦跳跳、通過自己探索去學東西。
這些都決定了男孩的學習成績要比女孩差。
3.老師們對男孩的態度也將決定他的成績。
由於體內的睪丸素在"搗鬼",愛玩、調皮、搗亂等不好的形容詞成了男孩的專利。
一般情況下,老師們都會更喜歡聽話而又懂禮貌的女孩。
因此,班長、課代表、小隊長、大隊長等班幹部成員幾乎成了小小"娘子軍",這也是影響男孩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了男孩自身的生理特點和學校方面的因素之外,家長對男孩的某些態度和行為,也會影響男孩的學習成績。
航航從小在爺爺奶奶家長大,是整個家庭的"小太陽"。
有一次,航航不想去上學了,便對奶奶說自己不舒服。
奶奶聽後,不但沒有催他去上學,反而對他愛護有加,給他買好吃的,讓他看他最喜歡的動畫片。
從此以後,航航經常找理由不去上學,學習成績自然是全班最差的一個。
有一次,小輝因成績沒考好特別沮喪,做房地產起家的爸爸這樣安慰他:考好考不好有什麼關係,你爸沒有文化,照樣住大房子、開好車。
沒事,兒子,等你再上幾年學就不去學校受罪了,跟爸一塊混。
舟舟的父母開了一個小商店,每天晚上,舟舟的父母忙於打麻將,便讓舟舟在麻將聲和談笑聲中一邊幫忙看店,一邊寫作業。
……
男孩在學習方面本來就處於劣勢地位,如果家長再用以上等不合理方式教育孩子,孩子能夠學習好簡直可以稱作奇蹟。
因此,家長要想男孩學習成績好,自己必須先擺正對待學習的態度,在不寵、不驕孩子的基礎上,為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給父母的建議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家長優秀,孩子自然也會優秀。
下面的幾種方法,也可以幫你把男孩慢慢引導到學習的"正規跑道"上來,使他的學習成績一路上升。
方法一:幫男孩把學習任務分成小塊
旺旺放學一回到家就愁眉苦臉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背書,沒時間吃晚飯了,你和爸爸不用等我了。
"說著便回到自己的房間。
媽媽聽了孩子怪異的語言,也跟著孩子走進他的房間,問清楚了原因。
原來,今天晚上老師要求背會一篇很長的課文,旺旺覺得任務很重,便想把所有時間都利用起來,把課文背完。
媽媽看著這個笨笨的小伙子,憐愛地摸著他的頭說:"好兒子,你不用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背書,媽媽告訴你個好辦法,絕對能夠保證你在明天上課之前把這篇課文全部背會。
"
"真的嗎?"旺旺高興地問媽媽,以為媽媽一定會什麼法術。
"當然是真的了。
你看,這篇文章看起來很長,其實就三個段落。
現在離吃飯還有一個多小時,第一段這樣短,你能用晚飯前這段時間把它背過嗎?"
旺旺點點頭。
"第二段雖然有點長,但是你完全可以用晚飯後到睡覺這段時間把它背過。
至於第三段,你也完全可以利用早晨的一點時間把它背好。
明天上課之前,你再把全篇課文複習一下,我相信,你絕對是背得最流利的一個。
"
旺旺按著媽媽的方法做了,果真很輕鬆地把全篇文章背下來了。
男孩往往更喜歡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事物,所以他們對枯燥的學習並不感興趣。
而且,有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做事之前,男孩在做計劃方面有一定的困難,尤其當他們面對沉重的學習任務時,他們更不知道如何入手。
所以,在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家長幫他們把學習任務分解成小塊,讓他們一點點去完成。
方法二:把男孩的學習計劃公之於眾
對於自控能力比較差的男孩,家長要幫助孩子做一個不是很長的學習計劃,如周計劃、月計劃等。
另外,家長要嚴格監督男孩學習計劃的落實。
在這一點上,一位爸爸做得特別出色。
第一部分第14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13)
男孩的學習成績很差,老師幫他做了學習計劃,但他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計劃形同廢紙。
但是,當男孩的爸爸插手管理孩子的學習後,男孩竟然很輕易地把學習計劃堅持了下來。
老師很驚奇地向男孩的爸爸請教:"你是如何做到的?"
男孩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說:"我以前戒過煙,我只是用了心理學戒菸的一個方法。
"
原來,在心理學上,常用一個奇怪的方法戒菸,即向家人或朋友公開宣布:"我要戒菸了!"這樣做,會起到一種強迫約束效果。
當戒菸人忍不住又想吸菸時,馬上就會想到:別人都知道我戒菸了,我再吸菸,別人準會笑話我太沒出息或意志薄弱。
因此,他們往往會堅持一點、再堅持一點,直到菸癮消失。
男孩的爸爸對待孩子的學習計劃也是這樣做的,他先把兒子的學習計劃在家庭會議上公布,然後又把這個計劃告訴了男孩的所有老師和與男孩要好的一些同學。
正如這位爸爸所料,男孩在"輿論"和"面子"的壓力下,只好把學習計劃堅持到底。
男孩往往更愛"面子",他們很看重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
所以,不僅僅是學習計劃,男孩的一切計劃,如讀書計劃、改正壞習慣計劃等,家長都可以把它們公之於眾。
在眾人的注目下,男孩的進取心、表現欲等都會很大程度地被激發出來。
方法三:讓男孩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美國,有一所奇怪的學校,它裡面沒有"問題"孩子,連那些愛搗亂的男孩也很聽話。
而且,這所學校的學生不管成績好壞,從來沒有出現過中途輟學的現象。
是什麼讓這所學校具有如此的魅力?
這所學校的校長表示,他們的秘密就是,在男孩陷入麻煩之前抓住他們的心。
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擅長發現男孩的興趣點,並利用這個興趣點把他們留在校園裡,直到畢業。
有一次,15個男孩面臨輟學。
他們不喜歡學習,也不喜歡運動,但是,老師幫他們弄了個錄音棚,他們很感興趣,於是這便成了他們做一切事情的精神動力。
除此之外,老師們幾乎對學生做了所有嘗試:跳舞、下棋、打籃球、水養栽培、機器人製作……他們做這一切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孩子們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總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取得成功。
父母們完全可以借鑑這所學校的做法,當你的男孩在學習方面失去信心時,你不妨幫孩子把注意力轉移一下,教他下下棋、打打籃球等。
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他做一切事情都會充滿激情。
而接下來,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讓你的男孩相信,他一定會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
男孩往往就是這樣,他渴望得到認可,他希望聽到"你是重要的"、"你會成功"……所以,家長與其整天對孩子講,"如果"、"當"你考上大學將如何如何,不如用事實讓你的男孩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細節8
善待"另類"男孩——膽小、冷漠、孤獨
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大多數男孩都是地地道道的"冒險專家"、是純粹的"小破壞王",他們有英雄情結、有攻擊性、有表現欲、愛出風頭。
因此,在我們的印象中,男孩永遠都風風火火、充滿熱情地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生活中的男孩都是這樣嗎?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因為我們常常也會接觸到很多"另類"男孩,他們有的膽小、有的冷漠、有的孤獨——
煥煥是個男孩,但他從小就跟一般的男孩不太一樣:6歲的時候還不敢一個人睡覺;7歲的時候還不敢坐轉椅、滑滑梯;9歲的時候還不敢主動跟人打招呼,說話的時候也是羞羞答答的;13歲的時候,媽媽叫他學自行車,他居然還嚇得哭鼻子。
小力似乎缺少同情心。
有一次,小力的媽媽病了,小力沒有說一句問候的話,吃完飯後就早早睡覺了。
媽媽因此很傷心,覺得小力是鐵石心腸。
上五年級的小健學習成績很優異,但令家長奇怪的是,他從來不與女生說話,而且與男生也來往很少,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沒有朋友,我很孤獨"。
……
家長都十分擔心,這些男孩的個性與一般的男孩如此不同,這正常嗎?
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讓我們一個個來分析。
先來看膽小的煥煥,他看起來比女孩還要膽小,因此他的父母有些擔心,煥煥是不是患了什麼疾病?其實,如果父母了解人類性格特徵的多面性和複雜性,就不會如此擔心了。
對於男孩而言,膽小並不意味著內心的絕對軟弱。
一位媽媽曾這樣談到自己的男孩:"兒子平時看起來有點-窩囊-,可是在一個暑假,他和同學打起背包到內蒙徒步旅行,走了三天,還拍了錄像。
"這個男孩找到了自己釋放能量的突破口,也以行動消除了媽媽的疑慮。
因此,家長們沒有必要為男孩的膽小而過分擔憂。
很多看似膽小的男孩,往往是因為他還沒有發現真正讓他感興趣的事。
第一部分第15節: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14)
再看看被稱為鐵石心腸的小力。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男孩表達感情的方式,他們很少直接用哭泣、言語來表達感情,而是通過一定的實際行為表露。
像小力的媽媽病了,小力雖然"沒有說一句問候的話",但卻"早早睡覺了",這其實就是給媽媽一個安慰的信號,表示媽媽可以安心休息,自己長大了,不用媽媽操心了。
因此,小力的媽媽顯然誤讀了兒子的情感表達。
小力並非沒有同情心,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或者怕自己的表達方式不被認同。
這時,爸爸就應該告訴他:"看,媽媽病了,你講個故事安慰一下媽媽好嗎?"這樣,再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就知道怎樣去做了。
最後是孤獨的小健。
按說男孩剛剛十幾歲,正好是與小夥伴一塊玩耍的年齡,然而小健卻表現得如此不合群,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很可能是家庭環境的原因。
教育學家認為,孩子不合群,往往是由家庭因素引起的。
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父母不允許孩子串門等,都會使孩子不合群。
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儘早發現孩子的這一現象,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快就會融入到小夥伴中間去。
給父母的建議
面對自己"與眾不同"的男孩,家長不可表現出異樣,切不可用"你怎麼就不像個男孩"、"別整天跟個女孩一樣"等語言來刺激他們,這樣只會使他們感到更加無助。
面對這樣的男孩,家長應該做的是:耐心地引導、真誠地幫助,把他們身上的男子漢因素激發出來。
方法一:培養男孩的勇氣
雖然"膽小並不意味著內心軟弱",但男孩只有勇敢起來,才會更加有男子漢氣質。
所以,膽小男孩的父母,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勇氣。
一位爸爸這一點做得很成功,他在自己的教子日記里這樣寫道:
為了使兒子變得膽大起來,我經常帶他去參加體育鍛鍊,並有意加入一些訓練勇氣的項目,如練習碰撞、玩勇敢者遊戲。
孩子很喜歡在遊戲里和我較量,在較量中孩子不但增長了力氣,而且學會了保護自己。
當然,孩子也有不小心受傷的時候。
一次,兒子在玩滑梯時,不小心把膝蓋磨掉了一層皮。
當時,兒子抱著膝蓋,眼淚馬上就要掉下來,我沒有大驚小怪,而是一邊幫他處理傷口,一邊對他說:"你是大孩子了,受點小傷就哭鼻子,會被別的小朋友恥笑的。
如果你是勇敢、堅強的孩子,就對爸爸笑一笑。
"兒子含著眼淚笑了起來。
我的態度對兒子起了很大的作用,從那以後,兒子受一點小傷不再告訴我,甚至他自己還學會了包紮傷口。
當男孩的勇氣一點點增加時,他的膽子就會一點點大起來。
而且,隨著孩子勇氣的增加,他會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有男子漢氣質。
方法二:培養男孩的愛心
既然男孩喜歡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關愛,家長不妨創造機會,有意識地讓男孩表達自己。
例如對男孩說"花兒渴了,想喝水",男孩就會主動去澆花,表達對花兒的愛護。
一個冷漠的小男孩在媽媽的耐心教育下,終於有了很大進步。
一次,幼兒園舉行晚會,小朋友們拿著盤子排起隊,去拿好吃的蛋糕。
媽媽看見兒子拿了兩個盤子,就問:"你想吃兩份嗎?"
小男孩回答說:"我想給莉莉帶一份。
"媽媽回過頭,看見幼兒園新來的小朋友莉莉正孤單地坐在角落裡,顯得鬱鬱寡歡。
"是她讓你帶一份嗎?"
"不,莉莉的爸爸媽媽都沒有來,她好像不太開心,我想幫幫她。
"
媽媽對小男孩的表現感到驚喜,她不失時機地表揚了兒子。
媽媽發現,愛心讓兒子越來越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了。
家長不僅要使男孩明白"愛"的真諦,還要鼓勵男孩把那些隱蔽的情緒表達出來。
被承認和肯定有助於男孩形成健康的心理。
方法三:讓你的男孩走出孤獨
沒有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
對於這一代獨生子女來說,他們孤獨的心理比任何一代人都強烈,他們求友的慾望也比任何一代人都迫切。
面對這些孤獨的男孩,做父母的應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一位聰明的爸爸給我們出了一個好主意:
兒子上幼兒園後,我才發現他不合群。
但是,我沒有刻意地對兒子說,"你應該去交朋友"、"你應該……",而是引導他無意識地走進家庭的圈子、小夥伴的圈子。
因此,在家我是家庭氣氛的調動者,我主動與兒子做遊戲、溝通……在孩子的小夥伴圈裡,我是"孩子王叔叔",我會跟他們一塊玩警察抓小偷,一塊討論奧特曼……
開始時,因為有我的參與,兒子很樂意與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
但同齡人畢竟共同語言多,他們往往會玩著玩著就把我這個"孩子王叔叔"忘掉……兒子就在一次次遊戲中、一次次交談中融進了他的小夥伴圈裡。
當你的男孩表現出孤獨時,這是他最需要父母幫助的時刻,因為此時他會覺得全世界都拋棄了他。
如果父母這時不對他表現出過多關注的話,他往往會在孤獨中越陷越深。
第二部分第16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
第二章
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
做男孩父母,其實也是一種人生的挑戰——
作為父親,你需要以身作則,為男孩做出人生的榜樣;你還需要在潛移默化間,將男子漢的氣概傳輸給你的男孩……
作為母親,你不僅要給予孩子愛,還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你既要牽著他的手,不斷引導他,還要在適當的時刻放開你的手,給男孩更多自由、自立的機會……
男孩們更喜歡什麼樣的父母?如何才能做好男孩的父母?如何增進父母與男孩之間的感情?
這,也正是本章將要告訴您的!
細節9
用父愛培養男子漢
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
在嬰兒期和學步期,年幼的男孩沐浴在母親女性的溫柔懷抱中。
那時父愛是重要的,但母愛是首要的。
但是,再過3~5年,小男孩便開始故意和媽媽拉開距離,而努力去建立一種男性身份。
一個剛剛讀小學一年級的小男孩,常常有意識地模仿爸爸的男性風格特點。
在一家人乘車外出時,小男孩經常會熱情地招呼爸爸:"爸爸,快來,我們男的坐前排,女的坐後排。
"
事例中,這個小男孩就是想讓別人知道:他是像爸爸一樣的一個"傢伙"。
這就是他在刻意地模仿爸爸的動作行為和男性風格。
其實,對於男孩來講,父親的影響遠不止這些。
一位老闆曾這樣表述他選擇男性雇員的標準:"我注意的首先是那個人和他父親的關係。
只要他得到過他父親的愛、尊重他的權威,那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名很好的雇員。
"他還補充說:"我不會僱傭一位反抗自己父親的年輕人。
他在我這裡也會惹麻煩的。
"
這位老闆的選人標準也許有失偏頗,但卻反映出了一個不能被忽視的道理:父親所給予兒子的健全的男性作風模式,無疑是其在今後能夠順利發展的基礎和推動劑。
在父親角色缺失的情況下,男孩的損失要大於女孩。
很多社會學家甚至認為,男孩80%的時間和母親在一起,他們長大以後不知道怎樣做男人。
男人不知道怎樣做男人,就會越來越像個長不大的大孩子。
某位感情纖敏的女作家,她的多愁善感也傳染給了與之形影相隨的兒子。
兒子6歲不敢走夜路,關了燈不敢入睡,喜歡積木及小貓釣魚之類的女孩常玩的玩具,喜歡奶聲奶氣地認母親的好友做"乾媽",喜歡穿花衣服,他甚至不喜歡"野小子"們的遊戲:爬樹、堆沙、玩泥巴……女作家憂愁起來,她說:"他哪像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呢?"
這位女作家的擔憂絕非空穴來風,男孩不像男孩,便會引發很多問題:遭同齡人欺負、"娘娘腔"、同性戀……很多兒童心理學專家曾明確地指出,就問題男孩而言,關鍵在於父親的不參與和不關心,其結果是母親承擔更多的責任來填補空位。
由此可見,父愛對男孩的影響有多麼重要。
給父母的建議
既然父親對男孩的影響如此巨大,那麼,做父親的該如何用自己的愛培養出了不起的男子漢呢?
方法一:父親要給男孩做出榜樣
一個人非常喜歡喝酒,每天下班後,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館喝幾杯,經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鵝毛大雪,積雪把路鋪了厚厚的一層。
下班後,他和往常一樣向酒館走去,走著走著,他聽到後面發出奇怪的聲音。
他回頭一看,原來是放學的兒子。
兒子正順著父親的腳印走過來,他的小臉因為興奮而漲得通紅:"爸爸你看,我正在踩著你的腳印呢!這多有趣!"
兒子的話讓父親心頭一震,他立刻意識到:"如果我去酒館,兒子順著我的路走,也會找到酒館的。
"
父親馬上改變了行走的路線,向家的方向走去。
從那以後,他改掉了喝酒的習慣,再也沒有去酒館。
父親可能沒有意識到,你的男孩就像一個永不停息的小雷達,正在專注地觀察你的一舉一動,並模仿各種被你忽略的瑣碎細節。
如果你經常酗酒,那麼你的兒子可能也會成為酒鬼;
如果你經常對妻子發火,你的兒子也會脾氣粗暴;
如果你不尊重你的父母,你的兒子也不會認為自己有必要尊重你。
身教重於言傳。
父親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會被男孩收入眼中、心中。
如果父親自己行為不端,又怎麼要求孩子不出差錯?
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要想把兒子培養成合格的男子漢,作為父親首先就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
父親應該意識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複製"出讓人驚嘆的效果,就必須把自己刻畫得精細些。
第二部分第17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2)
方法二:既要注重身教又要注重言傳
作為父親,你在生活中努力扮演著榜樣的角色,同時,你還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那些優秀的成功人士一樣,具備一切優秀的品質:誠實、樂觀、積極向上、有頭腦、有能力……
但是,父親的這些"希望"並不是很輕易就能夠實現的。
對於父親而言,"身教言傳"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最適合小男孩的教育手段。
要知道,男孩是"尚在接受培訓的男人",他們出於本能的行為習慣需要父親的"循循善誘"。
同時,與男孩交流,用語言把調皮、不懂事的男孩教育好,也是一門深奧的藝術。
小志開始住校了,父親和他約定,每個月月初給他寄500元錢作為一個月的生活費。
小志還是頭一次掌管這麼多錢。
最初的一個月,他完全沒有節約的觀念,三天兩頭跟同學朋友在餐館揮霍。
結果一個月還沒有過完,他的口袋裡就所剩無幾了。
小志沒有辦法,只好向父親求援。
父親容忍了他的做法,提前把第二個月的生活費寄了過來。
然而小志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
第二個月剛過了一半,他就"預支"了第三個月的錢,然後在第三個月開始不久就捉襟見肘。
於是小志只好打電話回家:"爸爸,我餓壞了。
能把下個月的生活費給我嗎?"
"孩子,餓著吧。
"這一次,爸爸很乾脆地拒絕了,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生活真是太奇妙了。
在那之後只有50元錢的半個月裡,小志絞盡腦汁節衣縮食,居然也熬過來了。
從那以後,小志學會了精打細算……
也許小志的父親並不在乎兒子一個月多花幾百元的生活費;也許小志的父親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做兒子"勤儉節約"的榜
樣……但是,任何一種可能都沒有他的那句話——"孩子,餓著吧"所起的作用大。
這句話讓小志學到了很多:節約、做事有計劃、自立……或許還有更多。
由此可見,"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對男孩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果的。
方法三:父親對男孩要多一些寬容
男孩總有一些讓父親氣得怒火衝天的辦法。
他會把最好的雨具扔到一邊,而自己卻在淋雨的過程中玩得不亦樂乎;他會把眼鏡弄丟,把照相機掉在地上;他常常會扮演冒失鬼、不負責任、調皮搗蛋的角色……
面對這些情況,父親不應該有太多抱怨,因為你也做過男孩,也曾經使自己的父親氣得發瘋過,所以你最好的選擇就是:對小"搗蛋鬼"寬容一點。
著名畫家達·文西的父親彼特羅培養孩子的信條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
6歲那年,達·文西上學了,在學校里學了很多知識,但對繪畫最感興趣。
一天,他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給老師畫了一幅速寫。
老師很生氣,把達·文西的父親請到學校,讓他好好教育調皮的兒子。
回到家後,父親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誇獎達·文西畫得很好,並決定培養他在繪畫這方面的能力。
16歲那年,父親把達·文西帶到畫家維羅奇奧那裡學畫畫。
在維羅奇奧的指導下,達·文西刻苦學習,掌握了很多繪畫技巧,終於成為一代大畫家。
如果彼特羅先生從兒子的學校回來之後,不是鼓勵兒子,而是"賞"兒子一頓打罵,也許一位天才的畫家就會這樣消失。
因此,那些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不上進、不成才的父親,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省一下,我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我們是不是不能容忍孩子的一點點錯誤呢?其實,男孩並不是不懂事,當他做錯事情時,你沒有批評他,反而原諒他、鼓勵他,他往往會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以回報你的寬容。
但是,父親也應注意,對孩子的寬容要有一個"度",要在孩子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基礎上寬容他。
如果對孩子所有的錯誤都一味寬容,那便成了"縱容"孩子犯錯誤,從而使教育的結果事與願違。
細節10
媽媽,請撒開你的手
孩子在人世間認識的第一個人是媽媽;會說的第一個詞是"媽媽";生病時最依戀的是媽媽;夜晚睡覺時尋找的是媽媽;放學回家,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媽媽呢?"因此,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對自己的母親特別依戀。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媽媽過於對男孩精心照顧時,男孩往往會因為對母親的過度依戀,其"陽剛之氣"漸漸消失。
一個男孩經常對媽媽說:"我們班上的女生經常把我的書包扔出教室,還打我的頭,我也不敢吭聲,你去幫我出氣吧!"
一個男孩經常對媽媽說:"媽媽你陪我去上學吧。
小朋友們總是欺負我,我怕!"
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男孩開始變得唯唯諾諾,甚至膽小怕事了呢?
第二部分第18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3)
首先,我們不得不把矛頭指向任勞任怨的媽媽。
有人說,現在媽媽對孩子的愛就像雞媽媽溺愛它的小雞一樣,小雞餓了,雞媽媽給它們找食吃;風雨天,雞媽媽用自己的翅膀為小雞遮風避雨;當面臨外敵入侵(如狗、老鷹等欺負自己的小雞)時,雞媽媽會主動出擊……
其實,影響男孩男子漢氣概的因素,除了這種"雞媽媽"類型的媽媽外,還有"代辦型"和"滿足型"兩種媽媽。
1.代辦型媽媽。
一所學校通知學生打掃衛生,只見媽媽們拿著掃帚、抹布和鐵鍬,成群結隊來到學校。
當有人問一位男孩的媽媽:"你孩子在家做家務嗎?"那位媽媽毫不含糊地回答:"疼還疼不過來呢,還讓他做家務?"
是的,不用說讓孩子做家務,即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又有多少孩子在自己做呢?
每天,他們的書包,媽媽代替收拾;他們的鉛筆,媽媽代替削尖;他們的鋼筆,媽媽代替灌水;老師告訴他們的事,媽媽全替孩子想著。
然而,孩子們又是如何看待媽媽的這種代辦行為呢?
一天,一位二年級班主任批評幾個沒帶齊學習用具的學生,幾個孩子都埋怨起來。
這個說:"都怪媽媽沒給我裝上!"那個叫:"都怪媽媽沒給我收拾好!"
好像一切過錯都是媽媽的,他們什麼責任也沒有。
代辦,除了給孩子帶來懶惰與無能、給家長帶來悲哀和失望之外,究竟還帶來了什麼呢?
2.滿足型媽媽。
一個北京的小男孩,媽媽在國外工作,把他寄養在朋友家裡,每月給他寄兩三千元零用錢。
他平時不常寫作業,誰幫他做一道數學題,他就給誰五毛錢;誰給他寫一次語文作業,他給誰一塊錢。
遠在國外的母親好像覺得,用錢可以表達自己不能關心幫助孩子的歉意,卻不知道,無度地給孩子錢,是在害孩子。
給父母的建議
《動物世界》常常會有這樣的片段:
母獅對幼獅關愛有加,但是並不過分嬌縱。
幼獅剛開始蹣跚學步,母獅便讓它體驗生命中邁向自立的第一步——覓食。
幼獅哭也好,哀求也好,母獅就是不將食物給它,還"殘忍"地將它推出門外。
於是,看到依賴父母行不通的幼獅便鼓足勇氣、執著地爬起來,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最終學會了生存。
也正是如此,獅子的勇猛特性才得以形成。
動物要學會自己覓食才能在弱肉強食的動物界生存下去,孩子要經歷自己獨立處事才能長大成人。
一位哲人說過:"經過什麼樣的洗禮,就能造就什麼樣的靈魂。
"因此,媽媽們,請大膽地撒開你們的雙手,讓孩子儘快自強自立起來吧!
方法一:媽媽,請用你的肯定去激發兒子的男子漢氣概
一位母親有這樣一句口頭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
"
兒子4歲的時候有一次生病發燒,這位母親帶他去打針。
針剛扎進屁股,兒子"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母親見兒子哭得小肩膀直打顫,自己也忍不住哭起來。
兒子看到媽媽哭了,立刻停止了哭泣,揉著眼睛問媽媽:"又沒扎你,你哭什麼?"
媽媽給兒子擦了擦眼淚,說:"媽媽膽子小,看見你一哭就害怕。
"
聞聽此言,兒子轉而顯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嗨!你們女人太膽小。
算了吧,以後你甭進去了,我一個人進去!"
第二天,兒子壯著膽獨自走到護士面前,大聲說:"你扎吧,我是警察!"媽媽和護士都被這個小小男子漢逗笑了。
這位媽媽便是研究兒童心理和行為的專家、青少年的知心姐姐——盧勤。
盧勤一直主張,母親對兒子的肯定,最能激發男孩的潛力。
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兒子就可以創造奇蹟,這種動力能使一個幼小的男孩成為勇敢的男子漢。
方法二:告訴你的兒子,一切全靠你了
要想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的男子漢,當媽媽的不妨表現得弱一些,給孩子提供顯示本事的機會。
如果母親過於能幹、剛強,就會使孩子沒有施展自己本領的天地,他會變得軟弱;相反,如果母親表現得柔弱一些,會令男孩堅強起來,意識到自己有保護弱者、保護母親的責任。
爸爸出差了,媽媽獨自照料兒子。
媽媽膽子小,她家樓上有人養了一條大狗,每次上樓,狗一叫,媽媽就會嚇得直哆嗦。
爸爸出差之後,媽媽對兒子說:"這回慘了,你爸走了,我連樓都不敢上了。
你要保護媽媽,一切全靠你了!"兒子拍著胸脯說:"別怕,媽媽,我來保護你!"
於是,爸爸不在家的日子,每次上樓,兒子走前面,媽媽跟在後面。
大狗一叫,兒子雖然也害怕,卻壯著膽子對媽媽說:"別怕,有我呢!跟我走!"從此以後,不論在任何場合,兒子都爭著保護媽媽。
第二部分第19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4)
在培養男孩男子漢氣質方面,一位媽媽還這樣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在生活中遇到我確實不擅處理的事情或問題時,我便對兒子說:"一切全靠你了!"他在爽快答應的同時,總會流露出一種作為男子漢幫助母親、保護女性的自豪與得意。
現在,家裡像修電器、搬東西等技術活和力氣活基本上都是兒子的事。
的確如此,媽媽把兒子當成男子漢來培養,他就會變成令媽媽滿意的男子漢;相反,如果媽媽一直把兒子看成小孩子,即使兒子已經長到了10歲、20歲,他在心底還是希望媽媽關心他、保護他,永遠像個長不大的小孩子。
方法三:管教男孩,權威是關鍵
也許,男孩都抓住了"媽媽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溫柔的"這一特性,他們往往更喜歡向母親挑釁。
比如,媽媽越是溫柔地對男孩說:"兒子,別哭了!"他往往會哭得更起勁。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媽媽對兒子發出的溫柔警告——"兒子,別這樣做",對於男孩的一些惡劣行為,如調皮、愛玩、好鬥等,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因此在這時,管教男孩,有規則是必要的,而權威才是關鍵。
超市里,一位女顧客和她5歲的兒子都表現出明顯的不高興。
原來,小男孩要媽媽給他買一個很高檔的文具盒,在媽媽表示拒絕時便發起火來,並且賴在文具盒旁邊不肯走。
這時,這位媽媽不顧別人有沒有聽見,彎下身子,耐心地說服兒子。
"我本來準備給你買你想要的東西,"那位媽媽平靜地說,"但是現在我不買了,因為我不能對你的這種哭鬧進行獎勵。
"
但是小男孩還是不聽話,他依然鼓著鼻子,嘴裡嘟嘟噥噥著,這逼得母親說出她最不想說的話:"你知道我們回家以後會發生什麼嗎?"
"知道的。
"他回答。
"是什麼呢?"母親問。
"一頓打。
"
"沒錯,"她說道,"要是你繼續這樣的話,那就是兩頓打。
"
於是,一場戰火平息了。
男孩安靜了下來,模樣像個小紳士。
男孩在生人面前向母親的權威挑戰,使她處於一種不利的境地。
儘管這樣的情景使人很窘迫,但聰明的母親仍然保持沉著鎮定。
與此同時,她還向孩子清楚地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家裡的規矩在這個超市照樣執行。
在一個鬧事的孩子面前,她保持了她做母親的權威。
對父母來講,權威的尺度是最難把握的,因為把握不當,便會使教育走上極端——對孩子過於嚴厲,會壓制孩子的成長;對孩子過於寬容,又會使孩子變得軟弱無力。
因此,每一位家長都要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總結出適合你的男孩的權威"尺度"。
細節11
對男孩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
我們都知道,男孩和女孩的行為、性格存在很大的差異,就連玩耍的方式也不同——男孩喜歡汽車、手槍,喜歡衝鋒陷陣、攻城掠寨;女孩則鍾情洋娃娃、小餐具,喜歡玩過家家。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性別行為特徵是天生的,不用父母教,男孩長大後自然就會有一種男子漢氣概。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周圍許許多多的事實都否定了這些家長的這一看法。
新學期剛剛開學,某學校轉來了一位"特殊"的男孩。
說他"特殊",是因為他的行為和個性特像女生,而且這已經是他第三次轉學了。
這個小男孩叫鑫鑫。
鑫鑫剛剛出生時,他的父母就夢想著要個女孩,於是他們便把鑫鑫當成女孩來養,給他梳小辮、讓他穿小花裙……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鑫鑫養成了一些女孩的習性,如說話細聲細氣、走路扭屁股等。
但是,當鑫鑫上學後,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小學的時候,班上的同學常常嘲笑他,叫他"娘娘腔",他堅決不願去學校,結果轉了兩次學;上初中後,同學們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寶哥哥",不但男生不喜歡他,連班上的女生也不喜歡他。
鑫鑫受不了這種環境,又不去上學,於是不得不進行第三次轉學。
鑫鑫處於如此尷尬的境地,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完全是由他父母錯誤的性別教育導致的。
雖然在媽媽受孕之日起,"Y"染色體已經決定了男孩的性別,雖然體內過多的睪丸素使男孩有著不同於女孩的行為特徵,但父母后天對孩子的性別教育,卻決定了這個小男孩長大之後是"娘娘腔",還是性格剛毅的男子漢。
也許孩子還小的父母意識不到,錯誤的性別教育對男孩來講,簡直就是噩夢。
在這種性別教育中長大的男孩,會對自己產生錯誤的性別定位,這種定位不僅會使男孩變成"娘娘腔",而且即便是男孩成人結婚後,他也會因為這種錯誤的性別定位而缺少能力、責任感、使命感等男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一位婚姻學專家曾說過:"在離婚的家庭中,妻子認為丈夫缺少責任感以及男子漢氣概的占40%以上。
"由此可見,錯誤的性別教育對一個男人的傷害將會有多大。
第二部分第20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5)
生活中,也許家長對孩子錯誤的性別教育並不普遍,但有一種情況卻往往會被家有兒子的家長們所忽視——家教的"性別缺失"。
這也就是說,在家庭中,整天圍著男孩轉的都是一些女性,如媽媽、女保姆、奶奶、姥姥等,這同樣也是男孩產生性別錯位的一個主要原因。
目前的許多家庭,在教育孩子上還停留在"母系氏族"階段,孩子的教育多是母親一統天下,而父親頂多扮演一個笨手笨腳、可有可無的角色。
而父親長期不在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據研究,一天與父親接觸至少2個小時的男孩,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相比,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人際關係處理得更融洽。
給父母的建議
男孩雖然長得比女孩高大,但不正確的性別教育,卻會讓他們變成"弱勢群體",變成任人宰割的"娘娘腔"。
因此,家長一定要對男孩的性別教育給予足夠重視。
方法一:對男孩的性別教育越早越好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關心和重視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但是,他們往往會忽視對小孩子的性別教育。
專家指出:"性別教育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基礎,是孩子對自身了解的啟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
所以,從小就開始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別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男孩的性別角色意識從3歲後就開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別角色意識是在青春期之後。
至於6~12歲的小學階段,男孩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社會知識和興趣的培養上,這個階段則屬於他們性別意識的潛伏期。
所以,在男孩3~6歲時對其進行性別教育,有利於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後正確處理兩性關係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礎。
方法二:爸爸要給男孩做出"性別"榜樣
父愛是高山,母愛如大海。
母親用自己的愛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寬闊的胸懷;父親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男子漢。
因此,對於男孩的教育來說,只有父母配合,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到陰陽互補、陰陽平衡,才能防止男孩出現陰盛陽衰的現象。
具體來說,男嬰由父親帶著嬉戲,如鼓勵其走以至跑、教其滾翻、玩攀登架等,對其動作發展大有益處。
另外,父親一般對外界事物有較大的興趣,動手能力較強,這對激發男孩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據有關機構調查表明,如果有一個好的父親,則男孩在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就會比較高,在人際關係上會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較強。
因此,父親必須"親臨"教育第一線,為你的男子漢做出"性別"榜樣,這將有利於培養男孩的人格魅力和自主能力,使你的小男子漢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
方法三:聰明媽媽的"打造小男子漢方案"
7歲的磊磊出門從來不用媽媽費心,磊磊的媽媽從來不會像別的媽媽一樣衝著頑皮的孩子大喊:"慢點,看車!"有時,反倒是小磊磊像小大人一樣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領著你。
"生怕媽媽迷路和發生危險的樣子;每次媽媽帶磊磊去逛超市時,磊磊都會為媽媽拿購物籃,出來時還會幫媽媽拎東西。
看著磊磊小小年紀就這樣"紳士",鄰居們都問磊磊媽媽:"你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每當這時,磊磊媽媽就會很自豪地說:"我有一套-打造小男子漢方案。
其實,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你要學會在小男子漢面前-示弱。
比如,每次出門的時候,我會告訴磊磊:-媽媽不認識回來的路,你回來時要給媽媽帶路呀-;去購物時,我就會對他說:-媽媽力氣很小,拿不動了-,他就會主動過來幫忙……時間長了,這些男子漢的行為就成了他的習慣。
"
男孩往往是"吃軟不吃硬",你對他施加武力,也許他會害怕,但他從心底並不會服你;但如果你向他"示弱",他便會真心實意地聽你的話。
聰明的磊磊媽媽正是抓住了男孩的這一心理,從而把兒子打造成了很有"男人味"的"小紳士"。
另外,父母們應該明白這一點,男孩一般對暗示沒有反應。
一位媽媽說:"男孩都屬於油瓶倒了都不去扶的類型,因此,你不要指望,你吩咐他去陽台轉兩圈,他就會把晾乾的衣服拿進屋裡。
"所以,如果你想把兒子培養成男子漢,你最好告訴他應該具體做什麼。
當然,不同年齡階段的男孩,父母的手段也不盡相同。
豪豪的媽媽每天下班回到家後,都累得直想往床上躺,可她的寶貝兒子還一直"糾纏"著要和媽媽做遊戲。
這時,豪豪媽媽便給兒子講道理,但看著兒子迷惑的大眼睛,媽媽忽然意識到,在四五歲這個階段,讓兒子明白父母的辛苦是不太現實的。
於是,她改變了策略,當兒子再"糾纏"她時,她會輕輕對兒子說:"媽媽累了,能把你的肩膀借給媽媽靠一靠嗎?"
第二部分第21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6)
豪豪並不知所以然,但他覺得很有意思,就把頭歪到一邊,小小的肩膀向媽媽湊過來,還認真地說:"媽媽,是不是靠在我的肩膀上就不累了?"
媽媽趁熱打鐵說"是啊!你是男子漢,長大了要保護媽媽和爸爸呀。
"豪豪咧開嘴巴笑了。
從此以後,豪豪動不動就要充當媽媽的"保護神",神氣著呢!
男孩都有保護別人的慾望,尤其是保護女人,如媽媽、奶奶等。
所以,媽媽一定要抓住兒子的這一心理,並恰當地運用自己的女性角色,給兒子機會,讓他做你的"保護神"。
細節12
告訴你的男子漢——你來決定這件事
前面我們已經多次提到過,男孩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
他們很不聽話,很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長越讓他向東走,他卻偏偏向西走。
但是,如果家長告訴他,"你來決定這件事",男孩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很感動。
自己做決定,這是最讓男孩引以為傲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男孩認為,父母讓他自己決定一些事情,是父母對他能力的認可,是父母對他莫大的信任,因此,沒有男孩願意辜負這種信任。
於是,這種信任便轉化為了男孩努力做好這些事情的巨大動力。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父母很難真正做到這一點,他們幾乎從不對孩子說"你來決定這樣事",尤其是對那些他們認為很難管教的男孩。
因為在家長的觀念里,他們往往認為:"孩子太小,沒有決定事情的能力"、"讓男孩決定自己的事情,他很可能會變壞"……於是,中國的父母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情,從"吃、穿、住、行"到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
其實,家長因為"孩子小"、"男孩會變壞"……而剝奪孩子決定自己事情的權力,這種做法純粹是家長在杞人憂天。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如果能夠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愛,男孩會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獨立。
事實也正如此,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當面對困難的時候,6個月大的男嬰已經開始試圖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解決問題,女嬰卻通常藉助哭泣等手段。
當然,這些不同只是性別上的差異,並沒有優劣之分。
男性更喜歡實踐,喜歡嘗試與競爭,他們喜歡在這些過程中的思維與創造的樂趣。
當家長告訴男孩"你來決定這件事"的時候,這種樂趣就開始了。
小勇和爸爸一塊在公園玩,忽然,他很想爬上旁邊的那棵蘋果樹,於是他向爸爸請示。
爸爸看了看那棵樹,對兒子說:"去吧!"說完繼續低頭看自己的報紙。
等兒子朝那棵樹走去時,爸爸開始用心地觀察著兒子的一舉一動。
只見小勇在樹下仔細地看了一會兒,便有點笨拙地慢慢向上爬,好不容易爬上樹的主幹,他卻用腳去踩一條很細的枝幹。
眼看那條枝幹就要被踩斷,爸爸的心快要提到了嗓子眼了,剛想跑過去接住將要從樹上摔下來的兒子,沒想到,這"小傢伙"卻忽然對那條細枝幹失去了興趣,繼續向主幹上爬……
小勇玩累了,興高采烈地跑到爸爸身邊。
這時,爸爸收好報紙,一本正經地問兒子:"兒子,你在爬樹之前,在樹下看了半天,是不是在看樹上有沒有蘋果呀?"
"不是,爸爸,我在考察-地形-,看看這棵樹從哪個角度最容易爬上去。
"小勇很認真地說。
"你剛才是不是差點把那條小細枝幹踩斷,從樹上掉下來呀?"爸爸用開玩笑的口氣說。
"哎呀,爸爸,我只是想試試那條枝幹結不結實,我才不會真去踩它呢。
"小勇有點自豪地說。
"你小子很聰明呀,知道故弄玄虛了!"爸爸高興地摸著小勇的頭說。
小勇雖然並不知道故弄玄虛是什麼意思,但從爸爸的表情中他讀出了很大的肯定。
任何一個男孩都是很聰明的,雖然他們有一種沒有任何理由就會去冒險的特性,但他們在冒險之前還是會對事情做一定的分析。
看,小勇爬樹的例子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
小勇在爬樹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觀察,還獲得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識,可能有關力學、生物學,等等。
而家長的態度則關係到男孩能否順利獲得這些知識,如果因為擔心而加以阻攔,那麼這個男孩就喪失了這次機會。
反之,如果男孩真的會掉下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是男孩自己的選擇,他將知道下次如何才能避免掉下來。
給父母的建議
爸爸媽媽們,想讓你們的男子漢獨立,就請放開你們的手吧!找一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試過幾次你們便會發現,"你來決定這件事"具有神奇的力量,你們的男孩收穫的將不僅僅是自由。
方法一:不要阻止男孩想嘗試的那顆心
小楊楊告訴爸爸,他要一個人到外面去。
爸爸沒有阻止他,讓他自己走出了家門。
但爸爸還是擔心兒子,於是他放緩腳步,尾隨孩子出門。
第二部分第22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7)
楊楊爸爸發現,兒子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莽撞,他已經能夠在確認安全之後穿越馬路。
從此以後,楊楊爸爸便開始了"獨自旅行"教育,在兒子一年級的時候,就告訴他"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問路時,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還鼓勵兒子"回來時,要走與去時不同的路"。
經過這些教育,楊楊小學四年級時就能自己買車票、訂飯店,獨自一人出去旅行了。
每個男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對他認為很新鮮的事物都躍躍欲試。
然而,家長都是怎樣對待孩子的這種好奇心的呢?每種不同的態度所產生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男孩:"我家的孩子這麼大了,自己都不會做飯,我要是不在家,他只能餓著。
"而另一些家長卻驕傲地說:"我們家孩子很懂事,他什麼都會做,就算我出差半年,他也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
這時,不用深入解釋,想必家長們也應該明白了。
前一種父母往往是對孩子"最不放心"的父母,他們的事事包辦讓孩子養成了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的壞習慣;而後一種父母往往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權,他們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嘗試的喜悅,並堅信孩子能做到。
因為他們知道,小男子漢最容易被這些話所打動:
"你來決定這件事。
"
"如果你認為是對的就去做。
"
"這件事取決於你自己。
"
"這是你的選擇。
"
……
方法二:傾聽小男子漢的心聲——"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
"
一個小男孩起床後,開始疊自己的被子,但動作很慢,家長看到了,便搶過來幫他疊。
從此,男孩就把疊被子看作一件很難的事情。
一個小男孩剛開始學說話,但學得很慢,這時,媽媽在一旁便急不可待地代言。
從此,這個小男孩就對說話產生了畏懼心理。
男孩也有一定的弱點,他們的發育要比女孩緩慢,他們學會爬行、站立和走路都要比女孩晚;男孩的細微動作協調能力差,因此他們需要有耐心才能把被子疊好;男孩的語言能力相對女孩要差一些,學說話得慢慢來。
但是,不了解這些的父母往往會把事情搞得很糟,就如我們上面所列舉的事例一樣。
家長們需要知道:由於小男子漢存在一定的弱點,再加上他們生理的各項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沒有成熟,所以他們需要家長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僅僅是幫助而已,並不是一切代辦。
偉大的兒童行為學專家蒙台梭利所說的"Helpmetodobymyself",表明了孩子的心聲,意即"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
"是的,父母的幫助能使孩子少走很多彎路,而孩子自身的實踐才是他成長的根本。
方法三:鼓勵你的小男子漢去探索
對於男孩來講,他們的思維里充滿了奇奇怪怪的東西,他們經常會表現出一些很奇怪的行為:
把皮球當做"保齡球"來打;
把玩具汽車拆開再裝上;
把跳繩綁在雙槓上當"鞦韆";
……
面對男孩這些奇怪的行為,家長們不應該制止,而應該去鼓勵。
因為好奇可激發探索的興趣,而探索是創造發明的開端。
對於男孩來說,他們更富有個性,喜歡張揚與眾不同的做事方法,而這種與眾不同就是創造。
所以,不要說你的男孩的行為怪,要知道,那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細節13
男孩更需要你的肯定
只要教育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會成為天才。
但是,天才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呢?專家告訴我們:"肯定的態度"能使孩子儘快成才。
事實也的確如此,尤其是對那些表現欲、成就欲都很強烈的男孩來講,足夠的肯定能使他們更加自信,從而把自己的潛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然而,現實生活中,家長又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育兒子的呢?
孩子一次成績沒考好,家長就沖孩子大喊大叫:"你真是個笨蛋,竟然才考這麼一點分數。
"
孩子失敗了,家長沒有安慰孩子,反而挖苦孩子:"看,讓你不聽我的話,失敗了吧?"
……
我們都知道,家長之所以這樣說,都是出於好心,或是望子成龍、或是恨鐵不成鋼……但是,家長卻有些太過功利了,他們往往忽視了兒子聽了這樣的話會怎麼想,又會怎樣做。
其實,任何一個男孩都有很強的表現慾望,他們喜歡爭強好勝、喜歡追求卓越,在他們的腦子裡時常會蹦出這些思想:
"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我會把它做得更加完美!"
"我要成為一個既有能力又優秀的人!"
……
如果一個男孩的頭腦中一直充滿著這些思想,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個男孩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並且會更易走向輝煌。
但是,太多消極的話語、太多的打擊、太多的功利思想,卻會讓他們吃不消,這些沉重的思想包袱往往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最終促使他們放棄了追求更高成就的慾望……這種教育方式的結果最終會事與願違。
第二部分第23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8)
因此,做父母的應該想想了,你有經常肯定過你的男孩嗎?你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語言和行為,是不是傷害了你的男孩呢?
給父母的建議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甚至連成人也是如此。
面對可愛、努力而又優秀的兒子,我們做父母的為什麼還要吝惜那一句肯定的話語、那一個讚賞的眼神呢?
方法一:千萬不要否定男孩取得的成績
一天,森森讀完了一本有些艱澀難懂的書,他非常高興,不由得高聲唱起歌來。
"森森,你又在嚷什麼!"爸爸皺起眉頭說:"讀完一本書是很平常的事,你用不著那樣高興。
"
"可是爸爸,這本書太令我愉快了,它那麼難懂,可我居然把它看完了!"森森抬起頭對爸爸說,他很想得到爸爸的肯定。
"哼,你以為只有你才有這個本事嗎?你以為我會表揚你嗎?你太驕傲自大了!"爸爸說完這些轉身離開了。
從此以後,人們再也看不到森森臉上那種快樂自信的表情了。
消極評價對孩子的傷害就是這麼大,它會毀掉孩子的自信、樂觀,將懦弱與自卑灌輸進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靈。
家長對孩子進行適時的肯定是十分重要的。
這種肯定使孩子確認了自己的判斷,對自己的能力感到驚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會更加信心十足。
當成就感被一步步提升時,孩子的潛力也會被一點點挖掘出來。
方法二:讚賞你的男孩
美國著名畫家韋本文是這樣描述他成為畫家的原因的:
有一天,母親留下他及他的妹妹莎莉在家。
他發現家裡有幾瓶顏料,就用來為妹妹畫肖像,因而把客廳里弄得又髒又亂。
母親回來後,她沒有提到客廳是如何的髒亂,而是很真誠地讚賞說:"哇!這是莎莉啊!你畫得真像!"並親吻他以示獎勵。
韋本文說:"那天母親的親吻就使我成了個畫家。
"
人性最奧妙的地方之一,就是渴求讚賞。
每一個人都會在得到讚賞時,開心樂意地做更多的事情。
當別人稱讚我們做得好時,我們會想做得更好。
對於孩子,尤其是男孩來說,更是如此。
一個小男孩從來不整理自己的房間,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得很乾凈。
他的爸爸來到他的房間,驚奇地對他說:"哇!這床一定會使軍營里最嚴格的教官也喜歡。
西點軍校的教官也要給它頒發合格證書……"
小男孩聽了爸爸的話,先是一驚,接著他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去幫你取信吧!"把信取過來後,他仍然很興奮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去剪草坪!"要知道,要是在以前的話,剪草坪這種工作,爸爸給他報酬他都不會去做的。
剪完草坪後,男孩還保持著剛才的熱情,跑到爸爸身邊說:"爸爸,我還能幫你做些什麼?"……
這位爸爸只是給了他的男孩應得的讚賞,卻使這個小男孩猶如活在天堂一般,突然間感到世上所有事物都是那麼美好。
由此可見,讚賞的效果有多大。
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要有四句積極的話,才能彌補一句消極的話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
因此,讚賞是最省力而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世上不存在沒有優點的孩子,只要家長願意去尋求,必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發現他們值得讚賞的地方。
方法三:告訴你的男孩——"下次你會做得更好!"
男孩是需要肯定的。
當男孩遭受挫折時,家長肯定的眼神、肯定的話語、肯定的動作,就是他們有效的強心劑。
越越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但在一次體育考試中,他卻考了最後一名。
越越難過極了,他從來沒受到過這樣的打擊。
很長時間過去了,他還沒從這次失敗中走出來。
"兒子,還在為那件事難過嗎?"爸爸問。
"是啊,我跑了最後一名,太丟人了。
"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其中的原因?"爸爸說,"你比其他同學年紀小啊,他們的腿都比你長很多。
"
爸爸繼續說:"我問過你的體育老師,他說你是同齡孩子中跑得最好的,這場比賽對你不公平。
等你個子再高一點的時候,你一定跑得比他們快。
"
"爸爸相信,下次你會做得更好!"爸爸最後補充說。
相信越越爸爸的話會使越越很快從失敗中走出來。
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的自信和自卑感往往會受到家長的影響——男孩受到的表揚越多,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就會產生很強的自信;相反,受到的表揚越少,男孩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從而越來越不相信自己。
所以,當男孩受到挫折時,家長應該給予積極的回饋,幫助他總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並加以鼓勵。
責備和打罵只會加重孩子挫敗感的體驗,使他越來越自卑。
第二部分第24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9)
細節14
增進與男孩之間的感情
常聽一些年長的人說,生兒子最虧了,這些沒良心的東西往往會"娶了媳婦忘了娘"。
雖說男孩不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但也不至於長大之後就感情全失,從此便忘記生他、養他的雙親。
然而,仔細觀察周圍的人群,我們會發現,很多男孩長大之後,確實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會疏遠很多。
一對年歲已高的夫婦說起自己的獨生兒子,就滿腹傷心:"我們不求兒子特意來看望我們一次,我們只是希望節假日他能回家看看。
但現在,我們能夠接到他的一個電話就已經算是奢望了!"
每個人聽到這些傷心的訴說,肯定已經在心裡暗罵這樣的男孩或者是男人沒有良心。
但是,我們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平息一下憤怒的心,仔細思考一下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會感情冷漠、"娶了媳婦忘了娘"?這些男人在小的時候與父母的感情如何呢?在這些男人小的時候,他的父母是否曾想過要採取措施,來進一步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呢?
不要小看這些問題,這是男人感情冷漠的根本原因和關鍵所在。
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感情冷漠,而那些"娶了媳婦忘了娘",甚至還沒娶媳婦就把父母忘了的男人,往往在小時候就與父母關係不好。
他們的父母不但沒有想過要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而且有時孩子表現出對他們的愛,他們往往也會不屑一顧。
母親節這一天,老師給孩子們留了一個作業:回家給媽媽一個吻,或說聲"媽媽,您辛苦了",或者給媽媽倒杯水……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不善言辭的小男孩華華選擇了倒杯水給媽媽喝。
放學回到家後,他早早地把飲水機打開,水開後接了滿滿一杯水。
他生怕媽媽回來他聽不到,便坐在客廳里一直等媽媽。
媽媽終於回來了,華華趕緊跑過去把水端給媽媽:"媽媽,你喝口水吧!"但是,媽媽好像並沒有在意孩子的這一動作,表情很平靜地對兒子說:"放那吧,媽媽不渴,快去寫作業吧。
"說完便開始忙自己的家務。
我們可以猜想到,小男孩華華肯定是特別沮喪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孩子本來是懷著極其興奮而又期盼的心情給媽媽遞上這杯水,也許這個場景在孩子的大腦中已經重演了很多次,他期望對媽媽的這種愛能得到媽媽的認同和稱讚,他期望媽媽在接過水的那一刻擁抱他一下,或者說一句"孩子,你長大了",甚至哪怕只是一個讚許的眼神都會讓他感到滿足。
然而,媽媽卻對這杯水、對孩子的這一動作無動於衷。
那麼,華華以後還會輕易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嗎?
其實,在小學階段,每逢母親節、父親節等特殊節日,老師們都會留一些像給媽媽倒杯水、給爸爸捶捶背這樣的特殊作業。
據小學的老師介紹,有華華這樣遭遇的孩子並不在少數。
而且,有些孩子甚至更加悲慘,爸爸媽媽在發現孩子的特殊表現之後,先是愣了半天,而後又神秘地對孩子說:"說吧,今天在學校又闖什麼禍了?"或者"說吧,又想讓我給你買什麼東西。
"
男孩的冷漠就是這樣造成的。
本來他們就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在某個特殊的日子裡,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情感大門打開。
然而,父母的無動於衷,甚至是諷刺、猜疑,卻讓男孩的情感大門迅速地關上,而且很有可能是長久地關上。
給父母的建議
當你的兒子向你表達他的"愛"時,請不要忽略,更不要嘲笑、打擊他,那樣只能讓他變得更加冷漠。
父母與男孩之間的感情是在生活的小事中一點點加深的,只要父母用心去引導、去培養,男孩會比女孩更"貼心"。
方法一:常與你的男孩溝通
心理學家說,溝通是了解孩子心理的最有效方式,有效的溝通更是父母增進與孩子之間感情的最好方式。
然而,提到與孩子溝通,尤其是與男孩溝通,很多父母都會皺起眉頭說:"溝通看起來容易,但大人們整天忙工作,孩子整天忙學習,哪有時間溝通呀?再說了,大人和小孩溝通什麼呀,有時連話題也找不到!"
的確,"時間"和"話題"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最大障礙,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很多父母與兒子溝通得很好。
一位7歲男孩的爸爸說:
雖然我工作很忙,但我每周至少安排出一次時間來與孩子"約會"。
與兒子"約會"時,我也會回到與兒子同樣大的年齡,與他一起玩、一起瘋……每次"約會"之後,我都覺得與兒子之間的感情加深了一步。
一位10歲小男孩的媽媽也透露了她與兒子之間溝通的秘訣:
孩子追星,我"追"孩子。
我知道孩子喜歡周杰倫,有時間我就會與孩子探討:"周董最近又出什麼新歌了,聽說又拍新電影了?"每次與孩子的溝通都很愉快。
孩子也經常對我說:"媽媽,你是一個時尚的媽媽。
"因此,孩子的心裡話都願意講給我聽。
第二部分第25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0)
與你的兒子愉快地溝通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沒有時間"、"沒有話題"……只是父母為自己的懶惰和不用心所找的理由。
因此,想與兒子感情更深一步的父母們,請與孩子盡情溝通吧!
方法二:陪兒子渡過難關
遇到困難時,男孩與女孩的表現是大不相同的。
在困難面前,大多數的女孩都會哭泣著投入父母的懷抱,等待父母為她們解決問題;而男孩則更多地會思考如何去戰勝困難。
雖然男孩和女孩的思維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孩子遇到困難,往往是他們最難過的時刻。
因此,當男孩真正遇到"難關"時,父母的陪伴和鼓勵就會成為他惟一的精神動力。
一個屢屢受挫的小男孩說:"當全世界都放棄了我,連我自己都要放棄自己的時候,父母還一直陪在我身邊鼓勵我,那一刻我就有一個想法:-為了我的父母,我也絕不放棄自己-"
每位做父母的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讓父母的愛默默地陪在他身邊,既能讓孩子重獲鬥志,又是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感情的好方法。
方法三:與兒子共同挑戰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一位小有成就的企業家在提起他最難忘的一件事時說:"和父親一塊游泳的那件事,令我終身難忘。
"這時,他總會跟人講起他小時候的這段往事:
我們家旁邊不遠處有一個池塘,我很小的時候就跟父親學游泳。
6歲那年,有一天,父親拿了個游泳圈,對我說:"來,我們橫渡這條池塘。
我也沒有游過這麼遠,我們父子倆來個比賽,怎麼樣?"說實話,當時我很害怕,但一想到能與父親一起挑戰,我就莫名地興奮,於是我很爽快地答應了。
但是,當我們游到大約池塘中間的位置時,我便感覺渾身乏力,身子直往下沉,我看得出,父親的動作也不像剛才那樣輕鬆了。
我們父子對望了一眼,父親用儘量放鬆的語氣對我說:"加油!"我也點了點頭回應父親。
我知道,我們都沒有退路了,於是我埋頭向前游幾下,抬頭吸一口氣,再向前游。
最後我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終於,在我和父親的相互鼓勵中,我們都游到了彼岸。
爬上岸後,我和父親擊了一下掌慶祝成功,然後就都癱軟在了池塘邊的草地上……從那一天起,我再也沒反抗過父親。
挑戰對於男孩來講本就是一件樂事,父母與男孩一塊挑戰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不論結果如何,在挑戰的過程中,親子之間的互動、相互的鼓勵,都會給男孩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對於上面提到的這位企業家來說,也許難忘的並不是游泳這件事,而是他與父親一塊躺在池塘邊草地上的那種感覺。
那時,他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就不僅僅是父子,還是朋友……從而,父子之間便有了尊重、體諒、信任,以及更多更多……
細節15
"尊重"讓男孩快樂成長
當小男孩慢慢長大後,他們漸漸也會有自己的"秘密"。
雖然男孩不會像女孩那樣,有自己親密的"小姐妹",可以互訴心裡話,但男孩卻有自己的表達方式,他會把"秘密"寫進日記里。
但也正因如此,男孩們新的煩惱又開始了——
小超走在上學的路上,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忘記把作業本放進書包里了,於是急忙往家跑。
當他掏出鑰匙打開家門,看到媽媽正從自己房間裡走出來,臉上帶著不自然的表情。
小超走進房間去拿作業本,一推門就愣住了,他看到自己書桌的幾個抽屜全部敞開著,自己的日記本、從小收藏的各種玩具手槍、同學們送的生日禮物亂七八糟地堆在桌子上。
小超非常生氣地質問媽媽:"你為什麼翻我的抽屜?"
沒想到媽媽卻比他還生氣:"怎麼了?我當媽媽的看看兒子的東西還有錯嗎?"
"可是你應該經過我的允許才能看!"小超也毫不示弱。
"小孩子有什麼允許不允許?別忘了我是你媽媽,好了,快去上學吧!"媽媽毫不在乎地對小超說。
後來,小超把書桌的抽屜都上了鎖,就連日記本都換成了帶鎖的。
生活中,這種家長不尊重孩子隱私的現象並不在少數。
在大人看來,這些都是些小事,"連生命都是我給的,何況你抽屜里的東西、你的日記本!"可對孩子來說,大人的這些行為,都是對他們的不信任、不尊重,而且嚴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其實,在大多數孩子的"秘密"中,很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更多的是孩子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心裡話。
心理學家表示,兒童期的孩子有秘密,說明孩子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智商高,主意多。
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孩子頭",他常常會編造出一些"小秘密",以吸引同齡的夥伴。
而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則說明他正從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獨立見解,自尊心也在增強。
尤其對於男孩來說,他們當"頭"的慾望、成就的慾望、自尊心等,都要比女孩更強烈一些。
所以,父母應該允許他有"秘密",並為他有"秘密"高興才對。
第二部分第26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1)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父母對男孩隱私的不當處理,釀成了很多大家都不願看到的悲劇:
因為父母偷看他的日記,小男子漢從此對父母不再信任;
因為父母拿偷聽他打電話不當回事,小男子漢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因為父母不尊重他的隱私並誤解他,小男子漢便開始懷疑人存在的價值,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人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孩子也不例外。
父母只有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隱私世界",才能讓你的小男子漢快樂成長。
當你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去尊重孩子時,孩子也同樣會尊重你,從而把你當成他的好朋友。
當他們遇到什麼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時候,才有可能主動向你談起。
所以,父母應該知道:你越尊重孩子的隱私,你與孩子的距離也就越近。
孩子的隱私,父母應該尊重。
同樣,小男子漢的人格、自尊心、求知慾望、探索慾望……父母也應該尊重。
家長只有與小男子漢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係,小男子漢身上所包含的巨大能量,才能被最大程度地激發出來,才能更有利於你的小男子漢健康、快樂、速度地成長。
給父母的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男孩對你不再那樣親近,做父母的不要擔心;小男子漢有了"秘密",做父母的也不要著急……用你尊重的態度去贏得孩子的信任吧!只有你尊重孩子,孩子才會更尊重你;也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方法一:尊重小男子漢的自尊心
中國有句俗話,叫"出門教子",意思是說,在外面、當著外人的面教育孩子。
這種教育方法科學嗎?
很多家長從來不給孩子留面子,常常在大庭廣眾之下訓斥、指責孩子;也有很多家長常常當著別人的面,嘮叨孩子曾經做過的錯事,使他感到難堪。
其實,這種教育方式存在嚴重的錯誤。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尤其是男孩的自尊心普遍更為強烈一些,如果家長常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或外人面前數落孩子的不是、責罵懲罰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頭、沒有地位,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反而會大大刺傷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憎恨、敵對和緊張情緒,促使孩子養成報復、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那麼,如何尊重小男子漢的自尊心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除了不要當眾教訓孩子之外,家長還要時刻都記得:小男子漢脆弱的自尊心需要你時刻保護。
一個不足10歲的小男孩放學後獨自到一片樹林裡玩耍。
天黑了,這個孩子還沒有走出樹林,他怕遭到野獸襲擊,就爬到一棵大樹上躲了起來。
父親見孩子很晚還沒回家,就沿孩子放學回家的路去尋找,在一片樹林裡,借著天空那微弱的星光,父親隱約看見兒子正躲在一棵大樹的樹杈上。
父親沒有馬上喊兒子下來,而是假裝沒有看見,吹著口哨在離兒子藏身的大樹不遠處溜達。
兒子聽到父親的口哨聲好像遇到了救星,馬上從大樹上溜下來,吃驚地問:"爸爸,你怎麼知道我在這片樹林裡呢?"
"我是獨自散步,沒想到正碰上你在樹上玩耍呢。
走,我們一起回家吧!"父親若無其事地說。
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父親。
男孩放學後因為貪玩而忘了回家,父親本應該責備他,但這位父親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憑藉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掩蓋了孩子的恐懼心理,維護了孩子的自尊。
人們常說,樹怕傷根,人怕傷心。
自尊心、自信心是小男子漢成長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上的基石,也是他們發展的內在動力。
如果家長經常有意或者無意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麼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打擊和摧殘,就會失去向善發展的動力和精神支柱。
因此,不管什麼情況下傷害或者詆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違背教育規律的愚蠢行為。
方法二:尊重小男子漢的獨立人格
孩子年齡再小,也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很多教育專家也認為,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沒有尊重,就談不上教育。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孩子尤其是男孩往往不喜歡那些動輒便打罵他的父母,而喜歡那些尊重他的人格、但又不失權威的父母。
一個男孩要參加同學的生日Party,他的家長考慮了一會對他說:"你知道家裡的作息時間是晚上10時熄燈,你如果10時前能回家,是可以去的。
"
這類父母是最明智的,因為他們知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他有權利決定去參加同學的生日Party。
但從孩子的安全因素等方面考慮,家長的這種回答又不會使孩子超出紀律約束的範圍。
方法三:給小男子漢一片自由發展的天空
好動、貪玩、好奇等是男孩的天性,然而有些家長卻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其他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物,尤其是"玩",都是"旁門左道"。
第二部分第27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2)
然而,一直這樣瘋狂地讓孩子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能好嗎?
一個剛剛上小學的男孩說:"爸爸媽媽一天到晚就是讓我學習、學習,現在,一聽到-學習-兩個字,我就會頭痛。
"
事實也證明,家長一刻不停地讓孩子學習,只會使孩子的牴觸情緒超過對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孩子厭學。
一位優秀的留美博士回憶他的成長曆程時說,是母親的恰當教育才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因為她的母親從他小時候就對他說:"你是一個有能力的孩子,上學以後,拿出70%的精力認真學習,學出樣來;拿出30%的精力好好玩兒,玩出水平來,你就是一個好學生。
"
長期被繩子束縛著的鳥兒永遠也飛不高,尊重孩子,就要給他一片自由發展的空間。
因此,家長不要總是把孩子拴起來學習,解開繩索,孩子才能既快樂地學習,又快樂地成長。
方法四:尊重孩子但不遷就孩子
一個小男孩,在商店裡注視了一輛帶鐵軌的玩具小火車很久後,告訴他的爸爸他很喜歡這輛火車,爸爸對他說:"這火車太貴了,爸爸沒那麼多錢買,我們到別處去看看好嗎?"孩子想了想說:"那好吧,不過我不想去看別的車了。
爸爸,等你有了錢再幫我買,好不好?"說著跟爸爸走開了。
周圍人都對這個懂事的小孩讚不絕口,有人問他的爸爸:"你是如何讓孩子這麼懂事的呢?"
這位爸爸的回答很簡單:"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們之間就相互尊重,孩子對的,我尊重他的意見;孩子錯了,我決不會遷就他,會找理由說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這是習慣。
"
多好的習慣!這習慣使孩子從小就學會了講道理。
反過來,如果不尊重孩子,不管孩子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那麼,孩子長大後不是變得蠻橫無理,就是變得畏首畏尾、膽小如鼠。
所以只有父母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但又不遷就孩子,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細節16
父親傳輸給男孩男子漢氣概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由父親帶大的男孩,或者從小與父親接觸比較多的男孩往往表現出很多優勢,如性格開朗、頭腦靈活、身體健壯、充滿活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教育學家表示,這是由於父親的教育方式、父親的影響使這些男孩更為健康地成長。
在一般家庭中,媽媽總在扮演老師的角色,告訴孩子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要求幼兒聽話、不淘氣、做乖孩子;總是喜歡讓孩子做畫畫、看書、搭積木等安靜的活動;即便是帶孩子遊戲或外出活動,也要訂下規矩,給予各種指導。
受母親思維方式和教養方式的影響,那些不離媽媽左右的男孩總是重複、模仿母親的言行,變得乖巧、順從、循規蹈矩,缺乏獨立性和探索的精神。
但是,如果父親也參與到男孩的教育中來,他的男子漢硬派作風,往往會在其教養方式中注入了陽剛之氣。
父親知識面寬廣,常常會灌輸給男孩一些書本以外的知識;父親會鼓勵男孩遇事自己動手、大膽嘗試;父親對男孩的壞毛病不遷就,不妥協;父親總是以朋友和"大孩子"的姿態,與男孩一起無拘無束地玩耍。
小男孩博博最喜歡和爸爸一起玩打槍的遊戲。
這不,父子倆兒一人一桿"槍",一個當"好人",一個當"壞蛋",嘟嘟嘟,嗒嗒嗒,雙方交火,各不相讓,你"打"傷了我的腿,我"擊"中了你的胳膊。
直到最後父子倆滾成一團,累得大汗淋漓,筋疲力盡。
他還喜歡與爸爸一塊踢足球、放風箏、抓小蟲、堆雪人……每次玩得既輕鬆又盡興。
媽媽問博博:"媽媽也和你做遊戲呀,你為什麼更喜歡和爸爸玩呢?"
"因為和爸爸一起玩,不用怕弄髒衣服,也不怕滿頭大汗。
"博博說出了實話。
可以說博博說出了小男孩們的心聲,與爸爸一起玩,沒有太多的顧慮,玩得開心,也玩得盡興。
更為重要的是,在遊戲的過程中,爸爸教會了他們什麼叫做骨氣、什麼叫做膽量、什麼叫堅強、什麼叫男子漢氣概……
有心理學專家研究證明,男孩與父親接觸的機會越多,在一起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勇敢、堅強、豁達、樂觀。
因為父親不會像母親那樣對孩子百般寵愛,父愛主要表現在冷靜地面對孩子的優缺點,教會他們應付和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給他們堅定的意志和聰慧的頭腦。
而且,父親與男孩的遊戲方式多是動態的、較激烈、富有對抗性和創造性的,這有利於男孩強身健體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男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
這是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他們一般會有計劃地培養孩子某些方面的品質,注意發展孩子某些方面的才能,而母親恰恰缺少這些。
第二部分第28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3)
在培養日常的生活習慣方面也是如此,母親總是喜歡保護孩子,怕孩子磕著、碰著、摔著,很容易不自覺地出現包辦現象。
而父親則更重視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對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給父母的建議
在男孩"女性化"傾向日趨嚴重的現代社會,父親必須馬上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這樣才更有利於男孩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才更有利於男孩男子漢氣概的培養。
現在,在美國家庭中,為了把孩子培養得更加出色,很多爸爸主動放棄自己的事業,而甘願做一名"袋鼠爸爸"。
當然,我們並不是鼓勵中國爸爸也去做"袋鼠爸爸",但是我們很真誠地提倡:做爸爸的再忙,也要儘可能多地抽出時間來陪陪你的男孩。
一個小男孩看見他父親花很多時間和心思為他的汽車打蠟,便說:"爸爸,你的車子一定很名貴,是嗎?"他的父親說:"是啊!這部車子很名貴,所以要時常保養。
如果保養得好,將來換車時也會多值一點錢。
"
男孩沉默了一會兒,說:"爸爸!我想我並不是那麼值錢,是嗎?"
不要認為男孩大大咧咧,什麼都不在乎,他也有感情細膩的時候,他也需要愛;也不要認為兒子無緣無故對你冷漠、跟你鬧彆扭,只是因為他不懂事,那是他正在用行為提示你:他需要你的關注和關愛。
男孩需要的不僅僅是你的精力、你的時間,他們更需要的是,你男子漢的陽剛之氣給他們做出榜樣——面對壓力不退縮的意志;跌倒了、失敗了再爬起來的勇氣;知足者常樂的心態……
細節17
讓你的男孩遠離"搗蛋機器"
男孩是精力充沛的,荷爾蒙帶給他們巨大的攻擊性、冒險欲和破壞力,他們簡直就是一台停不下來的小"搗蛋機器"——釋放精力是他們生活的方式,他們會從中感受到成長和滿足。
但是,如果男孩不能找到一個有創意的、合理的方式來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他的衝動就會以破壞性的方式表現出來;並且,如果男孩的這種慾望受到壓抑,他就會變得抑鬱,自我貶低,並伴隨一種痛苦的無助感。
這些也正是家長們所擔心的。
那麼,家長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手段,才能讓這些男孩遠離"搗蛋機器",而且健康、快樂地成長呢?家長又應如何對待這些調皮的小男孩給你出的"難題"呢?
浩浩的爸爸可謂事業成功,經濟條件相當不錯,但就是兒子浩浩讓他不省心。
浩浩上一年級才幾個月,爸爸便被老師"請"去學校好幾回,不是因為浩浩在座位上坐不住,就是不專心學習、打架、打擾旁邊的同學……
浩浩爸爸非常無奈,他決定找老師好好談一下,並請教一些教育孩子的經驗。
在談話中,老師問他:"為了教育好孩子,你翻看過有關教育方面的書嗎?"浩浩爸很茫然。
老師又問:"你覺得教育孩子比開車子容易嗎?"浩浩爸無語。
是啊,世界上任何職業都要培訓學習,只有父母這個職業沒有這些程序,只要一個成人生育了小孩,就成為了天經地義的父母,就理所當然地行使著教育的職能。
但是,家長要知道,如果我們不學習教育孩子這門學問,我們在行使教育職能的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無意識地犯下一些教育的錯誤,而這對孩子而言無疑是一種終身的傷害。
例如,面對男孩這個"搗蛋機器",家長一味地壓制,他們馬上就對我們還以顏色——要麼故意與我們作對,叛逆成性;要麼變得抑鬱,毫無自信。
而家長們如果一味地縱容這些小"搗蛋機器"的搗亂行為,他們就會更加令人擔心——到處都飛揚跋扈,變成了純粹的"小霸王"。
父母對孩子的愛,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去完善。
這也就是說,父母只有了解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給孩子更為科學的愛。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做家長的僅僅是學習、生搬硬套那些理論和教育方法,是萬萬不可的。
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並借鑑科學的教育理論,在教子經驗不斷豐富的基礎上,慢慢摸索出一套對自己的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
給父母的建議
掌握一定教育理論的父母一定知道,雖然你的小男孩像個"搗蛋機器",但他一定也有著十分可愛的一面——他渴望自己成為男子漢,他會保護弱小,他還會爭著幫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因此,只要家長做到因勢利導,引導你的男孩向更好的方面發展,"搗蛋機器"必然不會亂生是非。
方法一:用美德占據小男子漢的心靈
教育專家指出,要想讓孩子純潔的心靈遠離邪惡,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面對精力旺盛的小男孩,聰明的家長與其試圖幫助男孩尋找恰當的釋放渠道,不如為孩子建立一個牢固的道德防線。
而這道防線就是——美德!
第二部分第29節: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4)
一對年輕夫婦因為兒子的降臨而驚喜,但他們又有點擔心,如何才能把這個停不下來的"小搗蛋機器"教育好呢?後來,爸爸在一本雜誌上讀到了一個故事,他們的教育思路從此明確。
這個故事的題目是——《最後一課》。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弟子來到郊外的一片曠野里,準備給弟子們上最後一課。
哲學家問弟子:如何除去周圍長滿的雜草?
弟子們陷入沉思,他們給出了各種答案,有的說用鏟子鏟草,有的說用火燒,有的建議在草上撒上石灰,還有的說要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哲學家聽完後,站起身說:"課就上到這裡。
你們回去後,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後,再來這裡相聚吧。
"
一年後,弟子們都來了,他們驚訝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原來的曠野已不再是雜草叢生,而是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
弟子們終於明白了哲學家的"最後一課":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
雖然在很多情況下,小男孩都沒有成熟的判斷力,他會為了一個皮球跟小夥伴打架;他會因為好玩而說髒話;他會因為老師批評他而與老師對著幹……但當那些更為可貴的品質占據他的大腦時,他會自動安靜下來,他會變得懂事很多,有時他的改變甚至會令家長們刮目相看。
方法二:化"搗亂"為"愛心"
5歲的小男孩卓卓從小就很調皮,媽媽有時真拿他沒辦法。
有一天,媽媽給他買了七色彩筆,他十分喜歡,並把它們裝在自己的包包里隨身攜帶。
媽媽帶他到社區的小花園裡玩,他竟要用彩筆在花園的小椅子、小桌子上亂畫,媽媽告訴他這是不道德的行為,他就是不聽。
隨後,媽媽轉換了一種方法,她這樣對調皮的兒子說:"兒子,你在這些椅子上亂畫,別的小朋友坐了,是不是會把衣服弄髒了?"
卓卓點了點頭。
"小朋友的衣服髒了,他會怎麼樣呀?"
"他會不高興,還會被媽媽罵。
"卓卓認真地說。
"你希望這樣嗎?"
卓卓搖搖頭。
"那為了別的小朋友不被媽媽罵,咱們把畫筆收起來好不好?"
"好吧。
"沒想到卓卓爽快地答應了。
男孩就是這樣的,你給他講道德、規則,他可能聽不太懂,也可能聽不進去。
但如果你告訴他,他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如果他停止這一動作,就是幫助別人、就是見義勇為的行為,他就會欣然接受。
大多數男孩都有滿腔熱血,他希望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表現慾望。
所以,當你的男孩再調皮時,家長不妨把他的"調皮"化為"愛心",讓他自動放棄調皮行為。
當愛心充滿孩子的心靈時,他往往會用做好事來消耗自己的過剩精力,從而使調皮行為大大減少。
方法三:讓男孩的耐心指數不斷上升
當你的男孩有足夠的耐心時,他的搗亂行為絕對會大大減少。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耐心的習慣呢?
安吉娜·米德爾頓在《美國家庭的卡爾·威特教育》一書中介紹了"三分鐘"耐性訓練法,這種方法被證明是訓練孩子耐性的好方法。
皮奈特是一個缺乏耐性的男孩,他只愛看電視和玩遊戲,對書本不感興趣。
一天,父親拿著個沙漏,告訴他說,這是古時候的鐘表,裡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時,整好是三分鐘。
皮奈特想玩玩這個沙漏,這時父親說,以沙漏為計時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書,每次以三分鐘為限。
皮奈特很高興地答應了。
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靜靜地坐下來聽爸爸講故事。
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留意書,而是一直看著那個沙漏,三分鐘一到便跑去玩了。
皮奈特的父親沒有氣餒,他決定多試幾次。
這樣數次之後,皮奈特的視線漸漸由沙漏轉移到故事書上了。
雖說約定三分鐘,但三分鐘過後,因為故事情節吸引人,皮奈特聽得特別入神。
因此他要求延長時間,但父親堅持"三分鐘"約定,不肯繼續講下去。
皮奈特為了早點知道故事情節,就自己主動閱讀了。
三分鐘的時間,正好適合孩子注意力的特點;三分鐘後立即打住,這樣不僅使孩子覺得父親守信,而且還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發了他主動學習的興趣。
在這裡,皮奈特的父親用了一種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對孩子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這實際上是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時間內專注於某一對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習慣,也就提高了耐性。
家有男孩,這幾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在所有的動物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和對付的。」家有男孩的父母肯定有過這樣的體驗,自從這個小傢伙出生以後,有著旺盛的活力,每天上躥下跳,時不時惹出點禍來,讓他往東偏往西,越說不可以...
做男孩的父母的路很長,家有男兒得看
近段時間,在與家長交流中,還是在與家長面對面的互動中,我發現一個問題:男孩的家長諮詢的問題比較多,比如:上課做小動作、說話、愛動、注意力不集中、字寫的差、背課文難,喜歡看漫畫書,愛看電視,愛...
想知道如何教育男孩嗎?請走進男孩的世界
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世界男孩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呢?他們淘氣,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冒險;他們喜歡搞破壞,是因為他們更具探索精神;他們學習不如女孩,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被限制、被束縛;他們好爭鬥,是因為...
男兒有淚也要彈!大多的男孩家長都不懂!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這樣教育他們的兒子:「哭什麼哭,女孩才總是哭哭啼啼的呢!」「有什麼好哭的,像個女孩子一樣!」……在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男孩有時是很可憐的。因為是男孩,他們被剝奪了哭泣的權力;因為是...
男孩,真的有那麼難養嗎?其實不是歐!
小福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話「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還有很多家長說養男孩真的比養女孩困難的多,有時候男孩子會比女孩調皮搗蛋很多。如果嚴厲管教吧他們會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散養式管教呢他們會無法無...
三個方法告訴父母如何引導你的男孩博覽群書
喜歡上躥下跳的小男孩很少能夠靜下心來看會兒書,他們更喜歡從實踐中獲取知識。但他們也有愛讀書的時候,只是只受讀他們喜歡的漫畫書,如英雄系列《奧特曼》、歷險系列《西遊記》、童話故事系列《安徒生童話》...
給家長的忠告:如果您有個兒子,這些事知道的越早越好!父母必讀
「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是一位男孩子的媽媽,那麼你腳下的路將很長很長。我的理解是:男孩子就像一株小樹,需要自然地成長,做媽媽的需要知道...
為何幼兒園男孩越來越弱勢?被女孩欺負了只知道哭,老師道出原因
昨天下午接女兒去放學的時候,發現教室門口圍了一圈人,原來是一個家長領著兒子正在跟另一個家長交涉呢,擠進去才知道,原來他的兒子總是被班裡的一個小女孩欺負,每次哭兩下就沒事了,誰知這次卻變本加厲了,...
養育男孩,這兩個心理秘密你要知道!(媽媽要轉給爸爸看)
Sugar and spice and everything nice,That's what little girls are made of .Snips and snails and pu...
「我的頭被卡住了」看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這個外國小男孩頭被欄杆卡住,家長的處理態度,讓國人大開眼界.....小孩子難免因為好奇,而對周遭的事物進行一番把玩,倘若一個不小心還可能發生意外,就像是底下影片里的小男孩一般,因為調皮搗蛋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