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可怕的兩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著豐富經驗的老人們總會提醒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小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的時候,麻煩就開始了。

」在他們的經驗中,當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的時候就開始了各種哭鬧、發脾氣、難以調教。

曾經有人認為孩子會哭鬧發脾氣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說明前期父母與寶寶的依賴關係沒有建立起來。

但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無論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還是不缺安全感的孩子到了兩歲附近,也正是長到和桌子一樣高的時候,都會出現一段難以調教的時期,外國科學家用「The terrible twos」來形容這個時期的寶寶。

在兒童的正常發展中有三個明顯的反抗期,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最後的青春期叛逆,在那之前,在孩子2歲及6歲左右時還有兩個突出的反抗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們正在討論的「terrible two」。

「Terrible Two」的成因

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講,反叛性的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是自身與社會外界的矛盾。

孩子長到兩歲左右,自主意識開始成型。

這是孩子第一次意識到「我」這個概念。

在那之前,孩子更多的是觀察其他人的行為並進行模仿學習,尤其對於母親的依賴,2歲之前的孩子不能把自己和母親完全分離開來。

但成長到了2歲左右,孩子意識到了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想法、行為。

他開始走上一種尋求自我,證明自我存在的探索之路,而此時沒有發現孩子變化的父母依舊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這讓孩子感到矛盾、困惑、不安、無措以及憤怒。

這個階段的孩子言語發展還沒有完全,他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通過「|叛逆」的方式讓父母意識到自己的不安。

在這個階段的還是最經常說的話就是「不!」以及自呼其名的表達自己的意願。

這樣的言語正是孩子對於自我探索,出現自我意識的最明顯的特徵。

所以,當你經常聽到孩子拒絕你或是強調自己時,恭喜你,你的寶寶長大了。

「Terrible Two」真的可怕嗎?

為什麼大家都在說2歲左右的孩子可怕呢?其實仔細想想,這麼小的孩子再怎麼叛逆又能給家長帶來多大程度的傷害呢?可偏偏用上了Terrible可怕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這麼小的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真相是不是孩子可怕,而是父母還沒有準備好。

孩子,尤其是0-3歲的孩子,用一天一變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但是對於父母而言,孩子的變化太過迅速與突兀,在他們沒有一點點的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昨天還乖巧的寶貝,今天突然就各種不合作。

這樣的狀況讓父母們措手不及,又必須直接上陣,這樣的突然爆發給父母造成的心理壓力是成倍增加的,自然在父母的眼中是可怕的。

如果你事先知道孩子會有這樣的階段,並且為這一階段做了準備,你應付起來沒有那麼的慌亂,那自然就不可怕了。

幫孩子順利度過「Terrible Two」

之前說過,孩子之所以出現反抗的行為是因為內心的矛盾。

當矛盾解除,這樣的行為自然也就不再繼續出現了。

那麼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矛盾就是父母們幫助孩子度過這一階段的最佳手段。

1.幫助孩子發展語言 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孩子對於意願的言語表達能力非常的有限。

這樣才出現了哭鬧等簡單直接的行為。

爸媽們可以耐心傾聽並引導孩子學習詞語來表達自己。

例如當寶寶表達不清要哭鬧時,爸媽可以問寶寶是不是不要這個啊?是不是要那個啊?等等。

這樣的詢問即減輕了孩子沒法表達的痛苦,也幫助寶寶習得更多的詞語。

2.讓寶寶自己拿主意寶寶有了自我的概念,需要更深刻的認可這個概念,而自行做某一個決定是寶寶此階段最大的意願。

爸爸媽媽這時候要學會尊重孩子對於自我的追求,耐下心來讓寶寶自己拿主意,讓寶寶自己去選擇他接下來的行動。

當然雖然寶寶這樣的訴求是發展使然,但是不能完全由著寶寶的性子來,這時候讓孩子多做選擇題,例如可以問寶寶:「是穿紅色的衣服還是藍色的?」這樣的選擇題即保證孩子做主的渴望,有保證寶寶的決定在家長的接受範圍內。

在應對寶寶在兩歲左右的反抗階段時,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心態的調整。

孩子的不良情緒是對於不安的表達以及意願的訴求,希望得到的是爸爸媽媽的安撫。

如果此時父母不能保持冷靜,甚至被寶寶的不良情緒影響試圖用強硬手段制止寶寶的不良行為,這對於本就處於不安期的寶寶來說更是難以應對。

能夠耐下心來以安撫為主的「順毛捋」,並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給孩子一點時間來平復心情是應對寶寶不良情緒行為的上佳方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做到這四點,可怕的兩歲又有啥好怕的!

朋友R家的寶寶,馬上就要兩歲了,最近,R因為孩子的各種怪異行為感到很煩惱。R說周末跟娃爸計劃好了,陪孩子一起去上早教班,結果出門之前,孩子非要拿著自己的平時玩的購物小推車出門,怎麼勸說都不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