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來這裡找原因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般情況下,孩子三歲就是該去上幼兒園的年紀了,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多接觸更多的小朋友,找到更多的玩伴,同時也讓孩子體驗一下集體生活。

可是家長們總是給孩子規劃地特別到位,到真正實施的時候卻犯了難。

大多數孩子在剛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很抗拒,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感到害怕和抗拒,就會一直哭鬧不安,甚至不願意去幼兒園。

有些上了一段時間了還是不適應,不願意去。

對於孩子的這些情緒和表現,家長們該怎麼處理呢?妥協?還是強迫威脅?

小艾在跟朋友聊這個問題並跟她說家長的困擾的時候,她突然笑著說:「這有什麼難的呀。

」「以前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是不願意進去,哭鬧不停。

可是我的媽媽特別好,媽媽說她在幼兒園裡陪著我,陪了一兩個月等我適應了,不哭鬧了,自然就好了。

」小艾聽完心想,這真是位好媽媽呀!可是,這種做法真的是為孩子好嗎?這種陪伴完全能「治」好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問題嗎?

孩子不肯上幼兒園,原因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作為家長們一定要先找到具體原因,而不是無意義地妥協和冷酷地強迫。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孩子為什麼那麼抗拒去幼兒園。

幼兒園裡有好玩的玩具,有很多同齡的小朋友,還有各種各樣的遊戲,對孩子來說應該是個很有吸引力的地方。

可是還是有很多孩子不願意去,那麼對於孩子而言,幼兒園是個充滿陌生的環境,再多的玩具再多的遊戲也代替不了家裡的熟悉感,所以孩子會不適應,會哭鬧。

這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期」。

一、孩子的愛哭、膽小、粘人、不愛上學這些是孩子觸覺系統失調的表現

觸覺在人類感覺系統功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的辨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及情緒的好壞。

由於觸覺感受器受到刺激會傳入大腦,所產生的一部分信息會達到腦皮質,就有促進腦皮質的發育作用。

所以觸覺刺激對於兒童神經系統整體感覺的統合以及感覺認知、感覺運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觸覺失調孩子的表現常常就是缺乏安全感、愛哭、膽小、粘人、甚至不愛上學。

因為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本身就會缺乏安全感,自然就害怕接觸陌生的老師和別的小朋友。

所以孩子一和家人分開就會焦慮不安,特別表現出對家人和母親的依戀。

只要家人在場,他就會感到足夠的安全,那麼這種情況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就表現得非常明顯了。

孩子離不開媽媽的襁褓,就產生厭學的情緒。

父母對於這種情況特別焦慮,孩子更焦慮。

二、人際交往能力弱,沒有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

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是在家裡和家裡人玩,長久獨居,很少與外界接觸與,就造成孩子不懂得如何跟小朋友相處。

在幼兒園沒有熟悉的同伴,不適應集體活動,在幼兒園容易受欺負或者是受挫。

如此一來,孩子當然不願意去幼兒園。

三、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有些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家長總是威脅和強迫他們,會對孩子說「你如果不去,老師就不喜歡你了;你如果不去,老師不跟你分享玩具了;你再不聽話,我告訴你老師。

」等等類似這種字眼和句子。

孩子在心理上都對老師產生了恐懼,怎麼可能還會自願地、開開心心地去幼兒園呢?

所以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不要只看表面現象而不深究其根本原因。

那麼家長在這方面要做的就是多和孩子溝通,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首先自己不能焦慮,正面地有耐心地區引導孩子。

讓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觸,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不拿老師去恐嚇孩子。

對於觸覺敏感的孩子要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訓練。

多讓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滾、翻跟頭,讓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如沙土、草坪上的赤足遊戲,對孩子的皮膚進行足量的刺激。

或者通過專業性的感統訓練對孩子進行專業性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有效地對孩子的觸覺進行減敏。

總之,孩子的表現和情緒是需要家長們去多多關注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鼓勵和引導孩子。

好的辦法總是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所以家長們要以智慧的教育方法來解決問題,孩子的表現當然也會如你所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歪!110嗎?我不想去幼兒園

每每到幼兒園開學時,我們總可以看到這些情況:有些孩子被父母抱進幼兒園時,臉色一下子變了,拉著父母往外走。有些孩子耍賴死活不肯進門。甚至,還有一些直接大哭大鬧起來,不進園。這種現象,其實是孩子離開...

父母必知:新生入園季,家長該如何配合?

幼兒教育網指出,小寶寶們該去幼兒園上學了,從家庭到幼兒園,是寶寶邁向社會的第一步。這個時間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孩子是否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老師會不會喜歡他?孩子與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