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扔東西,不聽指令,如何給一歲多的小娃立規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很討厭熊孩子,但是卻也總是不可避免的發現自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熊。

大概從一歲左右開始,孩子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越來越成熟,他關心的事情開始從自己的身體慢慢的延伸到周邊的世界,開始各種試探底線。

這個時候的孩子發生暴力,破壞,不聽話等行為,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好和壞的概念,一切行為在他們眼裡都是對這個世界的探索。

而孩子最後會不會真的變熊,是由大人的反應決定的。

傳統的應對方式無外乎以下幾種:

1,放任:孩子還小嘛,不懂事,長大些再和他講道理。

2,嚇唬:面目猙獰,高聲呵斥,用情緒讓孩子感到畏懼

3,威脅:如果你再這樣,我就XXX

4,暴力:打屁股長記性

嗯,上一輩傳遞給我們的知識也就這麼多,好像找不到第五種應對方式了。

放任的方式,肯定是不對,熊孩子都是從娃娃培養起來的,孩子並不會純粹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懂事。

行為舉止得體的孩子都是從小管教的結果。

後面三種,一般是遞進式的使用,嚇唬不行就威脅,威脅不成就用暴力,把孩子搞服氣為止。

這些方式對兩三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會比較有效(雖然會有很強的副作用,也不推薦),可是對剛過一歲的小孩,就基本沒用,因為小孩子理解能力很差,尤其是處在強烈的恐懼情緒中,他只知道爸爸媽媽很生氣,卻不太明白你為什麼會生氣,更不太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所以完全不會「長記性」,很可能眼淚剛乾,就又開始犯和剛才一樣的錯。

你和他講道理嘛,他又不太懂,打罵嘛,又哭完就忘,這可怎麼辦呢?

今天介紹一個針對1-2歲孩子的管教小工具,叫做暫停法(time out)。

暫停法看上去很簡單,無非是孩子犯錯了就讓他去站牆角,很多中國父母們會把它理解成罰站,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暫停法從本質上來說,完全沒有任何懲罰的意思,只是很多家長特別容易把它操作成懲罰。

暫停法,顧名思義,它的主要目的只是讓孩子「暫停」當下的狀態,等待情緒比較平靜的時候再恢復活動,當然這個過程中父母會講道理,但是孩子對道理似懂非懂也不要緊,「暫停」本身就是一種管教,因為孩子會發現,每當自己做這種行為的時候,就會被強制停止,次數多了,他再笨也會明白,這個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暫停法的標準程序是這樣的

1,當孩子發生不當行為,立即停止他現在的活動。

2,用最簡短的語言描述他現在的行為是不對的,譬如「不能打人」「不能摔東西」。

3,把孩子放在一個沒人打擾的地方(最好每次固定地點),等待他的情緒平靜下來。

4,當孩子平靜之後,立即擁抱他,誇他做得很好,並且重新投入到原來的活動當中去。

過程雖然簡單,但是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如果不能做到以下這5點,就不能稱其為一個合格的暫停:

1,不因為孩子的情緒而暫停

當孩子因為某些事陷入憤怒,恐懼,失望,羞愧等情緒當中時,要求他「暫停」是很不人道,而且不現實的,想想看你自己生氣傷心的時候停得下來嘛?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要想辦法幫助他宣洩和消解,包括替他說出這種情緒,擁抱他,讓他深呼吸,跳一跳等等,讓孩子學會處理這種情緒的方法。

只有當孩子蓄意做出類似「傷害他人,破壞物品,亂喊亂叫,橫衝直撞」這樣的行為,提醒了之後又不聽的時候,才需要「暫停法」。

2,不要搞成威脅或者懲罰

「暫停」就是「暫停」,並不是懲罰,不要把它換成「站牆角」,或者「關小黑屋」等等,有懲罰性質的說法,也不要威脅孩子「再這個樣子,我就要time out你啦!」

暫停法的目的只有兩個,一是讓孩子「停下」,二是讓孩子「平靜下來」,只要達到這兩個目的就好,至於讓孩子懂道理啊,反省啊之類的,有當然好,沒有也沒關係。

可以教孩子說「對不起」,但是孩子不說也就算了,不要逼迫他。

其實可以給「暫停法」換一個名字,叫做「安靜時間」更容易理解一些,搞得雞飛狗跳那肯定就不對了。

3,執行者要隱藏情緒

一旦你暴露出了情緒,暫停法就失效了,因為小孩子對於父母的情緒是特別敏感的,無論是覺得「想笑」,還是「很生氣」,孩子就會立即感知到,並且把關注點集中在你的情緒上面,然後把「暫停」的原因歸結於你的情緒,而不是自己的行為。

所以,哪怕你心裡已經開了鍋,也一定要hold住撲克臉,千萬別再孩子面前破功哦!

4,不要說太多話

既然「暫停」是讓孩子平靜,你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說太多話,更不要訓斥,因為一訓你就會越訓越生氣。

只需要描述孩子的不妥行為,控制在十個字之內,做一個酷一點的父母。

你話越少,說的話才越有分量。

給孩子空間自己待一會兒,讓他好好消化一下剛才的事情,會更有利於反省,此時無聲勝有聲。

5,孩子太大了就不靈了

就我使用暫停法的經驗來看,最多用到三歲,再大就不靈了,因為大孩子更渴望交流,讓他們悶不做聲自己待著他們會很難過。

「暫停法」適合於語言能力不太好,不太能夠理解並且交流的孩子。

如果你家孩子會說話,會表達自己,也理解家長的意圖,就完全可以用純語言的方式「正面管教」了,在孩子平靜的情況下,告訴孩子,你現在的行為不對,教孩子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說什麼話。

其中我覺得最難做到的事情,就是隱藏自己的情緒,一般當父母的一看到孩子熊,心裡就開始冒火,忍不住宣洩情緒,這樣只會把孩子也拉入情緒的深淵,最後讓他怕你,忌憚你的權力和權威,但這並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本意。

我們是希望孩子的內心知道邊界,明白規則,習慣遵守公序良俗,讓他的今後社交和生活更加舒服和順暢,打罵並不能實現這個目的,孩子忌憚的是「人」,而不是「規矩」,當他長大了,聰明了,會趁著你不在的時候,偷偷摸摸的熊。

立規矩,從一歲開始,為人父母的修煉,也從此開始了。

當孩子變成更好的孩子,相信每個為人父母者,也能變成更好的自己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為有...

如何管教熊孩子

熊孩子,是指調皮搗蛋、不守規矩,到處搞破壞的孩子。很多家庭都會有熊孩子,家長對管教不聽話的熊孩子總是感到頭痛和束手無策,不管是喋喋不休的責罵,還是大聲的命令,孩子全然不理會,依然我行我素。頑皮是...

怎麼對付不服管教的孩子?

本文由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作者 Debbie Pincus是美國一名有執照的心理諮詢師,她有超過25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我們都知道孩子有時候會不太尊重父母、用粗暴的方式對...

孩子脾氣不好,原因卻讓所有家長引以為戒!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受父母以及長輩的寵愛。為此我們不難發現,寶寶與寶寶的性格都有一定的區別,有的寶寶非常乖巧,有的寶寶脾氣往往專橫,有的寶寶則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其實孩子的脾氣不好,不是家長沒賣...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懲罰: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對於懲罰二字,在學習正面管教的內容之前,我也是不提倡懲罰孩子的媽媽。但是有時候我們無法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在當下,大腦蓋子掀開的時候,我們都會忍不住的大吼甚至懲罰孩子。在我家,孩子受到過的最大懲...

熊孩子不聽話,用這個辦法就對了!

大家都很討厭熊孩子,但是卻也總是不可避免的發現自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熊。大概從一歲左右開始,孩子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越來越成熟,他關心的事情開始從自己的身體慢慢的延伸到周邊的世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