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愛發脾氣與嫉妒心理,成了現在所有孩子的一種通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孩愛發脾氣與嫉妒心理,成了現在所有孩子的一種通病,至於家庭成員對孩子的過分寵愛有著很大的關係,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家長都會儘量滿足,這樣孩子就把家長滿足自己要求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一般,家長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孩子就會哭鬧和發脾氣,隨著他們發脾氣的次數越來越多,父母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同事家有個脾氣暴躁的女孩,只要稍有不如意的事,就會大喊大叫,甚至摔東西。
情景——親愛的,咱們先吃飯,再看電視,可以不可以?麗麗並沒有理睬媽媽的建議,反而開始哭鬧起來,一邊哭一邊衝著媽媽喊,我就是要看電視,不吃飯,看到大喊大叫的女兒媽媽一氣之下關掉了電視,這一下子麗麗哭得更厲害了,一邊哭一邊叫著不讓我看電視,我就不吃飯了,我要把電視機砸了說著瑪利亞拿起沙發上的玩具朝電視劇扔了過去。
我:
其實孩子的哭鬧行為就是她宣洩不了情緒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但是當孩子出現像麗麗一樣摔東西的行為,家長就應該注意了,孩子摔東西的行為與打人是一個道理,都是一種攻擊性行為,而攻擊性又有穩定持續的特性,如果還是三歲的時候喜歡摔東西,到了五歲還喜歡摔東西,十歲依然如此。
那麼孩子到時到十歲以上以後,就可能會發生與同伴爭鬥,打架等暴力事件。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摔東西的行為時,一定要重視,搞懂孩子為什麼會摔東西的原因,弄明白他為什麼會,比別的孩子更容易發脾氣,然後慢慢,得引導孩子改善脾氣,減少發脾氣的次數,逐漸里把孩子摔東西的行為改掉。
一下是本人點建議
第一,遠離發怒環境,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最好不要急著和孩子進行辯論,也不要給孩子講什麼大道理,更不能在這個時候糾正孩子的行為,因為人在生氣的時候是聽不進任何建議的,父母應該理解孩子,讓孩子說說他的想法,然後引導孩子走出。
我:
走出這個環境,或是遠離雙引號,惹孩子生氣的人,讓孩子慢慢地平靜下來,之後,再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第二,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孩子與成人一樣
也有喜怒哀樂,遇到不順心的事,當然也會難過發脾氣,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調節這些不好的情緒,比如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親切的對話,也可以通過擁抱等身體接觸來幫助孩子緩解負面情緒,還可以告訴我。
我:
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簡單的,調節情緒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嗯,情緒沮喪的時候可以哭出來,想發火的時候可以告訴我,嗯,媽媽我不開心,我想單獨待一會兒。
第三,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心情不好時,家長要教給孩子如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應該通過摔東西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比如你可以告訴孩子,在與別人談話或者玩耍的時候,如果別人的說法讓孩子不高興,他可以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我生氣了。
在孩子成長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家長一直能把孩子看作一個大人,用心與孩子交流,懂得孩子的,磕求喝,求明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心情,那麼家長的愛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戊土,又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你被自己孩子打過嗎?為人父母:對這種行為一定要「零容忍」
放學後,兒子的朋友到家裡玩,到八點的時候,小朋友的媽媽過來接他回家,他還想再玩一會,媽媽不同意,結果小朋友大發雷霆,對他的媽媽「拳打腳踢」。我趕緊過來解圍,對小朋友說:「今天太晚了,明天你們還要...
打不得,講不聽,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寶寶?
「我家孩子想要什麼一定要拿到,不給就喊,就哭,就躺地上……」「不開心的時候就大喊大叫,就扔東西,打人,有時還打自己……」「爺爺奶奶總說孩子還小,不用做規矩,但越來越管不住了怎麼辦?」每次媽媽聚會...
一定要哭著讓別人依著ta的「小霸王」,要不要好好教訓一下?
在家帶娃的閨蜜,上周日按捺不住,帶著4歲的兒子出來逛商場。不料,這一趟走得是那麼坎坷。剛進商場,孩子被一個賽車玩具吸引,纏著他媽媽非要買:「媽媽,給我買這個!」閨蜜說前兩天剛買了一賽車,不買了。...
寶寶總「打人」,如何「糾正」?
豆豆1歲多,最近媽媽發現小傢伙,總是揮著小手要打人。即使對方小朋友是想和他玩,豆豆仍舊揮著小手,同時說「打」。媽媽很擔憂,小豆豆總是亂發脾氣要打人,媽媽都不知道怎麼應對了。
沒有壞脾氣的寶寶,只有不懂他的爸媽! 我們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
2016-01-03 媽咪OK港大教育學博士主創的微信公眾號「媽咪OK」提供育兒實用原創文章和高質量的講座關於寶寶情緒的問題,後台總是有很多麻麻留言問,我們回答了一遍又一遍,大家的問題還是使勁砸...
如何馴服孩子的「壞脾氣」?
正確接納孩子的情緒,會讓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同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還會發現,收穫一個懂得理解、安慰、關心別人的孩子是如此容易!0~1歲:陪伴加安撫寶寶出生後7~9個月就會出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