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 難道,這孩子就不能打嗎?不打他怎麼長記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當一說到懲罰,總會有兩個聲音跳出來。

一個說「我也是這樣被打大的,不也挺好」。

還有一個聲音是「不打怎麼能長記性」。

我不否認的情況。

但我想說這有點像買彩票的情況。

恭喜你中獎了。

因為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懲罰的影響下如我們所願平安順利長大成才。

舉兩個栗子。

一個例子是藥家鑫案,一個從小被父親關小黑屋責罵懲罰長大的孩子,在開車撞傷人之後,因極度的恐懼和害怕犯錯懲罰,選擇把輕傷的受害者亂刀捅死,然後逃逸。

一個例子是我的朋友,夫妻兩都是博士高知,都非常的尊重孩子,孩子8歲,某一日孩子玩ipad遊戲超時,按照約定,父母沒收ipad,第二天的父母上班。

保姆打電話說孩子不去上學了。

一個遠在天邊,一個近在眼前。

都無一例外的導致懲罰的後果:叛逆,報復,退縮,逃避。

沒有人可以去假設這些事是別人家孩子的事

時時看見各種孩子被父母只是一頓責罵,孩子輕則離家出走,重則輕生的案例。

我們會感嘆,那個孩子就是我隔壁鄰居幾樓幾號的孩子,慘痛的結局離我們其實很近。

這時我們大多會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是的,現在的孩子對尊嚴和尊重的理解和需求大不一樣。

時代的變革不僅帶來GDP的增長,人均壽命的增長和民生的改善。

在德雷克斯的《孩子:挑戰》這本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中有這樣一些觀點;我們已經脫離的獨裁專制的社會,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社會裡,我們不能控制的命令他人……女性宣告:我們與男性平等,這使得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父母失去了對孩子的統治權……孩子對這種社會變化趨勢非常敏感。

他們很快就感受到能夠和大人一樣享受平等的權利……我們不能再強迫孩子絕對順從。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特別不能忍受懲罰所隱含的不公正和強權的原因,他們會選擇叛逆,報復,退縮,逃避,所以我們會看到今天如此之多的自殺,離家出走等慘痛的結懲罰的後果。

有時候不是父母想懲罰孩子,而是父母沒有辦法,父母很無助。

父母不知道像類似正面管教這樣的理念可以提供更好的選擇和結果:不懲罰,不驕縱,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

而不會不會出現叛逆,報復,退縮,逃避這樣的我們無法承擔的痛。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犯錯」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把「犯錯」二字打了雙引號。因為,在孩子眼裡,他或她的某些行為並不是錯誤。「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這句話。第一,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是因為「錯誤是學習...

舉手打孩子是在宣示你的失敗

從管教孩子的角度而言,懲罰的目的理應只有一個——讓其認識錯誤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而認識錯誤和承擔後果的方式有多種。對學齡前的孩子而言,以遊戲扮演的方式重新演繹一遍現場的情景是符合他們認知特徵的...

為什么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

正面管教提倡互相尊重,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來贏得孩子的合作,不提倡懲罰和羞辱。那麼,打孩子在正面管教裡面是不提倡的。打孩子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長記性了,但孩子長記性的是「我這樣做錯了,下次一定...

懲罰孩子真的不行嗎?

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有人就說,難道,這孩子就不能打嗎?不打他怎麼長記性?也有人說,我自己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人生也很成功啊。相信還是有些人存在這種思想的,即使你沒有。那我們先來想想為什麼要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