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真的不行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

有人就說,難道,這孩子就不能打嗎?不打他怎麼長記性?也有人說,我自己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人生也很成功啊。

相信還是有些人存在這種思想的,即使你沒有。

那我們先來想想為什麼要打孩子?

也許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為了讓孩子更好,都是因為愛孩子呀?

想讓孩子長記性,通過打一頓,讓孩子在腦海中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其實這是創傷。

沒有誰願意在成長路上留下的都是創傷,儘管有的創傷能幫我們成長。

也許是為了大人自己的面子、也許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為了掩飾自己的挫敗感,

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更好的辦法,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是自己的無能!因為一個連自己行為情緒都無法管理好的人,怎麼能給孩子好的榜樣?

你想知道會給孩子帶來什麼長期後果嗎?不想?好吧,那我也要說。

懲罰也許可以在當時能夠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

可長期的效果呢?孩子會積累非常多的負面能量,正面管教當中用四個「R」闡述了懲罰造成的孩子對我們的回敬。

它們是:

1、憤恨(Resentment),孩子不再相信大人,覺得這很不公平。

2、報復(Revenge),孩子希望下次能通過其他的行為扳回一局。

3、反叛(Rebellion),孩子偏偏要跟大人對著幹,來證明自己。

4、退縮(Retreat),孩子要麼偷偷摸摸地干,要麼自卑感覺自己是個壞孩子。

我想所有的家長都不希望看到這四種情況吧?在每次的懲罰之後它們都會慢慢進入孩子的潛意識的,也許當時沒有什麼表現,但未來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

那怎麼辦? 如果不懲罰,怎麼教育他們?

一是讓他經歷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而不是受懲罰。

比如,事先約定寫完作業之後才能出去玩,那到時間時,沒有完成,就不能出去。

又比如,吃飯的時候不吃,過了用餐時間就沒有吃的了。

當然也不能吃零食。

二是讓孩子內心真正去反思,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會如何承擔責任,如何能避免下次犯錯。

相信這才是作為父母真正希望的。

正面管教里有很多工具和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

比如有限的選擇、啟發式提問、頭腦風暴、家庭會議、慣例表等等。

如果真的愛孩子,那就學習更好的方法,讓我們因孩子而成長!給自己和孩子更多的可能和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懲罰: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對於懲罰二字,在學習正面管教的內容之前,我也是不提倡懲罰孩子的媽媽。但是有時候我們無法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在當下,大腦蓋子掀開的時候,我們都會忍不住的大吼甚至懲罰孩子。在我家,孩子受到過的最大懲...

如何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就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主張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培養出自律、有責任感、合作以及有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

為什么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

正面管教提倡互相尊重,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來贏得孩子的合作,不提倡懲罰和羞辱。那麼,打孩子在正面管教裡面是不提倡的。打孩子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長記性了,但孩子長記性的是「我這樣做錯了,下次一定...

寶寶叛逆不聽話,可以打嗎?

一位媽媽說:「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但...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犯錯」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把「犯錯」二字打了雙引號。因為,在孩子眼裡,他或她的某些行為並不是錯誤。「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這句話。第一,正面管教不提倡懲罰,是因為「錯誤是學習...

舉手打孩子是在宣示你的失敗

從管教孩子的角度而言,懲罰的目的理應只有一個——讓其認識錯誤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而認識錯誤和承擔後果的方式有多種。對學齡前的孩子而言,以遊戲扮演的方式重新演繹一遍現場的情景是符合他們認知特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