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會說謊了 居然還是好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我們的孩童時代,撒謊可是壞孩子的表現。

只要撒了謊,不管三七二十一,多半迎來父母「叫你撒謊,看你以後還學不學好」的雞毛毯子滿天飛的一頓挨打,如今輪到自己孩子說謊了,一些父母擔心孩子長大還了得?也有一些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時的教育出問題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也一樣。

有研究者做過一項實驗,把一些孩子單獨帶進裝了攝影頭的房間玩競猜遊戲,只要孩子們猜中卡片上的數字就有獎勵,在遊戲當中大人會藉故離開,並且告訴孩子不能偷看卡片。

結果,等研究者離開了房間,90%的孩子都偷看了卡片。

孩子說謊大多不含惡意,有的可能是因為自我保護意識,害怕被責罰,或為了贏得大人的注意、分不明白現實與幻想等因素,才會說謊。

所以父母應理清孩子不誠實的原因,並增強其對的行為,如此一來,養成孩子誠實的習慣並不難。

孩子說謊常常令父母感到頭痛,專家表示,一般來說,學齡前後的小朋友尚未發展出明確的道德觀,在他們的認知能力範圍中,並不清楚「真的」與「假的」、「對的」與「錯的」之間差別在哪裡。

在他們的世界裡,只要能讓自己舒服、高興的事就是「對的」,而能避免父母生氣與責備的事就是「好的」。

1.贏得大人的注意

六歲之前的孩子,在他的世界裡除了自己就是父母,因此在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孩子非常清楚自己做了什麼舉動,會引起父母的注意,當他發現自己說了一些誇張的話或做了一些不當的舉動,可以吸引父母以他投注更多的關心與注意,孩子自然而然會重複這樣的行為。

2.想像力豐富

學齡前的孩子,因為正處天學習語言的階段,特別是遊戲之中,當他們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時,開始會運用假設性的語言,例如假設自己被偷、被搶;而不知情的父母常會被孩子的語言嚇倒。

此時父母應該分清楚,孩子到底是在玩遊戲還是內心的想像語言。

孩子的想像力有時會超過父母所能理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其實可以不必太過於緊張。

3.自我保護或逃避責任

有時孩子為了自我保護才說謊,但狡辯的行為反而讓父母誤認為孩子缺乏罪惡感及羞恥心。

事實上,正因為孩子有了強烈的學安才會害怕承認,辯稱不是自己所做的;或在其以往的經驗認知中,承認或說實話的結果,都是受到嚴厲的處罰,心中害怕。

其實,如果家長處理這類問題時,能抱持冷靜的態度,緩和孩子的害怕,那麼他們也就不必以謊言來保護自己。

孩子撒謊並不是壞事,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不那麼憂慮。

不同年齡的孩子撒謊,我們可以這樣做。

1.兩三歲, 一笑而過

把積木倒的滿屋都是卻說是爸爸乾的,明明剛吃好飯卻說自己沒吃,有木有發現兩三歲的孩子開始滿嘴跑火車,指出他錯誤時,還一副理直氣壯,真是讓我們既好氣又無奈,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脫口而出一些幼稚的話語,而且帶有非常明顯的幻想痕跡。

「我家住了一個花仙子哦」、「我爸爸養了一隻霸王龍」……所以3歲左右的孩子撒謊,因為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家長用不著那麼緊張,除了一笑而過,有時候還可以配合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哦。

2.幼兒期 加以引導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起初都會有一些幻想性說謊。

比如一個男孩子帶了一把玩具槍,其他孩子看到非常羨慕,會說:「我們家也有」,甚至把槍的顏色、外形、功能都描述的繪聲繪色,可事實沒有。

但是慢慢的上了中班,孩子會有一些遮掩性說謊,因為他也怕做不好或者做錯了事的時候,比如尿床了不告訴媽媽和老師,怕被挨批,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所以就千方百計用謊話「我只是弄濕了」、「出汗了」等來遮掩。

家長要在實際生活中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真實和想像,比如告訴孩子,「我們家沒有這個槍,你喜歡的話,只要接下去一周都能好好整理玩具媽媽就答應買給你」,相信孩子很快就會明白。

同時,也要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告訴他,尿濕沒關係,媽媽小時候也會尿濕啊,但一定要告訴大人,因為不換褲子會感冒哦。

3.學齡期 重視改正

上了小學的孩子,如果出現了撒謊,基本都是目的性謊言,而且導致孩子撒謊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於父母本身。

害怕家長的指責訓斥,孩子就會本能地通過撒謊來進行自我保護。

所以,家長除了關注孩子撒謊的行為本身,更需要知道孩子謊言背後的需求,比如每次學琴就說肚子疼因為根本就對鋼琴無興趣,捋明白了,就和孩子好好談個話,引導他們去改正的同時也順便思考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適合孩子。

有的家長遇到孩子說謊時,會相當自責,認為自己的管教方式不對;有的家長則是反應過度,好像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也有的家長似乎不去注意這個問題,反而讓孩子不知道說話的分寸。

專家表示,其實最好的態度是家長與孩子一起面對這樣的問題,幫助孩子找到比說謊更好的方式,去解決目前遇到的困難。

一般來說處理孩子說謊有以下幾條原則:

1.父母以身作則

若媽媽是個大迷糊,正翻箱倒櫃地找尋什麼,一向做事仔細的爸爸看到了,問及媽媽發生什麼事,媽媽怕被責罵,於是說「沒什麼」,那麼站在一旁目睹的孩子便學會,為了避免責罵可以說謊。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常是孩子學習、模仿的依據,因此父母須以身作則,才能做孩子的榜樣。

2.先不急著責備孩子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先穩住自己的情緒,不必貿然發火或是大聲責備,讓孩子不會受到驚嚇或是感到害怕,這樣才能清楚知道孩子說謊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在一個客觀平靜的氣氛下,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才有正向的發展。

3.理清不誠實的原因

先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是為自我保護、贏得大人注意,還是孩子分不清故事與現實生活有段距離,所以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鏡,會讓他們時而有遊戲的效果,時而又令他們害怕,通常要到五歲左右,現實與幻想之間才有一定的認知區別。

4.就事論事

家長必須持一個態度,針對問題點來解決,而不一味批評孩子或事情,讓孩子失去了自尊心。

您可以這樣與孩子討論:「如果你說出當時發生的事,媽媽會更高興,可是你剛才說的話,好像不是真正發生的事,你願意再想一想,想得更清楚一點好嗎?」使用開放式的問題,預留一些空間給孩子,將可以給他更多的幫助。

5.增強誠實行為

若誠實之後帶來的都是怒罵、指責,說謊行為將屢次出現;說出真情後,常可獲得解決辦法,或獲得父母諒解一起跟著想辦法,誠實才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父母應該練習對情緒的控制,當預期有負向情緒時,可暫時離開現場或十分鐘後再談。

6.真心話的魔力

不但是孩子,父母將實情說出後,會發現事情沒有那麼複雜與困難,隱瞞後的不安與吐露實情後的釋放快樂,全靠自己的選擇。

7.適時給予鼓勵

可以告訴孩子,即使他這一次犯錯,但是媽媽很高興他能有勇氣承認,而且相信他下一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也可以將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驗與他分享,讓孩子知道這不是最糟糕的情況。

此外,當孩子願意承認錯誤時,要給予適時的鼓勵,讓他能繼續朝著正向行為發展。

8.適時關心與協助

除此外,專家表示,孩子說謊常常是令父母最頭痛的問題,一般傳統的教育大部分是以處罰的方式矯正孩子的行為,但是常常引起負面的效果,破壞親子之間的感情,使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有正向的溝通。

因此奉勸父母,不要以大人的生氣與自責,投射到孩子身上而打罵他們,這樣將造成惡性循環,反而失去教育孩子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過類似說謊的經驗,因此不必太責備孩子的行為,給他們一些空間,且適宜地給予關心和協助,相信孩子明天會更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從哪裡找原因!

孩子說謊,是父母很頭疼的問題。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謊話連篇,嘴裡沒一句實話,不知道跟誰學的!」為什麼孩子會撒謊呢?其實,孩子的說謊行為很有可能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家長務必要知曉!影響一:恐嚇式的...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現在的小孩子經常謊話連篇,有的時候是為了躲避懲罰而撒謊,而有的時候確實故意的「栽贓陷害」,這讓我們感到很氣憤,又很費解,為什麼小孩子會撒謊呢?當大人發現孩子說謊話的時候,...

別不信,會撒謊的寶寶更聰明!

不知不覺間,孩子長大了,突然間能言善辯了,變得魅力十足。但也在不知不覺間,孩子居然會撒謊了。你看,這個3歲的小傢伙煞有介事地告訴媽媽,有長頸鹿從窗口經過,而寶寶家住在15層樓。這個5歲的小傢伙,...

6歲的孩子為什麼老說謊父母該怎麼辦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兒童、女性相關知識!媽咪小孩——一個專注於女性健康、兒童成長的小小自媒體6歲孩子出現老是說謊的問題,這是父母都很頭疼的問題,不...

「謊話連篇」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一位幼教老師吐槽說班上一位7歲左右的男孩的經常撒謊謊話連篇有時是因為做錯事逃避懲罰撒謊但有時卻是故意「栽贓陷害」其他小朋友這位幼教老師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非常氣憤也很不理解當她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孩子改...

孩子愛說謊的背後,竟有父母不知道的原因!

每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誠實不說謊的好孩子,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面臨著孩子愛撒謊的困擾,尤其是當孩子越來越大,撒謊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周末在家裡,女兒答應過不吃零食了,但是依舊發現家裡...

寶寶愛撒謊 背後的真相居然是~

最近有位媽媽給我留言問寶寶做錯事情撒謊了怎麼辦?相信這個問題是每個媽媽都會遇到的困擾,我自己也不例外。西西是一個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在她大概一歲多就開始給我講述她和她幾個虛構的好朋友的故事,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