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性別角色錯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00年引起轟動的美國影片《男孩不哭》,講述了1993年發生在美國一個小城市的真實故事:一個叫布蘭頓的女孩無法接受自己的性別,一直自認是「有性別角色危機的男人」。
她到一個新的城市開始了自己的生活,並找到了理解自己的女友。
然而她的行為卻不被人們原諒:她死在了一群男人怒氣膨脹導致的一場血腥暴力事件中。
我國南方一省會城市也有這麼一位男孩,在他的潛意識中有著另外一種感覺——「我被束縛在一具錯誤的軀體內」。
上學後,他與女同學玩女孩的遊戲,參加她們的生日聚會,甚至為跳芭蕾而盛裝打扮。
而當他在校園內被取笑,被稱作「變態」和「同性戀」時,他選擇了自殺。
性身份即人對自身生物學性別屬性的自我體驗和辨識。
性別包括了基因性別(即染色體性別)、生殖器性別(解剖生理性別)、心理性別(性別角色)和行為性別(社會性別角色適應)。
前兩種是先天因素決定的,統稱為生物學性別。
心理與行為性別是在生物性因素的基礎上由後天因素決定的,是自我理解和學習的產物。
易性症是指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的性別與外生殖器的性別相反,而要求變換生理的性別特徵。
易性症產生的原因,一般認為與幼年時期的生活經歷有關。
如有的父母生了個男孩,卻偏偏想有女孩,於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被扭曲而導致易性症。
易性症發病率據國外統計女性占十萬分之一,男性占七萬分之一。
女性易性症者往往嚴重程度比男性輕,女性著男裝社會也相對容易接受,多數可勉強結婚,也可生育,性生活往往不和諧。
男性則過分女性化裝扮,同時也不易被社會接受,其內心之痛苦非常人所能理解。
因此,家長從小要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性別角色,不要按自己的好惡打扮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性別角色榜樣。
在日常生活的身體和視覺接觸中,孩子可以從媽媽身上認識女性角色,從爸爸身上認識男性角色。
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別特徵,這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讓孩子理解不同的性別角色。
比如,爸爸要和兒子一起來完成繁重的勞動,讓兒子感受男子漢應有的堅強和力量;要讓他多與同性朋友交往,要多帶孩子去做男人的運動,如踢足球、舉重等。
如果家裡有女孩,媽媽應多讓孩子做些女人活,如織毛衣、剪紙等。
爸爸媽媽的養育方式從孩子一出生便不斷地影響他們。
有的爸爸媽媽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生了男孩,就將自己的寶貝裝扮成相反的性別,認為反正寶貝年紀小,意識不到其中的差異。
這些模糊的態度非常容易使孩子發生性別認同上的混亂。
另外,爸爸媽媽對性別的接受程度也會影響孩子對自身性別的認可。
如果媽媽因為工作和家務過於繁忙,有時會抱怨「做女人真累」,這有可能引起女兒對自己性別的悲觀。
爸爸媽媽應該對人生抱有積極的態度,並讓孩子理解: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值得尊重的,不論性別如何,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施展才華。
「複習資料」學齡前兒童的性別教育
今天微課的主題是學齡前兒童性別教育的問題。性別教育與性教育不同,性教育針對的是12歲以上青春期的孩子,而性別教育是性教育的基礎。在人的一生當中,對性別的認識、認知發展是有規律性的,首先我想跟家長...
孩子多大有性別意識?家長這樣培養肯定不會出現性別錯誤
問:2歲的芬芳看到一個小男孩蹲下小便,連忙蹲下來,指著對方的下體說:「快看!小雞雞!小雞雞!」一邊說一邊拍著手,搞得媽媽非常尷尬,難道這麼小的寶寶產生了「性好奇」嗎?育兒在線學堂答:想跟這位家長...
養育男女寶寶,需要區別對待嗎?
「男孩子愛玩洋娃娃?小心變娘娘腔!」「小姑娘,瘋瘋癲癲,成何體統?」這些話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或多或少有所耳聞?當你聽到這些話,是羞愧難當還是極度反感?你可曾疑惑:這些話,究竟是陳腐的性別觀念...
你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嗎?家長不要再帶孩子進入異性禁區了
這兩天看到一個新聞:小劉正在大眾浴池洗澡時,一中年女子帶著一個小男孩進來洗澡,男孩看上去五六歲的樣子,浴室內的很多女浴客都感到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