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攻擊性,總是喜歡欺負人,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好,我是卓如老師,家庭教育網絡傳播第一人。

一位男性會員曾經問我:老師,前幾天,我的孩子的老師今天搶了幼兒園同學的玩具,不僅如此,還把另外一個小朋友打哭了。

我很生氣,回家就揍了孩子一頓,但類似的事情最近又發生了,我到底該如何教他,讓他改掉這個毛病?

孩子有攻擊性,一般有如下幾個原因:

1、家長脾氣暴躁,在平時的管理和教育孩子時經常採用打罵教育,這種粗暴式的教育方法,完全是一種以強欺弱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到壓抑,且口服心不服。

我說過,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採取同樣的方法來對待別人,當他想要什麼又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同樣採取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

2、嬌生慣養。

孩子是家長的獨子,被家中的成員溺愛。

有的老人對孫子孫女有偏愛,如:強制性要求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

當弟弟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便開始哭鬧,家裡的老人這時候卻反而去指責大孩子,在這種行為的不斷強化下,使孩子越來越霸道,逐漸形成不講道理,有攻擊性的習慣。

3、甚至有少部分的家長,對孩子這樣的攻擊性的行為不以為然,認為,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吃虧,就沒事,說這樣將來就不容易受別人的欺負。

基於以上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就直接或者間接導致了,孩子在小夥伴當中,不會友好的交往。

不會謙讓,不會協商,無包容心,慢慢地就變得自私。

因此,他就慢慢的不受小朋友們的歡迎,逐漸失去朋友。

慢慢地,孩子的逆反心理會越來越重,大家不帶他玩,他就要搗亂,受到的批評就會越來越多,被其他的小夥伴貼上「搗蛋鬼」、「淘氣包」等標籤,就會躲著他玩兒。

其實啊,這樣的孩子,他自己也是非常苦惱的,每個孩子都需要玩伴。

在此,老師教你以下方法:

1、家長和幼兒玩老師配合一致,多關心孩子,多與他交流,讓他自己說出苦惱,給他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如,怎麼樣商量著玩玩具,另外,叮囑小朋友們,不要歧視他,幫助他歡迎他參與到遊戲中來。

孩子就會體會到溫暖與快樂,慢慢地掌握了正確的交往技巧,他會交到很多朋友,關於和小朋友玩的方法,參考我的此文:孩子不會和小朋友們玩,怎麼辦?

2、脾氣比較暴躁的家長,就一定要儘量克制自己,向孩子檢討自己的行為,努力給孩子樹立一個謙遜、平和的好榜樣,千萬不要再打罵孩子了,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關於孩子的事情,就和孩子一起商量,這樣,孩子就hi更尊重你。

3、家裡有老人的,一定要叮囑老人,對孩子一定要一視同仁,不能溺愛,教孩子會商量,會謙讓,會分享。

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要及時肯定,鼓勵強化他的正確行為,孩子一定會進步得很快。

想要學到更多實用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請關注卓如老師頭條號。

卓如:家庭教育網絡傳播第一人,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輔導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有好動兒總被投訴,怎麼辦?

家有頑皮好動的孩子,讓不少家長們幾分歡喜幾分愁,喜的是從此就不停地陪著孩子鬧騰,憂的是時不時遭到班上老師或小朋友家長們投訴,氣不打一處來,打打罰罰更是家常便飯,但娃依舊任性不聽管教,一不小心群起...

孩子被「欺負」,家長可以這麼做!

對於孩子被「欺負」,媽媽們的問題大多類似:我應不應該干預?我應不應該讓孩子打回去?我應不應該和對方的家長聊聊?我應不應該讓孩子換一個玩伴?如果不干預,孩子會不會總是「吃虧」,永遠不知道反抗?我要...

孩子受欺負或者喜歡欺負別人,你會怎麼辦?

大人在生活中相處總會有小摩擦,更別說小孩子之間。在朋友圈中經常看到這個話題: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或者欺負別的孩子,有些父母選擇忽視,覺得這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孩子可以處理好;有些家長教育自己孩子忍讓和...

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觀察與分析

一、幼兒攻擊性行為幼兒攻擊性行為指的是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時,幼兒出現身體上的進攻,言語上的攻擊等侵犯性行為,是在幼兒階段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主要表現為:打、踢、咬、大聲叫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