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鼓勵教育和懲罰教育相結合,家長一定要注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有名為「破壞改變人生」漫畫在網上頗為流行,不但受到網友的追捧,更因其內容跟家庭教育沾邊,有網友對其「鼓勵教育」的方式頗為讚許,在此,有專家呼籲理智看待 「鼓勵式教育方式」,切莫讓網絡流行左右家庭教育理念。

「破壞改變人生」為何流行

圖一:破壞體原畫

破壞體第一幅圖是一個小男孩屢次搞破壞,最終被鄰居抓到,鄰居忍無可忍,要去告訴男孩的父親,男孩十分害怕。

第二幅圖為男孩的父親接到鄰居投訴,不但沒有教育,反而鼓勵兒子好好踢。

第三幅圖為兒子得到父親的鼓勵後,很是開心。

最後是漫畫的結局,兒子因為父親的鼓勵,最終成了足球明星。

有網友看過之後,解讀為:面對孩子因為頑皮造成的過錯,家長不應該體罰或者責罵孩子,採取原諒加鼓勵的方式,更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把破壞行為引導為正面的特長,從而發揚孩子的特點,最後取得某個方面的成功。

乍看之下,這種鼓勵式教育,起到了正面引導孩子成長的作用,似乎是給中國傳統打罵式的教育一個有力的反擊。

但事實真的如漫畫中表現的哪樣麼?

漫畫的作者可能只是一位年輕人,也有可能是剛走出校園的學生,並沒有養育子女的經驗,對教育的理解也並不深刻。

在漫畫的創作過程中,作者結合了自己年輕時的經歷,相信多數人在看到漫畫時也有同感,加上之前「媽媽再打我一次」漫畫的走紅。

二者對於子女的態度形成的對比,很容易在閱讀者心中產生共鳴,即如果自己童年犯了錯誤,父母沒有責罵而是以鼓勵來對待,是不是就能成為人生贏家呢?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在於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嚴父的形象深入人心,相信不會有人在犯錯後沒有遭到父母的責備。

因此,在隨後網友二次創作中產生的圖片里,很多內容涉及到名人或者成功人士,更是對鼓勵式教育的肯定。

我的看法是:未必如此。

對於孩子一而再而三犯下的錯誤,如果真如破壞體漫畫中所描述的,就可以直接等同於縱容了。

一味的縱容,我想這種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後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周圍犯錯的富二代,星二代哪個不是在家人的呵護中成長,家人給予富足的條件和儘量寬鬆的生活環境,卻難以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可見,「破壞體」漫畫中所描述的結局只不過是作者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鼓勵教育不等於完全沒有懲罰

鼓勵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但鼓勵不是絕對的,不是不需要別的辦法來輔助的。

如果鼓勵失效,我們也可以用一兩次懲罰,如果懲罰的效果好於鼓勵,那麼我們還可以多用幾次懲罰。

但懲罰的前提是不能讓孩子身體和心理受到傷害,懲罰是為了震懾,目的是讓孩子知錯改錯,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且牢牢記在心裡,而不是為了壓服孩子、征服孩子,或者是父母出一口胸中的怨氣,當然也不是讓孩子受皮肉之苦,讓孩子從此產生畏懼。

讚揚與批評,懲罰和賞識就像地球的兩極,是對立的統一體,

在教育實踐中缺一不可,缺少了「賞識」,教育就會有「粗暴化」的趨向,學生會在棍棒和呵斥下變成缺少創造力和自我意識的「呆子」;缺少「懲罰」,教育便會得「軟骨病」,學生將在讚揚聲中沾沾自喜,最終一事無成(這正應了「糖衣炮彈」這個詞)。

只有將二者很好得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最優化的教育成果,賞識與懲罰結合在一起,才是教育的真諦。

--------------------

親愛的家長朋友:

如果您的孩子記憶力不好、學習靠死記硬背、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

那麼請加QQ/微信:193172813,或關注微信公眾平台:jiaoyu-guanjia

學之道:善學者,事半功倍。

不善學者,事倍而功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犯錯時,除了大吼大叫,還能做點什麼?

有些爸爸媽媽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那就理所應當。」但必須說,打多了真沒用,就像親戚家孩子,從小被打慣了,都不怕了,他親媽說啥都沒用了。真正聰明的父母在教育孩...

當孩子偷了東西,這位父親的做法價值一千萬!

最近,有一則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很廣。一個小男孩偷拿了商場的巧克力,父親的反應。想想這事要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父母頂多也就教育兩句,叫孩子下次不許犯。可是這位父親的做法,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首先...

育兒最佳方法之讓孩子自由成長

我們身邊最不缺的從來都是以自己主見蓋過孩子思想的家長,無論孩子想要做什麼,他們從來都很少支持或者是一手把他們的想法殺死,比如當他們想要靠近什麼東西時往往首先被家長告知危險不要去,把孩子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