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了,不要著急——最全的退熱指南在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通過體溫的測量,家長能夠判斷孩子是否發熱,如果孩子發燒了,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給孩子退熱,那麼,什麼樣的退熱方式最有效呢? 在退熱的時候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說一說給孩子退熱時需要遵循的退熱原則。
總的來說,退熱原則有3點,分別是原發病的治療,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
治療原發病其實就是治療致熱原,那誰有能力告訴你致熱原是什麼呢?
醫生有能力,而且醫生不僅會告訴家長是什麼致熱原引起了孩子的發熱,還會相應的提出治療辦法。
這麼說來,家長真正需要掌握的,就剩下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了。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物理降溫的原則都有哪些。
物理降溫的原則有兩個。
第一,儘可能保證少量多次飲水,因為退熱過程主要是通過皮膚蒸發水分實現。
如果體內水分不足,退熱效果會受限。
另外,這裡的水是泛指的液體,奶和蘋果汁等等含水的液體都可以。
第二,在適當提高室溫的前提下,儘可能少穿衣服,或洗溫水澡、溫濕敷。
這些辦法都能達到皮膚血管擴張,使體內的熱量散發出來的目的。
聽到這,有些家長可能就會問了: 冰敷和蓋厚被子這樣的辦法可不可以用呢?
我想說的是,不建議用冰敷的方法退熱。
如果用冰袋,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接觸到冰袋的血管會收縮,這樣的話,皮膚看似涼了,實際上熱量卻被困在了體內,沒辦法散出來,退燒的效果會很不理想。
酒精擦浴也是同樣的道理。
捂熱的辦法更不推薦使用,因為退熱的根本是增加散熱,捂熱很容易使熱量積於體內誘發熱性驚厥,甚至會捂出大汗引發脫水。
說完物理降溫,我們再來說說藥物降溫。
對待退熱,不同家長的態度不同,有些人心理上不能接受孩子發熱,所以一旦感覺孩子有點發燒,就會立即用退熱藥,恨不得使孩子的體溫一下子恢復到正常值,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不太妥當。
其實,發熱是許多疾病初期的防禦反應,能夠增加人體的抗感染能力,從而抵制一些致病微生物對人體的侵襲,幫助人體保持健康。
所以,在孩子發熱期間,家長應該仔細為他測量體溫,密切監測體溫的變化,同時盡可能地用物理降溫減少不適感,並保持體溫在37.5*C~38.5*C之間,以此來促進免疫系統的成熟。
當體溫超過38.5C時,再選擇用退燒藥物。
聽到這,可能就有家長問了:一般是不說體溫在39C以上才開始降溫嗎? 為什麼說是38.5*C呢?
因為如果測量時,體溫達到了38.5*C,那麼接下來可能體溫還會繼續上升。
又因為藥物吸收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便馬上吃藥,在藥效發揮作用的這段時間裡,體溫可能也會繼續上升。
所以體溫達到38.5C時,就要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當退燒藥起效時,體溫可能正好達到39*度左右。
否則,過高的溫度,會有導致熱性驚厥的危險。
藥物降溫中的這個藥物,指的是解熱鎮痛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退燒藥。
現在我們常用的退燒藥中有這麼幾種成分: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
但因為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的退燒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可能會有副作用,所以兒科醫生一般會推薦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成分的退燒藥。
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退燒藥不能以商品名來區分,而應當以藥物中的成分來區分。
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退燒藥不能以商品名來區分,
而應當以藥物中的成分來區分。
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又稱為「撲熱息痛」,它和「布洛芬」都是藥物的成分名,而「泰諾林」、「百服寧」是「對乙醯氨基酚」的商品名稱,「美林」是「布洛芬」的商品名。
換句話說
就是商品有很多種,但成分就只有兩種,如果不能很好的將商品名和成分區分開來,那麼很多用藥技巧就無法使用,也就不能最大限度把藥物的作用發揮出來。
種,但成分就只有兩種,而如果不能很好的將商品名和成分區分開來,那麼很多用藥技巧就無法使用,也就不能最大限度把藥物的作用發揮出來。
另外,家長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劑刑。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常見的藥物劑型有滴劑和混懸液兩種,要是仔細觀察藥品說明書的標示,大家就會發現,滴劑的藥物濃度要高於混懸液,既然濃度不同,那麼使用的劑量自然也就不同。
但一些家長可能會因為習慣使用某種劑型後,在更換另一種劑型時仍使用之前的劑量。
這就會造成用藥的不足或超標,引起不必要的後果。
所以我建議大家,最好一直保持使用同一劑型的退熱藥,不然可能會弄反。
此外,在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下面,我來為大家逐一說明。
注意事項一: 如果孩子持續高熱,那麼退熱時,可以同時選擇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並交替使用。
為什麼呢?
以對乙醯氨基酚為主要成分的藥物為例,一般藥物說明書上都會寫著24小時的用藥次數不要超過4次,又寫著一次退燒藥的藥效維持時間是3至4小時,如果只使用一種藥物退燒的話,最多只能維持16小時的藥效,但如果兩種成分的藥物交替使用,不僅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還能增加藥效的維持時間,達到持續退燒的目的。
注意事項二:
原則上,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後4小時可選擇布洛芬,或使用布洛芬後6小時可選擇對乙醯氨基酚。
此外,如果退熱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藥物劑量不足的可以將劑量補足,也可以選擇另外一種退熱藥物;如果孩子出現熱性驚厥,醫生可能會建議兩種藥物可以同時選用,而且每種藥物劑量依然照舊,不過這種情況下,用藥的方式和劑量,一定要尊醫囑。
注意事項三: 服用一種藥物後,如果出現嘔吐.應選擇另 外一種藥物。
注意事項四: 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藥物,可選擇直腸內使用的栓劑。
注意事項五: 退熱藥的退熱效果還與嬰幼兒液體攝入量有關,只有保證攝入了足夠的液體,才能保證機體通過散熱達到退熱的效
注意事項六: 退熱藥只是針對退熱而言。
引起發熱的原因有很多,要諮詢醫生,選擇適宜的對因治療。
最後,我想著重提醒大家的是,退熱藥的作用是使體溫調定點下移,進而使人體做出反應,減少產熱,增加散熱。
因此換句話說,退熱藥只是促成了退熱的前提,而真正退熱的效果還需要通過物理降溫,增加體內散熱來實現,也就是保持體內水分,提高環境溫度,少穿衣服等,否則退熱效果大會打折扣。
你最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是什麼呢? 效果怎麼樣?歡迎大家在評論去里留言,讓我們一同交流、學習,進步呢!
寶寶發燒了,你還在給他吃抗生素嗎?快快走出這些誤區!
發燒是寶寶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寶媽們比較關心的,正常人的體溫一般腋窩體溫溫度為36℃到37.4℃,體溫超過37.5℃為發燒。一般情況下,37.3到38℃,為低度發燒,38℃到39℃為中度發燒...
寶寶發燒後一日的護理對策
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發熱的孩子你傷不起啊!特別是寶寶發燒後的第一天,媽媽們可是忙得團團轉呢?這裡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寶寶發燒後一日的護理對策,一起來看看吧。寶寶發燒...
最安全的退熱藥是哪種?兒童退熱藥首推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發熱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機體在致熱原的作用下使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它是機體對各種致病因子的一種防禦反應,當體溫升高時,體內的抗體和吞噬細胞活性增強。但是發熱會使能量...
你知道物理降溫怎麼做嘛?你知道選擇什麼退熱藥給寶寶嗎?來看看
寶寶發熱,一定不要忘了物理降溫。物理降溫並不比藥物降溫作用小。降低室內溫度,通常情況下,比較適宜的室內溫度是24℃,當寶寶發熱時,室內溫度可調,低到18-22℃。夏天的室內溫度調至28℃以下。...
孩子感冒、發燒,牢記1張圖,嚴防4種藥!
其實,一般發熱燒不壞腦子,除非是他自身的疾病直接累及大腦,使腦實質遭受破壞,如腦炎、腦膜炎、複雜性熱性驚厥(抽搐30分鐘以上,導致腦缺氧細胞損害)。照著做,不慌不忙護理髮燒娃不要一發熱就主動要求...
寶寶發熱如何退熱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服用退熱藥+物理降溫會達到更好的效果很多寶媽都有一個疑問,孩子發燒吃了退燒藥以後還能用溫水擦身體嗎?物理降溫是退熱的基礎,包括:多飲水/液體;溫濕敷或溫水浴等。只有當體表溫度(腋溫、耳溫)超過3...
孩子燒到38.5℃,才能吃退燒藥?
孩子生病是家長最不願見到的事兒,像發熱這類兒童問題,即使常見,對於家長來說,解決起來也是複雜又揪心。當寶寶出現發熱時,家長到底該如何處理呢?一、兒童能吃哪種退燒藥?
寶寶發燒幾度要吃退燒藥?寶寶反覆發燒怎麼辦?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在...
寶寶發燒了,退燒藥要怎麼吃,這才是正確方式
【本文未經孩子王育兒顧問授權嚴禁轉載,歡迎點擊「關注」訂閱本號】很多媽媽從寶寶發熱到退燒,似乎都是懵懵懂懂過來的,因為有時候著急上火,會一股腦給寶寶試驗各種退燒方法,甚至亂吃退燒藥。其實寶寶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