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的好奇心,在「育兒焦慮症」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特後悔有孩子前沒通讀一遍《十萬個為什麼》,無知限制了我對孩子問問題的想像力。

現在面對孩子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還得上網現搜,太沒面子了,經常被問到煩躁」。

——Mao拉拉

「別人生的是孩子,我生的是「第三者」,孩子和脾氣更好的爸爸親,哎!」

——熙熙媽

「那天婆婆哄孩子午睡,寶寶問為什麼外面會下雨,婆婆說因為妖怪要來了,你要不睡覺一會就把你抓走了。

孩子睡醒之後,問我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嗎……」

——大頭西

是的,對於父母而言,面對孩子肆意冒出來的好奇心和家庭教育環境的現狀,當初黑白顛倒的疲倦、怕寶貝打疫苗會有不良反應的忐忑、進不了「好一點的」幼兒園的擔憂,都已經不算什麼了。

我們明白自己回答孩子問題時顯現出來的一點點厭煩、敷衍、恐嚇,都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再有靈性的寶貝,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全球中產都有育兒焦慮症》,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與他們做有效溝通,其實是每個家庭都繞不過去的坎。

育兒焦慮是父母自我成長、 情緒管理不到位與愛的混合體 育兒焦慮是父母對孩子大寫的愛,是父母在給孩子提供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一切,也是父母自身不安全感的真實反映,是對自己不夠好的擔心,是對未來可能失控的恐懼。

孩子隨口提出的一個問題,就能讓我們這些每天在職場努力打拚的人啞口無言,一個隨意想到的回答,引來的是孩子越來越多的疑問,當我們試圖去控制自己情緒時,厭煩感已經撲來。

接納自己的焦慮,不做一百分父母 大多數父母都有一個執念,就是深信自己所示範的,將影響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影響孩子未來的審美、認知與情緒,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父母。

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完美父母,父母的「不完美」恰恰是留出空間允許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長。

只有這樣,一個孩子的成長才能真正屬於他自己,一個家庭的成長也才能夠得以完整。

保持鬆弛的心態,做到「高質量陪伴」 在媽媽群里,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每天叫醒我和孩子他爸的是房款、車款、孩子英語班、跆拳道班、美術班、夏令營……的費用,比鬧鐘好用100倍。

家庭、工作雙重壓力下的父母,該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與孩子做更好溝通,為寶貝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呢?

這應該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嘗試一種新的溝通方式,或者藉助一個新的載體,建立自己與孩子的共情聯繫,多創造歡樂的相處氛圍,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教育是件大事,所以讓我們要放下焦慮的心,與孩子一起用鬆弛的心態面對問題,讓寶貝釋放自己的好奇心,積極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慢慢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真正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

Hello,大家好,我是信欣老師。 很高興在朋伴平台和大家見面。我先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個二寶媽媽,同時我也是一名親子溝通講師、高級兒童安全講師;北京電視台卡酷少兒《媽媽育上娃》節目常駐嘉賓;...

親子關係跟不上,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

原標題:親子關係跟不上,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家長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是很多爸爸、媽媽一直思考的問題。其實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怎樣的親子關係才是良好的...

婆婆和兒媳為什麼不能好好相處

這是一位媽媽的訴苦:早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我就跟婆婆說過,輔食裡面不要加鹽,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不利於她的身體發育。可有一次,卻發現婆婆偷偷往寶寶粥里加鹽,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表面上應允,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