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小朋友欺負,我幫他打回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墨寶媽媽團,關注我們並成為萬能媽媽


每天帶你學習一種

全世界的育兒方法

商場的遊樂園、幼兒園、培訓班、游泳池……小小的孩子,已經開始全面進入他們的「小社會」。

最近,不少家長和小朋友,都進入了幼兒園的備戰期,大人們有點小擔心,家裡乖巧內向的寶寶,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怎麼辦?

一定是打回去啊。

在一期奇葩說上,現場9成的人,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個答案。

因為,我們選擇打回去,不在於拳頭,而是在於反擊的精神。

而這,是一種標誌成長的精神。

相信很多人都會這樣認同吧,只不過,這只是一種成人邏輯,而不是孩子的邏輯。

於是,我們見到了之前那個商場遊樂園裡,歇斯底里地幫寶寶反擊的媽媽。

於是,也有了下面這個讓我有點瞠目的新聞。

1

事情就發生在前不久的杭州,一個小小的英語培訓班上,正進行一個遊戲環節,需要幾個小朋友躺下,3歲2個月的小男孩沒有躺,「惡作劇」似的,朝旁邊同學的頭上踢了兩腳。

恰恰這一幕,正好被窗外同學的媽媽看到。

下課了,這位媽媽把小男孩堵到教室里。

當時她的孩子,老師都在場。

媽媽認為小男孩欺負了她的兒子,教育3歲4個月的兒子「要打回去」。

沒有看到兒子的行動,媽媽喊著「打回去」的話,拉起兒子的手,朝小男孩的頭上、臉上打了兩下。

這個舉動讓在場老師錯愕。

小男孩的爸爸震怒。

看到這裡我也有點瞠目。

回憶我們的童年,小朋友的邏輯很簡單,是選擇性遺忘,都只會記得自己被「欺負」的記憶,很少有欺負別人的印象。

對於這位媽媽的兒子來說,當時媽媽做的這個舉動,只是讓他愣了一下,接著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繼續玩桌上的玩具。

可能,他自己,對於之前被同學踢了一下頭,也並不那麼在意。

可是,他卻不知道,經由自己的小手,傳達到同學頭上的那輕輕的幾下,卻產生了颶風般的蝴蝶效應。

事發當天的晚上,被打的小男孩,回到家仍一直不停重複著「阿姨打我了」之類的話,不肯入睡,小便也失禁了。

爸爸趕緊帶孩子去了一趟兒保心理科,醫生說,不好下定論影響有多大,有可能是一輩子,也可能是一陣子。

2

孩子間打鬧很正常,家長覺得吃虧難道不能和我們說嗎?

為什麼要當眾去打一個3歲的小孩子?

這是小男孩爸爸的控訴,這樣的責問也是我們的責問。

可回看一下兩個小朋友之前的相處,卻又浮現了事情的另一面。

培訓班老師說,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打鬧。

兩個小朋友是截然相反的性格,小男孩很「熱情」,好動,有點淘氣。

被踢頭的小同學,有點內向,不太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

兩個人一起上課兩個月,有好幾次好動的小朋友上去「拍」內向的小朋友。

內向小朋友沒有哭鬧,老師也沒有太在意。

這個媽媽也在幾次跟老師的聊天中提到,希望班上其他的小朋友乖一點。

其實這裡可以看出來,這種大人認為的「被欺負」,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這位媽媽正是有了這種印象,才在目擊到「現場」之後,爆發,以至於親自出馬「打回去」。

小朋友性格各異,可能,我家就是內向的那個,也可能,是熱情好動的那個。

在媽媽「動手」之前,我們還會站她一邊,恰恰家長用「打回去」的成人處理方式,將這個事情的性質,做了一個顛覆性的大反轉。

3

我們常說,打回去,是希望孩子不要太老實,被欺負的時候還手,變得自主、強大。

這種提倡,被賦予了很多正面意義,比如,有人說,比一時的欺辱更可怕的是,一生變得軟弱。

比如,善良非常可貴,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就是軟弱。

比如,痛苦本身並不是財富,但對痛苦的反思,是財富。

再如,被欺負本身不是禮物,對欺負的反擊,即是禮物。

而在我看來,小朋友的世界,有他們自己的江湖規矩,他們與世界打招呼的方式,其實是帶著一點點蠻性的,而這,也就成為了童年。

之前我們寫過一篇文章《我是遊樂園裡那個歇斯底里的媽媽!》,引起了很多的家長的關注,其中談到,大人們認為的欺負,在於孩子來說,根本沒當回事兒。

我們要做的,是培養小朋友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金星就曾講她的一段經歷,印證了這一點。

有一次,金星帶著6歲的兒子去超市買東西,兒子一個人玩起超市裡的一個兒童小推車,這時候,一個7、8歲的小男孩走過來,有點霸道地說:這是我的車。

男孩跟兒子搶車,爭奪過程中,還給了兒子一個耳光。

看到這一幕的金星心疼壞了,立刻要孩子打回去。

可是兒子對她說了一番話,讓她自己受了一番教育。

孩子說,他打我是他媽媽沒教育好他,如果我打回去,我們就一樣了,警察叔叔就會把我們帶走的。

不一會,那個男孩的媽媽趕過來,當場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了教育,並道了歉。

一場媽媽的「戰爭」,消弭於無形。

4

成人世界,約束的規則是法律;而小朋友的世界,約束的規則就是教育。

我們說,打回去,培養的不是還擊的力量,而是培養還擊的智慧。

孩子被欺負了,到底有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很多家長這樣問,大家需要一個正確答案,應該怎樣告訴孩子下面一步如何做。

看過兒童心理諮詢者左飛的觀點,覺得很有啟發意義:教育沒有正確答案。

如果我們告訴孩子,被人欺負時,你應該怎麼做怎麼做,那麼從今往後,在孩子的世界裡,應對這種事情就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了。

這種做法的一個潛在假設是:爸爸媽媽的觀點就是正確的,就是最對的。

但是很遺憾,很多時候這是不成立的。

任何事情都有很多種解決方法,父母並非神人,無法知道所有這些方法。

父母告知的那個最好的解決方案,將孩子的社交能力,局限在父母所處的水平,封死了一道孩子成長的大門,約束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潛力。

所謂引導,就是限定好一個界限,在這個界限里讓孩子隨意發揮,尋找自己最合適的那個點。

而這個界限越寬,孩子發展的空間和可能性就會越大。

我們要清醒的一點是,家長的答案往往都不是最好的。

看了那麼多大人提供的解決方案,總結起來,無非是這麼幾個解決方案

1 男孩就讓孩子去打,女孩就讓孩子溫柔一點

2 找媽媽

3 打,打不過就跑

4 要讓孩子有打過架的經歷

……等等

但沒有哪個答案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同。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提出來每一個方案的利弊,然後去鼓勵孩子嘗試,兩個人討論之後篩選出來的方案。

而家長對這些方案的界定只需要在原則層面上去界定:

1 這樣做可否達到目的;

2 是不是會傷害到他人;

3 是不是會讓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

4 這樣做道德不道德;

最終只要沒有觸犯原則,最後還是要讓孩子去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答案,然後去嘗試。

相信我,如果家長們堅持用這套方法去引導孩子解決平時的問題,終有一天孩子自己想出的方案會讓家長驚喜萬分!

孩子被欺負了?不必過分擔心,每一次危機,都可能是一次讓孩子變得更好的教育機會。

- end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兒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該不該立刻打回去?

很多時候,如果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父母們往往不知所措,是要找老師?找學校?還是找對方家長?有的家長心也是很大:孩子之間的玩笑打鬧,無關緊要,過兩天就好了,還能繼續玩在一起。殊不知,有時候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