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脾氣大,2點原因和5個解決方法都在這裡!家長轉發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有家長諮詢J 媽,一歲寶寶脾氣特別大,怎麼辦?這是大部分一歲寶寶家長關心的問題,也是他們焦灼的原因,就生怕寶寶在一歲時候出現的兒童性格和兒童心理問題會影響一生。

一歲寶寶脾氣大,這個問題在嬰幼兒中具有普遍性。

它涉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是寶寶自身成長的規律,一個是父母自己的心態和教育理念。


首先我們說下一歲左右寶寶的特點。

一歲的寶寶,12個月,可能剛會站立或者走路,也許還是處於爬行階段;可能只是簡單的說出爸爸媽媽等為數不多的三五個詞,但是他們有很強的掌控慾望。

他們希望控制他們所能看到的接觸到的所有的東西。

但此時寶寶的語言能力跟他們的肢體運動發展能力相比,較為遜色。

因此,他們是表達不出他們的想法和要求的,他們的行為表現出來的著急,只能是哭鬧,有的寶寶可能會拍桌子,跺腳。

這些都是寶寶作為自然動物在進化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必然現象,是正常的。


各位家長可以做一下換位思考,如果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周圍沒有人能聽得懂你的語言,不知道你要做什麼,你說什麼他們都是不能理解,不能按照你的意願去行事,你會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呢?

一歲的寶寶還是右腦控制,情緒不穩定,做事沒有邏輯,如果我們要求一歲的寶寶整天乖乖地坐在那裡,順從大人,這種要求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所以一歲的寶寶有脾氣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接下來就主要看家長如何引導。

面對一歲寶寶壞脾氣,家長要怎麼辦?

1.不管寶寶處於什麼年齡,家長在教育過程當中都要有同理心,都要接納寶寶的情緒。

都要對於他們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給與理解。


2.用一種親子語言將你的這種同理心和接納表達出來

舉個例子,比如一歲的寶寶由於拿不到玩具而焦急地哭或者叫喊起來,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責怪他們為什麼哭,而是要先說,啊,寶寶拿不到這個玩具,所以著急了是吧。

你的說話內容,是體現在你的語氣,表情,語調中的,寶寶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感受到的。

他們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得多。

3.對於一的寶寶不要教育,而是要養育。

最大限度的滿足他們的所有合理需求


他們一切行為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要探求這個世界。

作為家長,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會變得更包容自己的一歲孩子。

家長要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和好奇心,至於在過程中破壞了什麼東西,違反了什麼規則都是寶寶們無心而為。


4.對於寶寶的情緒,我們要接納,但是對於寶寶的某些行為,我們卻要限制

被限制的行為,也就是有安全隱患的行為。

比如寶寶哭著要去摸插座,這我們是絕對不允許的。

我們可以跟寶寶說摸這個東西,身體會受傷,然後把插座拿走,換一下其他的東西給他。

所以面對孩子的壞脾氣,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家長要接納他們,安慰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保證他們的安全。

各位家長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給我留言。

一定會為您解答!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文章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熊孩子」出沒,家長千萬別寵壞!

熊孩子好動,破壞力強,他們無厘頭的要求往往弄得父母不耐煩乃至抓狂。專家指出,小孩會根據父母的反應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如果這個時期家長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不加分析地讓步、哄勸,一味滿足兒童的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