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小孩為什麼那麼固執任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歲5個月的明明,每次進出電梯,他都要第一個衝進去,按亮指示燈。

偶爾一次,媽媽無意中先比明明按亮指示燈,明明就立馬哭,並要求走出電梯重新來一遍。

2歲8個月的東東,吃飯時家人必須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一旦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坐錯了位置,東東就大哭,家人趕緊按要求坐回到固定的位置上,但東東還是哭:「不要現在坐回來,要剛才就坐好……。

2歲10月的樂樂,每次爸爸下班回來,她都要去給爸爸開門。

有時候,爸爸忘記了,下班回到家就掏出鑰匙打開門,樂樂大哭。

爸爸趕緊關好門,敲門,想重來一遍。

而樂樂不罷休,哭了許久,爸爸只好在門外無奈地等著。

明明、東東、樂樂的「固執」行為常常讓不明就理的家長哭笑不得,不了解成長敏感期和感覺統合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小小年紀就這麼任性、固執,不講理,長大了還得了,不翻天了?不行,得治一治!」繼而用父母的威權管教方式把小屁孩給「制服」了。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就這樣被父母的無知破壞掉了。

王臻惠老師在其著作《有能力的愛》第五章第十節『解讀生命第一個叛逆期:秩序敏感期』詳細介紹了秩序敏感期的行為特徵、意義以及秩序敏感期被破壞對個人成長的長遠影響。

王老師指出,秩序敏感期被破壞的孩子,他們的書包永遠都是亂七八糟的,想從書包里找到老師今天剛發回家要給父母簽名的單子,幾乎要把整個書包都翻過來找,還未必能找得到。

秩序敏感期被破壞的成人,平時承擔固定的工作、聽從上級的指示做事,似乎是可以勝任的,但如果有一天突然接到新的任務,被要求完成一項較大型或較長期的活動計劃時,就感到無比壓力,不知從何下手。

秩序敏感期被破壞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如此之深遠,為人父母真的需要了解孩子,保護好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孩子一出生,就有一個「內在秩序感建構」的敏感期,它的發展從零歲持續到3歲左右,而其明顯的外在行為表現會出現在2歲時,即所謂的「秩序敏感期」現象。

「秩序敏感期」行為特徵就是:執拗。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大人的建議通常不大受採納,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

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事物的完整性、秩序感和所屬權力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如果這些條件被破壞,孩子也會哭著鬧著要求「復原」「重來」或堅持「我的就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

例如,孩子要吃蘋果,當媽媽把蘋果切開後,孩子非常傷心地大哭:不要不要……哭著在地下打滾要求媽媽給予復原,理由是此蘋果已不是原先那個蘋果了。

看似不可理喻的「執拗」行為,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秩序敏感期充分滿足之後,孩子的分類、歸納能力就可以得到發展和提升,這會增進孩子在處理事務上的條理性、組織能力和計劃能力。

這個內在秩序感的建立從零歲時的規律作息開始,我們的生理運作機制就在追求一種井然有序、有理可循的條件,這讓我們可以在穩定的規律中「專心長大」。

1歲過後,身體利用在安全豐富的環境中自由地探索和頻繁地互動,建立生存的安全感。

再到2歲左右的秩序敏感期,人類開始萌發對物的掌控慾望和能力。

成人之後,人類通過在立體空間中自由活動的能力,發展出個人在各自生活的環境中的主導地位。

如果秩序敏感期被破壞,上述的生命發展程序就會遭到破壞,各種能力就沒有被開發出來,孩子的大腦對某些信息的處理就會顯得很迷亂,從外表上看到的就是孩子亂無章法的行為能力。

如果成長過程中沒再出現彌補的機會,那麼,這種散亂無章的現象會持續到成人以後,表現為做事無條理,工作無計劃,生活無序,一團糟。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秩序敏感期?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和堅持,不要強迫孩子與別人分享他的個人物品;家具的擺設和物品放置要固定位置;許諾孩子的事一定要儘量做到。

其次,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並用一些安撫情緒的技巧來幫助孩子;

第三,當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可以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與孩子交流各種事物處理的多種可能性,藉以打開孩子更寬闊的思維與視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請善待孩子的20個「異常」行為

做父母是一個職業性很強的工作,但是大多數父母都是未經培訓直接上崗了。不過,我一直覺得,只要開始就不晚。1見人就哭的尷尬 典型場景:小葉子是個7個月的女孩子,長的像洋娃娃似得,人見人愛,小區的男女...

分分鐘氣哭你的熊孩子?為啥會這樣?

小米現在正在經歷一段特別特別固執的時期,比如:上樓梯時大人不能先上,否則必須退回來;有客人來家裡,聽到門鈴聲必須是孩子來開門,如果大人開了,他會哭著要求客人出去,重新再開一次;............

抓住孩子4歲前的4個敏感期 寶寶智力更出眾

鄰居家快生二胎的大肚子媽媽問我:「這兩個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嗎?」這個曾經很好回答的問題,此時卻讓我陷入沉思。的確,在媽媽心中,無可避免地在對兩個孩子進行著比較。我曾經以為我清楚明白地了解兩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