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教育出乖孩子不等於好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稱讚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聽話,甚至因此而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教育的不夠乖,不夠聽話。

把乖孩子當成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

其實父母這樣看問題是不對的,因為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首先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在一個動物園裡有隻的大象,它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在圍欄里吃香蕉和草,玩玩鼻子,而困住它的僅僅是一根細細的鏈條。

好奇的人就問飼養員:大象那麼大個,怎麼只栓這麼小的鏈條呢?它一直這樣的嗎不反抗嗎?飼養員解釋說:在大象還小的時候,便被一根粗鎖鏈拴在牢固的柱子上。

每天的嘗試均以失敗而告終,雖然小象每次都會拚命地嘗試掙脫鎖鏈逃跑。

後來,小象放棄了努力,不再嘗試。

慢慢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象長成大象,可它依舊順從地被一根細細的鏈條拴在籠子裡。

大象怎麼不想法掙脫那根鏈條和柱子?它明明已經擁有足夠大的力氣了啊!原來,大笨象在小的時候已習慣了聽話,如果飼養員沒有讓它走,它還是會聽話的不走。

一個孩子畫了一個藍太陽,老師並未生氣,而是問他原因,孩子說:我畫的是海里的太陽。

老師說:好極了,你太有想像力了。

老師這樣教育孩子是很有道理的,它可以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其實教育出聽話的孩子就如同那頭大笨象,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去做決定,只是唯唯諾諾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和老師的教育,由於長期處於這種心態中,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任何能力與判斷,總聽從別人的標準去衡量,沒有自主,沒有主導權,自然談不上獨立和創造了。

並不是不聽話的孩子就一定聰明,出尖子,但不聽話度對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是有好處的。

中國的傳統教育是喜歡老實孩子,父母總希望教育出的孩子規規矩矩,百依百順,稍一調皮就不能容忍,把孩子的創造性給扼殺了。

調皮、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創造力發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

李開復在談到一對女兒的教育時提出自己的觀念: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是我教育小孩的目標。

但如果乖是善體人意、懂禮貌,這些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類孩子都很聽話,但一定有「出息」嗎?

身邊總有那麼幾個孩子,乖巧得讓人羨慕,。我們總是羨慕「別人家小孩」。「別人家小孩」又聽話又乖,那乖乖的孩子真的完美嗎?表面上的乖孩子有些孩子表現看起來很乖,在人前很有禮貌很懂事,但人後卻背著大人...

專家建議:不要刻意培養「聽話的乖孩子」

我們常常會聽到家長教育孩子:「你要聽話!」「乖孩子不可以不聽媽媽的話哦。」……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嗎?育兒專家建議:不要刻意培養「聽話的乖孩子」。網友linlin:我家寶寶兩歲半了,最近喜歡跟我...

乖孩子往往沒出息,淘氣的孩子也許能幹大事!

小梅子姐姐: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教育中,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聽話,而孩子是否聽話這往往取決於我們家長,當家長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時往往就被認定為不聽話,我們總說:「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乖孩子」,...

孩子,為什麼我不希望你做「乖小孩」?

幾乎每個人小的時候,身邊總會有個「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既「聽話」、又「懂事「,在大人眼裡是個完美的好孩子。而這些詞,好像是評價一個孩子的最高讚賞,粑粑麻麻來學校接孩子的時候也會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