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往往沒出息,淘氣的孩子也許能幹大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梅子姐姐: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教育中,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聽話,而孩子是否聽話這往往取決於我們家長,當家長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時往往就被認定為不聽話,我們總說:「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乖孩子」,聽話成為了我們評定「好孩子」的唯一最高標準。

而殊不知「聽話」卻已成為我們孩子重大的人生阻礙!當我們培養的孩子成功擺脫了以下「聽話」孩子帶來的缺點時,那我們的孩子必將會具備幹大事的潛質!

我們平時陪伴孩子時,最讓我們頭疼的就是孩子太調皮、不聽話,我們有時候總是羨慕那些聽話的孩子,也常常教育孩子說:「你看人家誰誰誰多聽話啊!從來不調皮、也不頂嘴!」,似乎我們小時候也常常聽父母用類似的話教育我們,現在我們終於成了父母,也開始用這樣的話教育孩子了!

可是隨著教育的發展,我們似乎感覺到了這句話是存在問題的,經過大量的案例證實,這句話確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從小就一直聽話的孩子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聽到這裡,家裡有「熊孩子」的家長是不是非常開心呢!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當年看的《亮劍》,政委趙剛受傷時,李雲龍與趙剛的一段對話,趙剛說:如果他是獨立團的團長,可以把隊伍帶成一支遵守紀律的模範團,這支隊伍絕不會幹出圈的事,會堅決執行上級命令,可遺憾的是這樣的團隊未必是一支強悍的部隊、一支嗷嗷叫拖不垮打不爛部隊。

李雲龍說:乖孩子往往沒出息,而淘氣的孩子也許能幹大事。

仔細想想這段話,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聽家長話的孩子,一定是只會遵守家長給設定的規則,而越是聽話的孩子,你也會發現,家長給他設定的條條框框也會隨著年齡增長會越來越多,甚至越來越細,這樣的孩子在密密麻麻的框架下成長起來,在一定的年齡和情況下一定是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我記得前幾年我與山師大的一位心理學專業的教授做過簡單的溝通,有許多出現成長問題的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去找她諮詢,她發現那些在青春叛逆期沒有叛逆過的孩子和從小「聽話」的孩子,當他們20多歲出現心理問題時,往往都是相對非常嚴重的。

其實聽到這裡有許多家長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麼聽話的孩子反而現在變得不好了?其實我們不能這樣理解,有時候孩子聽不聽話不取決於孩子,而是取決於家長,下面我們先來與家長們說一下「聽話」孩子帶來的問題。

一、「聽話」的孩子往往沒有主見

總是過於聽話的孩子,面對問題總是言聽計從,沒有自己的想法,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聽話」成了自己的習慣,非常容易形成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甚至和朋友在一起玩也會聽別人的話的這種性格。

除此之外,自己往往對事缺少自我主見,往往遇到問題很少會去主動想方法解決。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是可以遵守紀律,並且聽從於上級安排的好同志,但總會跟著別人的思想走,很難成為領導者!

二、「聽話」的孩子往往缺乏想像力

總是過於聽話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主見,並且自我意識較弱,很少會有思考問題的習慣。

你也會發現聽話的孩子總是比較老實與內向,無論是在玩耍時還是思考問題時,往往都是曾經的經驗或家長的教誨,長此以往,缺乏想像力就成為自己的最大弱點。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說調皮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呢!因為調皮的孩子總是敢於反抗一些思想,在玩耍時總是會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法,甚至是讓一些家長不可接受或感覺奇怪的想法,而這種大腦思考的活躍,恰恰讓孩子的想像變得更加豐富,並且敢於去實現,造就了孩子創造力強的能力!

三、「聽話」的孩子總會顧慮別人,而忽視自己

總是過於聽話的孩子,總會為了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聽話」的孩子,往往會去體會和思考別人的感受,而在此同時卻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這樣的習慣成了孩子的性格之後,往往孩子會因為外在(親人、朋友、環境等)的原因導致自己的情緒波動,非常容易讓自己的內心變得痛苦、變得憂鬱、變得自卑。

健全的人格是既要在乎別人的感受,也要在乎自己的感受。

四、「聽話」的孩子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

總是過於聽話的孩子,往往總是聽從於家長或別人的思想或建議,長此以往,自己卻失去了主動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讓自己的思想變得懶散和不夠靈活。

這樣的孩子非常不適合自己處理問題,將來對學業也會有很大的阻礙。

五、「聽話」的孩子容易變得固執

總是過於聽話的孩子,思考能力比較弱,對自己以往的經歷和對於自己信賴的人所說的話往往容易深信不疑,對事情總會缺乏思考與判斷,容易因此讓自己變得固執,很難聽從別人的意見。

六、「聽話」的孩子叛逆期更叛逆

總是過於聽話的孩子,在青春叛逆期時有一些聽話的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孩子出現更大的叛逆反應,就像彈簧一樣,長時間的的壓製造成更大的彈力,孩子青春期更想要自己做主,孩子很可能會把之前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或曾經嚮往而不敢做的事情進行嘗試,有時又因之前缺乏思考或處理問題較弱,更容易出現不好的局面。

出現叛逆的這些聽話的孩子,無論是心理還是行為舉動將會變得相對更加嚴重。

以上是列舉的「聽話」的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因為以上六點,「聽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造成交際能力弱、有較強的依賴性、做事缺乏膽量等性格的特點。

因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表現出來的問題自然也會有所差異,而這些差異不是我們思考的關鍵,關鍵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說到這裡許多家長可能會說怎樣才算是聽話呢?難道我們說的話孩子都不聽那才好嗎?稍安勿躁,我們慢慢來講!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天生下來就伴隨著情感,孩子不像我們成年人,我們成年人不開心你也可以假裝開心,進行偽裝,而孩子不會這樣的,孩子有什麼情感就會自然流露出來,比如:孩子說我不想跟誰玩,那孩子就真的是不想和誰玩。

當孩子的內心需求得到滿足就會開心,沒有滿足就會心情低落或哭鬧,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情感來區分孩子的表現。

在孩子的成長中,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不聽家長話,甚至與家長對著來的現象。

只是在我們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中,在教育孩子時總希望讓孩子變成一個「好孩子」,當孩子得不到家長的滿意的時候,往往就被認定為不聽話,而這個「好孩子」唯一不變的最高標準就是「聽話」。

所以孩子的「聽話」並不是孩子天生這樣,而是往往被家長的教育改變成了這樣!

所以,家長們所問的怎樣才算聽話,其實這個問題答案已經在每個家長的心裡了。

我們要學會利用剛才所說的,可以通過孩子的情感來區分孩子的表現,孩子把他最真實的情感流露給我們,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先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感,然後我們通過孩子的情感表現來選擇對孩子的引導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不耐煩和生氣。

接納情感的同時需要注意,不要放縱孩子因情感而出現的行為,比如,孩子因生氣而打人,孩子生氣的情感我們可以去接納,但要引導糾正孩子出現的打人行為。

還要學會尊重和鼓勵孩子,允許孩子有與你不同的思想,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分析與引導。

避免為了讓孩子成為「聽話」的孩子,而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思想去行事,一味的剝奪和抨擊孩子的思想。

切記:家長們請勿把內向與「聽話」混淆,內向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與主見,內向的孩子也有外向孩子沒有的優勢。

所以根據之上所說,無論是從孩子的能力方面還是孩子的心理方面,「聽話」的孩子未必就是好事!所以孩子的調皮與思想活躍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我們要知道,我們不能因此就去放縱孩子,請不要從一個極端跑到另一個極端,教育孩子永遠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所以教育孩子永遠要掌握好那個「度」,你要問怎麼才能把握好這個「度」呢?那只有多去學習,多去觀察孩子,自己多去付出改變!就像一個優秀的廚師可以做出一桌美味的菜餚,沒有哪個廚師是在書中或聽別人說就可以掌握好火候的,必須要去付出!

作者|小梅子姐姐(微信號:zhiboshu_Education):家庭教育/早期教育老師,用多年教育經驗,大量真實的教育案例,幫助家長們建立教育意識、分析解決教育過程中孩子出現的行為及心理問題,一直致力於家庭教育、親子閱讀的推廣工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用這5種語氣說話,孩子立馬變得乖乖噠!

有些聰明的家長,和孩子說話,如寒冬暖流,夏季涼風,怎麼說都給孩子一種恰如其分的舒適,讓孩子乖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十分敏感的,家長的說話語氣,會種進孩子的心田裡。說話是門藝術,如何和自己的孩子交談,...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越痛苦?

① 「乖」,不是個褒義詞媽媽群里不知誰在半夜熱談中拋出一個問題:乖孩子……真的好嗎?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從小就招人喜歡,不給人添麻煩。家裡人忙的時候,我會自覺地窩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只有當家裡...

別人家的「乖」孩子?驚醒無數家長!

深圳母嬰卡 | 深圳的媽媽都關注了這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而且還永遠打敗不了。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勤奮刻苦,天天就知道學習;長得好看,聽話又溫順...

教育的誤區 孩子並非越乖越好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你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更是家長常掛在嘴邊的;在外面,「你的寶貝真聽話」是誇獎別人孩子的不二法則……「乖」、「聽話」成為評價好孩子的...

養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可能是你最大的失敗

有人說,孩子大體分兩種,乖孩子和淘孩子,如果拿水果做比喻,乖孩子更像蘋果,淘孩子更像草莓。草莓出了問題,大都在表面,容易及時發現,蘋果出了問題,很多都在裡面,外表卻依然光鮮。 所以,乖孩子一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