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的父母這樣做,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有責任心。

所謂的責任心,就是指一個人對家人、朋友、工作、生活等情感,能遵守與之相應的守規範、承擔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

無論是什麼人,都應該具備的這種素質。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蹟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父母如果對孩子放權,孩子就會對父母的信任表示感激,並全力以赴為自己的決定而努力,為父母的信任負責。

從而喚醒孩子的責任感。

1.做孩子的榜樣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孫敬修曾意味深長地對父母說:「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您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小,還不懂事,所以在孩子面前做事毫無顧忌,這是大錯特錯。

其實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或者孩子還在母親肚子的時候,父母的行為就開始影響孩子了。

2.大膽放手,讓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太多的家長對孩子都過度保護,什麼事都事必躬親,孩子自己解決難題的機會實在太少,隨著孩子的成長就會演變成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如果媽媽總是認為「孩子還太小,還不能做……」 什麼事都搶著做,到頭來,孩子會根深蒂固地認為:這些全都是媽媽該為我做的事。

孩子認為作為一名家庭成員,和父母一樣有責任和義務分擔家庭的所有事務,這樣能培養他對家庭、對親人的愛和責任感。

家長放心去讓孩子幫著做事吧,一個願意對別人負責的孩子更能對自己負責。

3.培養社會責任感

人是要步人社會的,而且只有融人社會,才能有機會取得成就。

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讓孩子從小遵守社會公德,不要亂扔垃圾,公眾場所不要大聲喧譁等,鼓勵孩子參加各類志願工作、義務募捐活動等,來培養孩子對這個社會的責任意識。

孩子和經常在一起玩的夥伴,就是一個小團體。

上學後,在班級里有值日小組,在學校有球隊,有班集體等,這些都是孩子所屬的團體。

有些家長總是怕孩子吃虧,不願讓孩子多負責,告訴孩子在跟同伴玩時不要吃虧等,這些都是在培養孩子的自私自利。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在團隊中多做一些事情,幫助其他的夥伴,尤其是對弱小的夥伴,更要多加照顧。

4.參與家事的決策

當孩子慢慢長大,他就會希望像大人那樣,承擔一定的義務,並且也希望像大人那樣擁有自己的空間。

而有些父母卻不注意這一點,在孩子嘗試著自己做主的時候,他們往往告訴孩子「你還小」、「你不懂」、「這個你不行」等等,阻止孩子的行為,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當孩子能夠參與討論家裡的問題時,他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父母。

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調動孩子的責任心,使自己清楚地認識孩子的品質,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關自己教育的反饋信息。

尊重孩子的意願,允許孩子實施自己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從而建立起對家庭的責任感,培養他的主人翁意識和大局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好品格決定孩子的一生(六)

聽完家長的哭訴,我就用四個字做了總結:「惱羞成怒」。惱之何來?丟了車子自然很惱!羞從何來?本來自己可以找到,但沒有找到,感覺羞愧;在同學面前丟了面子,更是羞愧;車子被父母找到了,在爸媽面前也感覺...

如何培養獨生子女的責任心?

      1920年,有位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 125隻雞蛋。闖了大禍的美國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

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質:有責任心

孩子的責任心應該從小開始培養,成人有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之分,家庭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擔當,社會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社會價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從小培養起對社會家庭的責任感,這樣才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