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是唯一的解決方式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懲罰,往往是源自一個「問題行為」或者「錯誤」,當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父母為了避免以後再次發生而用懲罰的方式向讓孩子長「記性」,殊不知。

懲罰是完全沒有積極作用的。

記得有一次在我的正面管教課堂上,我帶領大家結束「懲罰先生」這個活動後,邀請大家來分享感受和想法⋯其中有一位學員不以為然的說:我就是被打大的,而且我特別贊同適當的打,因為我媽有一次因為我偷錢而暴打了我之後,我再也不敢,再也沒犯錯了,所以我覺得適當的懲罰還是很有用的⋯⋯

非常有意思,這位學員的分享一下子激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而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回想一下我的童年時代,沒少挨打,我的回憶里對於挨打挨罵這樣的懲罰,我的大部分感受都不好的,除了肉體上的傷害會癒合,心靈上的一些負面感受至今依然能清晰的回憶起:痛苦,害怕,逃避,恐懼,甚至怨恨~有時候還會想到,等我長大我絕對不會再讓你這樣對我的,我會有報復你的一天的⋯

也許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會對「懲罰有很多不一樣的理解,但是,我們可以做一次梳理,基於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們在教養的這條路上,希望孩子收穫跟我們一樣的同等經歷和生活麼?我相信大部分的孩子被打被懲罰後,沒有幾個個孩子會真正的靜心思考自己的錯誤,更多的都會啟動一種應激反應。

要麼逃避,要麼討好,要麼叛逆。

試問這些反應都是我們家長希望孩子收穫的麼?我們難道不是教會孩子的是出了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麼?或者說難道我們對問題解決的唯一方式就是懲罰麼?

在我的PD課堂上我經常會有問到家長學員們:「如果我告訴你們有其他的方法,有多少人願意在懲罰之前先試試這些方法?」每次都是全部舉手。

所以,我們能看到父母對於正確教育方法的渴望,和對於孩子深深的愛,感謝這些充滿愛的家長!

那這裡也順便跟大家分享幾個小建議!

  1. 正確的看待孩子的「錯誤」行為。

    有些敏感期或叫適齡性行為,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階段的一種特殊表現,作為家長要客觀看待,做到引導也不是控制個改造!

  2. 跟孩子一起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啟發和鼓勵孩子嘗試以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去面對錯誤!這樣孩子在下一次的錯誤發生時就不會懼怕錯誤,也不會再害怕解決問題!

  3. 在糾正孩子錯誤前先跟孩子進行情感的連接和互動!比如孩子成績沒考好。

    父母先試試共情孩子的擔心和不安,然後再跟孩子一起找尋丟分的具體原因。

    最後一起解決不懂的難題,或者鼓勵孩子回學校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共同探討學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再生氣,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也不能打

1、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也因此,打罵對孩子來說不但起不到警示作用,還有可能由於下手過重對孩子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影響。但孩子6歲以後,就...

打罵孩子是否真的能有效起到管教的作用?

很多家長覺得打罵孩子可以激勵他們,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父母打孩子會給孩子造成身心創傷,會使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產生心理壓力,從而造成孩子表現欠佳,認知能力難以得到發揮。家長為什麼要打孩子?1、孩子不...

為什麼我們會忍不住打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近日,趙薇透露曾因養育問題煩惱。原來,她按照以前媽媽對她的教育方式——對小四月體罰。誰知卻換來小四月與她冷戰一星期!痛定思痛後,趙薇發出「她始終不是我」的感嘆。於是,「體罰孩子」這一話題又在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