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注意了:孩子幾歲之後最好別跟異性父母一起洗澡了?早知道早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范范范瑋琪在微博上曬出一張照片,並配文:擠一擠,暑假嘛!照片里,是4個孩子擠在一個大浴缸里洗澡,仔細看,其中是三個男孩,一個女孩。

很多網友就對這種行為表示了抨擊,認為范范這樣做對孩子建立性別意識特別不好,尤其左邊的男孩已經那麼大了,實在不應該再讓他跟女孩一起洗澡。

孩子洗澡,是件再常見不過的小事。

但如果不懂得背後的一些學問,卻可能把它變成一件大事。

不少孩子,要麼牴觸洗澡,要麼懼怕洗澡,再或者因為和父母共浴,最後導致性別認同問題。

3-5歲的孩子,對於性方面的話題尤其熱衷。

這是好事,是健康孩子正常發展必經的階段,亦是孩子深入探索自己的一個新鮮歷程。

藉由探索自己生命的來源、蘊藏在自己身體內的某種神秘能量,孩子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也進一步認識自己和他人、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階段,對自己的身體、對性好奇心重的孩子,他們的心智發展其實也更自由、更充分。

然而,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明白孩子與性的這一層重要關係。

更多時候,父母們會談「性」色變。

父母的諱莫如深,反倒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因此作出不恰當的行為。

▋大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可能源自父母的洗澡習慣。

下面這個例子我們講過。

一個男孩,原本學習成績很好,也都很乖巧懂事,卻在進入初中那年起,突然間各方面的表現一落千丈。

溝通後得知,他媽媽整日在家穿非常少的衣服,甚至在洗完澡後裸體在兒子面前走來走去。

這個男孩的媽媽後來說:

打從小開始就經常帶著孩子一起洗澡,覺得「應該沒什麼呀,他不應該早就見怪不怪了嗎,這樣難到不是對他的心理發展更好嗎?」

其實,孩子3歲以後,異性父母就最好別再跟孩子共浴了。

尤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還這樣做就真的過分了。

這個年齡的大孩子已經有了性衝突和性意識。

異性父母在這個時候必須要懂得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方面可以把孩子推向他該認同的同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孩子在性方面的焦慮。

如果媽媽不能跟上孩子成長步伐,對自己的舉動做出調整,那麼很容易激發孩子的亂倫焦慮,這種焦慮沒有更好的出路,要麼孩子通過行為問題、學習問題去表達自己的憤怒,要麼會壓抑那讓自己極度不安的情緒,拒絕長大,甚至出現身體上的病態。

▶ 建議:3歲開始,就由同性父母陪同洗澡。

孩子早期的性萌芽過程中(3-5歲),如果出於好奇,希望跟異性父母共浴,主動提出想了解異性身體結構,父母只要不覺得難為情可以大方同意。

但切記,孩子3歲以後,不要讓他們被動地去看到異性父母的裸體。

青春期以後,更要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給孩子做合適的性教育?

平時給孩子做性教育,我們給大家幾個大原則:

第一,遇到孩子性教育中的「尷尬問題」,千萬不要把這個真當做問題,要知道,這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所以不要焦慮。

父母越焦慮,越可能固化孩子的行為習慣。

相反,我們要看到孩子的好奇行為背後,真正的成長需求是什麼,再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

比如,有媽媽問:

我的孩子5歲了,女孩,最近發現她特別愛看她爸爸洗澡,有時候還會想用手去動她爸爸的「小夥伴」,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引導?

進入性蕾期的孩子可能會對與自己性器官不同的異性產生好奇,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

可以趁這個機會做簡單的性教育,幫助孩子進行自我性別認同。

簡潔明了地告訴孩子: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女人,就是媽媽這樣的;一種是男人,就是爸爸那樣的。

而你,和媽媽是一樣的。

第二,不要強化,保持自然的態度。

比如看到孩子總摸自己的生殖器,就可以把孩子對自己性器官的好奇,轉變成遊戲,當做每天都可以去做的事情。

怎麼說?譬如早上起來,媽媽給寶寶說:「早上好,我的寶貝;早上好,我的寶寶的大腦袋,小胳膊,大長腿,小腳丫……」,這個遊戲要傳達給孩子的意思就是,讓寶寶明白,小雞雞跟自己的大腦袋,小胳膊,小腳丫沒區別!如此,既讓孩子滿足了對自己身體的探索,同時又將孩子的性教育化於自然、無形之中。

第三,請給孩子的生殖器命名。

有不少媽媽,在給孩子讀身體探索主題繪本的時候,會跟孩子說,這是你的手,這是你的腳……但卻迴避生殖器。

也有的時候,當孩子用手對自己的生殖器進行探索時,父母會明令禁止。

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覺得,這個東西是不能講的。

被我們命名的東西,一方面意味著是被我們所看重的,因為「命名」更像是精神層面的占有和劃定歸屬。

另一方面,命名則意味著,我們把某一個對象從模糊、未知當中拯救出來,將之變成正大光明、理直氣壯、真真切切的存在。

所以,當你開始給孩子做身體啟蒙時,請清晰地為他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命名,給予他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同等的重視。

關於這一點,現實中還有一個常見的現象是,父母們談及男孩的生殖器更加自然,也更加頻繁,對於女孩的生殖器卻往往忽略不談。

於是,一些小女孩甚至會困惑:

為什麼他有小雞雞而我沒有?

此時,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她不是沒有小雞雞,只是和男孩子不一樣。

同時告訴女孩,她的生殖器的獨特結構和能力。

第四,日常生活中的性啟蒙。

孩子與同性父母一起如廁,尤其一起洗澡,是很好的性教育過程。

在這些場合中,父母允許孩子在性上面表現出好奇,且給孩子權利去關注、探索性的問題,是非常智慧的做法。

媽媽在與自己的小女孩一起沐浴的過程,爸爸在與自己的小男孩一起沐浴的過程,告訴孩子不同性別身體的特點,展示給孩子看,成熟的身體是怎樣的,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性別認同的過程。

女孩向媽媽認同,男孩向爸爸認同,非常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和社會化。

更多內容,請看:

孩子經常趴著睡、打呼嚕,癥結可能是它,別不在意,早帶孩子看醫生!

孩子性格好不好,親子關係很重要,再忙也需要花2分鐘看看

心理學家揭示孩子未來成功的核心能力,父母最晚從孩子兩歲就需要開始著力培養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