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育:給孩子″貼標籤″易,″去標籤″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什麼叫做給孩子″貼標籤″呢?

說白了就是″扣帽子″。

它不是普通的評價,是經常反覆地、片面地以某種特質來形容一個人,或是把人歸於某個類別。

比如:

孩子長得漂亮,你可能經常會說:″你是個小公主,全世界最漂亮的人就是你。

孩子學新本領很快,你可能每次都會為 TA 喝彩:″我家寶貝是天才!什麼都一學就會。

孩子不愛分享玩具,你也許總忍不住責備:″你真自私!″

孩子遇到問題不愛動腦筋,你也許會說:″這孩子真懶!″

其實成人世界裡,標籤也到處可見。

比如″成功人士″、″賢妻良母″、″專家″、″老好人″?可是,你喜歡身上的那些標籤嗎?

為什麼我們喜歡給人貼標籤

我們的大腦很喜歡偷懶,總想走捷徑,把東西分門別類。

而貼標籤就很簡單粗暴——根據某些行為就把人和某個特質掛上鉤,這是很自然而然的行為。

從小我們聽故事就學會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慢慢地進了幼兒園,就常聽到″好孩子″和″壞孩子″;進了學校,就自動歸類為″優等生″和″差等生″;進入職場,分類可能就是″會賺錢的″和″不會賺錢的″。

對父母而言,″貼標籤″會讓他們感覺更好一些。

有句老話:″瘌痢頭兒子是自己的好″。

表揚自己孩子,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潛台詞是,孩子之所以那麼聰明能幹,都是因為我的遺傳和教育。

有時候,父母給孩子″貼標籤″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弱點或錯誤。

說″你不聽話″比″我沒有能夠讓你按照我說的做″給我們更少的心理負擔;同理,″你太調皮″比″我沒有能夠有效地引導你的行為″讓人感覺輕鬆。

標籤對人有什麼影響

提出″標籤理論″的美國心理學家貝克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更傾向於成為標籤所框定的那種人。

先說負面的標籤,它往往會讓人產生羞愧感,變得不自信,讓人無法看見自己的價值。

我小時候不太愛說話,有些膽小。

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會說我″內向″。

以至於很多年以來我在和別人自我介紹的時候,也會描述自己″內向″,而我也真的以為自己是″內向″的。

直到有一天,和新朋友聊到各自的個性,他們都詫異地表示,我明明很開朗。

至此,我才開始反思″內向″這個標籤帶給我的影響:

因為我″內向″,我很不自信;

因為我″內向″,所以我會害怕去嘗試;

因為我″內向″,所以我不喜歡錶現自己。

在後來的成長過程當中,遇到了各種人和事,讓我逐漸努力去改變自己,但是那個″內向″的標籤卻是深深烙印在心裡的。

很多時候,也許你只是隨口一說,或是逗樂子而已,孩子卻總是信以為真,把你說的話記在心裡,內化到行為中。

孩子無法分析″標籤″有多麼片面,他們聽到說自己″不聽話″就會心理暗示自″不聽話″,聽到說自己″笨孩子″就會更″笨″。

那正面的標籤呢?其實也並不一定起到正面的效果。

許多正面的標籤往往會讓孩子形成誇大的自我認知,而當這種認知被挑戰的時候便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自卑。

比如當家長給孩子貼上了聰明的標籤,孩子便認為自己是聰明的,而且應該是聰明的。

那麼在某些情形下,當孩子遭遇了挫折,失敗了,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不夠聰明,是不是和自己的″標籤″不相符?這會讓孩子忐忑不安。

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覺得自己一旦表現不夠聰明,就違背了父母的期望,令他們失望,爸爸媽媽會因此減少對他們的愛。

於是,為了迎合這個正面標籤,孩子可能更願意去做讓自己看起來符合標籤的事,做容易成功的事,而不願意踏足新的領域,迎接挑戰。

″標籤″容易導致孩子形成僵固型的思維模式,即認為自己的能力是確定的,成功則是自己能力的顯示,如果需要努力,那就是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自己是失敗的。

相反,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更多方面表現得更好:他們認為成功來源於不段努力地成長,他們並不懼怕失敗,因為這代表了自己還有成長的空間和挑戰的機會。

如何不貼標籤

既然″標籤″常常帶來負面效應,怎樣避免或減少″貼標籤″行為呢?這可是個技術活,你可以從以下幾步做起:

1、反思自己

反思自己的童年,被貼過什麼樣的標籤,他們又是如何影響你的成長的呢?如果你也曾經深受″標籤″之苦,現在就不要重蹈覆轍,把這些痛苦加注到孩子身上。

2、積極預防

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貼標籤″,是因為他們在某些方面重複地表現出一些特點。

尤其是當他們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時,更容易用一句″標籤″來″批評″孩子。

因此相比於在行為出現之後,用″標籤」″消極地來評價孩子,更有效的方式是主動預防。

比如當到商場看到孩子到處亂跑,想說,你就是個″不聽話的皮孩子″。

不妨提前說,″我希望你能夠在進了商場以後,緊緊地拉著媽媽爸爸媽媽的手,輕聲說話,好好走路。

3、詢問原因

詢問你的孩子為什麼會那麼做,探索行為背後的原因。

不要武斷地下結論,很多時候,你以為的緣由和孩子的想法可能差個十萬八千里。

比如我家寶寶有一次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水杯,撒了一地。

當時家人就說,你這搗蛋鬼,又亂拿東西。

可我觀察發現,其實寶寶是想端起杯子拿給我,讓我喝水。

很多時候,我們忘記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因而往往會錯誤判斷事情的緣由。

4、注意歸因

有研究發現,人們在評定某些行為或後果的原因時往往容易過度強調他人的內在因素,同時低估情境性因素,這一特點被稱為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

舉例來說,你帶著孩子去看電影,孩子特別鬧騰,你可能就會覺得這孩子太調皮了,坐不住。

但是隔了一陣子,你再次帶孩子去看另一部電影,孩子就安靜地坐了大半場。

這時候你可能會想,可能是上次那個電影不適合,太吵鬧了,孩子不喜歡。

因此,在你特別想要″貼標籤″的時刻,需要注意當時的情境是怎麼樣的,是不是有什麼情境的因素讓孩子有了當時的表現。

5、具體解釋

在和孩子討論他們的表現時,記得要解釋原因,因為標籤的背後往往是父母對孩子的期待。

同時需要記得對事不對人。

我們更多地需要關注行為,而不是行為人;關注事情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也就是說,在評論孩子的時候,把焦點放在具體的行為和過程上,而不要以偏概全,擴大到整個人的特點。

比如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你靠自己用樂高把恐龍搭起來來,幾天才拼完。

你能夠堅持努力做到這一點,媽媽很高興。

6、他人提醒

有的時候,我們自己甚至都沒意識到已經給孩子貼了標籤。

因此請告訴你的伴侶,親戚或朋友,當你給孩子貼標籤時,及時提醒你。

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付出一些勇氣,因為當別人指出你的問題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批評了,感覺不太舒服。

你可以請 TA 在事後和你指出,記得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一方面這會有損你的權威,一方面你自己可能一時也難以接受,容易防禦抵抗,在孩子面前爭執對錯可不是個好主意。

7、及時道歉

如果你一時疏忽,或是情緒失控,給孩子貼了過分的標籤,記得及時真誠地道歉。

道歉並不會有損你家長的權威,反而會拉近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並給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

有些標籤也會有好處

當然,我們也要指出並不是所有的標籤都會引起惡劣的後果。

有時,″標籤″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生理或行為問題,比如自閉症,多動症,家長們可能會迴避診斷,害怕孩子被貼上″標籤″。

但找專業人員進行診斷是必要而且有幫助的。

這樣我們可以明確孩子的問題,發掘孩子的長項和弱項,更好地幫助孩子改善症狀,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有些標籤能夠鼓勵孩子付出努力,看到自己的成長。

比如,你可以說孩子是″勤勞的小蜜蜂″來引導 TA 參與更多的家務勞動。

你也可以稱讚孩子是″為什麼專業戶″來鼓勵 TA 對生活保持好奇心,更願意進行科學探索。

還有一種標籤,我們需要給孩子貼:幫孩子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也叫做給情緒命名。

因為研究表明,為情緒貼標籤對神經系統有安撫作用,幫助孩子從不愉快的情形中平復。

這一點,對爸爸媽媽的情緒管理一樣重要。

中國同步教育網是最全的在線教育平台,主要面向全國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生等進行在線學習輔導。

並且針對家長和孩子分別開發了不同的學習課程,讓孩子在家長陪伴學習中成長,讓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中得到快樂。

其中語文閱讀、作文頻道獨具特色。

媽媽課堂,家庭急救,廚房烹飪,親子話題,保健養生,國學智慧、傳統文化,電腦學習,農業知識,企業管理,夕陽學院,藝術教育,商務禮儀,在線考場等20多個版塊,為孩子和家長提供了一站式學習平台。

現誠招區域代理加盟商,歡迎垂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家長們都做對了嗎?

大寶兩歲多了,逐漸開始變得任性起來了,經常會把「不要」、「不行」 這些詞掛在嘴邊,有時候好好跟她講道理,她未必會聽,變著法子,循循善誘她還是和你對著幹的時候,真的再好的耐心也消耗光了。 其實,過...

給孩子貼標籤容易,揭下來難

「我的孩子不聽話,不好管」「我家孩子太調皮,怎麼辦?」「我家孩子讀書不行,我覺得他注意力很差,只看電視不愛看書,咋辦?」「我家孩子是愛哭鬼!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