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孩子經常打人or咬人,家長怎麼做才能有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上一篇文章《孩子經常打人or 咬人,「收拾」他能解決問題嗎?》曾指出,導致孩子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很多很複雜,家長簡單粗暴的打罵很難解決問題。

那家長要怎麼做才能有效呢?

如果導致孩子經常打人或咬人的原因是生理上的原因,比如各種原因造成的腦部或神經系統損傷,立即帶孩子去找醫生診治和尋求特教專業人士的幫助是家長的首要工作。

因為孩子越早接受專業人士的治療和干預,才越有可能降低這些生理損傷對孩子的孩子的身心發展的不利影響。

如果是孩子心理上的原因和家庭教養方式的原因導致他有攻擊性行為,那父母可以做這些事情:

1.為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安全的生活環境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孩子能在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中生活,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他能預期的,比如日常生活非常有規律,生活中也沒有太多驚喜和驚嚇,他承受的壓力會比較少。

孩子在一個壓力小的環境中會更開心,較少有攻擊性行為。

2.除了要為孩子提供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外,家長也需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使孩子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立即制止,並告訴他原因,這樣他才能知道他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才能避免再次犯錯。

3.避免對孩子進行體罰。

如果成人主要使用體罰來訓導孩子,那麼孩子不僅沒有機會來學習如何控制情緒,也沒有機會去體驗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長此以往,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攻擊性行為就產生了。

4.家長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能身體力行用健康的方式表達情緒(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緒),孩子也會學習到這種表達方式。

如果父母經常有語言或肢體攻擊性行為,比如家裡經常有爭吵或各種暴力行為,都會提高孩子的攻擊性。

5.教孩子正確的問題解決策略和與人合作的策略。

比如有的孩子攻擊別人是因為想和別人玩,但是不知道怎麼和別人溝通,當受到拒絕的時候,就下意識攻擊別人。

因此,家長一定要教孩子用語言來解決問題,儘量為人友善,多和別人合作,這樣孩子攻擊性行為才會逐漸減少。

6.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能力。

孩子的同理心在四歲左右就開始發展,父母可以在事後給孩子分析事情的經過,讓孩子意識到每個人對同一事件都不同的感受,提高他的同理心。

另外多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也有利於理解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的同理心培養起來,他能才能意識到自己的攻擊性行為給別人造成的傷害,因此自覺控制自己的衝動,減少攻擊性行為。

7.教孩子一些控制衝動的技巧也有利於減少攻擊性行為。

有的孩子經常攻擊他人是因為先天氣質易衝動,當有人讓他覺得不舒服時,他很容易反應過度,事後又後悔。

對這樣的孩子,教他一些控制衝動的技巧會非常有效。

如讓他在感覺自己生氣想動手的時候先深呼吸幾下,然後在心理默數到十,稍微冷靜一下後再做反應。

如果孩子覺得深呼吸和默數還是無效,可以建議孩子在感覺自己快爆發之前離開現場冷靜一下。

如果是 社會環境的原因 導致孩子有攻擊性行為,那父母也可以儘量為孩子創設一個相對良好的小環境。

1.在生活中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有暴力內容的電視電影和書籍,對孩子已經接觸的暴力內容,家長可以通過親子溝通的方式告訴孩子那些內容的不合理性,讓孩子放棄模仿那些行為。

2.如果孩子的同伴群體中攻擊性行為比較多,可以通過和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溝通商議,動員大家一起合力來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3.當外部社會環境實在太糟糕,家長個體的力量無力改善時,學孟母三遷也是一種辦法。

總之,要改掉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需要家長付出長期持續的努力,且肯定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這樣他才能慢慢地改變自己的反應模式,成為一個文明友善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矯治寶寶攻擊行為的攻略集

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安撫寶寶的情緒,耐心教導寶寶,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寶寶攻擊行為是什麼寶...

我有一個攻擊性孩子

6歲半的小秋脾氣暴躁,經常因一點兒小事對小朋友動手,對他喜歡的物品也是伸手就拿,有時還用「武力」奪取,為此其他的家長反應很大。小秋的爸爸經常不在家,對他管教不多,當他爸爸不順心時就對他採取打罵的...

孩子動手打人該怎麼辦?你需要知道這3個原因

【導讀】孩子動手大人恐怕是最讓父母困擾的一大難題了吧當自己的孩子動手打人時,做父母的一方面因為覺得自己沒能夠教育好孩子而有一種內疚心理,另一方面是擔心孩子進來進入幼兒園、步入社會會成為「人見人厭...

怎樣才能關閉孩子的暴力之門

文/周柯馨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不知何時起變成了暴力寶寶。攻擊同伴,摔打玩具,撕扯家長,這些行為都讓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孩子暴力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引導寶寶不再暴力呢?

探討|熊孩子究竟該不該打?

近來「熊孩子」已然成了一個熱詞,這本是北方地區形容孩子不懂事、調皮的一句方言,帶著相當程度的親昵成份(各地這樣的方言也很多),但是,現在「熊孩子」這個詞一出現,親昵的嗔怪很少,指責、怨忿和無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