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快開學,爺爺竟對孫子做「不吃虧」訓練!孩子入園到底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天,武漢晚報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

為了讓小磊「適應」即將到來的幼兒園生活、在與其他小朋友相處過程中不吃虧,爺爺奶奶每天通過「實戰」演練教孫子「武功」,讓他在打架時如何運用身體的力量,讓對方既感覺到疼,又不容易產生實際傷害。

「有小朋友衝過來推你,你怎麼辦?」「我就抓住他的胳膊,咬他。

」「他要是大聲哭,引來老師呢?」「我就躺在地上,哭得比他還要大聲。

經過一個月的暑期「集訓」,爺爺奶奶對孫子小磊的表現基本滿意,把他交還給兒媳婦周女士時還不忘囑咐:「離上幼兒園還有半個月時間,你一定要不斷強化他的自我保護意識。

看到這則新聞,我笑翻了。

爺爺奶奶愛孫心切,不想讓孩子在社交過程中吃虧,其實可以理解,但做法確實有點過了。

有專家指出:「孩子剛入園時,本來就對陌生的環境有著不安和恐懼,家長的這種做法無疑人為強化了孩子的這種焦慮心理,會對他的社會適應能力造成嚴重阻礙。

而且每個孩子的交往方式不一樣,但他們的世界都是純潔、簡單的,家長不應以成人的眼光來對待和干預。

的確,入園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步,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我們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更為科學的引導。

今天,我把入園時常見的幾個問題及建議列舉出來,希望能給父母們一些幫助:

入園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步,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每次送孩子去學校,孩子都哭哭啼啼?

分離焦慮是成長的必經

我兒子3歲半了,上幼兒園快3月了。

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動不動就說不去,強行送去就呼天搶地地哭鬧,乾脆就由著他了。

懷他那段時間,我的工作壓力很大,加上不太注意營養,孩子出生後很弱小,體質也較差,三天兩頭就得上次醫院。

我內心很愧疚,一般不是什麼事就都由著他。

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都跟打仗似的,哭著鬧著不進去,晚上回到家就纏著大人說不去幼兒園;老師讓我們多給他做工作,可不論我們怎麼哄、勸、威脅,都不管用。

我在想,有沒有必要過兩年再送孩子去幼兒園?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通常會出現分離焦慮反應。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反應,這是孩子的本能反應——通過哭鬧等方式向大人表達恐懼和焦慮情緒。

這是孩子成長中不得不經歷的過程,哭鬧也是暫時的,大都會自動消失,父母不要過度緊張,最好能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

害怕孩子哭鬧就不送並不是好主意,孩子很可能會形成「哭鬧就可以不去」的觀點,再送時反而會加長孩子適應的時間,無異於讓孩子再受一次罪。

不同的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一兩個星期,有的需要一兩個月,有的可能長達半年左右。

這跟孩子早期安全感的建立有很大關係——安全感建立得好,孩子越容易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焦慮反應還跟父母的情緒有關。

如果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邊一定有一位同樣有著分離焦慮的媽媽,因為情緒是流動和會傳染的。

媽媽若對孩子依依不捨,會造成孩子恐懼上幼兒園,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媽媽最好這麼做:

  • 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情緒,平日儘量避免將注意力全放在身上;

  • 還要積極引導孩子,多跟孩子講講上幼兒園的好處;

  • 未入園前,帶孩子多與他人特別是同齡人接觸,還可有意識地讓家中其他人幫助照看孩子,讓孩子體驗一下短暫與媽媽分離的滋味,有了體驗,孩子入園更易適應;

  • 可讓孩子帶一個熟悉的玩具去幼兒園,能起到安慰孩子的作用。

  • 平時可讓爸爸多接送孩子,孩子更樂於上幼兒園,這是因為孩子更愛向媽媽撒嬌,而從爸爸那裡得到更多力量。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的必經。

▌擔心孩子的新老師不夠好怎麼辦?

▌父母是孩子與老師溝通的橋樑

我的女兒今年4歲多,上中班,今年她的班主任換了。

其實還是以前的老師,是小班時候的帶班老師,但現在成了班主任。

從這以後,她上幼兒園的牴觸情緒就特別大,每個星期幾乎有兩三天說不去上幼兒園。

我問她原因,她就說這個老師特別凶。

這位老師跟之前的班主任是情緒化一些,而且比較強勢,對家長也是如此。

昨天晚上孩子又哭著說不去幼兒園,她一直說她害怕。

我跟她說那去上半天可以嗎?她同意了。

老實說,我是打算讓她今天上一天的,中午沒打算去接她,所以我也沒有告訴老師。

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孩子不喜歡老師,我應該怎麼引導呢?該讓她獨自去面對嗎?

每個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原因都可能不同,父母要做的是全面了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父母不能將問題統統扔給孩子或老師,這其實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

我們的社會之所以強調幼兒園階段以家園共育為主,就是考慮到孩子的身心發展還不完善,需要老師和家長組成親密的合作夥伴,共同承擔著教育孩子的重任。

因此,家長和老師最好能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確保了解孩子在家或在園的情況和需要,及時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等。

只有家長和老師共同配合、協調一致,孩子才能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要知道,孩子跟大人一樣,對待不熟悉的環境、人,或者是害怕的事物,不自覺地會採取逃避的方式應對,只是孩子的反應更直接,父母需要理解。

孩子的心思比較敏感、脆弱,要讓孩子像大人一樣情感上不喜歡理智上卻要去做一件事比較難,他們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幫助。

單純地順著孩子或讓她獨自面對都是不可取的。

所謂對症下藥,主要就是和孩子談話,讓孩子將內心的感受和問題將出來,4歲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的。

父母首先不要焦慮,你的焦慮會給孩子不好的暗示。

有時,父母只需給予孩子耐心的陪伴和共情,孩子的痛苦就會因此得到消減。

若是問題與老師有關,父母需要主動與老師溝通,共同尋求解決的方法,要相信大多數老師本身對孩子是沒有惡意並希望孩子開心入園的,不妨多給老師提供一些孩子的信息,如喜好、性格特點等,家長要做老師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樑。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若是答應了孩子某件事,最好能儘量做到,要言而有信,要不然就不要答應。

人際交往,是孩子入園後的第一課

▌孩子跟其他同學打架了怎麼辦?

▌放輕鬆,同伴交往是孩子的成長需要

今天我和另外一位家長被老師叫去了幼兒園。

原來是戶外活動的時候,兩個孩子互相推攘,後來動了真格兒大打出手,等老師發現的時候,他倆一個臉上破了一塊皮,另一個摔了一跤,手受了點傷。

是我家孩子先招人家的,對方家長難色不是很好。

事情解決後,我們走出教室發現兩個又在一起開心地玩起來。

對方家長過去拉著孩子就離開,我還聽到她教訓孩子說:「今後不准跟那個小孩兒玩了。

」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確實,我家孩子小動作比較多,老愛招惹別人。

我該限制孩子,不讓他跟別人玩嗎?

我經常受到很多父母的信息問:「孩子受到了欺負怎麼辦」之類的問題,而這位欺負別人的孩子的媽媽同樣也有困擾。

不管從什麼角度,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孩子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摩擦,家長需要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

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會這樣教育孩子:「你傻呀,他打你,你不會打他呀!」或者是限制孩子,不讓孩子跟對方一起玩。

文章開頭的那個新聞里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

家長護子心切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教給孩子的方式卻不恰當,這樣只會起到消極的教育效果,導致孩子對人際關係產生恐懼,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時刻覺得自己弱小。

我注意到一點,案例中的雙方家長做得都沒有孩子棒。

孩子已經輕鬆解決了打架的問題,兩人又和好如初了。

父母介入反而可能將小事擴大化,打架孩子交往的積極性。

對於學前期的孩子來說,所有的人際摩擦都是他們對人際交往的預演,父母不妨輕鬆看待孩子之間的問題,也儘量不給孩子的打鬧行為定性。

因為此時孩子的認知發展與道德發展還沒有完全成熟,打鬧並不存在原則上的敵意,你會發現他們往往是吵了沒兩分鐘又和好了。

父母不妨將處理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大都是在吵鬧中逐漸學會交往的。

這並不是說父母不作為。

父母首先應該尊重孩子的人際交往的需要,不能限制孩子交友的權利。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關係中的,我們的各種問題是關係導致的,孩子在人際關係的敏感期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將為孩子成人後奠定重要基礎。

其次,人際交往技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不斷的培養和鍛鍊,父母和老師要多給孩子創造環境,引導孩子善於與人交往:

如主動與人打招呼、照顧他人需求、遵守規則等。

平日裡不妨多授給孩子人際交往的方法,在親子遊戲中多模擬各種人際交往情景等。

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了正確的交往技巧,面對問題時才能巧妙解決。

除給孩子提供有效建議外,父母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積極的精神支持,讓孩子有信心自己處理難題。

要知道,物質的力量是有限的,精神的力量是無限的。

只有有了堅實精神支持的孩子,才能成長為內心堅強、有力量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3-6歲孩子教養問題大集合,推薦收藏

孩子長到三歲之後,父母們普遍反映孩子好帶多了,不會動不動就哭鬧了,能很好地表達自己了,能自己獨立完成很多事了……同時父母也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能自己穿衣、吃飯、收拾玩具等,甚至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