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後,出現發熱、紅腫,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有很多家長在後台留言說,寶寶種疫苗後,有的是接種部位紅腫,有的則是發燒感冒,甚至燒到38.5度以上。

現在,東東媽統一為大家解決有關接種疫苗的各種問題,希望能幫到各位爸爸媽媽!

寶寶在打預防針後發燒是注射疫苗後引起的不良反應,簡言之就是接種反應,這是正常的現象

因為疫苗本身其實就是一種降低了活性的病毒,當它被植入人體,身體敏感的人必然會起一定的副反應。

所以說,寶寶疫苗後發燒,家長朋友們不必緊張,下面跟著專家一起來學習寶寶疫苗後發燒怎麼護理吧~

1

全身性的反應

1一般良性反應

症狀:

如發熱,體溫一般在37-38℃攝氏度,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全身不適食慾減少,少數嬰幼兒還伴有全身散在紅色小皮疹,可有輕微搔癢無滲出,症狀多在接種後1-2天內出現,一般持續2-4天可自行消退,精神狀態大都良好。

怎麼護理:

①良性反應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家長只需注意多餵寶寶喝水,飲食清淡,良好的休息,體溫達38℃攝氏度可物理降溫,適當增減衣物。

② 醫生提醒,孩子發燒還可能會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等的併發症,此時,不能用消炎藥。

如果用了消炎藥,注射的疫苗就不起作用了。

2異常嚴重的反應

症狀:

這通常與兒童的特異體質相關,如接種後數分鐘內出現暈厥,大量出汗,面色蒼白,口周青紫,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還有少部分出現高熱,體溫可達40℃攝氏度,甚至抽筋。

怎麼護理:

① 如遇休克反應需立刻請醫生搶救,平臥、吸氧、注射腎上腺素、地塞米松、建立靜脈通道並收住院繼續治療。

② 對於高熱體溫超過38.5℃攝氏度的患兒,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藥。

③ 對於抽搐痙攣、呼吸困難兒應立即使其側臥,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並請醫生救治。

2

局部反應

1局部反應

症狀:

一般情況下,有部分兒童在接種後12-24小時會出現紅腫或者硬結,並伴有輕微疼痛,有些還會有瘙癢,持續2-3天可自行消退,也有個別反應較重者局部紅腫疼痛明顯。

怎麼護理:

可在急性期給予熱敷處理,保持清潔衛生,應避免撓抓致局部皮膚破損引起感染。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後,局部皮膚會形成如小黃豆大小的冷膿皰,家長不必擔心,這是正常的反應,千萬不能弄破甚至擠壓,通常經過3-4周左右會自行脫落痊癒。

3

疫苗接種出現的不良反應能否避免

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某種做法可以減少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通常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是輕微的、一過性的,可以自愈的;所以暫不採取醫學處理並觀察3天是最好的應對措施。

還有一種情況是必須提醒家長的,在預防接種後發生的健康問題,不一定是預防接種所致,很有可能是巧合。

比如寶寶已經處於感冒的潛伏期,看似健康的寶寶接種後出現感冒症狀,家長可能就會認為是疫苗所致。

這種巧合非常常見,根據衛生部的估計,0~4歲兒童的兩周患病率為17%。

也就是說,如果給100個兒童接種疫苗,在接種後2星期內,其中17人會罹患各種疾病。

除了因果關係較為明確的接種部位紅腫熱痛,其他各種接種後發生的健康問題如果持續時間超過3天,就應該考慮其他病因,而不應該只考慮預防接種。

4

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接種疫苗你必須知道的事(0—12歲)

寶寶生病,是讓爸爸媽媽最頭疼的事,寶寶「看病難」除了挂號難、費用高,更難的是孩子年齡小、不配合,小編整理了本文,希望能幫助父母提前了解走進醫院、面對醫生時可能發生的大事小情。寶寶從出生之後到3歲...

給寶寶打完疫苗別著急走,留觀30分鐘可救命

當您帶著孩子去打疫苗時,是否留意到了預防接種門診內「請留觀30分鐘」的告示牌?很多家長無視它的存在,更不知它存在的意義。預防接種單位提出的「留觀30分鐘」是有科學依據的,這30分鐘對寶寶生命健康...

寶媽必看:寶寶疫苗接種後的反應

疫苗本身是減毒或滅活的細菌和病毒,接種進入身體之後,能夠激活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和免疫因子,當病原體再次進入身體時,這些抗體和免疫物質就會消除和控制病原體,從而避免了對人體的傷害。但由於...

寶寶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以後,隨著一天天長大,原體內由母體傳給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逐漸減弱或消失,因此,必須適時地給他進行預防接種,以增強他的防病能力,維護他健康成長。兒科專家表示,預防接種是目前幫寶...

給寶寶打預防針,竟然有這麼多問題需要注意!

給孩子打預防針這件事,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感覺很頭疼。從寶寶出生那天起,有太多的預防針要打,卡介苗、百白破、水痘、流腦、肺炎、B肝、麻疹、麻腮風……不僅種類多,而且頻繁。嬰兒從一出生就開始打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