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四大行為,爸媽們注意到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一出生就代表著父母要承擔孩子的所有教育,不只只是學業上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心理和性格上的教育。

尤其是孩子的安全感,大人沒有安全感都會覺得自己患得患失,那要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又會怎麼樣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小孩子的內心世界看看吧!

1、大場合膽怯怕生

之前就有朋友跟小編傾訴,她說她家的小孩在幼兒園表現不好,總是能聽到老師反饋,她家小孩不愛跟其他小朋友玩,而且不敢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導致現在就是害怕上學、害怕老師、不敢在外人面前說話。

說到這裡,我就慢慢瞭然了。

因為他們夫妻倆都是工作狂,平常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孩子在心理上是很沒有安全感的。

2、經常的低頭玩手指

其實就算我們大人遇到很侷促、緊張的時候,也會喜歡握緊拳頭或是搓搓手掌,孩子經常低頭玩手指,往往反映了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自卑感、沮喪等情緒,其實歸根結底就是缺少關注和安全感。

在這個時候,家長們不妨多花一點時間,和孩子聊聊天、看看書、講講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慢慢的幫他們找回安全感。

3、睡覺總是蒙頭縮成一團

以前工作忙的時候,沒有時間顧上孩子,都是讓他自己一個人先睡。

回到家後,看到孩子的身體蜷縮著,蒙著頭縮成一團的樣子看得我一陣心酸。

孩子年紀小,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容易產生恐懼感,這樣蒙著頭睡覺也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意識。

其實這種睡姿容易缺氧,影響睡眠質量和孩子的身體健康。

自從以後,我們就會儘量早點回家陪孩子,給他睡前講故事,讓他開心開心的入睡。

其次,過早的讓孩子分床睡,也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家長們也要注意。

4、喜歡粘著媽媽

曾經朋友就因為這個事情很頭疼,因為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但是一直不願意去上學,送到了學校門口,也會扯著媽媽的衣服不願意走。

其實,在家庭中,媽媽是最容易給孩子安全感的人,小孩子剛出生就會比較粘著媽媽,一會看不見媽媽就會大哭,但是如果等到三歲之後,還一直粘著媽媽,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了。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說:「媽媽不要你了!」這種話,小孩子會當真的,他們會害怕被拋棄,從而更加的粘媽媽。

如果小孩子出現這四種行為,家長們就該重視了。

其實孩子缺失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影響。

小編認為,首先一個和諧的家庭是最好的保障,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又惹父母不開心了,導致孩子很沒有安全感;其次,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在工作之餘,不妨多花一些時間和孩子玩耍,可以在遊戲中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家長在平常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不安,再利用各種方法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大家還有什麼好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請動動小手指點讚+關注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膽小怕生?究竟是誰的錯!

萌萌媽一提到送萌萌去上幼兒園這件事,就扶額嘆息。每天早上送她去幼兒園都是「一哄二騙三威脅」,使盡洪荒之力,可就是沒有一天是乖乖去上幼兒園的!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是開開心心地跟媽媽揮手告別,...

也許你現正在這樣教育孩子,快改變方法吧!

一、為了讓孩子不輸在人生起跑線上,早早強迫孩子學習有些家庭,寶寶幾個月就開始送早教,2歲就送幼兒園,3歲的甚至上全托幼兒園。1,2歲的孩子家長還以孩子背誦了多少唐詩宋詞、記住了多少單詞為榮。早早...

孩子的一句話,戳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媽媽興高采烈地牽著孩子走進一間漂亮的小房間裡。「寶貝,這是我們的家,快來看看你的房間漂亮嗎?」媽媽溫柔地問兩歲的女兒。「媽媽,我的家就是奶奶家,這是爸爸媽媽的家,我不要住在這裡!」孩子嘟著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