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到無條件接納孩子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條件接納」這個說法其實很多父母都不會陌生。

但是,同時不少父母對它的理解也存有偏頗。

爸爸媽媽們總會有這樣的疑問:

總是「無條件接納」,孩子豈不是就沒有規矩、無法無天了?

長期「無條件接納」,會不會變成溺愛,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呢?

一直「無條件接納」,孩子不會變得受不了批評、聽不進勸誡嗎?

還有一些家長說得更直接些:「無條件接納,說起來輕巧,真遇到問題了,沒有用嘛!

那麼,「無條件接納」,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無條件接納」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態,但並不代表無原則縱容。

比如很多家長提出1至2歲的孩子愛「打人」的問題。

家長不接納孩子的表現是:這麼小的孩子,居然就開始打人了,從小這麼暴力,怎麼得了!一定要嚴厲批評、施以懲罰,才能扼制他的壞習慣!但其實如果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階段特徵,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就會了解這是孩子在希望得到你的關注或者表達他的情緒,而且他的手部發育到達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會常出現這樣的手部動作。

那麼,接納孩子的做法,就是不給孩子貼不好的標籤,不去批評和責備。

可以轉移注意力或者拉起他的手跳個舞,教給他其他的情緒表達方法。

有父母問,「接納」是不是就是接受、默認,不立規矩了?接納並不代表無原則縱容。

在1歲半或2歲以後規矩要不要立呢?一定要立。

立規矩,是讓孩子清楚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立規矩並不只是限制孩子「不能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給孩子更多能做什麼的選擇,即明確告訴孩子,他還可以做什麼。

曾經有人指出,父母給孩子立規定時,應該採用「可以/可以/不可以」這樣的邏輯。

比如,你不允許孩子看電視(不可以),那麼你就應該同時提供給孩子更多別的好玩兒的活動(可以)。

這樣孩子才不會感到:因為這個規矩,我喪失了所有的樂趣。

孩子才能心甘情願地去遵守規矩。

在你立的規矩里,他能享受到最大的自由。

有了自由的孩子,他不會變得「無法無天」。

「無條件接納」並不代表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無條件接納」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有情緒,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但並不代表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孩子因為得不到某樣東西而大發脾氣、大聲哭鬧,這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

尤其是在超市或商場裡,眾目睽睽之下,孩子撒潑打滾、大聲哭鬧,會讓家長覺得顏面盡失,迫切想要制止孩子的行為。

這時,不接納孩子的家長會氣急敗壞地想:「丟死人了,還不快給我起來!這孩子真難管教!說了不能買就不能買!再哭鬧就揍你!」

接納孩子的做法則是,理解孩子當下的情緒,明白孩子想要某東西但被拒絕是很大的挫折,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非二度懲罰。

因此「共情」是第一步,抱抱他、拍拍他,告訴他你能明白他的感受。

等他情緒稍微平復再跟他溝通。

「接納情緒」並不代表溺愛,並不代表滿足所有要求。

孩子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一定不可能都「滿足」、馬上滿足。

就像上面說的,你不能給他買那個東西一定有你的理由。

孩子即使暫時不能接受,也要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讓他知道父母會堅持原則,他就會知難而退。

這樣,他以後就不會以哭鬧為手段,脅迫父母讓步。

「無條件接納」並不代表要不切實際地無原則誇獎

「無條件接納」是「接納孩子有個體差異」,接納孩子獨特的個性特點,並不代表要不切實際地無原則誇獎。

每個孩子生來就有獨特的氣質類型。

一個家長曾經跟我說,我的孩子太鬧騰了,上躥下跳、跑來跑去,我就希望他稍微安靜一點,怎麼辦?我想說,每位父母都應該了解,你們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一定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特點去研究你的教養方式。

我們不可能隨心所欲把孩子培養得又外向同時又內秀,又端莊同時又活潑。

很多時候家長的期望和孩子本身的氣質類型不符,教養方式就容易偏頗。

比如一個唐僧式的家長,講條理講邏輯然後又特別羅嗦,結果碰到一個豬八戒的孩子,這個孩子感情特別豐富,特別善於表達自己,特別憧憬快樂的東西。

這個唐僧式的父親就把孩子所有的熱情都扼殺了。

所以我們說,要「接納」孩子的個性特點。

那麼「接納」,是否就像很多家長理解的,就是不切實際地肯定和讚賞呢?並不是這樣。

每個孩子都有所長,有所短。

父母應該接納孩子自己的特點,在孩子擅長的領域著重發展,沒必要要求孩子在所有領域都有良好表現。

其次,也不需要非在孩子不擅長的領域不切實際地進行誇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劣勢。

當孩子因自己的劣勢而煩惱時,父母可以恰當引導,讓孩子明白,在有些方面我可能比不上別人,但我其他方面比別人厲害。

整體上說,我仍然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樣,孩子就能逐漸正視和客觀地了解自己,不會因為你的接納,而「受不了批評、聽不進勸誡」。

總之,「無條件接納」是不過多地對孩子評價,不輕易給孩子「貼標籤」,不批評和責備。

「接納」是父母需要具備的基本的理念和態度。

也許「接納」本身不是一種具體的方法,但態度卻影響了方法。

遇到問題時,「接納」會讓你更從容,不焦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允許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前兩天帶寧寧去打疫苗,剛進到打針抽血的那層樓,就傳來各種撕心裂肺的哇哇大哭聲。哭是會傳染了,還根本不懂怎麼回事的寧寧,也在我懷裡大哭起來。嗯,如果有人間煉獄TOP10評選,我投這裡一票。等號的時...

孩子哭鬧不聽話?四步教你搞定寶寶的小情緒

情緒,既是人的主觀感受,也是客觀生理反應,它具有目的性,是表現某些行為的傾向。哪怕是很小的寶寶,也是情緒的個體,他們會根據不同狀況,表現出高興、憤怒、恐懼、痛苦等情緒。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

父母的愛該附加「條件」嗎?

孩子們在生活中會對父母提這樣那樣的要求,他們可能會要求父母買一些玩具,零食,或者是要求父母買新衣服,帶他們去遊樂場,讓他們出去和朋友玩耍,這些種種的行為都在於父母們是否答應,而爸爸媽媽們有時候也...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越會讓父母操心?

很多父母無法忍受孩子的哭。為了制止孩子的哭鬧,父母們,以及各路育兒專家們,都曾前仆後繼,想過很多辦法。最著名的莫過於「哭聲免疫法」。這種方法簡言之,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通過這種矯正式...

無條件接納情緒,有條件接納行為

父母對「無條件的接納」這個說法並不陌生,不少父母對此有些偏頗,無條件接納是不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或者不切實際地誇獎孩子呢?很顯然不是,那真正做起來又是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