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娃之後,從劍拔弩張到和諧共處,我是如何做到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言:頭條首篇,來放一篇我的大作哈!也是我倆娃之後真實的心路歷程。
希望給後來的多子女家庭的爸爸媽媽們一些借鑑,也希望在我後續的兒路上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與大家共勉。
養育一個孩子難嗎?
好像不難,又好像有一點點難,因為小毛頭逐漸長大,時刻都有新的問題。
養育兩個孩子難嗎?
從沒想過很難,但實際是真的很難,因為他們兩個是不同的個體,每時每刻都有爭執。
怎麼辦?
且看下文。
2013年8月,我家老大出生。
這個膚白大眼長腿的萌妹子,集萬千寵愛一生,所以我們給她取名叫「玥玥」,亦有「眾星捧月」之意。
當時我家處於4+2+1的模式,帶娃人手綽綽有餘,而且孩子處於餵養階段,還談不上教育,所以我並沒有覺得有太大的麻煩。
四年之後,隨之而來了老二。
這位自帶天然小酒窩,笑起來眼睛彎彎像一對月牙兒的小人兒,我們給她取名叫"甜甜",亦有「甜甜蜜蜜」之美意。
在妹妹還是嬰兒時期,兩個人的相處基本上還算互不干擾,問題不大。
可沒想到在姐姐上一年級初始,妹妹即將兩歲時,兩個孩子相處之間爆發了巨烈的矛盾,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在我發現這些問題後,極力想改變現狀,但發現這些問題已經不能從簡單的育兒套路里找到答案。
焦頭爛額之際,我開始大量的翻閱育兒書。
有直接去書店和網上買,有去問朋友和圖書館借,我仿佛是在沙漠中行走的饑渴的人,迫切需要汲取知識,希望能找到一個迅速解決的答案。
對所有的育兒書籍我都如獲至寶,細細讀來每一本,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有很多做法都是錯誤的,書里耳目一新的育兒理念給自己的育兒路上敲響了警鐘。
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仔細想來,在我們家裡,嬌縱寵溺可能是老人的專屬,而懲罰責罵則是我的特點。
但是如何有效管教孩子?在這方面似乎是個未知數,無人知曉也無人在用。
帶著這個疑問,我不斷的看書學習,對於以下幾個方面印象深刻,我也在日後的踐行中,得到了充分認證,擁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首先,家長要走出懲罰和嬌縱的誤區。
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並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和各項生活能力。
和善與堅定並行能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通過踐行,我深有感觸。
自從妹妹長成小童後,姐姐的危機感日益加重,凡是她的東西絕不能讓妹妹觸碰半分半毫。
而妹妹呢?這個兩歲多的小不點,時刻以姐姐為中心,她像小尾巴一樣時刻追隨姐姐,視姐姐為偶像。
凡是姐姐拿著的東西必定是好東西,也一定要拿到手。
而姐姐每次都會大叫大嚷地說:「不給不給!」。
每當此時,我總是會說:「妹妹還小,你是姐姐,你就讓著點她。
」而奶奶則會說:「讓給妹妹,明天我給你買好吃的,單獨再買禮物!」此時姐姐必定執拗地
SAY No!
面對如此情形,我早已怒氣衝天,會對姐姐嚴厲地訓斥,而孩子呢表面上聽話了,實際則心裡很不服氣。
後來在看書之後,我知道這並沒有給予姐姐尊重,也沒有讓她感受到歸屬感。
我用了一個荒誕的觀點,認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覺更糟!
所以,當此類狀況再次發生時,我並沒有先指責姐姐。
我對妹妹說:「如果你想要姐姐的東西,絕不能立即動手去搶,要和她說「姐姐,請借我玩一下可以嗎?謝謝!」那天姐姐愣了一下,隨及說:「可以,但是過五分鐘要還給我!」當妹妹再次用禮貌用語道謝時,姐姐心情愉快地說「不用謝!」在之後到達的時間裡,當姐姐問妹妹要還東西時,我也是和妹妹說:「時間到了,東西需要還給姐姐,如果你還想要,請再問姐姐借一次。
」之後姐姐也是很寬容大度地答應了。
這次不過短短几分鐘的對話,平息了以往多次水火不容的鬥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它教會我們問題發生時,不是以懲罰或嬌縱第一時間去平熄,這些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決問題。
只有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的效果。
孩子只有在感覺好時,才會做得好!
其次,家長要重新看待不良行為,讀懂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
每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去信心的孩子,在每一個不當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他的一個真實目的,孩子的不當行為建立在對怎樣表達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想法之上。
簡.尼爾森博士總結了四個目的: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
只有找准真實目的,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我記得有一段史密斯一家外出看房的例子,引起了我的共鳴。
很多時候,我家姐姐如同文中大兒子賽思一樣,常常故意搗亂惹人生氣。
每當媽媽只帶小妹妹外出時,哪怕只是在小區里短短的幾分鐘,她也會噘嘴瞪眼地表示不滿,回來還會故意招惹妹妹,往往換來我們的一頓痛斥。
在深入學習了之後,我才明白這是孩子在尋求過度關注和尋求對不滿的報復。
在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之後,我和姐姐促膝長談了一次。
我表達出對她獨自留在家中感受的理解,我告訴她我小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
在我真誠友善地表述之後,孩子情緒平復,願意傾聽。
我請她一起思考解決此類問題的辦法,她說這段時間屬於她自己的美好時光,要徹底放鬆,沒有額外課業要求,於是我欣然同意。
正確地去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然後以相互尊重平等的態度,通過贏得合作,進而贏得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讓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而不是兩兩相爭,處於無限地報復循環之中。
再次,有效地運用鼓勵,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到鼓勵的力量遠大於讚揚!
德雷克斯強調鼓勵「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
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是的,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
那鼓勵和讚揚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深入了解之後我才明白,其本質區別在於——長期效果。
鼓勵的長期效果在於它能讓孩子自信,而讚揚的長期效果是讓孩子依賴於他人。
設身處地想想平日生活,確實如此。
每當孩子考了一個不錯的分數或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我們通常第一時間給予讚揚,「你真棒!」這三個字脫口而出。
殊不知這往往給孩子感覺是依賴於他人,博得他人的認可,久而久之他會喪失自己的判斷能力,會漸漸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認可者」。
而鼓勵是指向人的行為,常常啟發對方思考。
肯定孩子的優點,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需他人的認可,從而形成自信、自立的態度和社會價值觀。
而對於孩子失敗失望的一面,我們應該採取特殊方式。
首先我們要讓自己保持冷靜,避免衝突,著眼於孩子的優點而不是缺點,要知道你看到了什麼就得到了什麼!我們要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認可並鼓勵積極方面,這樣積極方面受到了鼓舞,消極方面就會消失。
在我身臨其境地驗證之後,驚嘆於它的效果!
一次學校期中考試後,孩子對於沒考好的成績忐忑不安。
家長會上,我找老師詢問情況,如我所料,負面評價較多:過於活躍,上課講話,注意力不集中,下課亂跑不聽指揮,作業質量時好時壞等等。
我沉著氣再問老師正面信息,老師說她畫畫很好,被學校選中參賽,發言積極,樂於助人……當我回家一開門,孩子就很緊張,問我老師說了什麼?我沉著氣,先把優點說了,孩子瞪大眼睛說這是真的嗎?看得出她特別驚訝也很激動。
我說:「這些都是你平時付出的努力,你應該得到這個表揚!你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孩子高興地直點頭。
然後我說:關於缺點你自己覺得有哪些呢?」孩子幾乎還原了老師的原話。
那一刻我也很驚訝,原來孩子自己心裡就清楚地很。
我說:「關於這些缺點你有什麼好辦法今後改正嗎?」她展開思維詳細地說了一堆,我說:「你看你自己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媽媽相信你可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孩子很激動,緊緊地抱了我好一會兒。
臨睡前她又問我:「媽媽你今天怎麼沒提數學少了兩分?」我說:「你剛才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媽媽相信你的判斷!」孩子高興地說:「知道了,媽媽我愛你!」我說:「不管怎樣媽媽也都愛你!」孩子帶著微笑睡了。
此刻我真正感受到了鼓勵的作用,它振奮人心,告訴我讓事情得到改善而不是力求完美。
鼓勵以愛為基礎,用愛作支持,讓孩子在順境中肯定自己,再創佳績;在逆境中受到鼓舞,信心倍增。
最後,育兒即育已。
成年人也有錯誤的目的,讓我更清晰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
育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折射的過程。
它折射出我們家長身上的不足之處,讓我知道我們的性格、基本生活態度取向、生活的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養育孩子類似複印過程,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當複印件出了問題時,根源在於原件,而我們卻在一味地追求複印件的問題與責任。
再三反思,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偏重於「控制型」的媽媽。
凡事都親力親為,親自掌握孩子的一切,我習慣於告訴孩子做什麼、怎麼做以及何時做,並且絕不允許孩子頂嘴。
之前我真誠地相信,負責任的父母就應該這麼做。
但往往事得其反,孩子嘴上不說,心裡卻在暗自反抗。
布置的任務能矇混過關就儘量少幹事,並且總是試探我設定的限制,直到激起我滿腔的怒火,遭到懲罰為止。
捫心自問,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要孩子學會自律、負責、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技能,而不是事事無成,還弄得火藥味四散。
在我找到根源之後,我學會了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不是缺點。
在孩子又一次起床磨蹭遲到之後,我決定放手,讓孩子參與到事件中來。
我讓孩子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起床,鬧鐘響了叫不醒怎麼辦,衣服是隔夜擺放還是一早起床再找等等問題。
我用啟發式提問來幫助孩子探討她的決定導致的後果,並且在一種無條件的愛的環境中從錯誤中學習。
我不再事無具細地包攬一切,我學會讓孩子參與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最終孩子對於自己制定的方法很容易就做到了。
我認識到,當我放棄想要控制一切的慾望時,我和孩子間反而感到更多的事情處理得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了。
在中國,任何工作都需要「崗前培訓」,唯獨「做父母」是無崗上證。
當好「媽媽」這個最難的職業,我們本身就要不斷學習。
學習&成長之路任重而道遠,不光對於孩子,家長也一樣。
學習一門新的課程,從有覺察意識,到能夠自主思考總結,進而不斷內化完善自我,會有坎坷、反覆、受挫等等的過程,但我相信只要有愛並且堅持一定會有美好的回報。
僅以此文也激勵自己在育兒路上做得更好!【END]
萬千育兒辦法,這4點幫你核查是否有效
之前在正面管教的課堂上,老師有邀請我們做育兒的GPS導航,寫下您今天的育兒挑戰和希望明天孩子有的品質和技能,以及現在所用的管教方式。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自信、自律、有責任感等,但我們的管教方式卻是...
孩子如何養才能成才?不同的教育方式成就不同的人生道路
曾經,家長、老師們對孩子嚴厲控制、動輒懲罰。後來,很多人又矯枉過正,走向嬌縱、溺愛。誠然,過度嚴厲或嬌縱都不可取,但除了在兩者之間來回搖擺,人們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辦法。
一本可以直接操作的家長指南——《正面管教》
我接觸正面管教的時間並不長,是通過我的朋友了解到的。因為她總是在朋友圈裡發一些關於和兒子之間的交流過程,讓我感覺很有學習的必要。因為當時我也正因為和11歲的女兒之間經常發生衝突,互相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