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孩子哭?那就讓他哭個夠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周末帶娃去一個兒童主題公園玩,裡面有小劇場,提前幾分鐘我們進去坐定,很多小朋友在舞台上跑跑跳跳,突然間關燈,一片漆黑。

一個兩歲左右的寶寶哭的響亮,她媽媽坐在我們身後一動沒動,只吆喝著孩子過來找她。

整個表演過程,這孩子一直在哭,嘴裡說著要走,都被媽媽忽視了,還說「跟你說別亂跑,你還自己亂跑吧」「看錶演,看別的小朋友玩的多開心啊,你哭啥」。






聽的我實在於心不忍,跟那位媽媽說孩子估計是被突如其來的黑暗嚇到了,安撫一下她吧。

那位媽媽說:「你不知道啊,這孩子可不聽話了,總是到處亂跑,說啥也不聽」

也許,孩子感受不到來自媽媽的共情,才是她後來不斷哭泣的主因。

【頭條號:YI媽愛陪娃】

共情,也就是同理心。

以同理心對待孩子,放下做為大人的想法,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別哭,要求孩子理解大人的想法,按照大人的意願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這個孩子明顯是被突然的黑暗嚇到了,想到媽媽那裡尋求安慰,但沒想到媽媽看到她不斷哭泣,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給到她同理心,反而只是一味的責怪和不讓哭,於是,她這種不被理解的委屈感更濃,哭的更甚。

YIYI也有這樣哭鬧的時候,越是勸慰越是制止,他反而哭鬧的越是厲害;越是媽媽能按耐下內心的焦灼,靜靜的抱著他,表達出對他當下遭遇的感同身受,這樣反而會更容易鎮靜 。

哭泣只是他情緒發泄的一個出口,莫責怪莫制止,無需多言,給他一個擁抱,讓他能感受到媽媽不會因為他的哭泣而不愛他,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感受到足夠被理解。

這一點,孩子就如同女人一般,女人不也一樣嘛,很多時候哭哭都忘記自己為啥哭了,統統變成了因為不被理解的委屈感。

文/YI媽愛陪娃

原創,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就是不聽話,終於有一天

你們有聽過共情和有效傾聽嗎?其實就是「認同感受」這四個字,這樣相信你們很好理解。當我們的情緒被認可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擔心因為自由表達了自己的感覺、想法、質疑和觀點,而被遭到了拒絕,或者被懲罰。雖...

陳道明「扇學生耳光」,爆出一個育兒真理

近日,看到朋友圈轉發的一段視頻,實力派男神演員陳道明在給一群學生做現場指導。學生們無不為陳道明老師的精彩表演所折服。劉芸問:「我上學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像您這樣的老師來教我們啊?」陳道明這樣回答:...

應對愛哭鼻子的孩子有技巧

哭鼻子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哭,就會斥責他們。結果適得其反,孩子會哭的更加強烈。面對孩子的哭泣,一定要明白他們哭泣的原因,適當安撫。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安撫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