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給寶寶餵飯嗎?這些危害你可能不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的老人尤其喜歡餵孩子吃飯。

常常是孩子前面跑,奶奶後面追,玩一會,吃一口,最後大人累的夠嗆,孩子沒吃飽。

我家聖寶大概一歲的時候,我提出試著讓他自己吃,奶奶強烈反對,認為孩子自己吃不了,會弄得到處都是,大人收拾起來麻煩。

要餵到孩子自然會吃。

我給她舉了同事孩子的例子,5、6歲還得大人餵著吃,不然就鬧,說明不鍛鍊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孩子就不會自己吃飯,大人也跟著累。

於是,在我的堅持下,聖寶在獨立餐椅上嘗試自己吃飯。

其實,他對勺子很感興趣,試了幾次,雖然灑出來一些,但是大部分食物都能送到嘴裡。

很多時候,確實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把小臉弄花。

但是,過了一周以後,我發現他進步很大,弄灑的越來越少了。

其實,給寶寶餵飯危害可不少。

一方面,吃飯是一個手眼嘴協調的整體動作,對鍛鍊寶寶動作協調能力很有幫助,如果剝奪了寶寶這個鍛鍊的機會,對寶寶的發育很不利。

餵飯過量,也容易把寶寶的胃撐大。


另一方面,餵飯的時候,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一會看看電視,一會玩玩玩具,大人的催促反而讓孩子反感,容易對餵飯產生牴觸心理。

另外,孩子會產生依賴性,認為自己就是應當被喂,自己什麼都不用做,而且大人還得追著求著自己,吃飯對於他們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

長期這樣,容易讓孩子養成懶惰,不獨立的習慣。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寶寶獨立吃飯有一個黃金期,當然寶寶個體有差異,這只是一個參考。

一般來說,寶寶十個月的時候,會對餐具感興趣,會搶你手裡的餐勺,如果這個時候大人拒絕了,會影響孩子對獨自進餐的興趣,這是寶寶向你發出了想自己吃飯的信號。

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是寶寶學習吃飯最好的時間段,這個階段的寶寶手眼協調能力有所發展,能夠自己拿勺子,能比較準確的把食物送到嘴裡,雖然會弄髒桌子和衣服,但是不要制止寶寶,讓他釋放天性就好,慢慢就會越來越好了。

千萬不能讓寶寶認為吃飯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要讓寶寶感受吃飯帶來的樂趣。

所以,大部分寶寶從一歲以後就可以逐步培養獨立吃飯的習慣了。

寶媽們千萬不能因為家裡老人阻止,或者怕寶寶弄髒桌子衣服,就剝奪了寶寶自己吃飯的權利哦!

等寶寶自己吃飯吃的棒棒的,自理能力槓槓的,你就偷著樂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寶寶成長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2個月的嬰兒已經很好玩了,非常活潑了。只要一睜開眼睛,就四處亂瞧,手舞足蹈的。如果發現媽媽在身邊,更會興奮的手腳亂蹬,甚至似乎會有意無意地微微一笑。在這段時間,媽媽最重要的是常常出現在寶寶的面前...

餵飯行為毀了多少孩子,你還在做嗎?

寶寶吃飯 1歲左右的寶寶通常都很喜歡和家人一起吃飯,這時父母不要因為怕寶寶給其他人造成麻煩而放棄教寶寶練習自己吃飯,可以將適合寶寶吃的飯菜用一個小碟盛好,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自己動手吃,灑在桌子...

給孩子餵飯有這麼大的危害,看了你還要餵嗎

對於孩子吃飯上家長都有很多的感概,一些孩子從一開始吃飯,就是奶奶和媽媽追著攆著輪流餵飯,這些孩子呢,還沒吃上兩口就又跑到一邊去了,一頓飯下來,累的大人氣喘吁吁也沒讓孩子吃上幾口,甚至有些孩子到了...

都五六歲了還餵飯 寶寶多大該獨立吃飯?

很多有小baby的家庭里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大人拿著飯一口一口的餵小孩,小孩跑著跑哪,一會看看電視,一會又玩玩具。家長追著喂,小孩子卻半小時才吃下一口飯。這種習慣很容易讓小孩子產生牴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