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好好說話的男孩,不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我發現,家有男孩,溝通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

比如昨天我接一個電話,兒子在一旁跟表哥不停吵鬧著。

我捂住電話說「你們小聲點,我要接電話。

兩個人根本就沒理我,繼續吵著。

等我接完電話。

把小子拉過來,揪了揪他的耳朵。

「你剛剛有沒有聽見?」

小子一臉的無辜樣,沒說話。

看來他是不想解釋,或者根本不知道有那回事吧?

我認真地看著他說:

「我今天就樹立一個新的規矩,以後大人接打電話,你要保持安靜,否則會懲罰的。

這時候他就聽了,點了點頭。

跟男孩溝通,就該這樣看著他,認真地講才行。

有研究指出:男性的交流更多是通過姿勢、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進行的,而不是通過語言。

這個特徵在小男孩的身上同樣體現著。

比如兒子每次跟我說話,都要求我看著他,非得扭過頭去才行。

比如他發現一副很搞笑的繪本插畫,或者做了一個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的玩意,都會跑來找我。

如果我忙的時候,就會嗯嗯地回答說「知道了,知道了」。

結果他就不高興了。

因為我面部沒有表情,整個人也還是忙著自己的事。

對他來說,這是無效的交流。

所以每次孩子拉著你說話的時候,一定要真正的參與進來。

對於小傢伙,父母更要蹲下來,看著他的臉,給予認真地回應。

其實我們自己在生活中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每次我想跟老婆說一件事,如果她慢悠悠地在桌子前忙著照鏡子塗點爽膚水啥的。

我就會很急,甚至去拉她過來,要看著她的臉講話才覺得能讓她聽明白。

而她呢,總是會說「我聽著呢,其實你想說什麼,我早就知道了。

因為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憑直覺便能捕捉到這些非語言信息。

所以很多的媽媽也會以為孩子有這個功能,特別是男孩的媽媽們。

因為這樣的「誤解」,反而會責怪男孩的無理。

比如兒子有很多次跟表妹玩的時候,去掰著妹妹的肩膀,讓她聽他說話。

老婆就會說「妹妹聽著呢,不要這麼粗魯,你說就行了。

但兒子總是不依不饒地,非要妹妹看著自己不可。

急得不得了,還為此挨了不少的批評。

2

在交流的能力上,女孩往往要優於男孩。

科學研究也表明:連接左右大腦的一簇神經是胼胝體,女性的比男性的要更大一些,這使得女性左右大腦有更好的聯繫,交流更加流暢。

沒辦法,很多東西是天性使然。

所以我們必須理解男孩的「相對滯後」,以及一些「怪怪」的行為。

其實,我們對男孩觀察夠多的話。

會發現他們對快速運動的物體,以及那些刺激視覺的東西更感興趣。

所以很多媽媽發現兒子對靜止的書本文字不感興趣。

可是對電子遊戲卻興致勃勃,還有動畫片也能讓他們長時間地高度集中注意力。

而且,很多教師會發現一個特徵。

男孩對物理課和化學課很感興趣,特別是實驗課。

因為老師手舞足蹈地做著比劃,還會拿一些教學用的器材到講堂上。

往往能吸引住男孩的注意力。

而對於語文及英文這些語言類的課程。

如果老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古板的話。

估計會成為很多男孩的催眠曲。

所以,對男孩的這些「怪」行為,真的要多一點理解。

當一個孩子支支吾吾地組織人生中第一句長句子的時候。

請不要打斷他。

我發現兒子雖然詞彙量大,表達也不錯。

但說長句子的時候,還是會停頓。

我每次就耐心地聽著,等著他費很大的勁繞來繞去地講出來。

往往還詞不達意,說清了一半而已。

這時候就能給他一個小小的補充,幫助他去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且可以跟他談談,有什麼好的詞能讓他表達清楚。

耐心和鼓勵,會讓孩子有表達的信心。

很多男孩不敢說話,就是因為很多次說話的時候被人取笑。

或者被焦急地父母一句話給打斷,「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也有的父母直接用自己的話給代替,然後加一句「是不是這樣啊,說這麼久也說不清。

不敢說話的孩子,他們的情感就常常被壓抑。

成年後也會遇到情感方面的問題。

比如跟女孩約會,總是結巴著不知道該如何說。

就算內心有澎湃的感情潮水,也在嘴巴上變成了單調的幾個字眼。

家有男孩,父母就要多多鼓勵並且幫助孩子去開口。

3

如果你總是責備男孩不聽話,不聽話,還總是走神。

就要看看自己到底是怎麼說話的。

我發現很多的父母,是這樣跟孩子說話的。

比如孩子在玩一個特別感興趣的玩具。

或者在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可是馬上要開餐了。

媽媽端上菜的時候就開始提前下一個指令「快來,吃飯了!」

但孩子一動不動。

過了幾分鐘。

第二次下指令:「快來,聽見沒有啊!」

還是沒動。

等全部準備妥當時。

孩子也許還沒動。

這時候就輪到媽媽大動干戈了。

「小樣,造反了不成!」

直接去把孩子的行為制止。

這時候孩子帶著氣,往往要擰巴很久。

孩子生著氣,而媽媽呢怪他不聽話,說他脾氣大。

其實,男孩在專注於自己的事的時候,真的會「聽不見」。

他們的耳朵會閉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建議下第一個指令的時候就走到孩子的面前。

拍拍他的肩膀,讓他看見你的臉。

告訴他還有多久的時間。

或者馬上就跟他明明白白地一次講清楚。

遠比好幾次的指令無效,讓自己起了無名之火,

又把脾氣發泄在孩子的身上要強很多。

4

有一句話說:「男孩需要知道目標、規矩,還要知道誰說了算。

男孩都喜歡「目標」,這應該是天性使然。

比如在遠古時代,目標可以理解為獵物。

獵取到填飽一個部落的獵物,就是男人們的目標任務。

所以,跟男孩溝通的時候,不妨給他一個明確地目標。

而不是給他一個模糊的指令。

比如,之前我跟兒子說「今天就學習英語吧」

他就一臉懵地看著我。

可是我如果跟他說「今天就學這26個字母,然後把這26個單詞也熟悉一下。

等會爸爸檢查你是不是完成了這個任務」。

這時他就會馬上投入行動當中。

要孩子做家務也是如此,記得給他一個明確地目標,而不是一個籠統的指令。

當然,還有一個就是規矩。

有了規矩,很多的溝通會簡化。

因為孩子會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比如兒子還沒有去幼兒園。

所以每天在家裡也得有規矩。

有一個規矩是「上午不能打開電視機,傍晚可以看。

所以我就不要每天為了上午孩子看電視而煩心。

最怕的就是沒有規矩的情況下。

父母跟孩子討價還價,鬥智鬥勇。

大人孩子都累。

另外就是家裡的指令不能亂。

不能媽媽說東,爸爸就說西。

而且孩子更願意聽從那個跟他一起樹立規矩的人的指令。

所以,父母之間就要多多配合。

保證那個規矩有人執行,是能作數的。

當然規矩不妨嚴格些,但說的話完全可以溫和點。

多點鼓勵和讚揚,往往比責罵有效的多。

要想自己的孩子待人溫和。

父母就要注意自己與人說話的方式,與孩子溝通的方式。

如果你常常惡語相向,責罵不堪。

那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好好說話的人。

在說話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上,

我們對男孩有過多少的誤解?

父母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養一個好好說話的男孩,不簡單!

其實,很多的方法對孩子爸也管用,不妨試試看。

編輯|火星媽

【火星的媽媽】@父母們,可以關注火星的媽媽微信號(huoxingkids),這是許多愛娃父母共同關注的親子教育平台。

您可以留言、可以諮詢和共享育兒/家庭的問題,還有很多孩子的免費學習資源等您來取哦!歡迎和火星媽做朋友~希望我們在育兒的路上共同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上幼兒園前,需要學會這項技能

文 | 涵涵媽養孩子,我們不希望他無條件地順從,這樣的聽話咱不鼓勵,因為我們希望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順從、不盲從。這點我們在文章《孩子,我寧願你不那麼乖!(值得所有父母深思)》里,已經深入探...

孩子難以溝通?其實是你不會說話

01矛盾多由於表達不準確產生前些天去接先生,他剛拿到駕駛證,讓我下班後陪他練車。導航到產業園北門,我給他打電話:"下來吧,我就在上次放你下來的路口。"我想當然地以為他會知道是哪個門,因為上個周末...

和寶寶溝通時,一定要學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

在寶寶出生以後,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都是通過肢體語言和爸爸媽媽交流。看到寶寶皺眉頭,媽媽會知道要給孩子換尿布了;要是寶寶笑了,媽媽也會覺得很開心。實際上,那些說話比較遲的孩子,通常在動作協調性方面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