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人和被咬,都應該受到正確的對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馬君就是我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現居美國,任職於美國最大的早教機構之一的Bright Horizon,擁有紮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戰經驗。
(小馬君受常爸之邀,到「常青藤爸爸」公眾號開設專欄,每周三和大家聊聊科學育兒。
)
「咬人」這兩個字在很多學齡前家長的眼裡就像定時炸彈一下,不少娃們都曾慘遭過類似的「校園暴力」,而由此造成的家長對罵甚至互毆等更惡劣的升級事件也屢見不鮮。
其實1-3歲孩子「咬人」會特別頻繁,之後這種情況會逐漸減少,到了5歲左右基本就消失了。
但在高發階段,不管是孩子咬別人,還是可能被咬的,家長們心裡都會特別緊張。
如此敏感又重要的話題,實在難以迴避,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咬人」這件事。
大部分時候,我們總喜歡直接找到解決方案,但是面對咬人這件事情,分析原因特別重要!到底1-3歲的孩子為什麼開始「愛上咬人」?
我不是故意的……
我牙痒痒啊!
沒想到吧,最首要的原因不是焦慮,不是內心隱藏著無數好鬥的小獸,這麼大的孩子好「咬人」 多半正是由於被大部分家長忽略的一個需求。
我在2歲班級的時候經常看到孩子哭,而且哭的時候總是不停地用舌頭去舔牙齒,跟有經驗的老師溝通之後我才知道這叫做「teething」(磨牙)。
一般的做法是我們把冰凍後的矽膠磨牙玩具讓孩子啃咬,如果沒有就讓孩子咬住奶嘴,或者給他們的奶瓶里倒水,讓他們慢慢吮吸。
平時在教室里,老師會特別關注孩子的磨牙需求,因為如果這個需求不被滿足,那麼孩子之後很容易出現咬人行為。
想想看,他的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而大人卻只知道一味禁止「咬人」,結果能起多大作用呢!
因此,毫不誇張的說關注孩子的磨牙需求是防止咬人發生最重要的一步!
我就是想嚼著點兒什麼
1歲半到2歲的寶寶,除了磨牙需求還有一個「口部敏感期」的需求。
我們園的孩子到了1歲半有些不再使用奶瓶(feeding bottle)而使用鴨嘴杯(Sippy cup)。
鴨嘴杯與普通奶瓶的最大區別是沒有了奶嘴,而採用扁平習慣的設計。
這是為了幫孩子習慣直接用水杯喝水的中間環節。
本意是好的,但問題是很多孩子並不買帳,他們會直接把鴨嘴杯扔在地上,然後開始大哭——這就是因為沒有了奶嘴,孩子的口部敏感需求得不到滿足了。
這個時候我們建議家長平時在孩子胸口附近夾一個奶嘴。
這樣孩子有口部敏感需求的時候,可以自己把奶嘴放到嘴裡,而不至於直接去咬他的同伴。
環境對我來說太刺激,我要找到發泄的出口
如果你見過一些國外優質幼兒園的設計,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家具陳列都採用白色和原木色,很少用特別鮮艷的顏色,這背後是有原因的。
研究發現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本身過度嘈雜:比如過多使用鮮艷的色彩,聲音分貝過高,亮度太亮,都會引起孩子的過度反應,讓孩子的行為更加暴力。
我們園的3歲班級有個孩子曾反覆出現咬人情況,為了找出原因,我們專門讓老師記錄每次咬人前孩子的狀況,通過1個多月的觀察,老師終於發現孩子在咬人前都會有「捂住耳朵」這個非常細節的動作,並且他咬的對象也並不固定。
最終我們發現是當教室環境過「吵」時,他就會出現焦躁的情緒,比如開始在教室里跑,捂耳朵等。
當過了某個臨界點之後,他就會開始咬人。
整件事情搞清楚後,我們開始對教室的環境布置做調整,比如把會產生較大噪音的積木區和娃娃家區搬到教室內側,讓閱讀區和安靜角儘可能靠近門。
這樣孩子剛剛步入教室的時候就不會一下被嘈雜的聲音影響,同時,他們也有一個明確的安靜區去調整情緒。
果然,之後這個敏感的孩子咬人行為減少了。
我想說可是不會說,55555
2-3歲是孩子咬人的高發期,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語言表達不夠用,所以只好用咬人來湊。
真實的體驗告訴我,要阻止所有的咬人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發生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並且無法預測。
但是事後分析原因來預防下一次的發生還是可以做得到的。
比如我在2歲班級里就看到過一個小女孩想拿另外一個男孩手上的玩具球,在多次直接拖拽搶球無果的情況下,直接在對方臂上咬了一口。
面對這樣的問題,首先必須承認園方是有責任的。
為什麼教室里只有一個紅色的玩具球呢?這種環境的本身設計就埋下了安全隱患。
其次,當孩子出現拖拽的時候,老師就可以介入了,可以告訴小女孩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如你可以說,「我看你在拽這個小球,你是不是很想要玩呀。
可是他也在玩,我剛剛看到一個更大的黃色的球,也特別好看,你要不要和我一起把它找出來呀?」
這個年齡我不鼓勵叫他們分享,而是儘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找到聽上去更誘人的可替代玩具。
如果這個階段的介入也錯過了,那麼難免就會發生之後的咬人事件。
如果真的咬了,我的做法之前也提過,就是讓孩子認知情感。
可以讓孩子看對方哭,並且告訴他;「你剛剛咬了他,他在哭,表示他很難過。
我們怎麼可以讓他好受一些?下一次如果你還想玩這個球,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同時也需要告訴被咬的孩子,在被拖拽的時候就可以明確的告訴他的同伴,比如「No!」或「不!」這樣簡單的單詞,孩子都是會使用的。
並且被咬之後哭是很正常的,不要說「不要哭」「沒什麼大不了的」或者「不疼」之類的話,而是幫助他快速找到讓自己平復的方法。
比如可以找一個冰袋捂在咬痕處,給他一個擁抱,並且複述你對於他情感的認可,比如說,「我知道你手有點疼,來我抱抱你,這樣會好受一些。
」
這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的一句廣告語,但是我覺得用在對孩子咬人的事件上也相當合適。
很多時候成人的介入只是對咬人的「結果」做負面評價,比如會對孩子說,「嘴巴不是用來咬人的!不許咬人!」而對整個事情的過程不做復盤。
如果你看到了過程,就需要和孩子說整個過程。
並且具體的說到底哪個部分是對的,哪個部分不對。
只有全盤托出,才能真的降低未來孩子的咬人行為。
在分析和理解了這些主要的咬人原因之後,還是要說一些更實際的,就是咬人事件發生了,老師和家長該怎麼做?甲方乙方,我們需要分別討論。
Q
問題一:如果你的孩子被咬了應該怎麼辦?
自檢情緒,問三個問題
在美國,一旦發生咬人問題,老師必須馬上親自打電話通知家長,並且必須告知這三件事:
1. 咬人之前發生了什麼
2. 自己是如何處理咬人的
3. 未來如何降低這個情況的發生
當然所有的對話過程中不得告訴家長到底是哪個孩子咬的。
很多時候,家長在電話里就很激動,我們會和老師說,千萬不要和家長說,「that’s ok!」(這沒關係),你家孩子被別人咬了怎麼可能好受?
所有的溝通必須尊重一個原則,「think like a parent」 (像家長一樣思考)。
家長並不想聽這沒什麼關係,而是想要知道到底你做了什麼,下一次能否避免。
及時通知另外一個好處是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心理已經有了預期,他會好受很多。
同時我也想和家長說,2-3歲孩子咬人確實非常普遍,在你接到園方的電話時,適度的憤怒是可以的,但是也別過了頭。
如果過度反應會對老師造成很大的壓力,結果有兩個,那個咬人的孩子會被看得特別牢,你的孩子也會被過度關心,這對孩子不是什麼好事。
也許孩子一些正常的肢體接觸就會被老師無情的拒絕,因為沒人想惹麻煩。
既然咬人已經發生了,過多的責怪確實不是好選擇,積極和園方溝通,如何來避免下一次才是首要任務。
老被欺負,家長的三種對策
我發現有幾個孩子總是被咬,就是咱們俗稱「比較好欺負」的孩子。
網絡上流傳一個特別荒謬的建議是孩子如果被欺負了就應該「打」回去。
以暴制暴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會讓這些性格懦弱的孩子招致更大的暴力。
經過我的觀察,那些比較「好欺負的孩子」都有三大特點:
第一, 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中以責怪的口吻居多;
第二, 孩子平時不太愛說話,也不願意與他人合作;
第三, 孩子特別愛哭。
1
---對策一
面對孩子被咬這件問題,首先家長需要自己思考,是不是自己情緒已經失控了,責怪孩子為什麼老是被欺負,怎麼這麼慫。
如果你只是責怪,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壓力,讓他下一次在面對的時候,還是不知道怎麼辦。
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大膽說,「我不喜歡你這樣!」「我還在玩!」用明確的語言告知同伴。
2
---對策二
針對被咬孩子比較孤立的情況,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朋友圈,這裡的幫助並不是直接告訴他,「你不要和誰誰誰玩,我看那個小紅挺好的你和她多玩一會兒。
」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在放學的時候可以在教室里多呆一會兒,在看自己孩子玩的同時還要關注其他夥伴。
比如你可以和別人家的孩子一起搭積木,給那個咬你家孩子的娃讀個故事書什麼的。
這個做法是為了向孩子展示和同伴交流並沒有什麼恐怖的,而且我的觀察是家長在幼兒園參與度越高,這個孩子也會越受歡迎,當然了,這裡的參與度是你在別人家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
3
---對策三
如果孩子愛哭,被咬了也害怕不願意告訴老師,家長最多的反應是無奈,或者不停地向老師告狀,這樣做收效甚微。
強烈建議能有一次你,孩子,和主班老師三方討論的機會,一起來想解決辦法,場地要設在讓孩子覺得安全的地方。
我以前就有過類似的經歷,最終我和孩子秘密商量了一個暗號,如果他需要我的幫助,可以直接來掐一下我的手。
這個方法很有趣,比「哭」有意思,但是又不像「直接與同伴對峙」那樣恐怖。
慢慢的,我會鼓勵孩子用語言去描述自己的情感。
當這種信任的關係被建立之後,孩子也願意使用「哭」以外的反應方式,因此也就降低了被盯著欺負的可能。
Q
問題二:如果你的孩子老愛咬別人怎麼辦?
降低焦慮找原因
天天被老師告狀,或直接在家長群里被炮轟,心情一定很差,這股情緒多半都會撒在孩子身上。
可你要知道,脾氣發完了對孩子就能以後「重新做人」了嗎?
並不是。
所以你需要和老師一起來尋找原因,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了解孩子在咬人之前發生了什麼?
文章開頭也列舉了三大咬人問題,如果你的孩子在1歲半到2歲左右,最大的可能是磨牙需求,你可以給他多買一些磨牙的玩具,並且讓他習慣用這些玩具磨牙。
如果是孩子的自我情緒能力控制不足,你可以教他如果感覺到焦躁了可以看看窗外,或者去讀一本書。
並且告知老師哪種途徑可以最快降低孩子的負面情緒。
比如有個家長告訴我們,他家孩子只要一聽「frozen」的主題曲就會安靜下來。
我們在班級里用同樣的方法,果然特別有效。
用最簡潔的話告訴孩子「嘴是做什麼用的」以及咬人的結果
NO BITING (不許咬)是大部分家長和老師最常見的反饋方式,我個人覺得它滿足簡潔,但是並沒有起到引導的作用。
我更喜歡另外兩句,「Mouth is for eating! 」(嘴巴是用來吃東西的)和 「Biting hurts」 (咬讓人受傷)。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嘴」的各種用途,比如可以用來吹氣球,可以喝水等等。
以及給孩子看各種不同的表情,問孩子如果有人被咬了,他們的表情會如何,這表示開心還是傷心?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是為了加強孩子自己對於「咬」這個行為的充分認識。
注意睡眠的規律性
有時候孩子出現咬人行為與他過度疲倦有關係。
如果前一天晚上你們家孩子沒有睡好,一定要和老師說,讓老師多關注一下。
特別是長假的時候,生活時間會很不規律。
重新返校的那幾天很多孩子的行為就會發生突變。
如果你們家孩子本來就有喜歡「咬人」的前科,一定要注意在開學的前幾天就調整好睡眠時間。
給孩子時間
大部分的家長都有一些不理性的預期,導致介入方式的選擇錯誤。
比如一聽到老師說自己孩子咬別人了,都想如何馬上停止這種行為。
不乏有人使用打罵,甚至咬回去讓孩子體驗疼痛等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任何一個行為的改變都有它的周期性。
並不是你用了我今天說的方法,明天孩子的咬人行為就消失了。
只有合理的期待,比如讓老師有意識地記錄咬人的頻次,並且給孩子實時反饋。
如果孩子一周沒有咬人,一定要告訴孩子, 「媽媽特別開心,老師今天告訴媽媽你現在可會控制自己情緒了,會主動和你的小夥伴說不喜歡或者不要了,我們長大了,不再像小嬰兒那樣用咬人解決問題了,媽媽真為你自豪。
」
這樣的正加強,會大大提升對於孩子行為發生改變的速度,但是無論如何,你也不要期待,這一切問題明天就會被解決。
總結一下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析了在父母最困擾的1歲半到3歲前孩子咬人的原因,以及在這段高發期里,家長應該如何介入減少情況的發生。
關鍵就是要「找准原因,對症下藥」。
而4歲以後,孩子咬人的現象就比較少見了。
如果發生密集,多半是因為家庭關係出現問題,或者孩子有語音障礙等,這時就需要諮詢相關的專業心理輔導機構。
本頭條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常青藤爸爸」微信公眾號。
3-6歲孩子教養問題大集合,推薦收藏
孩子長到三歲之後,父母們普遍反映孩子好帶多了,不會動不動就哭鬧了,能很好地表達自己了,能自己獨立完成很多事了……同時父母也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能自己穿衣、吃飯、收拾玩具等,甚至還會...
孩子被打了,怎麼辦?
從開設「凱叔講故事」至今,後台總能收到許多家長關於育兒方面的疑問,在與這些爸爸媽媽互動的過程中,漸漸發現有些問題非常具有共性。所以我挑選其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與大家一起交流,也歡迎爸爸媽媽們...
暴力寶寶愛咬人!知道真相的媽媽表示驚訝!
一位寶媽來信說,自己家的寶寶最近很喜歡咬人,玩得興奮的時候會咬人,生氣的時候會咬人,而且越說咬的越厲害,自己和家人經常被寶寶咬的傷痕累累,到底應該怎麼糾正他這個壞習慣呢?
當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除了發火我們還能做什麼?
晚上收拾寶寶書包,看裡面裝著1個蹺蹺板玩具。玩具看著很眼生,孩子他爸也說沒見過。我問孩子玩具從哪來的,他卻支支吾吾半天不說話……第二天拿著去找老師,老師說玩具是班裡彤彤丟的,大家還以為是落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