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你在憂傷與青春期孩子交流麼?珍藏秘訣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正值暑假期間,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撒了歡的先玩耍一段時間再說,可是家長們卻該頭疼了!!

青春期,是很多父母困惑和擔心的。

青春期首要的問題是逆反,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反之,如果及早地理解和尊重孩子,給孩子適當的自由和自主,沒有壓迫,孩子可能就不會逆反了。


青春期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溝通。

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孩子覺得父母的觀念過時了,沒有共同語言,這個就需要父母去嘗試了解和欣賞孩子的世界,不要總覺得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促進與孩子的溝通,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和孩子談話聊天時,首先要理解和肯定孩子的看法,再談自己的意見;或者要學會更多地去傾聽。

如果輕易否定或忽視孩子的看法,著急陳述自己的意見,急於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孩子,這樣是自己找堵——堵住和孩子溝通的渠道。

一、孩子為什麼常說「不曉得」?

有一位媽媽問:我有時問孩子一些問題,他直接就說不曉得,不知為什麼?

洪磊:看來孩子可能不願意和您溝通啊,請舉個實際例子。

媽媽:最近有個老師打學生耳光的事,我和他交流了下,問如果他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他會怎麼辦。

他居然說:先消滅證據,再在學校內部處理那個老師。

洪磊:呵呵,他說得也有道理啊,現實中校長確實可能會這樣做的。

您覺得他不應該這樣想嗎?。

媽媽:但這是否不是正向思維啊? 是不是應該引導孩子正向思維啊?

洪磊:您說的是正統的思維方式。

但一味遵循正統,思想就被束縛住了,可能是僵化的,沒有創造性,而且有時不符合變化的實際情況。

媽媽:嗯,那就是說這種討論就應該各抒己見。

我給他說應該先帶老師去給那個被打的學生道歉。

洪磊:您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符合一般的道德要求。

不過本來也允許百花齊放,而且現實也比較複雜,沒有唯一答案。

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他才愛思考,才愛說出自己看法。

如果他說一個觀點,您覺得與主流思想不符合,就直接批駁,他就不願意說了。

媽媽:看來是我一直灌輸自己的看法,所以孩子才常說「不曉得」啊!

二、孩子願意和我聊天啦

一位媽媽的兒子上初一,在我這裡長期諮詢。

在我看來,媽媽理解和尊重孩子做得不錯,很多事情處理得都很得當,但為什麼孩子現在和媽媽交流越來越少了呢?媽媽想聊天時他就忙著干自己的事情,不理媽媽,甚至媽媽一說話就比較煩,不大願意和媽媽聊。

難道是因為青春期?

後來媽媽講了一些具體的事情,從媽媽的講述中我發現了兩個問題。

有一次,孩子說有個實習老師(大學本科)留校了(當地很好的初中),孩子覺得奇怪,怎麼他能留校呢?媽媽馬上說:實習老師也是大學生,怎麼不能留校呢?孩子不做聲了。

其實父母的話就是堵住了溝通的渠道。

父母應該先去理解和肯定孩子說法中合理的方面,因為這所中學一般要求有五年的教學經驗,所以本科生能留校確實是少見的。

孩子說一個事情時,如果在父母那裡得到共鳴,孩子感覺說得高興,就會越來越願意和父母交流;相反,如果父母一上來就否定,孩子覺得「堵得慌」,多次下來,自然選擇不交流了。

畢竟,誰愛自己找堵呢?

還有一件事情,孩子說有個老師水平一般,他上課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不愛舉手。

媽媽一看說到舉手的問題,就馬上問孩子:你舉不舉手?這裡有一個背景,就是老師曾反映孩子上課時不愛舉手,所以,媽媽一看機會來了,想趁機教導一下舉手的問題,結果孩子一下識破了媽媽的意思,不想繼續說了,一句話把媽媽堵回去了。

這就是媽媽的問題所在。

她總想著藉機去影響孩子,改變孩子,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想聽媽媽的說教,所以一旦意識到媽媽要開始說教了,容易引起反感,停止交流。

如果每次都覺得不舒服,孩子就不想理睬父母了。

天津聖安醫院洪磊說,其實這也是人的一個普遍心理,也不僅僅是青春期獨有的(只不過青春期表現突出而已)。

我和一個朋友交流聊天,他喜歡一上來就找我不合理的地方來批駁(每個人的觀念自然有不合理的地方),結果每次都搞得不愉快,最後我索性不去找他交流了,誰願意給自己添堵呢?!

所以,洪磊建議媽媽少去想著影響孩子,真正地放下自己的想法,去傾聽孩子的話,先使孩子願意和父母聊他的事情,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

在這之後,再逐漸發揮影響力,方式是先理解肯定孩子,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過了兩個星期,媽媽高興地告訴我,洪磊的建議有了神奇的效果。

她真正放下了,不想著去灌輸、影響孩子,而是去傾聽孩子,現在孩子很願意和父母聊天,那輕鬆的語氣就像和他同學聊天一樣隨意自然(之前總說爸爸媽媽老土)。

而且親子關係有了改進,有次媽媽不小心搞壞了孩子的東西,他也不像以前那樣生氣。

而且也能幫助媽媽做家務了,以前這是媽媽想培養的,卻一直沒有成功。

(當然,這個媽媽以前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所以,一點改變,就產生了看似神奇的效果。

三、理解肯定帶來的快速轉變

一位初二女孩的媽媽諮詢,女孩表現很逆反。

通過交談,洪磊發現媽媽有一個問題:凡事都是要從自己,從老師的角度去勸說孩子。

比如,孩子本來一直第一,最近考試得了第二名,就被老師罰站。

孩子說這個事兒,媽媽第一反應就是:老師也是為了你好啊!孩子白了她一眼,不再說話了。

媽媽這話就是給自己添堵。

其實此時,首先應該理解和肯定孩子:這個老師的確有些變態啊!太過分了.......等孩子「氣」順了,再嘗試讓孩子理解老師:老師可能太年輕,沒有經驗,可以原諒他嗎?.......

媽媽恍然大悟。

她說以前還真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想過。

從此轉變方式,首先去理解和肯定孩子。

只是過了一個星期,和孩子的溝通就進步很大,孩子甚至和媽媽探討起她喜歡的男生的事情了。

說到底,孩子也想有一個可以訴說秘密的人啊!

先全部放下自己的想法,去傾聽,去理解和肯定孩子,並不是說不去影響、改變孩子。

而是放下之後,等溝通順暢了,親子關係好了,再以恰當的方式去影響孩子,那時效果更好。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溝通的父母。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

纓子:把「叛逆期」變成「成長期」的秘密

當你想到「青少年」的時候,你的頭腦里跳出來的第一個詞是什麼?叛逆、懶惰、沒有責任心、對抗、困惑、情緒化……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有這樣印象。前不久曾經有一個家長在電話中告訴我:他的孩子上初中了,固執、...

孩子難溝通?誰叫你用錯了方法

父母的良好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令不少家長頭疼的是,他們發現很難與自己的孩子溝通,從而導致對孩子的教育也出現了問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親子溝通太難了,四招幫您高效解決(原創)

親子間高效溝通的四種品質——傾聽、感受、詢問和引導某種程度上,言傳勝於身教。因為,語言是塑造心靈的工具。——作者「孩子不願意聽我說話,幾乎不給我和他溝通的機會。」「有的時候,還沒有等我還沒說話,...

怎麼提高孩子的情感表達能力

怎樣教孩子表達情感1.教孩子學會提要求當孩子需要什麼物品或需要父母給予什麼幫助時,即使父母能夠覺察到,也不要主動給孩子買,而要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並講明理由。例如,如果孩子想買一個新的鉛筆盒,不要...

與孩子溝通的4則技巧

其實有一點我們應該承認,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也一定會有一對有問題的爸爸媽媽,父母和孩子溝通很容易遇到問題,那麼溝通注意技巧是很必要的,反思也很重要。▼1.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這個技巧並不僅

孩子情商不高,就因為父母這樣說話!

最近,好媽在後台收到很多留言是關於如何跟孩子溝通的。眾所周知,溝通從聊天開始,很多媽媽即使每天跟孩子說數不清的話,也並不一定有效果。但問題是,你有跟孩子好好說過話嗎?你是哪一型父母?孩子在學校與...

青春期孩子為什麼拒絕溝通?這8點父母要注意!

青春期是甜,到了這個年紀,孩子們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可以自己做出一些決定。青春期是苦,於父母而言,孩子的青春期可以和叛逆期畫上等號,他們封閉自己的內心,拒絕父母的交流和管教。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其實是因為這3個原因

韓劇《請回答1988》中,正煥不願意和媽媽交流讓媽媽很苦惱。新買的運動鞋被高年級同學搶走了,考試得了第一名,各種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都不會和父母分享。而相比同巷子一起長大的善宇,和媽媽無話不說,學...